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7章 猎杀游戏和真正的财富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17章 猎杀游戏和真正的财富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乘风号\"的航速是普通帆船的两倍有余,这个幽灵般的存在彻底改写了猎杀游戏的规则。无论顺风逆风,它总能以两倍于敌舰的速度游走,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刃,轻易撕开战场态势——t字横位对它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的战术玩具。

当八百米的死亡射程被突破,密集的炮火便如死神的镰刀般收割船帆。两到四枚炮弹的命中绝非数字游戏:六处破洞尚能勉强支撑,十二个裂口却意味着整面风帆的坍塌。更致命的是,这艘幽灵战舰总能在敌舰完成装填前精准卡位,像一位冷酷的击剑大师,每一次撤剑都暗藏致命回马枪。

三十分钟后,海面上仅存的两艘敌舰已沦为风暴中的残烛。千疮百孔的风帆在狂风中簌簌作响,每个破洞都在吞噬着最后的动力,就像被慢慢拧紧命运的水龙头。

而另外三条妈祖军的战舰则更加霸道,在获得航速优势的情况下,会三条一起,隔着800米到一千米在t字位,全力炮击敌人的船帆两次。

那些本来就破烂不堪的帆布,被三条船集火两次,整个帆布就彻底破碎,连刚刚换上去的新帆布,也毫无幸免。

三个小时后,海面上八条海盗船,毫无动力的漂浮在大海之上,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

哪个海盗船要是敢伸出船桨,想要靠人力划走,那就是四条妈祖军战舰的集合炮击。他们瞄准的就是桨手层,一次四十多枚实心旋转炮弹会把桨手层打的千疮百孔,血肉横飞。

到下午,一个壮观的景象出现在东南亚的大海之上。

同生共死号拖着八条救生艇,上面密密麻麻坐着没有武装的海盗;胜利号拖着两条敌舰;广福源号和乘风号各拖着三条敌舰向着兰芳共和国而去。

十月十一日傍晚,兰芳共和国大量的海船云集而来,所有渔民都来观看这一次伟大的胜利。

连大首领阙四伯都惊动了,所有官员都乘船出海,带着帆布来接收八条五百吨的海盗船和俘虏。

在清点完船只和俘虏,在妈祖军谢绝再次进港后,阙四伯让快船取来金银。

每条船1000两赏金,八条,共8000两;购买船只3000两一条,八条,共两白银;六百一十名俘虏,五十两一个,共两白银。

这一次,就收获两白银,加上原来的4000两,现在妈祖军共拥有两白银。

这一次大首领阙四伯还特别给予妈祖军一块百亩土地的奖励。他们的想法是让妈祖军更加亲近这片土地,加深和兰芳共和国的关系。

十月十二日,妈祖军再次离开兰芳共和国,前往大城府。这一次他们还想钓鱼,可这片海里的鱼似乎被他们钓光了,真是可惜!

十一月一日,他们抵达大城府。

在这里交易完商品,在购买泰国的商品,最后卖掉120套小吊车,在扣除给所有人的工资,财产居然只增加了1500枚金币,共有两白银。

此时,陈老豆通知所有人,最近三年不分红。全部赚来的钱,都用来购买战船和大炮,只有打仗才真的赚钱。

众人深以为然!

他们在暹罗(今天的泰国)大城府也留下6人,成立一个吊车作坊,长期在这里经营吊车生意,同时也是情报机构。

十一月三日,牛野意外的在泰国的大街上看到居然有个门店挂着“英国蒸汽机”的英文招牌。

走进商店,一个中年人迎了上来,知道他是来考察蒸汽机的,连忙带着牛野来到后院,这里居然摆着一台抽水用的小型蒸汽机实物。

让老板开机演示了一下,牛野直接问价格,“这东西多少钱一台?”

老板高兴的说:“如果您使用白银支付,需要八百两白银”

牛野直接支付定了,派人回去取银子,然后买了三车煤,将这台蒸汽机像宝贝一样运到了船上。

大城府的午后,阳光炽热,王铁匠和几个老匠人围着一台黑黢黢的铁家伙转了两圈,时不时用手敲敲它的外壳,又凑近嗅了嗅,像是在辨别什么奇怪的味道。

牛野站在一旁,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手里拎着一桶水和一盒火柴。他先示范了一遍如何点火——用火柴点燃木材,在用木材引燃煤球,放入一个小小的燃烧室,红色的火苗“噗”地窜出来,吓得陈阿生往后一跳,嘴里嘟囔着:“这玩意儿不会炸吧?”

