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60章 毒计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160章 毒计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赵德胜被编入了妈祖军第二舰队参谋部,因为这货对于天津府极为了解,现在他每日都跟着姚耀祖大人与所有天津府的大地主阶层打交道。

当姚大人把一张世界地图展示在赵德胜面前时,他才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浩大!

以前的赵德胜也知道洋人,但他从未真的看过世界地图,他一直以为天下十分,满清已经占据了六分,剩下的四分都是边角料,都是蛮夷生活的不毛之地。

可真的从世界地图上了解这个世界,他才发现这个世界何其之大!

四月,暮春的午后,天津郊外军营内的一处僻静的别院内,姚耀祖铺开一张绢帛绘制的世界地图,指尖轻点着那片以朱砂圈出的广袤疆域——自东北的白山黑水到西北的葱岭雪山,从南海的万里石塘到西域的葱郁绿洲,东起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北抵外兴安岭,南括琼州诸岛,一幅横跨万里、包举宇内的雄图在烛光下徐徐展开。

降将赵德胜俯身细看,眉头微蹙:\"姚大人,这便是如今世界的版图?\"

姚耀祖指尖一顿,唇角泛起一丝自豪:\"正是。老弟且看——\"他指向地图边缘标注的数字,\"华夏领土,陆地广袤逾一千三百万方里,东邻朝鲜,西接葱岭,南控安南,北拒沙俄。\"

赵德胜指尖划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府州标记,喃喃道:\"如此辽阔……那与我中土相仿的欧罗巴诸国,又当如何?\"

\"欧罗巴诸国?\"姚耀祖摇头轻笑,\"虽有英吉利、法兰西等强国,然皆不过弹丸之地。英吉利本土不过数十方里,法兰西亦不过数百方里,纵使全欧相加,陆地亦不足我大清三分之二。但俄罗斯的土地却极其广阔,但其土地大多苦寒\"他抬手指向地图右下角的标注,\"至于人口,如今我大清子民四万万有余,占天下生民近半。欧罗巴诸国合计不过两亿,美洲澳洲尚是蛮荒,非洲南洲更无大型聚落。老弟可知,这全球生民约十亿之数,我中土独占四成!\"

赵德胜倒吸一口冷气:\"四万万人?!那便是说,天下每三人中便有一人是我华夏血脉?\"

\"正是。\"姚耀祖目光灼灼,\"至于科学水平。。。\"他指尖移向地图边缘的批注,语气微沉,\"此乃老弟需深思之处。满清天文历法承自古制,数学精于《九章》《周髀》,农桑水利亦有古代传承。然满清尽百年毫无建树,西人却借‘奇技淫巧’的科学突飞猛进,他们有蒸汽机驱动之舟车,有千里镜用于窥天测地,有火轮船横渡重洋,更有化学物理之学剖析万物。而我中土虽有大明时万户飞天、朱载堉定律之先声,如今却多囿于八股考据,鲜少有利国利民的实用之术。\"他顿了顿,“满清远落后于西方,亦落后于中华国。\"

姚大人看了一眼赵德胜,他知道赵德胜也是聪明之人,他已然反叛满清,就再无回头之路。

“赵德胜,你知道中华国和马祖军到底为什么进攻满清?”

赵德胜轻声说道,“满清官府里有传言,说是为了广州府的事情,妈祖军要报复!”

姚耀祖轻声笑道:“报复?!呵呵,你后面这些日子跟着我做事,可以没事时好好想想,想想妈祖军到底在做什么!若是想清楚了,可以再来找我聊聊!”

赵德胜从那日起,就认真分析妈祖军在做的事情,将自己所见所想,都用日记记录,每日思考。

赵德胜就算投降了,他其实也只是为了保命,或者说他曾经也以为妈祖军真的就是一群强盗,抢了天津府就会退回海外;若是满清真的大举反扑,那他就带着一家老小和积蓄去非洲开荒,反正先保住全家性命要紧。

可当他看过妈祖军的满城墙的大炮之后,他知道三万清军拿不下天津,他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后来的十多日,作为姚大人的副手,跟着他筹备兵工厂,筹备粮草,开办银行,发行中华国纸币和铜钱,办理移民事务,直到开始在村里分田,他慢慢看出了很多东西。

首先,妈祖军每周运来的粮食竟然不下千石,而且这些粮食都是从遥远的澳洲运来的,数量如此之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从南美洲运来了上千头的牛马,这显然不是一般海匪能够做到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海匪应该是从天津府抢夺粮食并运出去,而绝对不会像妈祖军这样往天津府运送粮食!

