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28章 异变陡生 故人西来

暮春时节的京城,总被一层朦胧的暖意包裹。朱雀大街上的柳絮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茶馆里的说书人正讲着“三皇子谋逆伏诛”的新鲜段子,茶客们的喝彩声、小贩的吆喝声、马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织就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可这份热闹,却丝毫没能透进丞相府偏院的书房——窗棂紧闭,烛火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比冬日寒霜更甚的凝重。

殷若璃端坐在梨花木案后,指尖轻叩着案上那卷烫金边的密报。密报是今早刚从鸿胪寺递来的,纸页上还残留着墨香,可上面的内容却让她指尖冰凉:“西域诸国联合使团,择三日后入京,正使为西域巨贾巴巴克·阿尔·哈桑,随行护卫三千,携贡品逾百车。”

她抬眼看向站在案前的陈瑜,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陈公子,你在鸿胪寺的眼线,可有更详细的消息?比如这位巴巴克的背景,或是使团此行的真实目的。”

陈瑜躬身递上一卷泛黄的文书,文书边角磨损严重,显然是从旧档中翻找出来的:“这是十年前西域都护府呈递的卷宗,里面记载了巴巴克的发家史。此人本是波斯客商后裔,十年前还在敦煌城摆摊贩卖香料,后来不知得了什么机遇,突然垄断了西域至波斯的玉石商路,五年前更是兼并了西域最大的马帮‘黑风骑’,如今他的商队遍及丝路沿线,甚至能调动哈萨克部族的骑兵护送货物——寻常商贾,绝无这般能量。”

谢景宸凑过来看完文书,眉头骤然拧成一个“川”字。他曾在北境带兵五年,对西域各部族的习性了如指掌,此刻指着“随行护卫皆为精悍骑士,善使弯刀与投石索,战术迥异中原”的描述,语气凝重:“这种战术是北境草原蛮族的路数,西域城邦的护卫多用长矛与盾牌,从不擅长投石索。巴巴克用蛮族骑士做护卫,要么是为了彰显实力,要么……这些骑士根本不是护卫,是他暗藏的兵力。”

坐在窗边软榻上的赵珩突然轻笑一声,将手中把玩的银质钱币扔在案上。那钱币正面刻着波斯文,背面是一头栩栩如生的骆驼,正是西域流通的“驼铃钱”:“去年我派船队拓展海上丝路时,就听过巴巴克的名头。据说他行事狠辣,有个粟特商人抢了他三成的香料生意,不出半月,那商人全家就被发现死在沙漠里,尸体上还插着刻有‘巴’字的弯刀。更可疑的是,他与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往来密切,去年还向突厥贩卖了一批中原铁器——那可是朝廷严令禁止的违禁品,没有朝中内应,他根本运不出关。”

殷若璃拿起那枚银钱,指尖摩挲着背面的骆驼纹路。她想起父亲生前曾说过,西域商路看似自由,实则被各方势力牢牢把控,能在十年内从摆地摊做到垄断商路,背后若没有强大的靠山,根本不可能。而这个靠山,会是西突厥?还是……朝中的某股势力?

“三皇子刚倒台,朝局还未稳,他偏偏在这个时候带着使团入京,时机太巧了。”殷若璃将银钱放回案上,目光扫过三人,“你们觉得,他此行的目的,会是什么?”

“若只是为了贸易,不必带三千护卫。”谢景宸沉声道,“我猜,他是为了打探京城的局势,甚至可能想借机扶持新的代理人——毕竟三皇子倒了,西突厥需要新的朝中势力帮他们打通商路。”

赵珩补充道:“还有一种可能,他是为了争夺商路控制权。我正在拓展的海上私贸与他的陆上商路存在竞争,他此次入京,或许是想逼我让步,甚至……除掉我这个竞争对手。”

陈瑜却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你们都忽略了一点——巴巴克以商贾之身做正使,本身就不合规矩。西域诸国若真想与大胤邦交,理应派王族或重臣,而非一个商人。这背后,恐怕有更深的图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贴身侍女锦儿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封匆匆进来,脸色煞白:“小姐,不好了!刚从宫门递进来的急信,说是关于巴巴克的流言,已经在朝臣圈子里传开了!”

