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61章 浩瀚长江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161章 浩瀚长江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李大虎站在澳洲远征军统领李珠江身后,十六岁的他第一次看见长江。

1819年五月,江南的春雨如薄纱般笼在东海之上,灰蒙蒙的水天之间,七十艘战舰破浪而行,雪白的风帆高张,冬潮级龙鳞铁甲映着细密的雨珠,泛着冷冽的光。

李大虎站在澳洲旗舰冬潮级“威扬号”的甲板上,任凭细雨打湿他的粗布衣衫。他从未见过如此浩瀚的大河,自随军收编广州水师的长江口舰队后,这支由七十艘战船组成的远征军,如今正缓缓驶入长江入海口。

起初,海天一色,浪涛翻涌,远处的水线模糊在雨雾之中。可随着舰队深入,眼前的水面渐渐变得浑浊而苍茫,仿佛大海与河流在此交汇,彼此角力。咸涩的海风逐渐被潮湿的江风取代,带着泥土与水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就是长江。”李珠江眯着眼,指向远处那道越来越宽的水道,“有人说这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大水,真的不可思议,从极西处大山上下来的雪水,能形成这样的大江!”

李大虎凝神望去。雨幕之中,长江的入海口如同一条巨龙的咽喉,浑浊的江水从天际奔涌而来,裹挟着上游冲刷而下的泥沙,在与咸涩的海水相遇时,激荡起浑浊的漩涡。江面宽广得令人心颤,数十里外仍不见对岸,只有朦胧的沿岸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战舰的桅杆上,雨帘如织,水珠顺着帆索滴落。远处的江水与海水交融,颜色由深蓝渐变为浑黄,仿佛天地间最磅礴的颜料在缓缓晕染。浪涛拍打着船身,发出低沉的轰鸣,像是大地在呼吸。

李大虎的心跳不由加快。他听说过长江和黄河,但从未想过,一条河流竟能如此浩瀚,如此雄壮。它不像海那样辽阔无垠,却跟海一样汹涌、一样不可驯服。它从遥远的雪山而来,穿越千山万壑,最终在这里与大海相遇,碰撞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雨越下越大,江面上的水汽蒸腾而起,与雨雾交织,使得远处的江岸如同水墨画中的淡影。舰队缓缓前行,船头划破江面,激起层层白浪。李大虎站在甲板上,任凭风雨打在脸上,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这就是老师说的长江,是中华汉人的血脉之一,奔流不息,浩荡千万年。

江南的细雨如烟似雾,将七十艘战舰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李珠江与李大虎并肩立于\"威扬号\"的艉楼,望着眼前渐次展开的浩荡江面。原广州舰队管带,现在澳洲舰队参谋周子谦踏着湿滑的甲板走来,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舆图。

\"两位请看。\"周子谦展开舆图,指尖点在长江入海口的位置,\"自此处溯江而上,首当其冲松江府下辖的普通县城,但现在已显露出商埠气象。据县城册籍记载,每年经此周转的南北货物不下百万两。\"

李大虎凑近细看,见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市镇名称。周子谦继续道:\"再往西行约三百里,便是镇江府。此地乃漕运咽喉,嘉庆十七年仅漕粮一项便达四百万石,若折算银两......\"他掐指估算,\"约值白银二百万两上下。\"

雨势渐密,周子谦将舆图稍稍举起。李珠江注意到图上长江沿岸星罗棋布的城镇:\"那南京呢?\"

\"金陵乃六朝古都。\"周子谦的声音里带着敬畏,\"嘉庆二十二年,江宁织造局上缴内务府的云锦缎疋,单是官价便值四十万两。若加上私商往来,仅南京一地通过长江流转的货物,年值当在千万两之数。\"他顿了顿,\"更不必说上游的汉口,那是真正的九省通衢。\"

李大虎忽然想起什么:\"那重庆......\"

\"川江险峻,但商旅不绝。\"周子谦指着舆图上游标红的\"重庆\"二字,\"据夔关档案记载,嘉庆十八年经重庆转运的川盐、蜀锦等物,仅关税一项便征得白银十五万两。而实际流通的货物价值,少说也有百万两规模。\"

细雨拍打着江面,激起无数细小的水花。周子谦收起舆图时,李珠江注意到他袖口沾染的墨迹:\"这些数字......\"

\"都是户部存档的实数。\"周子谦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浑浊的江水,\"诸位请想,这条大江每年输送的货物,单是漕运税银便足以养活十万精兵。而实际流转的财富......\"他伸出五指,\"怕是这个数都不止。\"

