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103章 融合集的闹,载着万家的兴

青史照山河 第103章 融合集的闹,载着万家的兴

作者:川东血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9:10:46

清明的雨刚过,融合路尽头的空地上就支起了彩棚。列国的商贩扛着货箱往这儿赶,秦国的皮货商挂着狐裘,楚国的丝绸商展开锦缎,鲁国的书商摆开竹简,算盘珠子打得 “噼里啪啦” 响,像在给集市唱开场戏,引得路边的柳枝都跟着晃。

“公孙先生,您看这摊位摆得中不中?” 王二愣子用竹竿支着幡旗,旗上的 “融合集” 三个字被风吹得猎猎响,“昨儿个李掌柜从‘混味铺’搬来口大铁锅,要煮杂烩汤,列国的食材都备齐了,秦国的牛肉、赵国的酸菜、楚国的鱼丸,闻着就馋人。”

公孙矩刚把 “华夏” 剑靠在集口的牌坊旁,剑鞘上的 “通” 字纹旁,新长出的 “集纹” 像串算盘珠,把之前的纹路都算得明明白白。“这融合集得凑够百样买卖才像样,” 他帮着划摊位线,“阿柴刚从库房取了些新做的秤,都是列国手艺合着造的,秦国的铁秤砣、楚国的木秤杆、鲁国的铜秤星,称起来准得很。”

说话间,小石头推着个货郎鼓跑过来,鼓面上的纹路竟和剑上的集纹一个样。“娃非要跟着秦铁匠和楚木匠学做货具,” 王二愣子媳妇提着个钱袋跟在后头,“说要做个能装遍列国货物的摊子,载着大伙的念想往前赶。”

小石头把货郎鼓往剑旁边一放,剑穗突然晃了晃,掉下来枚铜钱,落在鼓面上 “当” 地一响,正好把歪了的鼓皮震得归了位,敲起来声音顿时清亮了不少。

一、集市的巧思

搭集市的时候最热闹,列国的物件往空地上一摆,秦国的木桌、赵国的竹筐、楚国的陶缸排得整整齐齐,木匠的刨子修修这个,篾匠的刀子整整那个,转眼间,个热热闹闹的集市就成了,像幅铺开的活画。

“这集市得掺着列国的家什才兴旺,” 老商贩用布擦着柜台,“秦国的木桌结实,楚国的竹筐透气,鲁国的陶缸防潮,凑在一块儿做生意才得劲,就像咱这集上的人,各有各的买卖才热闹。”

公孙矩帮着挂幌子,把燕国的布幌和韩国的木牌串在一起,上面写着 “秦楚合铺”,幌子在风里晃出的弧度,竟和剑上的集纹分毫不差。“您看这幌子,” 他指着上面的字,“秦国的字显厚重,楚国的字显灵动,鲁国的字显周正,配着来才显眼。”

阿柴在旁边摆货箱,突然指着集市的影子:“师父,这摊位的影子跟剑上的集纹对上了!”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见不同摊位的影子在地上连成网,秦国的桌影里裹着赵国的筐影,楚国的缸影缠着齐国的箱影,像把列国的买卖都连在了一起。

“昨儿个试摆《百味区》的时候,” 李掌柜提着桶杂烩汤进来,“秦国的肉铺想挨着酒肆,楚国的茶摊说要靠着凉亭,最后各让一步,按品类排,吃的喝的凑一块儿,连教书先生都夸这样方便。”

绣娘捧着个针线篮进来,里面是列国商贩用的钱袋,秦国的皮钱袋、鲁国的布钱袋、楚国的绸钱袋摆得满满当当。“这是给掌柜们装钱用的,” 她往每个钱袋里放了串铜钱,“做的时候用了列国的手艺,秦国的缝制、赵国的刺绣、楚国的编织,混着做才结实。”

小石头突然指着集口的太阳,众人抬头,见阳光透过彩棚的缝隙,在地上投出个 “集” 字,正好把剑的影子圈在中间。

二、货具里的名堂

做货具的时候总有人搭把手,列国的材料在作坊铺开,秦国的硬木、赵国的软竹、楚国的坚陶堆得像小山,工匠的凿子凿一下这个,陶轮转一下那个,转眼间,种种货具都做得称手,像天生就该这么用。

