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00章 暂占上风 暗流更涌

金殿之上的那场风波,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冷水,虽未引发爆炸,却让整个京城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紧绷。晨光透过皇宫的琉璃瓦,洒在金砖铺就的御道上,往日里官员们相互拱手时的谈笑风生,如今都变成了压低声音的私语——每个人都清楚,殷若璃在金銮殿上的一辩,不仅洗去了谢景宸背上的“通敌”污名,更搅乱了三皇子一党布下的天罗地网,京城的权力天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悄然倾斜。

殷若璃携证据上殿、力驳御史弹劾的消息,只用了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朝野。先是吏部值守的小吏在值房里偷偷展开信纸,把从太监那里听来的“殿上细节”逐字抄给同僚;接着茶馆的说书人临时改了段子,把“殷姑娘闯金殿时裙摆沾露、手持羊皮图”的模样说得绘声绘色,连皇帝“手指焦痕时的停顿”“翻看证词时的沉默”都添了进去,讲到“李虎断指证清白”时,还特意拍了醒木,引得满场听众拍案叫好,有人甚至站起来喊“好一个有胆有识的殷姑娘”。往日里因“妖女”流言对殷若璃避之不及的寒门学子,如今竟有人敢在街头巷尾捧着周刊细读,国子监的院墙角落,还贴着学子们手抄的“周刊评三皇子府强占良田”的文章,字迹虽稚嫩,却透着一股子“为公道发声”的执拗。

此前对殷若璃、谢景宸心有疑虑的中立官员,态度也悄悄发生了转变。户部侍郎李大人原本在三皇子的赏花宴上,还跟着附和过“谢家子弟行事张扬,需严加管教”,如今却在朝堂散后,特意绕到谢老将军身边,假装整理朝服,低声道:“谢老将军,昨日我仔细看了那羊皮图,上面蛮族的营帐标记,与当年北境战报上的记载分毫不差,令郎是个有担当的,您别太忧心。”连素来谨慎、从不轻易站队的国子监祭酒,都在给学生讲《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时,特意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台下,缓缓道:“古有子路结缨而死,今有义士持据辩冤,皆是守‘清白’二字,此乃君子之本。”明眼人都听得出,这是在暗赞谢景宸和殷若璃。

最明显的变化藏在市井的烟火气里。之前围着殷若璃小院指指点点、说“这院里住了坏女人”的百姓,如今见了柳十扛着米袋出门,不仅没人再阴阳怪气,粮铺掌柜还会多抓一把红豆塞进米袋,指着说:“柳壮士,这豆子熬粥香,给殷姑娘也尝尝,那姑娘是个好人,替咱们百姓说话。”甚至有之前跟着起哄喊“妖女”的小孩,被母亲拉到小院门口,手里攥着一颗用红纸包着的麦芽糖,怯生生地说:“殷姐姐,对不起,我不该乱喊,这糖给你吃。”殷若璃笑着接过糖,摸了摸小孩的头,小孩立刻破涕为笑,蹦蹦跳跳地跑了,母亲站在原地,对着小院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团队的据点里,气氛也比往日松快了许多。赵珩捧着刚从外面买回来的桂花糖糕,一路小跑进来,糖糕的甜香顺着门缝飘满了屋子。他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掰了一块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你们是没看见,刚才我去买糖糕,掌柜的听说我是跟殷若璃一起的,不仅多给了两块,还拉着我说‘要是三皇子府的人再找你们麻烦,尽管跟我说,我喊上隔壁的铁匠、对面的布庄老板,咱们街坊邻居一起帮你们’!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咱们出门,都得裹着头巾怕被认出来!”

陈瑜坐在桌前,手里翻着刚整理好的“流言追踪记录”,往日里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他指着记录上用红笔划掉的“殷若璃水性杨花”“谢景宸通敌叛国”等条目,又指着新添的“殷姑娘胆魄过人”“谢侍卫北境立功”的字样,笑着说:“你们看,现在这些离谱的流言基本没人传了,连茶馆里说闲话的,都在骂三皇子府‘没事找事’。陛下虽没明确支持我们,但那句‘静待查清’,等于默认了我们目前的存在和抗争,这已经是难得的转机了——至少现在,没人敢再随便给我们扣‘逆贼’的帽子。”

巧手李三蹲在角落里,手里摆弄着一个用铜片、弹簧和细麻绳做的小玩意儿,是他新琢磨出的“微型警报器”。只要有人碰到连接机关的麻绳,铜片就会弹开,发出清脆的“叮铃”声。他抬起头,嘿嘿笑着,露出一口白牙:“还是殷姑娘厉害,那羊皮图和李虎的证词一拿出来,看那帮家伙还怎么吠!我这警报器啊,原本是怕有人来小院捣乱,现在看来,说不定能派上别的用场,比如……去三皇子府的货仓周围布上,只要有人半夜偷偷运东西,咱们就能立刻知道!”