李大虎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狼山轮廓,恍惚间似乎看见无数商船在雨幕中穿梭。周子谦的声音从雨声中传来:\"待大军溯江而上,诸位便知这长江之水,实乃流淌的白银之水啊。\"

江风摇动帆布雨伞,周子谦将一份新的舆图仔细展开,指节在\"镇江\"二字上轻轻叩了两下,震得几滴残雨从涂油的舆图图角滚落。\"此浩瀚大江,这巍巍长江两岸的城池,养活了多少人口?\"

周子谦从怀中取出一本边角磨损的册子,封皮上\"嘉庆二十年户部清册\"的字样依稀可辨。

\"先说近处。\"他翻开册页,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面,\"镇江府治下,单是城内便有民户三万七千余,加上四乡,总计不下二十万人。这还只是嘉庆二十年的数目,如今怕是又添了不少。\"

李大虎听得咋舌,想起老家那个不过三百余人的村子。周子谦却已转向下游:\"往东八十里,便是苏州府。这座'江南的天堂',城里城外拢共住着五十余万人。光是阊门外做生意的,就有十万之众。\"

雨势渐小,江面上的水雾开始消散。周子谦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些:\"再往西去,扬州府更了不得!嘉庆年间最盛时,仅盐商聚集的东关街一带,每日消耗的米粮就够五千壮汉吃饱。全府人口,约莫有一百二十万!\"

李珠江注意到周子谦说起这些数字时,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老参谋翻过一页,指着\"南京\"二字道:\"应天府就更不必说了。虽说不复大明朝当年盛况,但城里常住人口仍有百万之数。加上周边十二卫所的军户、各州县的百姓,整个应天巡抚辖区,少说养活着三百万生灵。\"

\"那上游呢?\"李大虎忍不住问道。周子谦合上册子,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江阴炮台:\"汉口镇,你们可听说过?嘉庆十八年湖广总督奏报,仅这一个镇子,就住了四十八万人!比许多府城还热闹。\"

江风忽然转急,吹得舆图哗哗作响。周子谦不得不按住册子:\"重庆府藏在群山之间,但靠着长江水运,城里也挤着二十来万人。更别说沿江那些大大小小的码头镇子......\"

他忽然收声,望着浑浊的江水出神。李珠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无数细小的漩涡在船舷边打着转,就像长江流域星罗棋布的城镇村落。

\"这些人口......\"李大虎掰着手指计算,\"加起来怕是有......\"

\"约莫两千万上下。\"周子谦轻声接道,\"这只是长江两岸方圆五百里内的数目。若是算上整个流域......\"他摇摇头,没把话说完。

细雨再次飘落,打湿了册子边缘未及包浆的纸页。周子谦小心地将其收入怀中,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金山寺轮廓:\"各位,这长江养活的人口,比西方许多国家举国之人还要多。\"

周子谦原本是广州水师的文书,负责处理广州水师的账目和经营,后来又被调任到长江口舰队,他对于人口和钱粮天生敏锐。

雨停了,但甲板上的积水仍未退尽。李珠江蹲下身,指尖蘸着雨水在铁皮甲板上画出一道蜿蜒的曲线。\"周参军,\"他忽然抬头,\"若要控扼长江,当先取何处?\"

周子谦踱步到李珠江身旁,他俯身用手指沾水,\"好问题。\"他在大江入海口附近画一个圈,然后看向那道水痕,\"从这里入海口溯江而上......\"

手指尖端写下\"松江府\"三字:\"首当其冲是吴淞口。\"刀锋向西滑动,\"此处江面骤窄,两岸炮台若得三百精兵把守,百门火炮封锁江面,纵使千军万马也难强攻。\"

李大虎看见周子谦的指尖在铁板舆图上划出深浅不一的痕迹:\"次取镇江。\"指尖在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打了个转,\"京杭大运河在此入江,控住镇江,等于卡住南北漕运咽喉。当年三藩之乱时,就是先丢了镇江......\"

\"然后是应天。\"周子谦的佩刀重重戳在\"应天府\"三个字上,震得纸屑微微颤动,\"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处若得两万精兵,水陆并守......\"他抬头环视甲板,\"清兵南来之路,断矣。\"

李珠江顺着移动的方向望去,只见那道水痕已经延伸到图卷中部:\"再往西?\"

\"芜湖。\"周子谦的刀尖在青弋江入江口轻轻一挑,\"控皖南之要冲,扼徽商之咽喉。\"刀锋继续西移,\"然后是安庆,九江......\"每说一个地名,手指就在相应位置点出个印记。

