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37章 秦地夏耘核助役,魏陇除草抗苛征

夏至的暑气裹着粟叶清香漫过秦地,泾阳县的夏耘助役已至攻坚时——按《商君法·农律》增补条文,“夏耘需‘贵族出私奴助农,每户不少于三名精壮’,助役时需配双齿耘耙,确保‘耘深三寸、除尽杂草’”,旧贵族杜衍(杜垣同族,爵为“公士”)却只派四名老弱奴丁应付,将六名精壮奴丁藏在私田收摘早粟,还指使家奴把官发的双齿耘耙换成单齿钝耙,对外宣称“老弱奴丁用不惯新耙,钝耙更护苗”,想借“夏耘忙乱”逃避助役、损耗民田(按律,贵族逃助役一名精壮罚粟三石,私换农具一件加罚粟两石)。赵承骑的青骊马马蹄裹着防烫的麻片,踏过晒得发烫的田垄时,马背上两卷竹简随颠簸轻晃:一卷是《商君法·农律》夏耘篇抄本,朱笔圈出“助役奴丁需‘精壮占比超六成’,私换农具者‘罚粟抵役’”的律条;另一卷是“助役核验册”,记着“奴丁体能牌(木牍刻年龄、气力评级)、耘耙检测尺(测齿距,三寸为合格)、助役考勤簿(竹简记每日耘田亩数)”的标准,每样都标着“依《泛胜之书·耘篇》《睡虎地秦简·田律》改良”的注脚。他腰间的“查田符”旁,新添了青铜制的“助役核验印”(分“足额、缺额、私换”三档),这是商鞅推行“夏耘协同制”的核心信物——夏耘关乎粟苗养分留存,杜衍想借“逃役私换”让民田杂草争肥,赵承此行,便是要让助役回归“贵族助农、官民协同”的农政本意。 ## 一、主线:赵承田垄核助役,杜衍逃役遭重处 民田的夏耘区围满赤着脚的农人,张伯正用单齿钝耙费力除草,耙齿卡进土中,带出的杂草还连着半截根:“这样的耙,除不尽草,反而伤苗!”他的抱怨刚落,杜衍带着两名持戈家奴沿田埂走来,此人穿着透气的葛布短襦,手里攥着单齿耙,开口便带倨傲:“赵客卿来得正好!老弱奴丁气力弱,双齿耙太沉,用钝耙刚好护苗——我这是为了民田好,哪是逃助役?” 赵承没接他递来的“奴丁疫疾册”,转而命小吏取出“奴丁体能牌”——逐一核对助役奴丁:年龄最小的五十六岁,最大的六十七岁,均属“免强劳作”档;再对照“泾阳县助役名册”,杜衍名下应出十名奴丁,精壮(十七至四十岁)占六名,如今却不见踪影。“既说护苗,为何你私田用的是双齿耙?”赵承说着,让小吏带两名老弱奴丁问话,其中一人颤声吐露:“精壮奴丁都被拉去摘私田早粟了,俺们要是说漏嘴,就会被克扣口粮!” 小吏当即领兵赶往杜衍私田,果在粟田旁抓到六名精壮奴丁,他们正挥着双齿耙除草,身上还穿着助役的麻布短衫。赵承展开《商君法·农律》,对着围观的农人高声念:“杜衍逃助役精壮六名、私换耘耙十件,按律罚粟三十六石,爵降为‘上造’,私田早粟充公分予农人——可服?” 杜衍脸色惨白,突然踹开身边家奴:“是这奴才私调奴丁!我杜氏三代管农,岂会不知助役律?”农人们顿时涌上前,里正捧着“助役联名诉”跪地陈诉:“上月杜衍就私役三名奴丁修田埂,这次更敢藏六名,若不重罚,日后贵族都学样,夏耘助役还有何用?”农吏也呈上证据:“杜衍昨日让我改‘助役册’,说改完给我五石粟米,我这里还留着他写的字条!” 见无可抵赖,杜衍瘫坐在田垄的草席上。赵承命人将精壮奴丁带回民田补助役,又教他们“双齿耙耘田法”(顺垄轻耙,齿距对苗间空隙,确保除根不伤苗),还在“助役核验册”上批注:“泾阳夏至核助役,杜衍逃役私换农具,借‘护苗’谋私,赖体能牌与私田人证而破之——新法之助役,不在‘凑数’,在‘实效’,贵族若以权避责,纵有管农旧职亦难逃惩处。”补役间隙,赵承在《商君法》抄本边缘添了行批注:“夏耘一锄可保三粒粟,贵族少助一锄,农人便少收三粒,新法需如耘耙齿般,扎进贪私,护得苗壮。”这行批注后来被赵珩整理东汉藏书时发现,特意用墨笔加粗,成为研究秦国助役制度“重实轻虚”的关键史料。 ## 二、支线·农人孟姬:魏陇除草抗苛征,郑五敛财遭揭穿 同日午后,魏国曲沃县的民田除草区,孟姬正和阿大挥着木锄除草,田埂边堆着刚割下的杂草。按李悝“尽地力之教”,“夏耘时官府需免费小说网站提供‘除草剂’(草木灰与石灰混合物,防杂草再生),每户按亩申领,不征分文”,可小吏郑五却带着两名差役守在剂堆旁,手里晃着一卷“药剂费册”:“今年除草剂加了‘硫磺’,防虫害效果好,每户缴‘药剂费’铜贝一枚,不缴就自己割草!” 孟姬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法经·农律》明载‘官助农务无额外征费’,去年春种时县府已收过‘选种费’,今日为何又加征?”阿大也捧起一把除草剂,指着眼见的草木灰:“这就是普通草木灰,哪来的硫磺?” 郑五把药剂费册拍在剂堆旁的石台上,指了指远处领剂的农妇:“她们都缴了费,领的都是‘加硫磺剂’!要么缴贝,要么别领,别耽误除草!”