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42章 印度洋猎杀行动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42章 印度洋猎杀行动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浩瀚的印度洋,这片被称作\"季风之海\"的广阔水域,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在19世纪,它更是全球贸易与权力的生命线,其波涛之下涌动着帝国的财富密码,其沿岸城市的兴衰皆系于这条\"海上生命线\"的每一次律动。

印度洋北接南亚次大陆与阿拉伯半岛,东临东南亚群岛,西濒非洲大陆,南望南极洲。它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南海相连,经霍尔木兹海峡通往波斯湾,借红海-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更以好望角航线连接大西洋。这片386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疆域,将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紧紧捆绑在同一个贸易网络之中。

印度洋的主要海域包括:

- 阿拉伯海(连接印度与中东)

- 孟加拉湾(贯通印度与东南亚)

-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东西海岸的咽喉)

- 波斯湾(全球石油命脉的前身)

印度洋的季风与洋流,直接决定着19世纪诸多沿海城市的命运:

1. 孟买(印度)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方门户\",孟买凭借印度洋季风带来的稳定航运条件,成为棉花出口、鸦片贸易和东方香料的中转站。未来,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其地位更因欧洲至亚洲航程缩短而暴涨,成为大英帝国在印度洋最重要的金融与航运中心。

2. 加尔各答(印度)恒河三角洲的天然良港,依托孟加拉湾的贸易网络,成为鸦片贸易集散地和英国对东亚贸易的中转枢纽。19世纪中叶,每年经此运往中国的鸦片价值超过500万英镑(两千万两白银),直接支撑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润。

3. 开普敦(南非)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这里是欧洲至印度洋航线的必经补给站。好望角的风暴与洋流让每一艘过往船只都必须在此停泊,使其成为大英帝国控制非洲南端的关键军事与贸易基地。

4. 科伦坡(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洋航线上的\"明珠\",凭借其深水港和季风避风港的优势,成为英国茶叶贸易和海军补给的重要节点。19世纪,科伦坡港的茶叶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

这片海洋,是大英帝国的\"印钞机\"

印度洋航线对19世纪大英帝国的财政收入影响堪称决定性。据统计:

1. 鸦片贸易(1840-1880年)通过印度洋各个码头运往中国的鸦片,每年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创造超过1000万英镑的收入(相当于4000万两白银),占英国对华贸易顺差的70%以上。这些利润直接支撑了英国从中国购买茶叶、丝绸和瓷器的资金循环。

2. 印度原材料出口印度洋航线让英国得以将印度的棉花、黄麻、茶叶、香料以低成本运往欧洲。1850-1900年间,印度对英国的原材料出口额增长近20倍,其中棉花占英国纺织业原料的70%,茶叶占英国国内消费的90%。

3. 苏伊士运河效应(1869年后)运河开通后,印度洋航线成为欧洲至亚洲最短路径,英国至印度的航运时间从120天缩短至30天,运费降低60%。这使得英国对印度的控制更加紧密,印度对英国财政的贡献(包括税收、贸易顺差)在1870年代达到每年超过4000万英镑(相当于一亿六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4. 海上霸权维护成本英国为维持印度洋霸权,每年投入数百万英镑用于海军基地建设、舰队巡逻和殖民地行政管理。但相比印度洋贸易带来的收益,这些支出堪称\"一本万利\"。

印度洋的季风规律直接影响着英国的全球战略。夏季的西南季风推动船只从非洲、阿拉伯半岛驶向印度,冬季的东北季风则让返航欧洲的船只顺风而行。19世纪的气象学研究甚至成为英国海军部的机密课题——谁能更精准地预测季风,谁就能掌控贸易节奏与军事部署。

正如英国首相迪斯雷利所言:\"谁控制了印度洋的季风,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的钱袋子。\" 这片蔚蓝的海洋,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维系日不落帝国繁荣的无形命脉。当印度洋的波涛拍打着孟买与开普敦的码头时,大英帝国的财富正随着每一次潮汐涌向伦敦的金融城。

但这一切,都将因为25条飞剪船而改变,这是二十五条吸血的鲨鱼,它们在这片大洋开始了战斗巡航。

1808年6月,印度洋的海风裹挟着咸涩与躁动。妈祖军的25条飞剪战斗帆船如离弦之箭,分别由陈老豆、陈阿发、李海、林老和赵大带领,悄然分散在印度洋的五大战略区域,一场针对英国商船护航队的伏击战就此拉开帷幕。

