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一十一张章 蛮林里的枪战(二)

一百米左右,对方集火了邱金火一次,打的邱火金的帽子升天。

然后,邱金火这边开始射击,这群人根本就不是士兵,也没有什么集火的概念,反正自己看谁不顺眼就给他一枪。

隔着一百一十米,二十一发匆忙的乱射,却只打倒了对方两个人。

邱金火现在整个人都是懵的,他不知道对面是谁,也并不想惹事。可他站起来想要喊话时,对方是真的想要他的命,子弹打掉毡帽,擦着头顶的头皮飞过时,他无比明确。

横渡太平洋时,邱金火在船上做过临时武装水手,那时候他参加过武装水手的训练,知道什么是三人组射击!

躬着身体,右手扶着山头,快速将三个人组成小组,“等我的命令再开枪,猛子,铁牛,憨皮,你们三个人一组,猛子你做组长。记住,要么打的狠,三个人同时打一个目标;要么打的稳,两个装弹一个射击”。

他沿着山脊一路快速安排着三人小组,一边告诉他们什么是三人小组的射击方式,山脊上的所有人都在装弹。

武装伐木工因为需要深入苍茫山林,谁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所以,他们在定居点是一定要进行装弹训练的。

一个合格的武装伐木工,必须完成每分钟两次的射击。也就是说,要想进山做一名伐木工,你还要通过射击考核,要在一分钟里面安装并射击两发子弹。

可邱金火已经发现,很多人的手在抖动,大伙装弹的速度都在减慢,他大声喊道:“对面就她娘是强盗,他们先开枪,我们是反击,我们打的是乱臣贼子,你们手抖个屁啊?”

这货,自己也紧张,也是语无伦次,“乱臣贼子”都喊出来了,人家英国佬什么时候做过你的臣子了。。。

可山头上的一群人居然全都在轻轻点头,他们大约天生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以。。。对面就是乱臣贼子!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都已经退化到都没啥文化。

在他们的概念里分不清中华国和满清,反正都是官老爷;他们也分不清马祖军和中华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会觉得马祖军就是中华国,他们对于西洋人提出来的公司概念,一无所知。

几个穷人,字不都认识几个,一年能接触的文化,大约就是几台吃酒时看的戏班子。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政府架构,也从没听说过海外有那么多帝国?

就听着村里有人说是去海外,就能分百亩田地,或者一年做工几十两银子,还组织马队前去广州,包吃包住。

于是,这群人就跟着来了!

很多人,也根本分不清澳洲,加里曼丹,美国,开普敦有啥区别,就让码头管事的人帮着填写。

于是,就上了船,然后开始了莫名其妙的移民生活,开了传奇的中华国移民大拓荒。

而且,上了船,看到这群人统一制服,有枪有炮,自然而然就觉得这是官兵。

最奇怪的是中国文化里面,不管什么人,都在骨子里觉得中国就是最好的国家,天下就应该是中国的。

天下啊!什么概念?

就是天底下所有的地方!

所以,邱金火在山脊背后高喊乱臣贼子,这群人也真的在骨子里相信,对面就是不服王化的乱臣贼子。

印第安人不算,那些部落都没有金属工具,根本就是原始部落,他们属于没有开化。

对于没有开化的部族,大多数中国人倒也不是那么反感,相互之间不争抢土地就没有太多矛盾。

如果文明分残暴和仁慈,那中华文明对于未开化文明的态度,绝对算是人类里最仁慈的,虽然也有冲突和厮杀,可中华文明的骨子里趋向民族和平融合!

但拿着枪就不一样了,拿着枪还攻击他们,那她娘就是乱臣贼子!是不服王化的蛮夷!是必须剿灭的存在!

英国人那边已经再次装好子弹,他们也听出了枪声,此时他们也应该知道对面不是什么印第安部落。

最开始,他们从脚印是软毛皮靴子,而不是带金属钉子的样式,判断是印第安人!