殷若璃心中一紧,连忙拆开信封。信纸是普通的桑皮纸,上面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可内容却像一道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开——“据匿名人士透露,巴巴克·阿尔·哈桑与殷家曾有生死纠葛,十年前殷父获罪,实为巴巴克向朝廷举报其‘私通西域、倒卖军粮’,现留有旧账簿为证,已呈交吏部。”

“一派胡言!”赵珩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当年伯父是被三皇子和白若薇陷害,怎么会和一个西域商贾有关?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

谢景宸拿起信纸反复翻看,指尖拂过信封边缘的火漆印,瞳孔骤然收缩:“这火漆是内宫专用的‘云龙纹’,寻常官员根本用不到。流言能在短时间内传遍吏部、礼部,背后定有宫中势力推动——除了白若薇,没人会这么做。”

陈瑜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京城舆图,指着上面标记的官员宅邸:“现在朝中还有不少三皇子的旧部,他们本就对若璃心存不满,如今有了‘私通外邦’的流言,定会借机发难。若不能尽快查清真相,皇帝恐怕会对若璃产生猜忌,到时候别说手中的权力,就连性命都可能难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殷若璃身上。她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颤抖,指节泛白,脑海中飞速掠过父亲生前的片段——父亲曾在书房里教她辨认西域商路图,曾说“西域商人为利而来,却也能为利而死”,却从未提过一个叫巴巴克的人。可万一……万一父亲当年真的与巴巴克有过交集,只是她不知道呢?万一那所谓的“旧账簿”是真的呢?

烛火跳动,映得她脸上的神色忽明忽暗。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更显压抑。

“慌什么。”殷若璃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她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看着火焰一点点吞噬纸张,直到化为灰烬。“流言之所以能伤人,是因为它模糊不清。只要我们找到证据,就能戳破这谎言。”

她转向陈瑜,语气斩钉截铁:“陈公子,你立刻动用‘影阁’的所有力量,分成三路行动。第一路去敦煌城,查十年前巴巴克在那里的行踪,看看他是否与我父亲有过往来;第二路去西域都护府,调阅当年殷家获罪的卷宗,寻找是否有遗漏的线索;第三路留在京城,监视三皇子旧部的动向,看看他们是否与巴巴克的使团有联系。记住,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使团入京前找到证据。”

“放心,我这就去安排。”陈瑜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开书房。他知道“影阁”是殷家留下的暗线,成员多是当年受过殷家恩惠的江湖人士,行事隐秘,查探消息的能力远超寻常探子,只要给他们时间,定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殷若璃又看向赵珩,眼中闪过一丝信任:“赵珩,你在商界人脉广,明日起,你以‘赵氏商行’少东家的身份,去接触使团提前派来的联络官。就说赵氏商行想与巴巴克合作,引进西域的香料和玉石,借此探听他们此次入京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贸易,还是为了其他事。另外,留意他们携带的‘贡品’,看看里面有没有异常的东西,比如……违禁的铁器或书信。”

赵珩点头应下,从怀中取出一枚刻有“赵”字的玉佩:“我会让商行的大掌柜陪同前往,这枚玉佩是赵氏商行的信物,对方应该会相信。若发现异常,我会立刻用信鸽传信。”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不会暴露身份。”

最后,殷若璃的目光落在谢景宸身上。他曾是北境最年轻的将军,麾下有不少忠心耿耿的旧部,如今虽卸甲归田,却仍能调动部分人脉:“景宸,你曾在北境与蛮族骑兵交战,对他们的战术习性很熟悉。你立刻写密信,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北境都护府,让你的旧部查证一下,最近有没有蛮族骑士南下进入中原,或者巴巴克的护卫中是否有北境逃兵的身影。我总觉得,那些护卫不简单,很可能是白若薇用来对付我们的杀招。”

谢景宸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穗上的红宝石在烛火下闪烁着冷光:“我这就去写密信,用‘飞鸽传书’,三日之内定能收到回复。若真有异常,我会亲自去北境一趟,绝不会让他们威胁到你。”