“这货具得混着做才中用,” 老木匠用锯子解着木料,“秦国的木做框,楚国的竹做底,鲁国的铁做角,看着简单,其实藏着列国的巧劲。”

公孙矩帮着做货架,把齐国的横板和燕国的竖柱拼在一起,架上摆着列国的货物,秦国的铁器、楚国的瓷器、鲁国的漆器,层叠得整整齐齐,用手一推,竟稳得像钉在地上。“您看这层高,” 他指着货架的隔板,“秦国的铁器沉,就得用矮点的层;楚国的瓷器轻,得用高点的层,凑在一起才稳当。”

货郎背着布包逛集市,见里面热闹,掀帘进来:“俺从南边带了些账本,能记列国的买卖,要不要试试?”

他把账本摊在柜台上,上面的格子用列国的文字标注,秦国的数字、楚国的度量、鲁国的单位,清清楚楚,连最糊涂的掌柜都能看明白。“这叫‘通财账’,” 货郎拍着账本笑,“去年在魏国的集市,用这账本报税,列国的税官都夸清楚,连县令都来抄样式。”

公孙矩把剑放在货具旁,剑鞘上的汗渍蹭在货架上,竟让散落的木屑慢慢聚成个圆,圆心处正好是秦木楚竹合制的地方。

“这剑是真懂买卖的,” 老账房指着新纹,“知道咱今儿开的是《通财集》。”

正说着,教书先生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本《列国商经》,里面记着列国经商术融合的故事,秦国商人学楚法、鲁国掌柜学秦术、楚国商贩学鲁技都有,页边写满了批注。“这是给大伙找灵感的,” 先生指着商经,“得让他们知道,经商术融合的门道,跟列国的相处是一个理,互通有无才长久。”

三、融合集兴万家

融合集开集那天,列国的人都来赶热闹,秦国的老汉牵着羊,楚国的姑娘挑着菜,赵国的孩童攥着铜钱,脚步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像锅沸腾的杂烩汤。

“今儿卖的是《过日子货》,” 王二愣子媳妇举着块木牌喊,“秦国的农具、鲁国的布匹、楚国的陶器,合在一起才周全,买着买着就离不开。”

公孙矩坐在牌坊旁,看着众人交易,旁边的小石头举着个小算盘,正跟着老账房学算账。“慢点拨,” 公孙矩帮孩子扶正算盘,“这集越赶越兴旺,就像日子越过越富裕。”

集刚开了半晌,吆喝声就漫了整个乡野。秦国的铁器刚摆上货架,楚国的丝绸就被扯着看了又看,列国的货物在集上流转,引得人眼花缭乱。

“您看这交易,” 隔壁的老太太捏着块布料,“布是鲁国的织法,可染的是楚国的颜色,卖布的是秦国的掌柜,买着买着就忘了哪是哪国的。”

走到列国合开的 “共乐楼” 时,楼里的秦国厨子炒着菜,楚国酒保倒着酒,鲁国歌女唱着曲,杯盘碰撞声像在奏乐,连路过的乞丐都能讨到半碗杂烩汤。

“这融合集兴的是咱过日子的旺,” 李掌柜端着碗汤说,“就像去年咱修水库,秦国的石匠、楚国的木匠、鲁国的瓦匠一起动手,水通了,地肥了,买卖才好做。”

傍晚收摊的时候,小石头举着自己做的小货摊跑向剑,刚跑到旁边,货摊突然和剑同时亮了亮,摊板的纹路和剑鞘上的集纹在夕阳里连成片,像张看不见的网。

“这俩是一伙儿的吧?” 有人大着嗓门喊。

四、雨天里的集市

谷雨那天飘起了小雨,列国的商贩却没收摊,秦国的掌柜把油布盖在铁器上,楚国的摊主用竹筐挡着陶器,赵国的货郎往地上铺着麻袋,雨点打在彩棚上,竟像在鼓掌。

“这集市真抗淋,” 王二愣子往摊位边搭雨棚,“去年下雨的时候,也是这彩棚,让列国的人凑在一块儿卖,淋着淋着就不烦了。”