按照他们公司的规定,这片土地是属于哈德逊湾公司的,所以上面的印第安部落都必须征服或者剿灭。

他们沿着足迹前进,是为了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好明天上午等所有人到齐,前去征服那个印第安部落。

可枪声和倒下惨叫的两人,打乱了他们之前的所有判断。对面不是印第安人,这片土地不应该有火枪,所以他们判断,对面要么是西班牙佬,要么就肯定是俄国佬!

可这一刻,领头的哈得逊湾小队长,已经知道对面的人数比他们多,如果再次冲上去,那就是找死。

他看着躲在岩石后面,已经装弹完毕的队员,做出了撤离的手势。

这时,天空的光线已经慢慢暗淡,十个哈德逊湾武装职员,开始拖着伤员向后爬去。

邱金火再次安排了射击,昏暗的光线,加上对面都是匍匐逃离,子弹都落在了空处,在泥土和小石头击飞。

这个夜晚,邱金火不敢派人上前查看,但按照纪效新书的说法,他把所有人换了一个山头以免夜晚有人偷袭,却又守着这片区域,进行一种防御性侦查。

派出两个小队六个人,分为前后两队,快速返回北极城,寻求增援;他和剩余的十四人,组成了五个三人小队,轮流值守。

这一夜,他们吃的全是肉干,烧水都是在一公里外的林间营地。因为兵书里写的很清楚,两军斥候交战,严令不得生火。否则你在明,而敌人在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且,对面也是黑漆漆的,没有任何动静,这让邱金火意识到,对面绝对是老手,他们居然也知道不能生火。

取下十匹马的铃铛,沿着山坡容易上来的小道,做了一圈铃铛预警绳索。

小山包上只放两支三人小队,剩余的九人在山后的林间,两个时辰做一次人员替换,如果发生战斗,他们也随时可以增援。

这也是纪效新书写的,虚实结合,奇正相辅。不能让敌人一眼就看出你的主力在哪里!必须,留下伏兵,这样可以出其不意的出击,也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邱金火蹲在山头的背面,对留在山头的六人说道:“你们两队人分开三十米,这样任何一队有事,另一队可以过去。别她娘被一锅煮了,总要留几个帮手。”

然后他画下两个圆圈两个圆圈前面中间画下一根线,“给老子拉线系上铃铛,夜里警觉一点,如果铃铛响了立刻过去看看。别她娘乱开火,把自己的位置告诉敌人。”

然后,他再次严肃的说道:“火枪上弹要时间,给老子斧头和柴刀放在身边的地上,可以随时拿起来剁人。”

反正,他现在绞尽脑汁,现在任何错误都有可能死人。

守山的小斧头问邱金火:“未言胜,先言败!如果,敌人太多,我们怎么撤退?”

邱金火挠挠头,他真忘了这一茬,想了想:“黑夜里,我们看不清你们,别走山包和后面林间的中部的开阔地,你们从两边撤退,边走边学猫头鹰叫,知道了吗?”

小斧头和另外一个队长点头。

是不是很奇怪,还没打,小斧头就说老子败了怎么办?

这就是牛野专门安排的一节课,课的名字就叫做,“未言胜,先言败!”

行军打仗之前,军队要想想撤退该往哪里撤,在哪里集结和碰头!

为啥?

因为这群人是海佬和海盗出身,万一哪一天买卖没做好,在大海上被敌人彻底打散了,又到处找不到友军的桅杆,那接下来怎么弄?

那就必须在出发前,约定一个战败临时集合地,这地方只在吃了败仗之后,才会用的到!