李大虎注意到周子谦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位中年参谋忽然收指为拳,声音低沉下来:\"但最关键的......\"他指向图卷上游一处不起眼的城镇,\"是武昌。\"

\"武昌?\"李珠江皱眉

\"此乃九省通衢!\"周子谦猛地提高声调,惊飞了桅杆上的海鸟,\"控荆襄,引川蜀,连湘赣。当年元军灭宋,就是先取武昌......\"他压低声音,\"清廷若失武昌,江南半壁,不战自乱。\"

细雨又悄然而至。周子谦用袖口小心拭去舆图上的水珠:\"从入海口到武昌,沿途还有江阴、南通、无锡、常州、苏州、无锡......\"他屈指计数,\"共十三处要害城池。但只要守住其中五处......\"佩刀再次出鞘,在吴淞口、镇江、南京、芜湖、武昌五点间连成一道弧线。

李大虎看见这道弧线恰好横贯长江下游与中游。周子谦收刀入鞘时,刀鞘与腰带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守住这五处,清兵南渡之兵,插翅难飞。\"

江风忽然转向,吹得舆图上的墨迹微微晕开。周子谦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江岸轮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当然......若能再往上游拿下重庆,只是水路难行.....\"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李珠江用指尖蘸水,在五处的位置画了个圈。水痕很快被甲板吸收,就像那些即将被历史吞噬的城池。

五十岁的李珠江,虎躯直立,伸手一拍船舷,转身对李大虎喊道:“大虎,我们靠岸,你带两千战兵,三日之内先拿下松江府,分出五百战兵,五百炮兵镇守吴松口。而后我们在沿江而上!”

李大虎单拳抚胸,大声喊道:“诺!”

细雨把这个少年的面庞打湿,却满是昂然战意。

此时的江南空虚,整个江南的清军被调动去攻打福建的海匪。

浙闽群山中,枪炮声在雨幕里断断续续地回荡。清军绿营兵正踩着湿滑的山石,向第三舰队广州府陆战队的战壕线发起第十七次进攻。他们的棉甲吸饱了雨水,沉甸甸地压在身上,火绳枪的引线被雨水浸得半湿,时不时哑火。山坡上到处都是清军的尸体,有些尸体半埋在泥里,只露出一只苍白的手。

\"报!\"一名斥候浑身湿透地冲上松江府外的土坡,单拳抚胸向李大虎报告,\"启禀团长,浙闽前线急报!清军把杭州八旗、松江驻防全都调去打福建了!整个江南就剩老弱残兵!\"

李大虎眯起眼睛,望着雨雾中若隐若现的松江府城墙。此刻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孤寂。他转头看向自己的两千士兵,陆战队灰蓝色的军服整齐划一,后装线膛枪在雨中泛着冷光,十二门大炮早已在阵地就位。

\"传令,炮组准备。\"李大虎的声音很轻,却让周围的士兵都绷紧了神经。

松江府城墙上,八百名守军正挤在箭垛后。他们大多是汉军旗的绿营兵,火绳枪的引线被雨水泡得发胀,怎么也擦不着火星。几个老旗兵试着拉弓,但湿透的牛角弓弦软绵绵的,根本无力。守城参将赵三槐握着牛尾刀的手在发抖,他望着城外模糊的敌军阵线,那里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雨打树叶的沙沙声。

\"来了!\"城头一个老兵突然大喊。

李大虎看见十二门大炮同时喷出火舌。暴雨中,炮口迸发的火光格外刺眼,震得雨帘都在颤抖。第一发开花弹直接轰在城门中央,坚硬的榆木门板像被巨人拳头砸中般爆裂开来,碎木片混着铁钉四处飞溅。

\"排枪!\"

八百支中一八式步枪在雨中抬起。李大虎能听见弹匣上膛时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混着雨点砸在钢制胸甲上的声响。城墙上,几个举着盾牌的清军探出头来,盾牌上很快布满了弹孔。钢头镀铜弹穿透湿木板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举着牛尾刀的清军像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换弹!\"

趁着清军手忙脚乱装填火绳枪的间隙,第二轮炮击开始了。这次是爆炸弹,十二门大炮发射的爆炸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砸烂城门,将在城门后的清军扫倒一片。

李大虎看见雨雾里,有一个举着盾牌的清军军官试图组织反击,但一发流弹直接掀开了他的天灵盖,盾牌哐当落地。

大雨倾盆而下,混着血水在城门前汇成小溪。残存的清军弓箭手试图射击,但湿透的弓弦根本拉不开,箭矢软绵绵地落在泥地里。李大虎左手拿着双管手枪,右手拔出佩剑。

\"冲锋!\"