接着,牛野往水箱里加水,随着“咕嘟咕嘟”的声音,蒸汽开始从顶部的阀门里喷出来,发出尖锐的啸叫。工匠们下意识地捂住耳朵,有人惊呼:“这声音,比打铁吓人!”

最精彩的还在后头。牛野接上一段皮管,往旁边的水缸里一插,随着蒸汽压力增大,皮管突然“咕咚咕咚”地往外喷水,溅得众人一身水花。王铁匠瞪大了眼睛:“比水车抽水还快!”

可王铁匠摸着下巴,还是没想明白:“它烧水、喷水,能干啥?总不能当喷泉玩吧?”

牛野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要是做成更大的型号,能让船不用风帆,自己跑!”

“啥?!”众人齐刷刷瞪大眼睛,连陈老豆手里的铁锤都差点掉地上。

“真的假的?”王铁匠一把抓住牛野的胳膊,“那咱的战船岂不是能在没风的海面上横着走?”

牛野点点头,又抛出一个更劲爆的消息:“我准备分两个小组,谁先仿造出一台,妈祖军奖励1000两白银!谁报名?”

“轰!”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1000两?!”王铁匠一拍大腿,“够买十头牛了!”

“咱组肯定赢!”木工头子杜工摩拳擦掌。

“放屁!咱组的铁匠手艺更精!”另一个工匠不服气地喊。

牛野笑着叉腰,目光炯炯:“我就看着,看谁先造出来!”

工匠们像打了鸡血一样,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已经开始盘算材料,有人跑去仓库找零件。阳光照在他们兴奋的脸上,连空气都仿佛烧热起来了。 说来丢人,中国的工业革命的开端是为了1000银币的你死我活。

一个荷兰工匠举手问道,“牛,我可以参加吗?”

牛野回答道,“当然可以,你甚至可以自己挑选队员,赢了一样分奖金!”

也有工匠在说:“一定是一模一样的吗?这玩意就是用蒸汽创造的来回动,我觉得可以”

“可以,但一定要是自己造的 ”

“你买这玩意,花了多少银子?”

轮到牛野吃惊了,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报价高了,那么这群货以后一定天价卖给他;可如果报低了会打击积极性,牛野的脑袋在飞速思考,最后他是这么回答的:“三百两银子一台!”

这货脸都不要了!

可一群人,无论是工匠,还是海员,全他娘不说话了,直勾勾看着他,搞得牛野心里毛毛的。

有工匠急忙问,“我们做出来,你两百两白银收吗?”

在工匠们看来,这关乎奖金总额,很重要!

在牛野看来,这东西应该很赚钱,特别是现在,这东西可是高科技产品,绝对赚大钱的那种。

可工匠其实不那么认为,就好比六磅铁炮那么重,而且还是军工产品,才卖五百两银子。

眼前这东西能用多少熟铁?

五百斤有吗?

五百斤熟铁,卖200两银子?要知道一吨熟铁才卖30两银子,这得有多大利润?天价啊。。。

众人这下彻底热烈了,全都说道:“干了!“,“有钱不赚吗?”,“这营生能长期做!”

包括荷兰铁匠,其实他们在荷兰工坊也是拿工资的。从前知道荷兰直接购买也需要三百两左右一台,可人家是做生意的,总要赚钱,不是吗?

牛野看出来了,这群人觉得很有利润,于是高声说道:“谁做的这蒸汽机,越省煤,力气越大,我收的价格就越高。只要质量过硬,有多少,我收多少,想赚钱看你们本事了!”

“我们能拆开看看吗?”,有人问。

牛野一脚踩在蒸汽机上,说道:“明日,你们报名的每个组派出一个人,一起拆开来研究。研究完,要给老子装回去!”

