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104章 融合节的欢,聚着万家的情

青史照山河 第104章 融合节的欢,聚着万家的情

作者:川东血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9:10:46

端午的艾草香飘满了整条融合路,杂院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戏台。列国的百姓扛着板凳往这儿赶,秦国的老汉带着粽子,楚国的姑娘捧着香囊,鲁国的孩童拎着彩绳,脸上的笑容比太阳还亮,引得路边的石榴花都红透了。

“公孙先生,您看这戏台搭得中不中?” 王二愣子踩着梯子挂灯笼,灯笼上的穗子被风吹得飘起来,“昨儿个李掌柜从‘混味铺’端来些吃食,列国的风味都有,秦国的油糕、赵国的粽子、楚国的糖藕,摆在一块儿看着就喜庆。”

公孙矩刚把 “华夏” 剑靠在戏台旁的柱子上,剑鞘上的 “兴” 字纹旁,新长出的 “节纹” 像串彩绳,把之前的纹路都系成了团。“这融合节得凑够百样节目才像样,” 他帮着摆祭品,“阿柴刚从库房取了些新做的物件,都是列国手艺合着造的,秦国的铜鼎、楚国的陶壶、鲁国的木盘,用着准合心意。”

说话间,小石头举着个香囊跑过来,香囊上的绣纹竟和剑上的节纹一个样。“娃非要跟着秦绣娘和楚织娘学做香囊,” 王二愣子媳妇拿着块布料跟在后头,“说要做个能装下列国祝福的香囊,让大伙的日子都顺顺当当。”

小石头把香囊往剑旁边一放,剑穗突然晃了晃,掉下来根彩绳,缠在香囊的绳结上,正好把松了的结系紧了,看着就像特意系的同心结。

一、节场的巧思

布置节场的时候最热闹,列国的物件往空地上一摆,秦国的幡旗、赵国的灯笼、楚国的香案排得整整齐齐,木匠的刨子修修这个,绣娘的针线缝缝那个,转眼间,个热热闹闹的节场就成了,像幅铺开的锦绣图。

“这节场得掺着列国的家什才像样,” 老司仪用布擦着祭器,“秦国的铜鼎庄重,楚国的陶壶雅致,鲁国的木盘精巧,凑在一块儿过节才得劲,就像咱这节上的人,各有各的习俗才热闹。”

公孙矩帮着挂彩绳,把燕国的红绳和韩国的绿绳编在一起,系在戏台的柱子上,绳子在风里晃出的弧度,竟和剑上的节纹分毫不差。“您看这彩绳,” 他指着上面的结,“秦国的结显大气,楚国的结显灵巧,鲁国的结显庄重,配着来才好看。”

阿柴在旁边摆贡品,突然指着节场的影子:“师父,这物件的影子跟剑上的节纹对上了!”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见不同物件的影子在地上连成团,秦国的鼎影里裹着赵国的灯影,楚国的案影缠着齐国的盘影,像把列国的祝福都系在了一起。

“昨儿个试排《祈福舞》的时候,” 李掌柜提着壶雄黄酒进来,“秦国的乐师想多敲编钟,楚国的舞者说要多吹笛,最后各让一步,钟笛合奏,连教书先生都跟着打拍子。”

绣娘捧着个针线篮进来,里面是列国女子做的香囊,秦国的布香囊、鲁国的丝香囊、楚国的绒香囊摆得满满当当。“这是给孩子们挂的,” 她往每个香囊里放了些香料,“做的时候用了列国的手艺,秦国的刺绣、赵国的编织、楚国的缝缀,混着做才吉祥。”

小石头突然指着节场中央的香案,众人抬头,见香案上的烟雾在阳光下凝成个 “节” 字,正好把剑的影子圈在中间。

二、节物里的名堂

做节物的时候总有人搭把手,列国的材料在案上铺开,秦国的布料、赵国的彩线、楚国的香料堆得像小山,绣娘的针穿一下这个,染匠的线浸一下那个,转眼间,种种节物都做得精美,像天生就该这么用。

