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门西双榜 > 第38章 插队第9章 游街

门西双榜 第38章 插队第9章 游街

作者:昂首低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00

史利群听了,摇头说道:“我们村的水田和蓄水塘,都已经干涸了,这两天就要引水来灌溉。

等你的朋友,把资料从南京寄过来,再去制作引水装置,肯定是赶不上了。

再等到下一次的灌溉,时间还早。

所以,不用急于一时去打电话。”

宗且示听了,皱眉说道:“这次灌溉赶不上,不要紧。

反正暑假时间还长,我们走之前,能赶上就行。

只要在我们回南京前,蓄水塘里有水,就能安装水往高处流的装置了。”

秦关意听了,笑道:“等实验成功了,你回去,就有炫耀的资本了?”

宗且示听了,笑着夸赞道:“真厉害!

你不会读心术,竟然也能知道我的心思。”

梁小硕看着他,也笑道:“知道了新鲜事,不让做,不让说,能把且示哥哥逼疯了。

所以,不用不迟叔叔出马,谁都能猜到!”

宗且示听了,笑着抱起她,问道:“那你再猜猜,哥哥现在在想什么?”

梁小硕听了,马上说道:“你还在想:今天晚上就写信,让以群叔叔寄资料过来。”

宗且示听了,摇头说道:“写信,也是为了抽水。

还用你再猜?

我在想另外一件事,但是,一直没有想通。”

蒙不迟在一旁,早已施展读心术,读出了他的心思。

看着宗且示,他点头笑道:“不错,我也在奇怪这件事。”

说完,蒙不迟问史满平:“史叔叔,来凤阳之前,我们都有一个观点。

不管是凤阳京山公社,还是南京的双闸公社和沙洲公社,都是农村。

两个地方的农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应该都差不多。

应该到处是鸡鸭鹅猪,虫鸟鱼蛙。

社员们,也应该在忙着除草犁田,施肥打药。

怎么在后梁村,全都看不到?”

见宗且示听了点头,史满平看了看两人,赞道:“你们叔侄俩,倒是默契。

且示心里想什么,不用讲出来,不迟一下就知道了!”

蒙不迟、宗且示听了,笑而不答。

史满平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农村政策,有所不同。

同一个安徽省,地区和地区之间,镇和镇之间,也有所不同。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期,政策也不完全一样。”

史利群听了,点头补充说道:“十年以来,我们公社的禽畜养殖规定,已经变了三次。

一开始,每家每户可以养两头猪,一头上交,一头自己吃,鸡鸭鹅随便养。

后来,不准个人养猪,由生产队集体饲养,年底上交后,有剩余再按人头分配到户,鸡鸭鹅按人头养,每人只能养两只。

再后来,生产队养殖的猪,浪费粮食又容易死,又改成由各家各户自己养,年底上交一部分,剩下的自己吃,鸡鸭鹅每人只能养五只。”

梁小博听了,边想边问:“养得那么少,想吃肉怎么办?”

史利群笑了笑,说道:“想吃猪肉,等到年底的时候,去供销社买。

有时候能买到,有时候买不到。

想吃鱼肉,要等附近几个水库,抽水灌田的时候,各家各户去抓。

抓多少,吃多少。

想吃鸡鸭鹅肉,除非杀自家养的。

要不然,就要等到过年过节,去供销社碰运气。”

梁小成听了,马上高兴起来,笑道:“这几天,就要灌溉了,就能去水库抓鱼吃喽!”

纪庄贤点头,笑道:“插秧之前,已经抽过一次水。

水库里的鱼,已经被抓了不少。

这次抽水,估计抓得不会太多。

不过,今天就能让小成吃到鱼。”

梁小成听了,觉得奇怪,问道:“水库里没鱼,怎么能吃到?”

纪庄贤看着她,又笑道:“上次灌溉,史爷爷、史叔叔和地勤哥哥他们,抓了七八十斤鱼回来。

我们一下吃不完,大鱼被腌起来,晒干了,慢慢吃。

今天,我们带了一条过来。”

梁小成听了,拍手笑道:“谢谢纪阿姨!”

宗且示听了,想了想,问道:“平时吃不到猪肉和鱼肉,不可以吃鸡肉吗?

史爷爷,小鸡苗只要半年时间,就能长大了。

你们家,连史奶奶,一共有六口人,应该可以养三十只鸡。

每个月,都可以吃五只长大了的鸡,再去补五只小鸡苗啊!”

史满平听了,摇头叹道:“谢谢且示,要真能这样,那就好了!