“么问题啦”

“洒洒水啦”

后面几天,这群人放假三天,除了几个死心眼一直在研究蒸汽机的组长,其他人都上岸去喝花酒了。

李海带着人去买法国或者荷兰人的燧发枪去了,王铁匠则在带人在研究一种叫做水雷的东西,这东西是牛野这个奇葩找到他商量出来的。

怎么形容呢?其实很像量船速的浮筒,也是木头做的。

只是这个漂浮的木桶里面,要装进去一百公斤的炸药,然后再里面装一个燧石枪机,枪机的激发条件是上面有一根左右各一米的长横杆被敌人船只撞到。

这东西以后每个船都会有两个,由两千米的绳索盘牵着。平时全是组件状态,分为大木桶,定装油纸炸药包,燧发机构和触发横木杆。战斗时会快速组装,然后由船尾水手慢慢放进大海,可以放出去两公里远,谁追击,就要倒大霉。

为什么要绳索,牛野认为战后要拖回来销毁,不然就是个祸害,说不定哪天自己撞上。

王铁匠问,“为啥不回收?”

牛野反问:“万一炸了呢?”

王铁匠想象了一下,一百公斤炸药在船上爆炸时的场景,于是坚定的点点头,“嗯,你说的对!那绝对是个祸害,销毁吧”

销毁的办法,他们也想好了,就是触发长杆两头做两个大铁片,让武装水手在远处点射铁片,转动横杆,就能引爆。

反正,王铁匠对于这玩意极度上心。你无法想象,在一个西洋海军极速扩张,满地球到处都是海盗的年代,跑船的海佬们,是有怎样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特别是中国海船,炮口又小,火炮又少,毫无安全感可言。可这一次全歼八条中型海盗船,简直让他们疯狂。

弹线枪炮的远距离射程,乘风号的速度,这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它们都是这家伙搞出来的。所以,牛野要搞什么,那王铁匠和杜木匠就帮牛野搞什么,他们相信牛野的眼光。

那句话怎么说的?

“信我者,能赚钱”

至于牛野在干嘛?他在找当地华人牙行,现在他会持续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把东南亚所有会读书,会写字,有一门手艺的中国人全他娘搞进妈祖军。

在暹罗国的大城府,他一次性招收了七名翻译,10名工匠,全部送进了船队。

工匠全部安排在同生共死号上,牛野已经发现,当工业化船出现后,他们的生产效率在快速提升。

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只有人聚在一起,才能产生火花,只有捕捉到那些思想的火花,才能够带来发展。

或许,工业人口聚集到某个临界值,工业自身就会从量变,进入质变,从模仿,自己进化到创新。

至于读书人和翻译,每个船按照人数平均配置,现在每日教写字的半个时辰,用的是《三字经》以及几句简单的荷兰文字,不求多,只要求每日坚持;然后,读书人给所有人读一段《天工开物》和《纪效新书》,不要求所有人都能懂,但要开阔他们的视野,懂得工业和军事的基本常识。上完课以后,一群人还会全部给妈祖上香,念一段随船读书人写的《祈佑中华舟师文》:

妈祖慈光,佑我华疆!

铸戟熔铳,锻铁为梁。

劈波造舰,凌涛腾骧。

金柝同鸣,共护吾邦!

总之,现在这群海佬慢慢在变化,说不出来,反正读过书的和没读过书的人,有点不一样。

妈祖军每三个月发一次工资,最普通的水手,一个月一两银子;武装水手,每个月二两银子;翻译和工匠,每个月三两银子;管理岗位每个月四两银子。至于,有手艺,比如会造龙门吊的,还能获得分成奖金。

总之,只要你肯学,就算你是最基本的水手,只要学点木工,就一个月能至少搞三五两银子,这收入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

1802年十一月九日,在离开大城府时,随船队航行的总人口来到了四百一十三人。现在,专业的随船工匠有45人,全部都在同生共死号上。他们还在大城府留下了一个六个人的专门制作吊车的工商业据点。

李海把所有卖枪的地方全部搜刮了一顿,也只搞来了一百八十把17.5毫米口径的步枪,定制了十根标准枪管。有总比没有强,工匠们开始快速磨制膛线。

这群货现在设备齐全,手艺熟练,人手也多,每天都能磨制出十把枪的弹线。虽然也还有废品率,但是极低,购买的枪管完全可以覆盖,还有的多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