“这节物得混着做才中用,” 老绣娘用丝线绣着香囊,“秦国的布做底,楚国的线绣花,鲁国的香料填芯,看着简单,其实藏着列国的巧劲。”

公孙矩帮着包粽子,把齐国的糯米和燕国的红枣混在一起,用楚国的粽叶包成三角,绳子系的是秦国的结,咬一口,竟有种说不出的香甜,像把列国的味道都包在了里面。“您看这馅料,” 他指着解开的粽子,“秦国的蜜枣甜,就得配些咸肉;楚国的豆沙绵,得配些坚果,凑在一起才爽口。”

货郎背着布包逛节场,见里面热闹,掀帘进来:“俺从南边带了些彩纸,能做列国的灯笼,要不要试试?”

他把彩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秦国的方灯、楚国的圆灯、鲁国的花灯,糊在一起竟成了个万花筒,点燃后墙上的影子像在跳舞,连最不爱动弹的老汉都凑过来看。“这叫‘合欢灯’,” 货郎举着灯笼笑,“去年在魏国的节上,用这纸做的灯,列国的孩子都抢着要,连王妃都派人来讨。”

公孙矩把剑放在节物旁,剑鞘上的汗渍蹭在香囊上,竟让散落的香料慢慢聚成个圆,圆心处正好是秦布楚线合制的地方。

“这剑是真懂过节的,” 老司仪指着新纹,“知道咱今儿过的是《团圆节》。”

正说着,教书先生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本《列国节俗》,里面记着列国节庆融合的故事,秦国的端午学楚俗、鲁国的重阳学秦礼、楚国的中秋学鲁仪都有,页边写满了批注。“这是给大伙长见识的,” 先生指着节俗,“得让他们知道,节庆融合的门道,跟列国的相处是一个理,和而不同才长久。”

三、融合节聚万家

融合节开场那天,列国的人都来赶热闹,秦国的汉子赛龙舟,楚国的女子跳傩舞,鲁国的书生吟诗歌,鼓声、歌声、欢笑声混在一起,像锅沸腾的八宝粥。

“今儿演的是《万家欢》,” 王二愣子媳妇举着个彩球喊,“秦国的鼓乐、鲁国的舞蹈、楚国的歌谣,合在一起才完整,看着看着就忘了时辰。”

公孙矩坐在戏台旁,看着众人欢庆,旁边的小石头举着个小鼓,正跟着鼓手学节奏。“慢点敲,” 公孙矩帮孩子扶了扶鼓槌,“这节越过越热闹,就像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节刚过了半晌,欢笑声就漫了整个乡野。秦国的龙舟刚冲过终点,楚国的香囊就抛了过来,列国的祝福在节场上飞,引得人心里发烫。

“您看这互动,” 隔壁的老太太剥着粽子,“划龙舟的是秦国的后生,可敲鼓的是楚国的老汉,送水的是鲁国的姑娘,闹着闹着就忘了哪是哪国的。”

到了列国合跳的 “共庆舞” 时,场上的秦国舞者摆着方步,楚国舞者转着圈,鲁国舞者挥着袖,脚步配合得像一个人排的,连飞过的鸟都在戏台上方盘旋。

“这融合节聚的是咱过日子的情,” 李掌柜举着酒杯说,“就像去年咱修祠堂,秦国的石匠、楚国的木匠、鲁国的瓦匠一起动手,祠堂成了,心也齐了,节日才更像样。”

傍晚祭月的时候,小石头举着自己做的香囊跑向剑,刚跑到旁边,香囊突然和剑同时亮了亮,香囊上的绣纹和剑鞘上的节纹在月光里连成串,像条看不见的彩绳。

“这俩是一伙儿的吧?” 有人大着嗓门喊。

四、雨天里的节场

夏至那天飘起了小雨,列国的人却没散,秦国的老汉把祭品往棚下挪,楚国的姑娘用布盖着乐器,赵国的妇人给孩子披上蓑衣,雨点打在油纸伞上,竟像在打节拍。

“这节场真抗淋,” 王二愣子往戏台边搭雨棚,“去年下雨的时候,也是这棚子,让列国的人凑在一块儿乐,淋着淋着就不烦了。”