所以,妈祖军最开始在东澳岛建设的孤儿院和开展的小学教育,开始发挥作用。

要知道这些孩子,其实学的是工业和军事的基础启蒙课程,他们骨子里有对工业和军事的基础理解,所以中华国的骨子里其实就是军事扩张和工业扩张的战争文明。

这非常奇特,是一个由中华文明的分裂出来的亚文明。这里的小孩,天生就是妈祖的海洋文化,天工开物和纪效新书,三种教育的混合体。

所以,海洋,工业和军事是所有马祖军教育的三大主题。

猛子戴了顶破毡帽,压得低低的,几乎要盖住眉眼。他走在最前头,身后五个人牵着五匹战马,马蹄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是什么东西在咀嚼着夜的寂静。

三月底的温哥华森林,黑得像泼了墨。树影在月光下扭曲成各种形状,时而如鬼爪,时而似人形。风从树梢间穿过,呜呜地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呜咽。蒙子偶尔抬头,只见树枝间漏下的月光,斑驳地洒在地上,如同碎银。

\"蒙子,歇会儿吧。\"身后有人喘着气道。

蒙子不答,只是放慢了脚步。五个人便也跟着停下,战马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他们已经走了整整半夜,城镇还远着呢。

\"我们早一个时辰到北极城,说不定就能救下后来兄弟的命。\"蒙子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他们重新上路。马蹄声再次响起,混着树枝断裂的脆响。不知何时,雪下得更密了,落在他们的脖颈里,激起一阵阵战栗。

走在中间的胖子突然压低声音,\"你觉不觉得有什么跟着我们?\"

猛子猛地停住脚步。其他人也跟着停下,战马不安地踏着脚,甩动缰绳发出细碎的声响。

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不是风,不是树,是一种……有意识的东西。蒙子的手悄悄摸向腰间的匕首,冰冷的金属贴着他的掌心。

\"可能是狼。\"他说,声音比刚才更轻。

没有人接话另外五个人屏住呼吸,听着黑暗中的动静。雪落下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清晰,每一片雪花触地的声响都仿佛敲在鼓膜上。

然后,那感觉消失了。或者说,它从未存在过。

\"走吧。\"猛子说,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们继续向前。北极城的灯火依旧遥不可及,如同海市蜃楼。马匹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团团白雾,渐渐融入无边的夜色。

风又起了,吹得树枝沙沙作响,像是在窃笑。猛子拉紧了帽子,继续向着城市的方向前进。

黑夜无边。

第二天黎明时分,天空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小雨。

邱金火他们只没有带蜂蜡,只能用牛皮地垫拼起来,做成两个人一个的遮雨棚,在外面再用灌木做伪装,这样是保证隐蔽和燧发枪的击发。

“这狗屎一样的天气!”,二愣子骂道,“线膛枪万一打不响怎么办?”

邱金火看着说道:“那就只能用斧头!”

旁边一个遮雨棚里跑过来一个人,那人拿着一根切削尖锐的投矛过来,对邱火金说道:“做些这玩意,下雨天万一火枪打不响也有可以投射的东西用一用。”

另外一个三人小队长,也跑过来,“头,要不要撤退,线膛枪打不响,要把子弹退出来,会要了老命。”

可就在这个时候,很多猫头鹰的声音响起。

邱金火这群人立刻向对面的山包看过去,那是他们昨天伏击的地方。

晨曦的细雨朦胧里,有二十五人正披着牛皮斗篷,手里拿着包裹这牛皮遮罩的火枪,慢慢走上山包的顶部。

邱金火在单筒望远镜里,能看到那些人手里的步枪遮罩,他骂道:“真他娘,专业啊!”

又想了想,叫来两个家伙,开始给他们画图,“他们是一个牛皮圆筒。我们没条件,那做一个倒三角形长木筒子,削几根细木棍,用细绳子捆死,外面包裹牛皮,然后套在枪机外面就行。记住,留出燧发枪机和瞄准的空间,知道了吗?”

别给华人看见,只要看见,见光就死!

“就她娘,是给步枪做个挡雨筒子?”,一个伐木队员总结的很到位,华人真的非常聪明。

三个家伙商量了一下,然后其中两人回到后面的山林里,开始了工作。

这群人现在只要能用,就是丑死,也行!