其次,海匪怎么可能会送来数千名工匠呢?这些工匠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技术精湛,他们迅速安装好了上百台大大小小的机器。仅仅用了短短七日时间,这些机器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军械,其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军械的精良程度远远超过了满清的水平,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开始大规模地迁移人口。这种行为看起来更像是海匪的行径,而不像是正常的人口流动。不过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迁移走的大多是地主和旗人。这些人手中掌握着大量优质的土地,显然是被迫移民的。

此外,还有一类人是无田的破落户。即使给他们分田,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因此,为了能够在海外获得那一百亩土地,他们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移民的船队。

而留下来的,则大多是那些原本名下就有二三十亩田产的人家。在分完土地之后,这些家庭的田产能够达到五十亩以上。如此看来,马祖军似乎正在大规模地制造中产农户。

起初,他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当那些分了田的农户开始主动送自己的儿子去参军时,他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最后,他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只见肖万里正在训练新军。那场面甚是壮观,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队列训练和大规模挖壕沟训练。

上千名士兵整齐划一地站在壕沟里,他们手持火枪,随着军官的口令,同时扣动扳机,进行排枪射击。刹那间,枪声如雷,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强大的火力所震撼。

赵德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密集的火力。这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人所追求的并非简单的“报复”,而是更为远大的“抱负”。

这些人想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劫掠,而是长久的安定和繁荣。他们通过严格的训练,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显然是有着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而且,从他们大规模重新征兵的举动中,也能看出这些人对于满清其他国土的极度渴望。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地盘,而是有着更广阔的野心和计划。

姚耀祖每天都会在军事参谋部,讲解最新收到的战报,赵德胜已经知道妈祖军在广州府大获全胜;攻克济南锁死了二十万满清援军;破山海关,正在攻打东北;还有一支舰队已经抵达长江口,准备沿江而上!

赵德胜在此时已经看出来,妈祖军已然有了气吞万里如虎的气象,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他经常把军中看到的事情说于秀才儿子听,两父子经过一周的认真思考和讨论,在四月中旬,由秀才儿子代为提笔写了一封建议书给姚耀祖。

油灯在窗纸上投下摇晃的光晕,赵德胜盯着儿子赵文渊笔下墨迹未干的宣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陶茶碗的裂痕。寒风穿过糊窗的棉纸,卷着几片枯叶扑在案头,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固津攻保断粮\"几个大字,每个笔画都像是要把这位老军人所有的抱负写进这份折子里。

\"父亲,儿查了直隶的旧档。\"赵文渊搁下毛笔,喉结滚动了一下,\"北京城如今有旗丁十万,民户九十万,加上各衙门匠役、商贾,总共约莫两百万人口。按户部老规矩,每人每月要吃一石八斗粮(注:约216斤),光是旗人每月就要耗粮百万石。这还不算宫里、园子里的额外开销,通州大仓的存粮撑不过三个月,要是天津、保定的漕运断了,京城就必然闹饥荒。\"

赵德胜猛地一拍扶手,榆木椅腿在青砖地上磕出闷响:\"好小子,把这些腌臜账都翻出来了!\"他俯身细看,儿子写的\"固天津,打死仗\"一节墨迹犹新:\"挖深沟,打死战,只要牢牢守住天津,漕运的粮船过不了海河,京城就是无源之水。\"

\"攻保定得狠!\"文渊翻到下一页,笔锋陡然凌厉,\"保定乃直隶总督驻地,囤粮十万石,驻军八千。可先断其西山粮道(注:指保定西通太行山的补给线),派死士烧了郊外的官仓。破城之后,把近十年迁进京城的官亲贵眷统统送去非洲开荒。这些蛀虫占着良田不纳粮,反倒吃着朝廷的赈济米!\"他指着\"土地改革\"一段,\"查保定周边卫所屯田,七成被京官的庄头霸占。迁走地主,当按人丁授田,每户本地农户多分三十亩。谁敢不移民,谁敢阻拦丈量,诛杀为首之人,全族田产充公,按村里人丁平分!\"