三人离开后,书房内只剩下殷若璃一人。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晚风带着海棠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却没能驱散她心中的忧虑。庭院内的海棠树是父亲亲手栽种的,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花瓣被风吹落,落在青石板上,像极了当年父亲遇害时溅落在地上的鲜血。

她想起白若薇那张总是带着笑意的脸,想起三皇子伏诛前的疯狂叫嚣,想起朝中那些猜忌的目光。她知道,白若薇在暗处布下这张网,就是想让她陷入“私通外邦”的嫌疑,失去皇帝的信任,最终任人宰割。可白若薇或许没想到,她越是急着除掉自己,就越能暴露她的破绽——巴巴克与西突厥的联系,宫中的火漆印,三皇子旧部的异动,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或许能找到白若薇的软肋。

“巴巴克……”殷若璃轻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在窗棂上轻轻划过,“不管你是白若薇的棋子,还是独立的搅局者,只要你敢来京城,我就定要揭开你的真面目。”

夜色渐深,京城的灯火逐渐亮起,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朱雀大街上的热闹还在继续,可隐藏在这份热闹之下的暗流,却愈发汹涌。吏部尚书府内,几位官员正围着一张桌子,低声讨论着殷若璃的流言;皇宫深处,白若薇正把玩着一枚西域进贡的玉佩,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城外的驿站里,巴巴克的联络官正与一位神秘人密谈,桌上放着一封封写满密语的书信。

殷若璃站在窗前,望着西方天际。三日后,那位西域巨贾就会带着三千护卫入京,带着未知的危险与阴谋,闯入这座看似繁华的城池。而她,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否则等待她和她团队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转身回到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信纸,提起笔,开始书写给父亲旧部的书信。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有力的字迹,仿佛在书写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决战。烛火摇曳,映得她的身影在墙上忽长忽短,却始终挺拔,从未弯曲。

窗外的海棠花又落下几片花瓣,夜色更浓了。京城的繁华依旧,可一场关乎信任、权谋,甚至牵扯邦交的风暴,已在悄然酝酿。

殷若璃写罢书信,将其折成细条,塞进一根中空的竹管,又用蜡封好端口——这是“影阁”专用的传信方式,竹管内壁涂有防湿的桐油,即便遇水也不会损坏信笺。她唤来锦儿,仔细叮嘱:“你亲自将这封信送到城南的‘清风茶馆’,交给掌柜老周,告诉他务必在明日午时前,将信送到西域都护府的李将军手中。路上小心,不要让人察觉。”

锦儿接过竹管,小心翼翼地藏进袖口,郑重地点头:“小姐放心,奴婢定不会辜负您的嘱托。”说罢,她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庭院的夜色中。

殷若璃重新坐回案前,目光落在案上那卷西域舆图上。舆图上用红线标注着巴巴克商队的路线,从波斯出发,经撒马尔罕、喀什噶尔,再到敦煌,最后进入中原。她手指沿着红线缓缓移动,在敦煌城的位置停住——十年前,父亲曾因督办军粮,在敦煌城待过半年。若巴巴克真与父亲有过交集,那最有可能的地点,就是敦煌。

“十年前……”殷若璃轻声呢喃,脑海中浮现出更多关于父亲的记忆。那时她才十二岁,父亲从敦煌回来时,曾带回一串波斯风格的蓝宝石手链,说是给她的生辰礼物。当时她只觉得手链好看,并未多想,如今想来,那手链的样式,与巴巴克商队贩卖的波斯首饰极为相似。难道父亲真的与巴巴克有过往来?若是正常的生意合作,为何从未向家人提及?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谢景宸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张折叠的纸:“若璃,我刚收到北境旧部的急信,是用飞鸽传书送来的。”

殷若璃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信纸。信纸是粗糙的草纸,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可辨:“近日有近千名蛮族骑士,伪装成商队护卫,从北境入关,目的地是京城。据查,这些骑士来自西突厥的‘黑狼部’,首领是曾与我军交战过的巴图尔。此人凶悍狡诈,曾多次参与劫掠中原商队。”