公孙矩抱着剑站在棚下,剑鞘上的雨水顺着纹路汇成个圆,把所有节物和欢庆的人都圈在里面。

“您看这人情,” 教书先生用拐杖指着节场,“跟《礼记》里说的‘礼之用,和为贵’一个理,人心齐,啥雨都不怕。”

雨下得最大的时候,戏台的一块幕布突然破了,众人赶紧用列国的布料补 —— 秦国的麻布、鲁国的丝绸、楚国的油纸缝在一起,破洞处竟成了个小小的福字,像特意绣的。

“这补丁比原来的还好看,” 绣娘用针线缝着布角笑,“就像这融合节,缺了哪国的习俗都不行,凑在一起才圆满。”

雨停时,众人发现节场的水洼里,映出个小小的 “节” 字,是用列国的节物影子拼的,秦国的鼎影做笔画,楚国的香囊影当点缀,正好在剑的影子里。

“这剑又长新本事了,” 李掌柜擦着脸上的水笑,“知道咱爱过团圆节。”

公孙矩摸着剑上的新纹,突然明白:“不是剑长本事,是咱的心在融合节里融在了一块儿,连雨水都跟着添喜。”

五、岁月里的节暖

过年的时候,杂院要新搭戏台,列国的人又来帮忙。秦国的木匠打新梁,赵国的瓦匠铺新顶,楚国的漆匠刷新漆,连小石头都拿着个小刷子,学着给戏台描边。

“这新戏台得叫‘共欢台’,” 王二愣子媳妇在台上挂红灯笼,“不管哪国的节日,在这儿过,都能让大伙的心聚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才叫年。”

新戏台落成那天,列国的人都来庆祝,秦国的百姓舞着龙,楚国的百姓耍着狮,鲁国的百姓敲着鼓,欢笑声飘出三里地,引得全县的人都来了。

“这叫普天同庆,” 教书先生摸着胡子笑,“就像天上的月亮,照过秦国的山、楚国的水、鲁国的田,到处都亮堂,看着就亲。”

孩子们在节场上比谁的香囊巧,秦国的娃绣着虎,楚国的娃绣着鱼,燕国的小石头绣着花,笑声混在一起,竟分不清谁是谁,只有 “嘻嘻哈哈” 的调子在场上飘。

晚上收拾时,王二愣子发现戏台旁的石头上,不知谁刻了道新纹,把列国的节物都刻在上面,秦国的铜鼎、楚国的香囊、鲁国的彩绳凑成个圆,和剑鞘上的新纹一模一样。“准是哪个老司仪刻的,” 他笑着说,“这叫念想。”

公孙矩看着剑上的新纹,“节” 字旁边又多了道 “欢” 字纹,用手摸上去,竟带着点布料的柔软感。“师父,这纹咋越来越像咱的节场了?” 阿柴问。

公孙矩望着节场上来来往往的人,有人在跳舞,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聊天,列国的习俗混在这个节里,像幅永远画不完的团圆图。“因为日子就是由这融合节串起来的啊,” 他说,“你过你的节,我庆我的俗,你献你的礼,我表我的情,闹着闹着就忘了哪是哪国的规矩,只记得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后来,这融合节成了全县的宝贝,每年都有新的列国习俗加进来,戏台旁的刻痕被摸得锃亮。有个史官见了,在《春秋会要》的续卷里写:“所谓团圆,不过是把各家的节日聚在一个场,你舞一段,我唱一曲,你敬一礼,我献一情,年深日久,就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温暖。”

而那柄 “华夏” 剑,依旧靠在戏台旁的柱子上,剑鞘上的纹路越来越密,像幅活的节庆图。有人说这剑吸了节的灵气,摸上去总带着点喜气;只有公孙矩知道,那喜气哪是剑上的,不过是千万张笑脸映过的痕迹,是千家万户的欢乐,在木头里生了根,开了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