公孙矩抱着剑站在牌坊下,剑鞘上的雨水顺着纹路汇成个圆,把所有货具和商贩都圈在里面。

“您看这生意,” 教书先生用拐杖指着集上,“跟《史记?货殖列传》里说的‘商不出则三宝绝’一个理,买卖兴,人心就暖,啥雨都不怕。”

雨下得最大的时候,个货摊的柱子突然歪了,众人赶紧用列国的物件撑 —— 秦国的木杆、鲁国的竹篙、楚国的铁棍顶在一起,货摊顿时稳得像生了根,像早就练过的。

“这支撑比原来的还牢靠,” 木匠用锤子钉着木楔笑,“就像这融合集,缺了哪国的买卖都不行,凑在一起才兴旺。”

雨停时,众人发现集口的水洼里,映出个小小的 “集” 字,是用列国的货具影子拼的,秦国的货架影做笔画,楚国的陶缸影当点缀,正好在剑的影子里。

“这剑又长新本事了,” 李掌柜擦着脸上的水笑,“知道咱爱赶热闹集。”

公孙矩摸着剑上的新纹,突然明白:“不是剑长本事,是咱的心在融合集里融在了一块儿,连雨水都跟着添兴。”

五、岁月里的集旺

过年的时候,杂院要给集市盖新棚,列国的人又来帮忙。秦国的木匠打新梁,赵国的瓦匠铺新顶,楚国的篾匠编新帘,连小石头都拿着个小锤子,学着往棚柱上钉钉子。

“这新棚得叫‘共兴棚’,” 王二愣子媳妇在棚上挂红灯笼,“不管哪国的买卖,在这儿做,都能让日子更红火,热热闹闹的才叫年。”

新棚落成那天,列国的商贩都来贺喜,秦国的皮货商、楚国的丝绸商、鲁国的书商凑在一起,摆了个 “百宝摊”,吆喝声飘出三里地,引得全县的人都来了。

“这叫商通四海,” 教书先生摸着胡子笑,“就像河里的船,这船装粮,那船运布,来往穿梭,才叫繁华,看着就亲。”

孩子们在集上比谁的零花钱多,秦国的娃数着铜钱,楚国的娃捏着布币,燕国的小石头攥着刀币,笑声混在一起,竟分不清谁是谁,只有 “嘻嘻哈哈” 的调子在集上飘。

晚上收拾时,王二愣子发现牌坊旁的石头上,不知谁刻了道新纹,把列国的货具都刻在上面,秦国的货架、楚国的陶缸、鲁国的算盘凑成个圆,和剑鞘上的新纹一模一样。“准是哪个老商贩刻的,” 他笑着说,“这叫念想。”

公孙矩看着剑上的新纹,“集” 字旁边又多了道 “兴” 字纹,用手摸上去,竟带着点木料的光滑感。“师父,这纹咋越来越像咱的集了?” 阿柴问。

公孙矩望着集上来来往往的人,有人在卸货,有人在算账,有人在闲逛,列国的货物混在这个集上,像幅永远画不完的繁荣图。“因为日子就是由这融合集连起来的啊,” 他说,“你卖你的货,我买我的物,你算你的账,我记我的数,做着做着就忘了哪是哪国的买卖,只记得日子过得富富裕裕。”

后来,这集市成了全县的宝贝,每年都有新的列国商贩来这儿做生意,牌坊上的刻痕被摸得锃亮。有个史官见了,在《春秋会要》的续卷里写:“所谓兴旺,不过是把各家的货物聚在一个集,你卖一件,我买一件,你赚一文,我花一文,年深日久,就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繁荣。”

而那柄 “华夏” 剑,依旧靠在牌坊旁,剑鞘上的纹路越来越密,像幅活的集市图。有人说这剑吸了集的灵气,摸上去总带着点喜气;只有公孙矩知道,那喜气哪是剑上的,不过是千万双手摸过的痕迹,是千家万户的兴旺,在木头里生了根,开了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