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122章 侦查

凌晨 4 点的戈壁滩,夜色浓稠得像化不开的墨,只有几颗疏星挂在天际,勉强洒下微弱的光,将地面的碎石映照出淡淡的灰白。李猛带领的第二梯队沿着废弃公路前行,十多辆军用卡车首尾相接,形成一条黑色的长龙。每辆车的车灯都调至最低亮度,在地面投射出两道仅半米宽的淡白色光带,车轮碾压碎石的声响被呼啸的夜风吞没,只有偶尔溅起的小石子,在车身底盘上发出轻微的 “叮当” 声。

“队长,我们已越过图尔伯德市外围 5 公里警戒线,未发现敌方巡逻队。” 通讯器里传来侦查小队尖兵的低声汇报,声音经过加密处理,带着轻微的电流杂音,却依旧清晰。李猛透过车窗看向窗外,远处的图尔伯德市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只有零星几处光点在城区边缘闪烁,那是马吉得旅设置的岗哨,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缓慢扫动,如同巨兽警惕的目光。他抬手看了眼夜光手表,表盘上的绿色数字显示 “04:31”:“保持速度,按预定路线前往废弃村落,注意规避右侧山地的雷达盲区,让‘磐石 2 号’殿后,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构筑防御。”

之所以选择凌晨出发,李猛早有周全考量。马吉得旅在水电站周边安插眼线是必然的,毕竟上次袭击后,米尔肯定会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监控,营地突然减少近百人的动静,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他耳中。但夜间行动有两大优势:一是能避开敌方的高空侦查,无论是马吉得旅可能动用的无人机,还是美联邦卫星,在黑暗中对地面移动目标的识别率都会大大下降;二是 “电侦 1 号” 机甲的雷达系统已全面启动,20 公里半径的扫描范围如同一张无形的网,任何地面车辆、人员的移动都会被实时捕捉,连沙漠中潜行的沙狐都能清晰显示,马吉得旅想在陆地上追踪他们,几乎不可能。只要在日出前抵达废弃村落,借助村落的残垣断壁与沙丘隐蔽,再用伪装网覆盖车辆与机甲,就能彻底从敌人的视线中消失,为后续侦查与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车队继续前行,哈立德少校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手指在图上的标记点滑动:“李队长,前面 3 公里处有一片盐碱地,地面松软,卡车容易陷进去,我们得绕到左侧的戈壁小道走,虽然难走,但能节省时间。” 李猛点头,让驾驶员按哈立德指引的路线调整方向,同时通过通讯器提醒后续车辆:“注意左侧路线,保持车距 10 米,避免追尾。”

与此同时,赵凯率领的侦查小队已悄然抵达图尔伯德市西侧的小高地。随着他一声令下,20 台机甲迅速分成 3 个战术小组,以具备尖端电子侦察能力的电侦 1 号为核心,如三头精密运转的机械巨蟒,朝着城区的不同方向分散开,开始对整座城市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扫描侦查。

钱伟操控着 “电侦 1 号” 机甲,缓缓蹲伏在沙丘后方,机甲的暗黑色外壳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雷达天线顶端的指示灯,在黑暗中偶尔闪过一丝微弱的绿光。

作为星辰公司第一批安保队员,钱伟始终记得第一次与军方演习时的狼狈,他驾驶的初代外骨骼机甲在演习时是第一台被 “击毁”的,成为全场第一个被淘汰的队员。自那以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到近乎偏执:每天提前 2 小时起床训练机甲操控,晚上抱着技术手册研究到深夜,连吃饭时都在背诵参数。这次能入选侦查小队,正是对他刻苦付出的最好认可。

“钱伟,目标区域已进入扫描范围,启动热成像与墙体穿透模式,扫描精度调至最高。” 小队长的指令通过头盔通讯器传来,声音沉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钱伟深吸一口气,右手在面板上快速滑动。“电侦 1 号” 的雷达系统瞬间激活,屏幕上跳出复杂的参数界面,绿色的扫描线从左至右缓缓移动,如同手术刀般将图尔伯德市中心偏北的区域逐一解剖。

首先进入扫描范围的是情报中提到的 “人质关押点”—— 那栋两层土坯房。屏幕上,墙体的结构以淡蓝色线条勾勒出来,连砖缝的位置都清晰可见;房内的热成像信号则以红色光点显示,温度越高,光点颜色越深。钱伟仔细观察:一层有 6 个红色光点,呈站立姿态,均匀分布在房间四周,每个光点的温度稳定在 37c左右,且每隔 5 分钟会轻微移动一次,显然是看守的武装分子;二层有 35 个红色光点,集中在房间中央,呈坐姿或卧姿,温度略低,且长时间保持静止,与 “被关押人质” 的特征完全吻合。

他将扫描精度调至最高,放大二层的光点:每个光点的轮廓清晰可见,能看到有人蜷缩着身体,有人靠在一起,却没有明显的挣扎动作,体温波动也在正常范围内,暂时排除受伤或受虐的可能。“报告小队长,目标房屋内热源点 41 个,其中 35 个符合人质特征,无异常移动迹象。” 钱伟一边汇报,一边快速记录数据,“看守人员每 30 分钟巡逻一次,巡逻路线固定,与线人描述一致。”

