沙尘如黄色的巨浪,吞噬了天地。能见度骤降至不足五十米,狂风呼啸,卷起的石子砸在据点加固的墙壁上,发出噼啪的脆响。这恶劣的天气,既是天然的屏障,也是致命的掩护。
主控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灰隼已经全副武装,战术背心上挂满了弹匣和装备,他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冷静地向分散在各个防御点的队员下达指令:
“各小组报告情况!”
“A点就位,光学迷彩已启动,热成像视野受限。”
“B点就位,无人机因沙暴失去联系,已回收。”
“C点观察哨报告,目标车队信号在沙暴中消失,最后一次定位在东北方向两公里处,推测正利用地形隐蔽接近。”
敌人消失了。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主动权似乎落入了对方手中。
“保持最高警戒,启用地震声波传感器阵列!”灰隼下令。据点周围预先埋设的传感器可以捕捉地面震动和异常声波,是沙暴中的“耳朵”。
梁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战斗指挥是灰隼的专业领域,他不能添乱。他的战场在数据层面。他紧紧盯着屏幕上来自“鹰巢”观测站最后传来的、已经中断的数据流,以及据点自身传感器捕捉到的环境信息。
“Gaia,”他通过加密链路与基地的AI连接,“集中算力,分析‘鹰巢’最后传回的异常信号特征,尝试逆向推演其可能的源头性质。同时,实时监控我们据点周围所有电磁频谱和微震动数据,寻找任何与自然环境不符的异常模式。”
Gaia: “指令确认。分析‘鹰巢’数据……信号调制方式具有高度结构性,疑似包含多层加密信息,解密尝试中……监控本地环境……检测到持续背景风噪和地颤,但在西北方向约800米处,发现一组规律性微震动,频率与人类步行或轻型车辆怠速震动谱高度吻合,但振幅被刻意压制,与背景噪音混合度极高。”
西北方向800米!敌人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这么近的距离!而且他们拥有先进的消声减震技术!
“灰隼!西北800米,发现可疑地面震动源!可能敌人已近身!”梁熠立刻将情报共享。
灰隼眼神一凛,没有丝毫犹豫:“A组,向西北方向投掷震动感应地雷!B组,准备定向声波干扰器!C组观察哨,用穿墙雷达扫描该区域!”
命令迅速执行。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在沙暴中响起,是震动地雷被触发。紧接着,一阵刺耳的高频声波透过风暴传来,是声波干扰器试图破坏敌人的通讯和感官。
几乎在声波响起的瞬间,据点外围的沙地突然爆开几处,数条黑影如同鬼魅般跃出,动作迅捷无比,直接扑向据点的薄弱点——通风管道入口和一处伪装的后勤小门。他们的突击果断而精准,显然对据点结构有所了解。
“他们来了!近身接敌!”灰隼低吼一声,端起武器,“非核心人员坚守内层防线!梁研究员,你们守住主控室!”
激烈的枪声瞬间打破了风暴的咆哮,在据点外围响起。子弹打在混凝土墙体和金属门上,溅起一连串火花。敌人的火力凶猛,射击精度极高,而且配合默契,利用沙暴的掩护不断变换位置。
梁熠、陈骏、赵磐和苏茜退守到主控室最内侧,听着外面密集的交火声,心脏狂跳。陈骏脸色发白,但还是死死守住服务器,确保数据链路畅通。赵磐和苏茜则紧张地监控着环境传感器,试图为灰隼提供更多情报。
梁熠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意识聚焦。他不能直接参与枪战,但他可以成为灰隼的“信息眼睛”。他屏蔽掉大部分枪声和杂音,将感知提升到极限,专注于那些细微的、被战斗掩盖的线索。
“灰隼!一点钟方向,距离三十米,有金属轻微摩擦声,频率固定,可能是在安装破门装置!”
“九点钟方向上层,有热源快速移动,体型较小,可能是投掷型无人机!”
他的每一次提示,都极其精准。灰隼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防御部署,成功化解了敌人两次犀利的突击。一名试图攀爬的敌人被提前发现的狙击手击落,一架小型攻击无人机也在升空瞬间被干扰器瘫痪。
敌人显然没料到据点的防御如此顽强且信息灵敏。他们的攻势微微一滞。
就在这时,主控室内的警报灯突然疯狂闪烁!不是来自外部攻击,而是来自内部服务器!
“熠哥!不对劲!”陈骏惊叫道,“我们的主服务器受到高强度数据流冲击!不是病毒,是……是某种极其复杂的加密信号,正在试图强行接入!来源……来源好像是……我们接收的‘鹰巢’异常信号频段!”
什么?!梁熠猛地看向屏幕。只见代表“烛龙”任务数据流的窗口,正被一股汹涌的、充满乱码的异常数据疯狂冲刷,服务器的防火墙发出过载警告!
“是信号源!那个异常信号源在主动攻击我们!”赵磐博士失声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它……它有意识?或者背后有操控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