赵德胜盯着\"把移民进行到底\"六个字,儿子继续写道:\"招募良家子弟从军,凡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身体壮实的庄稼汉,每人每年三十两纹银,按照纪效新书选兵之法,以武力固我政权!\"

最末一页的\"断粮道\"三字力透纸背:\"张家口乃京城北面粮秣总枢,每年经杀虎口运来的粟米四十万石,多从此处转运。攻下张家口后,派重兵死守西沟峡谷(注:张家口至北京的必经之路),每十里设一木寨,寨寨壕沟环绕,寨寨骑兵相连。更在居庸关外挖断三条官道,以壕沟,千人火枪,加远射之重炮,满清的八旗精锐再狠,总不能插翅飞过太行群山!\"

文渊压低声音:\"父亲,还有最要紧的......\"他翻到最后一张纸,上面画着京城的轮廓图,\"查《钦定大清会典》,北京城若断了通州漕运、张家口商道,山海关又被友军(注:第三舰队赵大)占了,那满清贵族就只剩一条路,那就是北上蒙古。可蒙古乃是苦寒之地,他们这些娇生惯养的龙子龙孙,如何熬得过零下三十度的寒冬?到时候没了紫禁城的龙椅,没了江南的丝绸,没了汉人的跪拜,所谓的'满清正统',不过是草原上的流寇罢了!\"

赵德胜的手开始发抖,茶碗里的水溅在建议书上,晕开一片墨痕。他想起早年间跟着将军戍边时,见过蒙古部落的牧民如何在风雪中啃草根;想起京城闹饥荒时,百姓扒着城墙根等施粥的惨状;更想起去年在茶馆听到的闲话,那些八旗子弟拿着俸禄却只会遛鸟斗蛐蛐,连马背都爬不上去。

\"文渊,这信明日辰时,你随我一起送去天津府兵道。\"他声音嘶哑,却义无反顾的说道:“文渊,你可愿去加里曼丹岛或者澳洲为官?”

赵文渊不解,“父亲为何要去如此之远的地方?”

赵德胜嘿嘿笑着,“此两处,离中央近,且加里曼丹岛极缺懂知识的汉人!”

窗外,春风卷着细雨拍打窗棂,像极了当年战场上的箭雨。赵文渊将建议书郑重收入油纸包,抬头望向父亲,老人挺直的脊梁在昏黄烛光下,宛如一柄未出鞘的老剑,虽锈迹斑斑,却仍寒光凛凛。

姚大人看过建议书,带着赵德胜父子直接去见牛野。

牛野,郑一娘和肖万里看过以后都觉得这事情可行!

姚大人更是直白的说道:“从天津向西攻保定,而后北上破张家口,此为毒计也!未攻京城,却掐断了京城的粮道,京城必乱!打死战,打呆战,人人皆会打!守死此三地,以逸待劳,不出三月粮荒必到,京城必乱。若嘉庆北去,满清失去正统,众人心散,则中原必乱,我等取中原将易如反掌!”

牛野哈哈大笑,“赵德胜,赵文渊,你们有功,有何要求?”

赵文渊当场表示自己愿意去加里曼丹岛发展,希望牛野可以引荐。

牛野爽快的答应,立刻给陈阿生写了一封推荐书,并把这份建议书随信附上。

京城此时已然如临大敌,命令周边各府增援京城,反倒抽空了周边个府的兵力,反而加重了京城的粮食消耗!

四月底,天津西城门洞开,牛野统领两千士兵,五百骑兵,三百炮兵(六十门大炮),三百辎重兵,人人有马,携带大量大炮和补给,日行六十里,大军向西疾行,兵发保定!

从天津到保定距离大约在360里,中间不做停留,绕过小城直取保定城!

而后一天,又有郑一娘统领两千人新军,一千五步兵,五百骑兵,携带大炮三十门,蒸汽机拖拉两门240重型迫击炮,开始向西一路攻城拔寨,攻打所有到保定的沿路小城,并收复沿途所有驿站。

横向一刀,斩断京城和南方所有的陆上联系!

五月初,大量履带式拖拉机进入华夏战场,天津府获得装甲拖拉机一百台,每一台都可以拖拉三吨物资,以日夜每小时六公里的速度在天津和保定之间建立起一条武装押运的钢铁运输线,天津的军械和物资补给每三天就能将百吨物资送达保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