陈老豆率领着他的5条战舰,负责从绕过好望角开始的海域。这里是从欧洲前往亚洲的重要通道,英国商船往来频繁。六月中旬的一天,海面上雾气弥漫,陈老豆站在船头,眯着眼眺望远方。突然,了望手大喊:“发现英国商船队!”陈老豆嘴角上扬,下令战舰悄悄靠近。他们利用晨雾的掩护,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商船之间。当接近到合适距离时,飞剪船突然加速,冲向英国商船。英国护航舰队急忙迎战,但陈老豆早有准备,战舰灵活转向,避开敌方炮火,专挑商船下手。一艘艘英国商船被击中,有的起火燃烧,有的缓缓沉没。此役,陈老豆的战队俘获了5条英国商船,击沉2艘。

陈阿发负责非洲东北部海岸到红海的区域。这里海况复杂,但也是英国商船前往印度的重要路段。6月下旬,陈阿发的战队发现了一支英国护航商队。他指挥着战舰,利用海浪的起伏,巧妙地隐藏身形。当商队进入伏击圈后,陈阿发一声令下,战舰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他们以精准的炮火攻击英国商船,同时灵活地躲避着护航舰队的反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陈阿发的战队俘获了6条英国商船,俘虏了1艘护航战舰,击沉了3艘英国船只。

李海带领的战队驻守在红海到印度次大陆西部的海岸。7月初,他们得到情报,有一支英国大型商船队即将经过。李海精心布置了伏击计划,他让部分战舰隐藏在岛屿后面,部分战舰在海上巡逻,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网。当英国商船队出现时,李海首先派出几艘战舰进行试探性攻击,吸引英国护航舰队的注意力。然后,隐藏的战舰突然杀出,对英国商船发起猛烈攻击。英国护航舰队陷入混乱,李海的战队趁机大肆攻击。此役,他们俘获了7条英国商船,俘虏了3艘护航战舰,击沉了4艘英国船只,让印度次大陆西部的英国商船陷入了恐慌。

林老负责印度次大陆西部的海岸区域。6月底,林老的战队发现了一支英国小型商船队。他们迅速出击,利用飞剪船的速度优势,迅速包围了英国商船。英国商船试图反抗,但在林老战队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失去了抵抗能力。林老的战队俘获了4条英国商船,击沉了2艘。

赵大带领的战队驻守在印度次大陆东边的海岸。7月中旬,他们遭遇了一支英国护航商队。赵大指挥着战舰,与英国护航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飞剪船在海上灵活穿梭,不断地对英国商船发动攻击。英国护航舰队试图用炮火压制妈祖军,但赵大的战队巧妙地躲避着,专挑英国商船的弱点攻击。经过一番激战,赵大的战队俘获了4条英国商船,俘虏了5艘护航战舰,击沉了4艘英国船只。

到七月底,这25艘快速风帆战舰,共俘获英国商船和货船36条,俘虏战舰和护航战舰12艘,击沉船只超过15艘。整个印度和东南亚的英国商队全部瑟瑟发抖,那些被释放回来的海员说,荷兰、西班牙和美**舰组成联合舰队,在大海之上袭击了他们,战争在无限制扩大。

英国在印度的总督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他下令,所有的军舰全部出发,寻找那群海盗,甚至可以以货船船队为诱饵,伏击这些海盗。

1808年8月,印度洋的季风裹挟风浪,妈祖军的25艘飞剪战舰押送着36艘缴获的英国商船和12艘护航战舰,悄然驶离了交战海域。这些战利品中,鸦片被焚烧,一部分高价值的工业品被转移到兰芳共和国的商船上,伪装成普通货物,经由新加坡和槟城的中转,缓缓驶向兰芳的码头。而剩余的绝大多数——包括满载粮食、布匹、东南亚特产的商船,以及几艘仍能航行的英国轻型护卫舰——则被编入一支庞大的秘密船队,在25艘飞剪战舰的严密护航下,驶向印度洋深处。

陈老豆站在“妈祖号”的甲板上,手持六分仪,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海平面。英国人的舰队正在印度洋沿岸疯狂搜索,但他们不会想到,妈祖军会选择一条几乎无人经过的航线——南纬40度以南的深海区。这里被称为“航海者的坟墓”,狂风巨浪终年不息,就连最老练的水手也视之为畏途。但陈老豆却知道,这正是他们最安全的航路。