我们这儿,只有春季才有鸡苗卖。

其它时间,把鸡杀了吃,或是鸡生病死了,是补不到小鸡苗的。

而且,家家户户养鸡,大都为了让鸡下蛋,指望着用鸡蛋,换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回来。

所以,平时不会杀鸡,只有在家里办事,或者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吃上鸡肉和鸡蛋。”

史地勤听了点头,补充说道:“好多人家,过年的时候,也舍不得吃鸡肉和鸡蛋。

有的时候,大人见小孩馋极了,会买一些鸡架和鸡头回来。

然后,和黄豆放在一起红烧,可好吃了!”

宗且示听了,幽幽地说道:“原来,你们吃一口鸡肉,比南京还要难!”

想了一下,他又问道:“有没有人家,老人、小孩和病人多。

为给他们加强营养,就偷偷多养几只鸡?”

纪庄贤听了,笑道:“前年年底,只准每人养两只鸡。

我们村里,还真的出了这种事!

村西头的周婶儿,家里多养的鸡,一时疏忽,没有藏好,不小心跑了出来。

正好赶上,利群和村里的会计、民兵队长、妇女主任路过,一下就发现了。

大家想装作不见,又怕人多眼杂,被别人举报。

于是,只好抓了多出来的两只鸡,把鸡翅膀和爪子捆了。

然后,挂在老周婶儿的脖颈上,在村里游走了一圈。

让她一边走,一边喊:‘打倒周春花,割资本主义尾巴。’

等游街结束,她多养的两只鸡,也被充了公。”

史利群想了想,笑道:“事后,我于心不忍,让庄贤,给了她十元钱。”

众人听了,先是觉得好笑,再品一下,就觉得心酸了。

宗且示笑定,问道:“后来,那两只鸡呢?”

史利群看着他,说道:“春节前,村里分来五个知青。

他们不在父母身边,看上去孤孤单单,怪可怜的。

队部就决定,分给他们一只。

然后,把另一只红烧出来,分给了村里的三个孤寡老人。”

侯佳佳听了,含泪笑道:“还是你们,心地善良啊!

自己家花十元钱,用两只鸡,帮了九个人。”

史利群叹道:“不这样,怎么办呢?

队长难当啊!

其实,不光是养殖禽畜的问题。

自留地的问题,调动社员劳动积极性的问题,都是管理难题。

哪一件事处理不好,都不行啊!

最难的是,每个生产队,都有好吃懒做的人,按照现行的政策,不好管,也管不了。

那些认真干的社员,同懒汉们一比较,拿的工分差不多,一下就没有积极性了。

总而言之,社员们生活艰苦,都是我们这些干部,没有做好啊!”

蒙豆豆听了,摇头说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老百姓的生活有起伏,虽然不正常,但是也常见。

这件情况,任何一个国家,都避免不了。

与自然环境、地方政策、民风民俗,都有关系!

关键是,要尽快找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办法。

然后,及时改进落实,改善社员们的生活。”

纪庄贤听了,点头说道:“不错!

我家有些亲朋好友,住在附近缺水的小岗村、小章村、严岗村和后李村。

那些村的自然条件,和我们后良村,也差不多。

有的时候,一些社员被逼急了,会要求,在生产队里设立生产小组。

关系好的人家,自愿结对,在一起干活。

生产组对生产队负责,自行安排生产,保证完成上缴的任务。”

史利群听了点头,说道:“目前,有这种想法的社员,不在少数。”

宗渝虎边听边说道:“依我看,这个办法不错。

既能提高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也能提高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

有了这样的好办法,应该赶紧上报啊!”

史利群见了,摇头叹道:“我们生产队也提了,后来,大队和公社领导,怕这样执行会挨批,都不愿意当出头鸟。

劝我们,再等一等。

他们说,副业生产刚刚放开没几年,生活刚刚好过一些。

不能让暂时的困难,破坏了国家的大政策。”

侯佳佳听了点头,看着冷双显,问道:“对干校养鸡鸭鹅猪,应该没有限制吧?”

冷双显摇头说:“我们还没有去了解。

我想,应该和村里一样吧!

不过,我和指柔,暂时也顾不上,能把菜地种好,解决好生产生活的用水问题,已经算完成任务了。”

史利群点头,也说道:“有关干校,县里给生产队的要求是,配合冷老师和张老师,在生产队扎下根来。”

张指柔看着他,点头说道:“幸亏史队长事无巨细,处处帮助我们,为我们着想。

从劳动工具、化肥种子、拖拉犁耙,到锅碗瓢盆、烧煮铺垫、吃喝拉撒,一点一滴地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技能。

否则,我们这个先头部队,就要成先败部队了!”

史利群听了,笑道:“你们没干过农活,也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没人带着,怎么能行?”

史满平看着众人,也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顺手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

张指柔点头,看了看大院门口,问道:“满平兄弟,弟妹今天怎么还没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