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111章 新项目公告

9 月 27 日上午 9 点整,星辰公司官网首页突然弹出一条醒目的金色公告弹窗,弹窗边缘环绕着流动的光效,标题《星辰公司关于启动近地轨道空间站建设项目及寻求合作伙伴的公告》采用加粗的黑体字,字号比常规标题大出两倍,瞬间抓住所有访问用户的目光。此时,不少科技爱好者正习惯性地刷新星辰官网,想获取 “天梯” 项目的最新进展,这则突如其来的公告,让大家瞬间眼前一亮,纷纷停下手中的操作,仔细阅读正文内容。

公告正文以清晰的分点形式呈现,搭配浅蓝色背景与灰色分隔线,阅读体验格外舒适。开篇第一句就极具冲击力:“为构建‘地 - 轨 - 空’一体化航天运输网络,星辰公司正式启动近地轨道空间站建设项目,该空间站将建在近地 400 公里轨道处,核心定位为‘引力电梯与深空探索的衔接枢纽’,填补我国近地轨道多功能航天枢纽的空白。”

正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空间站的三大核心功能,每个功能点都配有简短的示意图标:其一,作为 “引力电梯” 载人航天接收点,图标是一个向上的电梯与空间站的组合图案,文字说明中提到 “航天员通过‘电梯’抵达轨道后,可直接进入空间站完成 24 小时休整、身体机能检测与深空任务交接,大幅缩短任务周期”;其二,打造多功能航空港,图标是停靠在空间站旁的航天器,功能涵盖 “航天器停靠泊位、燃料补给、零部件更换与维修,未来同步轨道大型空间科研基地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往返两地的唯一中转站”;其三,预留科学实验舱段,图标是实验室烧瓶,明确 “实验舱段面积达 200 平方米,配备微重力实验台、生物培养箱、材料合成装置等设备,面向全球科研机构开放合作,支持太空育种、新型材料研发等领域实验”。

公告第二部分聚焦合作伙伴招募,标题用橙色字体突出,格外醒目。内容中明确说明:“鉴于星辰公司现有 3000 人科研团队已经排满了科研任务,为确保空间站项目在 26 年完成核心舱发射,现面向国内各大高校、科研团队及科技公司公开招募合作伙伴。” 合作方向细分为三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列出了具体需求:

航天材料研发:需联合攻克 “空间站舱体轻量化合金材料”“防辐射涂层”“舱体密封材料(” 等关键技术;

设备制造:涵盖 “生命维持系统”“防御武器系统(小型拦截导弹、300 千瓦级激光炮、重型等离子炮)”“智能机械臂” 的零部件生产与组装;

软件系统开发:包括 “舱段对接控制程序”“空间站智能管理系统”“航天员训练模拟系统” 等。

公告中还附上了详细的合作申请流程、资质要求及专属联系方式,末尾特别注明:“欢迎具备核心技术实力、认同航天事业发展理念的单位共同参与,星辰公司将提供研发资金支持、技术共享平台与试验场地。”

公告末尾,星辰公司首次公开了空间站的初步设计示意图。示意图采用 3d 立体建模形式,可通过鼠标拖动 360 度查看细节:银色的核心舱呈圆柱形,位于中央,直径10米,长50米,表面分布着数十个舷窗与设备接口;左侧连接着长 12 米的货运舱,右侧依次是 10 米长的防御舱、20 米长的实验舱与 15 米长的生活舱;防御舱表面清晰可见激光炮与导弹发射装置的模型,生活舱外则有小型观景平台的设计。旁边附带的 “电梯 - 空间站 - 同步轨道科研基地” 联动示意图,用蓝色虚线勾勒出运输路线,标注着 “电梯(地面 - 近地轨道,运输时间 2 小时)”“空间站(近地轨道 400 公里)”“同步轨道科研基地(3.6 万公里)”,直观展现了未来太空运输网络的雏形。

公告发布仅 5 分钟,星辰公司官网访问量就突破百万,服务器因瞬时流量过大,出现 1 分 20 秒的短暂卡顿,技术团队紧急扩容后才恢复正常;10 分钟后,# 星辰公司要建太空空间站# #引力电梯衔接枢纽# #近地轨道航空港# 三个话题同时冲上微博热搜榜,分别位列第 3、第 7、第 12 位;半小时内,三个话题阅读量均突破 5 亿,讨论量超 200 万条,网络舆论彻底被点燃,各大平台的 “航天迷” 们沸腾了。

在微博上,网友们的热情高涨,评论区秒变 “太空畅想大会”。网友 “太空梦想家” 发布的一条带图评论获得了 10 万 点赞,配图是他手绘的 “太空通勤路线图”,文字写道:“引力电梯 空间站!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吗?星辰公司是真的要把未来提前带到我们面前啊!之前总觉得‘天梯’已经够震撼了,没想到还要配套空间站,以后去太空是不是跟坐高铁一样方便?从家出发,坐地铁到‘电梯’基站,2 小时到空间站,再转乘飞船去月球,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 这条评论下方,数百名网友接力留言:

“以后‘太空打工人’的通勤路线:家 - 地铁 - 电梯 - 空间站 - 科研基地,考勤打卡都得改到太空了!”

“求问星辰公司还招人吗?我愿意去空间站当保洁,哪怕只是看一眼太空也好啊!”

“有没有可能开通太空旅游专线?我已经开始攒钱了,目标 2030 年去空间站打卡!”