两千名士兵呐喊着冲向城门。李大虎头戴钢盔,身上穿着钢皮胸甲,亲自带队,踩着泥泞的地面冲过还在冒烟的炮击区。城墙上最后的清军开始溃逃,有人丢盔弃甲,有人干脆直接跳下城墙。

当他们冲到城门前时,那两扇曾经坚固无比的城门已经变成一堆燃烧的木炭。八百守军此刻只剩下不到四百,全都挤在瓮城角落里,举着残破的盾牌瑟瑟发抖。

\"投降者生,抵抗者死!\"李大虎的吼声穿透雨幕。

最后的抵抗如同风中残烛。几个清军试图做困兽之斗,但步枪的排枪再次响起,将他们打翻在地。李大虎看见一个满族兵模样的将领突然拔出弯刀冲过来,却在三步外被一名士兵精准的枪法击中胸膛。

半个时辰后,松江府城门洞开。李大虎站在城楼上,看着四百余名清军残兵在雨中抛弃武器,跪在泥泞里颤抖着举起双手。

城门远处,三个骑兵策马奔腾,冲进雨雾,向着澳洲舰队的方向而去,马蹄踏破泥泞,扬起无数黑点。

\"大人,俘虏清点完毕。\"副官浑身湿透地跑来报告,\"共缴获火绳枪一百二十杆,弓弩八十副,还有......\"

李大虎望着雨幕中渐渐清晰的松江府轮廓,轻声道:\"传令下去,等雨停了,张贴安民告示。\"

雨,依旧下个不停。但城头飘扬的红色龙旗,已经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猎猎作响。

而在浙闽群山中,那些正在泥泞里苦战的清军将士们,永远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江南老家,将要一座座换了天地。

同一天,

1819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自十日前张家口沦陷的战报传来,这座曾经繁华的帝都便如同一位垂死的老人,苟延残喘地等待着最后的命运。

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往日里熙熙攘攘的朝臣们如今行色匆匆。嘉庆皇帝斜倚在养心殿的龙榻上,脸色蜡黄,双眼深陷。太医跪在榻前,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皇上,您这气色......\"

\"滚出去!\"皇帝突然暴怒,一掌拍在床沿上。案几上摆着一份军报,上面\"张家口失守\"几个朱批大字力透纸背。殿角的老太监李德全低着头,却能清晰地听见皇帝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的声音。

\"李德全!\"皇帝突然唤道。

\"奴才在。\"老太监连忙膝行上前。

\"天津、保定、山海关......\"老皇帝的思绪混乱,他的声音嘶哑得厉害,\"都......都丢了?\"

李德全不敢抬头:\"回皇上,天津卫的漕运也断了四十五日了,山海关守将在五十日前就投降了海匪 ,保定也在二十日前失守,张家口十日前失守”。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兵部尚书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跪在殿外,声音嘶哑:\"皇上!要尽快决断,若这样下去,不出三十日,兵粮就会见底,那时就算皇上想走,护送的士兵也走不出这京城!\"

嘉庆皇帝缓缓坐起身来,龙袍的袖口在微微发抖。他望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那里连一只飞鸟都没有。自登基以来,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面临这样的绝境。

\"蒙古......\"大学士曹振镛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蒙古大草原......\"

\"放屁!\"皇帝突然暴怒,\"蒙古人自己都......\"他猛地咳嗽起来,一口浓痰吐在龙袍上,\"三十万京师军民,就指望那些游牧部落的几头瘦羊?\"

户部尚书捧着一份账册,声音发抖:\"皇上,据户部清点,京师存粮......不足三十日之需。\"

殿内一片死寂。嘉庆皇帝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祖父乾隆爷当年南巡时的盛况,对比今日这等末日景象,更是心如刀绞。

\"北狩......\"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众人回头,只见内阁首辅颤巍巍地跪在殿门口,\"皇上,老臣斗胆......请皇上暂避锋芒,北狩蒙古......\"

\"北狩?\"皇帝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刀般扫过殿内群臣,\"朕的父亲在热河驾崩,朕的皇子在避暑山庄夭折!你们是要朕也死在蒙古草原上吗?\"

老太监李德全连忙打圆场:\"皇上息怒......\"

\"滚!都给朕滚出去!\"皇帝突然暴起,一把掀翻了案几。奏折、茶盏、砚台滚落一地。养心殿内顿时乱作一团,群臣跪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殿外,几个小太监正偷偷往怀里塞着御膳房倒出来的馊饭。街头巷尾,饥民们面黄肌瘦,眼神呆滞地望着紫禁城的方向。朝阳门外的粮仓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却只领到几两发霉的玉米面。