“六分仪显示,我们已进入南纬42度。”航海长李海指着仪器报告。

“转向东,直取澳洲西海城。”陈老豆下令。

10月底,这支庞大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澳洲西海岸的西海城——一个此前只是农牧业的小港口。

如今,随着36艘英国商船的货物倾泻而下,以及12艘英国战舰的加入,这座港口瞬间沸腾了起来。

粮食、布匹、武器、……这些原本属于英国人的物资,如今成了西海城崛起的基石。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码头上的起重机日夜不停,将货物卸下并迅速分销。短短一个月内,西海城就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了一座繁荣的贸易港。

“英国人以为我们会在印度洋上和他们周旋,”李海站在码头边,望着繁忙的港口,嘴角微微上扬,“但他们永远想不到,我们会先来澳洲做买卖。”

休整一个月后,25艘飞剪船再次起航,目标——马尔代夫。

二月初,当舰队再次抵达马尔代夫时,一支意外的援军已经等候多时——四条来自广州的蒸汽机飞剪帆船,以及一百名工匠和二十八台大型蒸汽机。

这些钢铁巨兽将在马尔代夫的船坞中完成最后和传统风帆动力飞剪船的合体,然后为妈祖军提供前所未有的动力优势。

与此同时,果阿的四条蒸汽飞剪船也恰好抵达,使得舰队的总数达到了三十三条。其中三条战舰立即进入船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蒸汽动力改装工程。

而剩余的三十条飞剪船,则在陈老豆的指挥下,再次驶向印度洋深处,开始了新一轮的猎杀行动。

而在印度洋的另一端,英国舰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

“他们消失了。”英国驻印度总督愤怒地拍着桌子,“整整五个月!我们搜遍了整个印度洋,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找到!”

事实上,英国舰队一直在搜寻所谓的“联合国海盗军”——那些被误认为是荷兰、西班牙甚至美国船只的妈祖军战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妈祖军早已绕过好望角,穿过南大洋,直达澳洲,又从澳洲悄然返回马尔代夫。

“真的见了鬼了”一名疲惫不堪,刚刚回到母港的英国海军军官低声嘀咕。

1809年三月初,三十条飞剪船再次起航。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依然是英国商船。

陈老豆站在最新的“妈祖号”的蒸汽飞剪船的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线。

“英国人以为他们在掌控海洋,”他低声笑道,“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1809年3月,印度洋的季风尚未完全转向,但海面上已经暗流涌动。三十条飞剪船悄然驶离马尔代夫的隐蔽锚地,桅杆上悬挂着荷兰、西班牙、美国,这群货甚至还准备了丹麦的旗帜——这些旗帜在阳光下猎猎作响,仿佛在向整个印度洋宣告: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些船只并非普通的商船,而是妈祖军最精锐的战舰。每艘飞剪船都配备了12磅弹线加农炮,船身经过特殊加固,能够承受远洋风浪的冲击。

陈老豆站在旗舰“妈祖号”的甲板上,手持六分仪,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海平面。他的身旁站着陈阿发、李海、林老和赵大,五位指挥官神色凝重,但眼中都闪烁着战意。

“英国人以为我们消失了。”陈老豆低声说道,“但他们错了。”

“他们正在恢复印度洋的航运。”李海指着远处的海平线,“我们的情报显示,英国人已经重新组织了十几支远洋船队,从好望角到孟买,从锡兰到爪哇,他们的商船又开始活动了。”

“那就让他们再活动一次。”陈老豆冷笑一声,“三月的印度洋,正是猎杀的好季节。”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三十条飞剪船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印度洋的沿岸水域。他们时而悬挂荷兰国旗,时而换上西班牙旗帜和美国佬的旗帜,甚至偶尔伪装成英国商船,利用季风和洋流的掩护,对刚刚恢复不久的英国远洋船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致命的伏击。

3月5日,锡兰以东200海里

一支由五艘英国商船组成的小型船队正缓缓向东航行,船上满载着从印度运往欧洲的香料和茶叶。突然,海面上出现了三艘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它们看似无害,甚至还在远处挥手致意。然而,当英国船队放松警惕时,这三艘“英国商船”突然升起美国的战旗,炮口齐鸣!