“黑狼部……巴图尔……”谢景宸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这个巴图尔,五年前曾率军偷袭我军的粮草营,若不是我早有防备,后果不堪设想。他此次带着近千名骑士入京,绝不会只是为了保护巴巴克的商队,定有其他图谋。”

殷若璃的手指微微颤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近千名蛮族骑士,伪装成护卫入京,朝廷的边军为何没有察觉?这背后定有内应。”

“很可能是三皇子的旧部。”谢景宸沉声道,“三皇子倒台前,曾与西突厥有过勾结,想借助西突厥的兵力夺权。如今三皇子虽死,但他的旧部仍在,很可能想与巴巴克、西突厥合作,颠覆现有的朝局。”

就在这时,赵珩也匆匆赶来,脸色同样凝重:“若璃,我刚从商行得到消息,巴巴克的使团提前派来的联络官,今日与户部侍郎张大人在‘醉仙楼’密谈了一个时辰。张大人是三皇子的岳父,也是三皇子旧部的核心人物。”

“户部侍郎……”殷若璃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户部掌管朝廷的财政,张大人与巴巴克联络,很可能是想借助巴巴克的财力,支持三皇子旧部的反扑。而巴巴克则想通过张大人,打通中原的商路,甚至获取朝廷的军粮情报。”

陈瑜也在此时赶回,手中拿着一卷刚整理好的卷宗:“我查到了一些关于巴巴克的重要线索。十年前,巴巴克在敦煌城时,曾与一个叫‘吴三’的中原商人合作。这个吴三,正是当年负责为父亲督办军粮的副手。后来吴三因‘贪墨军粮’被处死,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削职查办。而据‘影阁’在敦煌的探子回报,吴三死后,他的家产被巴巴克以低价收购,其中包括一批本该送往军粮营的粮食。”

“这么说,父亲当年是被冤枉的?”殷若璃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吴三贪墨军粮,却嫁祸给父亲,而巴巴克则趁机收购吴三的家产,甚至可能参与了嫁祸父亲的阴谋!”

陈瑜点头:“可能性极大。而且我还查到,吴三死前,曾给巴巴克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三皇子殿下已应允,事成之后,保你在中原的商路畅通’。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种种线索表明,三皇子当年很可能与巴巴克、吴三勾结,共同设计陷害了伯父。”

殷若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愤怒与激动。真相的轮廓逐渐清晰——十年前,三皇子为了夺取兵权,与巴巴克、吴三勾结,设计陷害父亲贪墨军粮,借此削弱太子的势力(父亲当时是太子的亲信)。巴巴克则通过此次合作,获得了三皇子的支持,垄断了西域商路。如今三皇子倒台,巴巴克又与三皇子的旧部、西突厥勾结,带着近千名蛮族骑士入京,妄图继续掌控中原的商路,甚至可能参与颠覆朝局的阴谋。而白若薇则想借巴巴克之手,散布流言,将她置于“私通外邦”的境地,彻底除掉她这个眼中钉。

“好一个连环计!”殷若璃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三皇子、巴巴克、西突厥、白若薇……他们相互勾结,各有所图,却都把我和我的家族当成了棋子。”

谢景宸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若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会帮你查清真相,为伯父洗刷冤屈,也会阻止巴巴克和西突厥的阴谋。”

赵珩也点头附和:“没错,我的商行在中原各地都有分号,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可以调动所有分号的力量,监视巴巴克商队的动向,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

陈瑜补充道:“‘影阁’的探子已经在敦煌找到了当年吴三的管家,他手中可能握有吴三与巴巴克勾结的证据。只要我们能将他安全带回京城,就能彻底戳破白若薇的谎言,为伯父洗刷冤屈。”

殷若璃看着三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握紧拳头,语气坚定:“明日,巴巴克的使团就会抵达京城。我们按原计划行事:陈公子,继续追查吴三管家的下落,务必将他安全带回;赵珩,密切关注张大人和巴巴克联络官的动向,收集他们勾结的证据;景宸,联络北境旧部,随时准备应对黑狼部骑士的异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继续说道:“至于我,明日我会亲自去城外的驿站,迎接巴巴克的使团。我要亲自会会这位西域巨贾,看看他究竟是何许人也,又有何图谋。”

“不行!”谢景宸立刻反对,“巴巴克心怀叵测,身边还有近千名蛮族骑士,你亲自去迎接,太危险了!”