知乎平台上,科技爱好者群体展开了专业讨论。知乎用户 “航天工程师老李”发布了一篇 3000 字长文《从技术角度解读星辰公司近地轨道空间站的战略意义》,文章从 “运输效率提升”“太空资源开发”“国际航天合作” 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其中关于航空港功能的段落引发广泛共鸣:“近地轨道航空港的意义远超想象,传统航天器返回地面后,需要进行 1 - 2 个月的检修才能再次发射,而在航空港直接补给燃料、更换零部件,检修周期可缩短至 3 - 5 天,大大提升航天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这为未来商业航天发展铺路,比如太空旅游、太空货运等领域,私人航天器可在航空港停靠,就像现在的飞机停靠机场一样便捷,这将彻底改变航天产业的商业模式。”

长文下方,不少高校航天专业学生留言咨询合作细节:

“您好!我是北航航天材料专业的博士生,我们团队研究的‘钛铝合金复合材料’密度 2.4g\/cm3,抗拉强度 1850mpa,不知道是否符合空间站舱体材料的要求?如何申请合作?”

“我们团队研发的‘高效氧气再生装置’,氧气再生率可达 97%,想了解实验舱段的设备接口标准,方便提前调整装置参数。”

抖音平台上,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更是刷屏。博主 “宇宙科普君”发布的一条解读同步轨道科研基地的短视频,24 小时内播放量突破 1 亿,点赞超 300 万。视频中,他手持星辰公司的示意图,对着镜头讲解:“大家看这个同步轨道科研基地,距离地球 3.6 万公里,正好在赤道上空,能实现对地球的 24 小时持续观测,未来可用于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星际通信中继,甚至能作为‘月球基地’的前哨站!而近地轨道空间站作为中转站,相当于在‘地球家门口’建了个‘太空驿站’,从地面到空间站 2 小时,从空间站到同步轨道科研基地 6 小时,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夏国的太空探索布局太长远了,直接领先其他国家至少 10 年!”

评论区里,网友们的热情几乎要溢出屏幕:“什么时候能看到空间站发射?我一定提前调休,守着直播看完整过程!”“作为一名航天迷,看到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这么厉害,真的太骄傲了!星辰公司加油!”“有没有可能在空间站装个直播摄像头?我想天天看太空景色!”

除了普通网友,国内高校与科技公司也迅速响应。上午 10 点刚过,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就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组建星辰空间站合作专项团队的通知》,提到 “已组建由 5 名教授、20 名博士生组成的专项团队,重点攻关‘防辐射涂层’与‘智能机械臂’技术,正在准备合作申请材料,预计 3 日内提交”;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则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团队已与星辰公司初步对接,计划在‘空间站舱体轻量化材料’领域展开合作,相关技术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科技企业方面,作为星辰公司外骨骼机甲项目的长期战略伙伴,花牌集团与 d** 科技再度携手。花牌集团凭借在大数据算法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淀,发布声明:“花牌将发挥技术优势,参与空间站‘生命维持系统’智能化改造,依托 100 人专项团队与 2 条专用生产线,打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组件”;d** 科技则延续无人设备研发专长,宣布 “将结合空间站运维需求,重点攻关‘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与‘物资无人运输模块’,已组建跨部门技术小组与星辰公司展开深度对接”。

甚至有不少海外华人科研团队在社交平台留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人材料学团队在星辰公司官方微博留言:“我们团队在‘太空新型复合材料’领域有 5 年研发经验,拥有 3 项核心专利,希望能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项目,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华人航天工程师群体也表示 “愿意提供‘航天器对接技术’相关经验支持,助力空间站项目推进”,足见该项目的全球影响力。

当天下午 4 点,星辰公司官方微博发布《空间站合作申请数据通报》,数据显示:截至 16 点,已有 217 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交合作申请,咨询电话接到咨询来电 3.2 万次,合作咨询邮箱收到邮件 7.1 万封,线上申请通道访问量突破 500 万次。

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夏国航天报》采访时表示:“没想到项目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远超我们的预期。目前已组建由 50 名专家组成的审核团队,将从‘技术先进性’‘团队实力’‘项目匹配度’三个维度对申请单位进行资质审核,预计 10 月中旬完成初审,10 月底前确定首批 30 - 50 家合作伙伴,确保空间站项目按计划推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夜幕降临时,网络上的讨论热度仍未减退。在 b 站,Up 主 “太空漫游指南” 直播解读空间站项目,在线人数峰值突破 10 万,弹幕刷得密密麻麻;微博上,网友们自发制作的 “空间站建设时间线预测图” 被大量转发,结合 “天梯” 项目进展推测 “明年年3月前完成空间站核心舱设计,12 月完成核心舱发射,后年6月份完成所有舱段对接,到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小红书上,插画师们绘制的 “未来太空生活” 漫画刷屏,画面中,航天员在空间站实验舱做实验、在生活舱烹饪太空食物,孩子们通过全息投影参观空间站,甚至有网友畅想 “未来在空间站举办太空婚礼”,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星辰公司的这条公告,不仅揭开了近地轨道空间站项目的神秘面纱,更点燃了全民对夏国航天事业的热情。从 “天梯” 到空间站,从地面建设到太空布局,星辰公司正以一步步扎实的行动,将曾经遥不可及的 “太空梦” 变为现实。正如一位网友在评论中所说:“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太空探索’,觉得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现在,星辰公司用一个个实际项目告诉我们,未来已来,而我们,正亲历这场伟大的航天变革。” 这场由夏国企业引领的太空探索浪潮,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