短短半小时内,两艘英国商船被击沉,一艘被俘,剩余两艘在猛烈的炮火下仓皇逃窜。

3月18日,也门以南海域

一支由八艘英国商船和两艘护航战舰组成的中型船队正驶向孟买。妈祖军的飞剪船伪装成葡萄牙商船,混入附近海域。当夜幕降临,十艘飞剪船突然升起西班牙旗帜,发动袭击,利用黑暗和季风的掩护,迅速击沉了三艘商船,并迫使剩余船队溃散。

4月2日,孟买以东海域

一支由十二艘英国商船组成的大型船队正缓缓向非洲东海岸航行。妈祖军的飞剪船悬挂荷兰战旗,拦路抢劫,炮火齐鸣!这场战斗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终,英国船队损失了四艘商船和一艘护航战舰,其余船只仓皇逃窜。

一个月内,妈祖军共伏击了二十七支英国远洋船队,击沉或俘虏了45艘英国商船,并成功缴获了10艘英国五级战舰——这些战舰虽然不如英国主力战舰强大,但在印度洋上,它们仍然是大不列颠耀武扬威的存在。

到了5月底,妈祖军的战利品已经堆积如山。四十五艘商船满载着英国的货物——香料、茶叶、纺织品,甚至还有几箱英国皇家海军的机密文件。

然而,英国人已经察觉到了异常。他们的侦察船报告,在印度洋沿岸再次频繁出现“不明国籍的袭击者”,但每次追击时,这些袭击者总是能神奇地消失在季风和洋流之中。

陈老豆知道,他们不能继续在印度洋上逗留太久。英国人会再次调集更多的舰队,而妈祖军的已经转向,目标是西海城——那个正在崛起的澳洲贸易港。

“绕行印度洋深海区域。”陈老豆下令,“避开所有可能的侦察,然后直接向东航行。”

于是,三十条飞剪船和五十五艘英国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悄然驶向印度洋的深海区。这里几乎没有商船经过,甚至连英国的巡逻舰都很少涉足。飞剪船利用六分仪和航海钟,精确计算航线,避开所有已知的航道,像幽灵一样在深海中穿行。

1809年八月初,当这支庞大的舰队终于抵达西海城时,整个港口再次沸腾了。

45艘英国商船的货物被迅速卸下,香料、茶叶、纺织品等物资被分类储存,一部分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另一部分敏感的货物,则被转运到兰芳共和国和缅甸的黑市。

英国五级战舰全部迅速改装,编入妈祖军的澳洲船队,也扛着炮,干起来货船的买卖。

《英国在印度的恐慌:海盗风暴下的殖民危机》

1809年夏,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短短两个月内,印度洋上接连传来的战报如同晴天霹雳——英国商船队再次遭受重创,超过45艘商船被劫掠,10艘五级战舰被俘,无数货物沉入海底或落入神秘海盗之手。 这些损失不仅直接威胁到本年度的殖民收益,更让整个印度的贸易网络濒临瘫痪。

在加尔各答的总督府内,英国驻印度总督威廉·本廷克愤怒地将一叠战报摔在地上。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他咆哮道,\"上一次他们劫掠了印度洋沿岸,我们的护航舰队什么也拦不住!这到底是不是大不列颠的海洋?\"

财政官员面色惨白地汇报:\"总督阁下,仅在过去两个月,英国商船的损失就超过了320万英镑!如果再这样下去,本年度的贸易收益将彻底崩溃!\"

更糟糕的是,英国商人们开始集体拒绝出航。 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的港口堆满了货物,但商人们宁愿让货物烂在仓库里,也不敢冒险驶向印度洋。他们联名上书英国政府,要求\"清除海盗\",甚至有人提议\"与这些海盗谈判,支付赎金换取安全\"。

跟谁谈判,他们连这群人是谁都没有搞清楚,怎么谈?

难倒让英国国王去和拿破仑去谈吗?那不可能!

面对这场危机,英国殖民当局彻底疯狂了。

\"所有战略任务暂停!\" 本廷克总督下令,\"所有可用军舰全部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搜寻这群海盗!\"

于是,英国在印度洋的所有战舰——包括驻守马六甲的舰队、锡兰的巡逻中队、甚至刚刚从非洲调来的增援——全部被紧急调往印度洋。 他们沿着印度洋沿岸重新布防,试图封锁所有可能的海盗航线。

但问题是——这群海盗就像幽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

他们再次消失。

英国海军将领们愤怒而困惑。

\"他们到底是谁?\" 一位舰队司令咆哮道,\"他们难道有隐身术?为什么我们每次追击都扑空?\"

而在西海城,陈老豆正站在码头上,望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乐的像一朵老花。

\"英国人越疯狂,说明我们打得越准。\" 他低声笑道,“这,就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