嘉庆皇帝瘫坐在龙榻上,听着殿外隐约传来的哭喊声。他知道,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帝都,这座他统治了二十余年的都城,正在走向末日。而更可怕的是,他连挽回这一切的办法都想不出来。

养心殿的雕花铜炉里,沉香燃尽处,嘉庆皇帝终于抬起了浮肿的眼皮。殿外跪着的,是三天来第七拨满洲贵族,领侍卫内大臣和硕亲王永璘带头,身后还跟着睿亲王淳颖、豫亲王裕丰,连很少过问朝政的克勤郡王尚格都佝偻着身子挤在人群里。

\"皇上......\"永璘的膝盖在金砖地上压出闷响,玄狐皮褂子下摆沾着泥浆,\"太医院说城里的药材只够撑二十天了。\"他身后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几个年轻贝勒的貂裘领口都泛着不正常的青灰。

嘉庆盯着御案上那份被茶渍染黄的地图。张家口的红叉旁又添了保定府的墨点,山海关到天津卫的漕运线像条被砍断的蚯蚓。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景泰蓝笔山的缺口,那是去年除夕小皇子失手打翻珐琅彩时留下的。

\"北狩?\"皇帝突然冷笑,震得窗棂上的积尘簌簌而落,\"永璘,你祖父随太祖皇帝从赫图阿拉打到盛京时,可曾想过要逃?\"他抓起案头一叠奏折甩下去,最上面那张户部急报飘到永璘膝头:\"看看!蒙古各旗今年只凑得出三千匹瘦马,二百车青稞!\"

豫亲王裕丰往前蹭了半步,镶着东珠的朝珠撞在鎏金柱上叮当作响:\"皇上明鉴!康熙爷西巡时说过,留得青山在......\"话音未落,殿角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嘉庆帝一把打翻了药碗,苦涩的药汁在金砖缝里漫开。

\"青山?\"嘉庆抓起茶盏又重重砸下,青瓷底胎磕在紫檀案几上裂开细纹,\"朕的江山就是被你们这些'青山论'葬送的!\"他突然指向殿外:\"看看外头!老百姓啃树皮的时候,你们还在府里炖着牛肉!\"

克勤郡王尚格突然重重叩首,前额撞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闷响:\"皇上!老臣府里的包衣奴才已经饿死七个......\"他哆嗦着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半块发霉的饴糖,\"这是内务府昨日赏的,老臣......老臣没舍得吃。\"

永璘突然扯开自己的貂皮大氅,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蟒纹衬袍:\"皇上,睿亲王府的库银上月就典当光了。现在城外八旗营房的娃娃们......\"他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话,殿外隐约传来孩童撕心裂肺的啼哭。

嘉庆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登基那年木兰围场的秋狝,蒙古王公们跪着献上纯金打造的酒壶,如今却连三百石燕麦都要低声下气去讨。

嘉庆帝剧烈的咳嗽,\"那你们说......\"皇帝的声音哑得可怕,像是从很深的水底浮上来,\"北狩就能保住八旗血脉?\"他抓起朱笔在地图上重重一划,从张家口到乌兰巴托的直线穿过三片荒漠,\"三百里不见人烟的戈壁,你们让老幼妇孺怎么活?\"

豫亲王突然解下腰间佩刀,明晃晃的刀刃映出窗外飘进的雨丝:\"皇上!老臣愿率镶蓝旗精锐断后!\"刀尖\"当啷\"一声戳进金砖缝里,溅起几点火花,这老家伙用尽了全力!

嘉庆踉跄着站起来,龙袍下摆扫过满地奏折。他看见永璘偷偷抹了把眼睛,那滴泪珠砸在青玉砖上,和永琰小时候摔碎的珐琅彩一样,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传旨。。。\"皇帝扶着龙柱缓缓坐下,声音轻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明日。。。备八匹青骢马。\"他望着窗外昏沉的天色,\"让宗人府统计,所有能骑马的妇孺。\"

殿外惊雷炸响,暴雨终于倾盆而下。养心殿的琉璃瓦上,雨滴砸出无数个小坑,像极了地图上那些被战火吞噬的城池。

\"李德全......\"皇帝突然虚弱地唤道。

\"奴才在。\"老太监连忙膝行上前。

\"传旨......\"皇帝的目光涣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所有旗人,随孤北狩!\"

殿外,五月的阳光照在北京城灰蒙蒙的城墙上,却照不进这座即帝都的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