“我也不同意!”赵珩也急忙说道,“若你出事,我们所有的计划都将付诸东流。”

殷若璃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从容:“你们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我去迎接使团,一来是为了打消皇帝和朝臣的猜忌,表明我与巴巴克并无勾结;二来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巴巴克,寻找他的破绽。而且,有景宸在暗中保护我,不会有事的。”

谢景宸知道殷若璃的性格,一旦做出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他沉吟片刻,说道:“好,我陪你一起去。我会带上我的旧部,伪装成护卫,暗中保护你。若有任何异动,我们能第一时间应对。”

赵珩和陈瑜见殷若璃心意已决,也不再反对,只是反复叮嘱她务必小心。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四人继续讨论着应对计划,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才各自离去,开始着手准备。

次日清晨,京城外的十里长亭,早已布置妥当。礼部的官员身着朝服,站在长亭两侧,等待着使团的到来。百姓们围在道路两旁,好奇地打量着远方,想看看这位西域巨贾究竟是何模样。

殷若璃身着一袭淡紫色的长裙,站在长亭的角落,目光平静地望向远方。谢景宸伪装成她的护卫,站在她身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

不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驼铃声,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走来。队伍最前方,是一队身着黑色铠甲的骑士,他们手持弯刀,腰挎投石索,眼神凶悍,正是来自西突厥黑狼部的骑士。骑士身后,是数十辆马车,马车上装载着沉甸甸的贡品,用黑色的布料覆盖着,看不清里面的东西。队伍的中央,是一顶装饰华丽的波斯风格帐篷,由四匹白骆驼牵引着,显然是巴巴克的座驾。

队伍走到长亭前停下,一名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中年男子从帐篷中走出。他身材高大,皮肤呈小麦色,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神却极为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他便是巴巴克·阿尔·哈桑。

“大胤的各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巴巴克开口说道,汉语说得极为流利,甚至带着一丝京城口音,“我是西域诸国联合使团的正使巴巴克,此次奉诸国国王之命,前来朝贡,希望能促进西域与中原的友好往来。”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巴巴克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陛下已在宫中备好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请随我们入宫吧。”

巴巴克微微一笑,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终落在殷若璃身上。他缓步走到殷若璃面前,微微躬身:“这位想必就是殷小姐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殷若璃心中一紧,表面却依旧平静,微微颔首:“巴巴克大人客气了。”

巴巴克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嘴角的笑容愈发深邃:“十年前,我曾在敦煌城见过令尊一面,令尊是一位正直、睿智的人,可惜……天妒英才。”

殷若璃的手指微微握紧,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平静地说道:“多谢大人还记得家父。不知大人此次入京,除了朝贡,还有其他要事吗?”

巴巴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殷小姐果然聪慧。除了朝贡,我还希望能与中原的商人合作,拓展西域与中原的商路。听说赵公子的赵氏商行在中原商界颇具影响力,我很期待能与赵公子合作。”

就在这时,谢景宸上前一步,挡在殷若璃身前,目光冰冷地看着巴巴克:“大人还是先入宫面圣吧,陛下还在宫中等候。”

巴巴克看了谢景宸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并未发作,只是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入宫吧。”

说罢,他转身走向马车,在骑士的护送下,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殷若璃望着巴巴克的背影,心中的疑虑愈发强烈。巴巴克提及父亲时的语气,眼中的深意,以及他对中原商界的熟悉程度,都表明他此次入京,绝不仅仅是为了朝贡和贸易。一场更大的阴谋,似乎正在悄然展开。

谢景宸走到殷若璃身边,低声说道:“此人不简单,我们必须加倍小心。”

殷若璃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皇宫的方向。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她不仅要查清父亲当年被陷害的真相,还要阻止巴巴克和三皇子旧部的阴谋,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阳光逐渐升高,洒在京城的街道上,却未能驱散空气中的凝重。一场关乎朝局、邦交,甚至中原安危的风暴,已正式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