他盯着屏幕,看着二层的光点始终保持静止,直到凌晨 3 点整,才有 2 个武装分子模样的光点从一层进入二层,停留约 15 分钟后离开。“确认人质暂时无生命危险。” 钱伟补充道,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至少目前看来,情报中的关押点似乎没有问题,接下来只要确认周边环境安全,就能为后续救援提供准确坐标。

然而,当扫描线移动到房屋周边 100 米范围时,钱伟的瞳孔突然收缩,心脏猛地一跳。屏幕上,一处相邻的废弃民房内,突然出现密集的亮红色信号点,这不是人体热成像,而是金属反射波,且频率与爆炸物的特征完全吻合!他立刻停下扫描,将该区域单独放大,调整雷达波的穿透深度:房间内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斑点,数量至少有 50 个,有的分布在门窗两侧,有的埋在墙角的土下,还有的被伪装成石块堆,明显是经过精心布置的地雷与炸药包,甚至能看到连接炸药的导线,像蜘蛛网般缠绕在房梁上。

“不对劲,这里绝对有问题。” 钱伟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冷汗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头盔内衬。他操控雷达,以人质房屋为中心,向周边 100-500 米范围展开全面排查。越扫描,他的脸色越凝重:东侧的土路上,埋着至少 20 枚反坦克地雷,雷区呈带状分布,正好封锁救援车辆可能通行的路线;南侧的骆驼刺丛中,隐藏着 10 个遥控炸药包,每个炸药包的当量都足以摧毁一辆 “磐石 2 号” 机甲;西侧的水井旁,甚至有 3 个信号点显示为 “155 毫米炮弹改装炸弹”,弹体埋在地下,引信连接着压力传感器,只要有人或车辆经过,就会立即引爆,威力足以将半径 50 米内的目标夷为平地。

这些爆炸物呈环形分布,将人质房屋死死包围,形成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只要救援队伍靠近房屋 100 米范围,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入,都会触发爆炸,到时候别说救人,连自身都难保。更可怕的是,房屋内的 35 个 “人质” 光点,始终保持静止,既没有语言交流,也没有试图求救的动作,反而像被固定在原地的靶子,这更印证了钱伟的猜测:这些根本不是真正的人质,而是米尔用来引诱救援的诱饵!

“小队长,紧急情况!” 钱伟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却依旧保持着冷静,手指飞快地在面板上操作,将扫描到的爆炸物位置、类型、当量逐一标记,“人质房屋周边 500 米范围内,发现大量爆炸物,包括反坦克地雷、遥控炸药包、炮弹改装炸弹,初步判断是敌方设下的死亡陷阱!” 他快速将扫描数据与图像打包,通过加密频道上传,“另外,房屋内的‘人质’长时间静止,无任何交流迹象,不排除是假扮的可能,建议进一步核实身份信息,寻找真正的人质关押点。”

赵凯收到数据后,立刻在便携式屏幕上调取图像。屏幕上,红色的爆炸物信号点密密麻麻,像一张巨大的死亡之网,将那栋土坯房笼罩得严严实实。他脸色一变,立刻通过通讯器下令:“所有单位保持隐蔽,关闭不必要的设备,减少电磁信号暴露!钱伟,继续监控目标区域,重点观察‘人质’是否有身份标识,比如夏国工人常穿的蓝色工装;张明,你带 2 台‘夜隼 2 号’绕到房屋北侧,用光学望远镜观察,确认是否有夏国文字或标识。”

“明白!” 张明应声,操控 “夜隼 2 号” 机甲,机身贴着地面缓缓移动,如同夜色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向目标靠近。钱伟则调整雷达模式,从热成像切换到光学扫描,试图透过房屋的窗户,看清里面 “人质” 的穿着,屏幕上,模糊的影像显示,“人质” 穿着灰色的衣服,与夏国工人常穿的蓝色工装完全不同,且每个人的头上都似乎戴着头套,看不到面部特征。

“小队长,确认‘人质’穿着灰色衣物,无蓝色工装,且头部有遮挡物,无法识别面部。” 钱伟的汇报让赵凯更加确定这是陷阱,他立刻将侦查结果同步发送给李猛,通讯器里传来李猛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原地待命,不要暴露,我立即调整救援方案。通知钱伟,扩大扫描范围,重点排查图尔伯德市北侧的办公楼与废弃工厂,那里可能是真正的人质关押点。”

钱伟收到指令,深吸一口气,再次调整雷达参数,将扫描范围扩大到整个图尔伯德市。雷达天线在夜风中快速旋转,绿色的扫描线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这座被武装分子控制的城镇。他知道,自己此刻捕捉到的不仅是爆炸物的位置,更是 35 名同胞的生死存亡,这个看似普通的土坯房,根本不是关押人质的地方,而是米尔为救援者精心准备的死亡陷阱。而真正的人质,或许就藏在这座城镇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他们用雷达与勇气,揭开黑暗的面纱。

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即将刺破黑暗,将戈壁滩染成金色。钱伟眼神坚定地盯着屏幕,指尖在面板上快速滑动,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信号点,都可能是找到人质的关键。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 35 个家庭的期盼,是星辰安保的责任,更是夏国同胞的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