邻村的张伯刚被收了两枚铜贝,手里攥着空铜贝袋急得直跺脚:“俺家十亩田要缴十枚铜贝,够买一斗粟米,这是要把农人的夏耘本刮空啊!” 孟姬忽然想起里正家藏有李悝亲批的《曲沃夏耘细则》,赶紧让阿大跑去取来。细则竹简上“除草剂费由县府统筹,摊派农户者‘笞五十’”的铭文清晰可见,里正高声念完,农人们顿时围了上来。有个老药农也站出来:“我刚才尝了尝‘加硫磺剂’,根本没有硫磺味,就是普通草木灰——郑吏这是骗钱!” “按细则,你该受笞刑并退还铜贝,把假药剂换成真的!”孟姬说着,让农人们围住差役,里正则去报知县府。郑五见势不妙,慌忙掏出藏在袖中的铜贝袋:“我退!我退!”农人们清点铜贝时,孟姬已带着众人自制除草剂——她教阿大“草木灰拌石灰法”(草木灰三升、石灰一升,加水调成糊状,涂在草茬上防再生),还按魏地夏耘习俗“把除下的杂草埋进田垄,当绿肥养地”。 傍晚回家,孟姬把用过的木锄磨亮,涂了层草木灰防锈,又给阿大煮了绿豆汤解暑(按魏地夏至习俗,绿豆汤驱暑气)。夜里,她在“农事记”上刻下:“曲沃夏至除草,郑五私收‘药剂费’,众农人借细则争回公平。尽地力之教,若吏借夏耘敛财,再壮的粟苗也难抗杂草争养分。”刻完,把记事木牍藏在锄旁的陶盒里——这枚木牍后来被赵承出使魏国时发现,收录进《农桑记》,成为佐证李悝变法“官助除草”实施细节的重要史料。 ## 三、支线·淳于越:咸阳议助役辩宽严,儒法调和定役规 当晚,咸阳的“夏耘助役议坛”上,烛火映着两卷针锋相对的策论:法家弟子卫鞅的《严征助役策》主张“无论贵族农户,助役缺额一律重罚”,淳于越的《助役宽严论》则力推“严罚贵族、宽待农户”。赵承刚踏入议堂,便被两人同时拉住——他带来的秦魏助役案牍,成了最关键的论据。 “杜衍逃役案便是明证!若不严罚,贵族都学样,助役成虚设,民田谁来护?”卫鞅拍着案几,列举着秦国近年七起贵族逃助役事件。淳于越却摇着《孟子·梁惠王上》抄本反驳:“卫客卿只知‘严征’,不知‘恤农’。孟姬除草遭苛费,农户若因缴费误了除草,粟苗便会被杂草欺。《周礼》云‘以时耘耨’,农户若家有病人需照料,可减半助役;贵族若逃役,需加倍罚粟并充公私田,这样才显公平。” “农户减半助役,劳力缺口谁补?”卫鞅冷笑,甩出一卷《秦国助役劳力账》。淳于越却翻开赵承带来的孟姬农事记:“孟姬等农户愿‘邻里互助抵役’,可见农户并非避役,只是需顾急难;贵族如杜衍,逃役成性,需严管。助役之治,不在‘强征’,在‘协同’——贵族出奴丁助农,农户出劳力互助,官民同心方可行。” 赵承忽然起身,将泾阳核助役、魏陇抗苛费的事逐一细说:“杜衍逃役六名精壮,孟姬只为领除草剂遭勒索,若对两者同罚,恐寒农户之心。可定‘分级助役制’:贵族助役需‘精壮足额,缺一罚五’,农户助役可‘互助抵役,急难缓役’,再设‘助役申诉簿’,让农户能告苛吏。”这话让满堂寂静,卫鞅盯着杜衍的逃役案牍思忖片刻,终于点头:“此法可试,但需派农吏监督互助,防止农户拖欠。” 散场时,淳于越递给赵承一卷《管子·度地》,指尖点在“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的记载上:“助役是为‘官助农’,非为‘农助官’,懂此理者,方得农事兴。”赵承接过竹简,在《商君法·农律》旁补注:“夏耘助役,严在贵族逃责,宽在农户急难,二者兼顾,方得耘效高、农时安。” ## 四、助役实录藏民心,变法初心护夏耘 深夜的泾阳县寺,赵承将秦地核助役、魏陇除草、咸阳议助役的本末记入《变法实录》。他先抄录孟姬的农事记,旁注“魏地助役之弊,不在役重而在吏贪,治役先治吏”;再记下杜衍逃役案例,写着“秦地助役弊在贵族特权,律法需如耘耙检测尺般分明,不纵恶、不亏农”;最后附上淳于越的“分级助役制”建议,批注“儒重农急,法重秩序,合则助役兴,离则民心散”。 烛火摇曳中,他想起白日见闻:秦地奴丁补助役时挥耙的劲,孟姬制除草剂时的专注,淳于越辩论时眼中的光。这些画面被逐一刻入竹简,不是冰冷的律条,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民生图景。窗外,田垄的守夜人已点亮火把,曲沃的农户想必也在灯下修补农具,等着次日继续夏耘。 赵承将竹简卷好,青铜助役核验印在胸口轻轻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这声响里,有律法的威严,有农人的坚韧,更有士子的赤诚。他知道,战国的烽烟中,助役不仅是田垄的劳作,更是变法的根基——不是为了贵族的私田,不是为了官吏的敛财,而是让每一户农人都能在夏耘后护住粟苗,让每一株粟苗都能在暑气中汲取养分,最终结出饱满的穗粒。这初心,终将随夏耘的耙地声,刻进青史的每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