马祖军其实有专门的步枪遮雨罩,而且是金属部件和蜂蜡的套装,但那些都属于战舰上武装水手和海军陆战队的标准配置,并没有配备给各各移民据点的平民武装。

对面山头上,那二十几人聚在一起,像是在讨论什么。

邱金火在单筒望远镜里,再次看见这群人又要作死的节奏,有人居然指了指周边的山包,最后居然指向了这里。

他低声骂道:“下雨天还出来溜达,你们闲得慌吗?真她娘觉得,我们是吃素的?!”

马祖军出身是海佬,他们极其看重观察和视野,而这个时代开荒本身是危险的,所以马祖军给所有营地都配备了大约五十个单筒望远镜。

这些望远镜给每个从事野外工作的团队,例如他们其实也有类似于哈得逊湾公司的拓荒侦查小队,伐木小队,猎人小队,勘探小队,这些人出去前可以领用望远镜,但是回到营地要归还。

这些单筒望远镜的镜片,是采购于葡萄牙商人,他们目前还没有制作镜片的技术,但是筒身是自己造的,这样造价只有购买整支西洋望远镜的三分之一。

邱金火此刻眼睛睁的老大,他看见从细雨里又走出了二十几个敌人,他们也走上山包。

他数了数,低声骂道,“四十八人,我日,这群货居然有四十八人?”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他手里只有十五人,而对面有四十八人。而且天空在下小雨,一旦枪打不响,短兵对接,冷兵器对冷兵器,他们处于完全的劣势。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通知所有人,我们向后撤退,先撤退到一公里外的伐木营地,给马上木棍,别让它们乱叫。”

这群货听说要撤退,那高兴的紧,他们其实是平民,根本没想过拼命啊!

就十分钟,所有东西全部快速打包,十二个人悄悄向后撤离,只有邱金火带着两人留在最后做观察。

而此时,北极城的警钟长鸣,拿着枪的队伍在集结,老李头吆喝的声音在回荡,一匹匹马被牵出马棚,更加骇人的是,这群货还带上了两门移动的三磅炮。

“报告,应到100人,实到100人,请求指示!”,武装水手兼任民兵队长的一个中年汉子,披着蓑衣,站在泥地里高声喊道。

站在屋檐下的老李头喊道:“出发,去增援丙字号伐木队,把人给我平平安安接回来,另外我需要俘虏。”

1817年4月1日,北极城(今温哥华)。

四月的北极城,细雨纷飞,积雪已然完全消融。远处的海岸线被灰蒙蒙的雾气笼罩,森林在凛冽的风中低吼。这座刚刚建立三年的中华国北极城,已然全面苏醒。

一支由100名燧发枪兵组成的战斗队,在晨曦微露时整装待发。他们是中华国的殖民地民兵,奉命深入东部的森林,将丙字号伐木队接回城里,并攻击未知的敌人。

50名骑兵骑乘蒙古矮种马,负责快速侦察与先锋突击。这些马不挑食,也不容易生病,能用于劳作,也能用于战斗。它们跑的并不是特别快,但是它们的耐力非常强。

最重要的是,蒙古矮种马适应寒冷的冬天,它们能很好适应这里的气候。

40名步兵身披蓑衣,装备挡雨套件燧发枪与刺刀,他们是主力作战力量,负责防御与步兵散兵线推进。

10名炮手,四架四轮马车,他们携带两门口径三磅的轻型榴弹炮,遮雨棚和弹药,以及队伍三天的口粮,提供远程火力支援。

队伍被分成两队:骑兵先行,步兵与炮手随后跟进。

天刚蒙蒙亮,北极城的木栅栏大门缓缓打开,50名骑兵率先冲出。他们的马蹄踏碎泥水,溅起细碎,在灰暗的晨光中形成一道灰色的洪流。骑兵们手持防雨套件的燧发步枪,腰间别着长剑,冲进了莽莽山林

几分钟后,步兵与炮手列队跟进。步兵们排成两列纵队,燧发枪扛在肩上,刺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炮手们在四辆马车上,牵引着着两门轻型火炮,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辙痕。

队伍沿着东面的小径前进,穿过稀疏的针叶林,披雨战风,一路向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