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89章 《保卫蓝星》

星辰公司参与投资的第二部电影《警察故事 — 涅盘》的上映历程,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插曲。影片上映后,恰逢夏国豫省等地爆发新型病毒疫情,多个城市启动封控措施,影院暂停营业,票房数据远不及预期。上映首月,全国票房仅突破 25 亿,与前期的高期待形成鲜明反差,影视团队的成员们一度情绪低落,担心这部倾注心血的作品就此沉寂。

然而,随着疫情防控的推进,星辰公司研发的 “火神” 外骨骼、免疫强化技术等先进科技陆续投入抗疫一线,那些曾在电影中惊艳亮相的 “未来装备”,真实地出现在医院、社区等抗疫战场,守护着医护人员与民众的安全。当观众们在新闻里看到穿着 “火神” 外骨骼的医护人员穿梭在重症病房,看到便携版免疫强化设备为志愿者筑起免疫屏障时,纷纷想起《涅盘》中夜隼外骨骼助力警察缉毒的热血场景。

“原来电影里的技术不是特效!星辰公司真的把未来科技变成了现实!”“之前觉得电影里的外骨骼很酷,现在看到它保护医护人员,才知道有多了不起!” 网络上,关于电影与现实科技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不少观众自发二刷、三刷影片,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发起 “为星辰科技补票” 的活动。虽然影院复工后的票房未能完全追赶预期,但影片所传递的 “科技守护正义” 的理念,以及背后星辰公司的硬核科技实力,深深烙印在民众心中,电影缺失的 “情绪值”,在这场全民抗疫中被彻底弥补,甚至收获了远超票房的口碑认可。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陈宇并未因前作票房的遗憾而放缓影视布局的脚步。对他而言,影视不仅是传播科技文化的载体,更是解锁系统新科技的关键 “钥匙”。这天下午,他将星辰公司影视总监陈浩请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早已摆放好一份标注着 “机密” 的剧本框架。

“陈总监,坐。今天找你过来,是想跟你聊聊下一部电影的规划。” 陈宇示意陈浩坐下,将剧本框架推到他面前,“剧本名叫《保卫蓝星》,核心是围绕‘太空危机’展开,结合我们即将建设的电磁轨道天梯和新型太空装备来写。”

陈浩拿起剧本框架,快速浏览起来,越看越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陈总,这个设定太带感了!2025 年夏国观测到小行星轨迹异常,预计 2035 年撞击蓝星,还疑似有外星舰队,这剧情张力直接拉满啊!”

“没错,这就是我们要的‘硬核科幻’。” 陈宇点点头,进一步解释道,“故事的开端,要突出‘未知危险’的压迫感。2025 年,夏国‘天眼’射电望远镜首次观测到这颗编号为‘末日之石’的小行星,初期计算它的轨迹只是擦过蓝星,但随着观测数据的增多,天文学家发现它的轨道在不断偏移,最终确定 2035 年将正面撞击蓝星,撞击威力相当于 10 万颗广岛原子弹,足以摧毁半个蓝星的生态系统。更诡异的是,小行星背对蓝星的一面,始终有一片不规则阴影,无论用多先进的观测设备,都无法穿透,天文学家推测,这片阴影可能是外星舰队的‘伪装’,他们或许在利用小行星作为‘跳板’,观察蓝星。”

陈浩一边记录,一边追问:“那夏国的应对措施,就是组建太空军和建设太空基地?”

“对。” 陈宇打开电脑,调出电磁轨道天梯的三维模型图,“面对双重危机,夏国向全球提出‘保卫蓝星’计划,联合多国组建太空军,但由于技术壁垒,最终由夏国主导核心建设。我们的电磁轨道天梯,将成为太空军基地的‘生命线’。通过天梯,快速将建筑材料、装备、人员输送到太空,在地球同步轨道建设‘天穹’太空军基地。这个基地不仅是防御枢纽,还是研发、生产太空装备的‘太空工厂’,预计在 2030 年完成初步建设,具备作战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电影的重点,除了宏大的太空场景,还要展现我们的新型太空装备。我已经让研发团队梳理了几款适用于太空作战的外骨骼型号,会全部融入剧情。比如‘磐石二型’,主打重型防御,主武器是等离子炮,同时会携带3枚新型钛合金盾牌,盾牌由脑控技术以及AI自主防御联合控制,能抵御太空辐射和小行星碎片撞击,配备的‘离子护盾’,可在近距离防御敌方能量武器;‘命运 2 型改’,远程火力支援型,可携带2枚太空鱼雷,进行对舰攻击,同时再携带30枚导弹,可进行超视距攻击;‘夜隼 2 型’,是轻量化突击型,重点强化机动性,背部装有矢量推进器,能在太空实现快速转向、悬停,背部装备6枚激光浮游炮,可在快速机动的同时由脑控技术以及AI自动进攻系统相结合,对敌方进行打击;新款‘电侦 1 型’,是专门的电子侦察外骨骼,头部装有‘量子雷达’,能探测到 米内的敌方目标,还能与太空军基地的指挥系统实时联动,实现‘战场共享’,配备‘电磁干扰仪’和‘信号破译模块’,可潜入敌方舰队附近,窃取情报、干扰通讯。”

陈浩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补充道:“陈总,我觉得还可以加入‘无人作战机甲’的设定!比如‘承影’无人机甲,体型是外骨骼的 5 倍,搭载‘反物质导弹’,可执行自杀式攻击,或者集群作战,拦截小行星碎片和敌方小型战舰。这样一来,太空战的场面会更震撼!”

“这个想法很好,就加进去。” 陈宇笑着点头,“无人作战机甲将作为太空军的‘先锋部队’,在 2030 年‘天穹’基地部署

台,承担侦查和防御任务。电影中可以设计一场‘首次遭遇战’—— 2032 年,‘承影’机甲在巡逻时,遭遇外星舰队的先遣侦查舰,双方在小行星带展开激战,机甲利用灵活的战术和先进武器,摧毁敌方侦查舰,但也暴露了蓝星的防御实力,让外星舰队加快了行动步伐,为后续的‘终极决战’埋下伏笔。”

“那主角设定呢?” 陈浩问道,“是太空军的飞行员,还是装备研发人员?”

“主角设定为‘双男主’。” 陈宇思考片刻后说道,“一位是太空军‘天穹’基地的指挥官林峰,曾是战斗机飞行员,冷静果断,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带领团队突破敌方封锁;另一位是星辰公司的装备研发工程师陈默,负责新型外骨骼和机甲的调试、升级,性格内敛但坚韧,在危机时刻,通过优化装备性能,为太空军赢得关键战机。两人的成长线相互交织,一个在前线浴血奋战,一个在后方技术支援,共同诠释‘科技与勇气’的主题。”

陈浩快速将这些设定整理成剧本大纲,越写越有信心:“陈总,有真实的电磁轨道天梯技术和新型装备做支撑,这部电影绝对能超越前作,成为夏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而且,通过电影,还能让民众提前了解我们的航天计划,为后续的太空探索和装备研发积累民意基础。”

“没错,这就是我们拍这部电影的意义。” 陈宇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星辰公司新研发中心,“要让更多人看到夏国科技的力量,激发大家对太空探索的热情。接下来,你牵头组建编剧团队,尽快完成剧本初稿,研发团队会配合提供装备的技术细节和设定图,确保电影的‘科技真实性’。我们要让《保卫蓝星》,成为向世界展示夏国航天实力的‘名片’。”

陈浩用力点头:“陈总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他拿着剧本框架和笔记,快步走出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想要启动这个 “史诗级” 项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