千面婆婆坐在窗边的绣架前,手里拿着丝线给新做的易容面具上色。面具是按一个中年妇人的模样做的,眉眼间透着几分憨厚,适合混入市井打探消息。她一边勾着眉毛,一边附和:“可不是嘛!之前我扮成老妇去茶馆听书,还有人偷偷问我‘殷姑娘是不是真的会飞天遁地’,我当时就说‘那都是瞎编的,殷姑娘靠的是脑子和胆子,比那些躲在后面搞小动作的强多了’,听得周围人都点头。现在啊,咱们总算能喘口气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顺着敞开的窗户飘出去,与街上小贩的吆喝声混在一起,满是“雨过天晴”的暖意。可殷若璃却独自坐在窗边的竹椅上,手里捧着一杯微凉的碧螺春,目光透过窗棂,投向街对面那棵老槐树下——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已经在那里站了半个时辰,看似在看街景,眼神却总往据点的方向瞟。

谢景宸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瞬间明白了她的顾虑。他拉过一把木椅坐下,声音压得很低:“在担心什么?现在舆论对我们有利,官员们的态度也在转变,连百姓都愿意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总算是暂时占了上风。”

殷若璃收回目光,看向他,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微凉的杯壁上划过:“表面上看,我们确实赢了一局,洗刷了你的冤屈,也扭转了部分舆论。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陛下最后那句‘谨言慎行,静待查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景宸的眸光瞬间沉了下来,他端起桌上的茶壶,给殷若璃的杯子添了些热水,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那是警告,也是束缚。陛下不想看到朝堂失衡,三皇子是他的儿子,谢家是世代戍守北境的老臣,他既不会完全相信三皇子一方的诬告,也不会全然认可我们的抗争——说白了,他是在‘维稳’,而我们,只是他平衡权力的一颗棋子。他允许我们存在,却不允许我们再生事端,打破目前的均势。”

“没错。”殷若璃点头,目光落在杯底的茶叶上,“这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会受到更多无形的制约。三皇子吃了这么大的亏,以他睚眦必报的性子,绝不可能善罢甘休。明面上的弹劾失败了,他不会再用这种‘容易留下把柄’的方式,只会把手段藏到暗处,用更隐蔽、更狠辣的方式对付我们——就像现在,街对面那个盯着我们的人,说不定就是他派来的。”

她顿了顿,想起白若薇在金銮殿上那深不见底的眼神,语气更沉了些:“而且,白若薇那个女人,心计比三皇子深得多。她最擅长蛰伏和暗中布局,这次御前失利,她肯定会重新评估我们的实力,下一次出手,只会更防不胜防。我们现在看到的平静,说不定就是她故意营造的假象,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再给我们致命一击。”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担忧,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奇怪的事情开始接连发生,像一片片阴云,悄悄笼罩在团队上空。

最先出问题的是团队名下的产业。陈瑜之前为了给周刊印刷筹集资金,在城南开了一家小纸坊,专门生产适合印刷的竹纸。纸坊的生意刚有起色,能勉强维持周刊的印刷需求,却突然遭遇了“断货”危机——一直合作的原料商张老板,原本约定好每月初一送五十捆竹浆,可这个月却迟迟没来。陈瑜派人去催,张老板却躲着不见,只让伙计带话,说“家里出了急事,暂时不能供货了”。

陈瑜没办法,只能去别家原料商那里采购,可跑了三家,要么说“货已经被订完了,要等下个月才有”,要么就故意抬高价格,原本一贯竹浆只要二百文,现在却要五百文,还说“这是市面上的行情,爱买不买”。更糟的是,纸坊里的几个工人突然集体辞了职,陈瑜追问原因,一个年纪稍大的工人犹豫了半天,才偷偷说:“昨天有人在我家门口放了个包裹,里面是一锭银子和一张纸条,说‘再给殷若璃做事,小心你儿子的安全’,我……我实在不敢再干了。”

接着是陈瑜自己遇到了麻烦。他之前通过国子监的一位老相识,联系上了对三皇子不满的中立官员王大人,约定在城西的“清风茶馆”见面,想从王大人那里打听三皇子府近期的动向。可他刚走出茶馆的后门,就遭遇了“意外”——一辆装满柴火的马车突然从旁边的小巷里冲出来,车夫拉着缰绳大喊“让让”,马车几乎是擦着陈瑜的胳膊过去,车辕上的木刺刮破了他的袖口。陈瑜还没反应过来,路边摊位上堆着的木板突然“哗啦”一声掉下来,正好砸在他的肩膀上,虽没受伤,却惊出一身冷汗。

摆摊的摊主连忙道歉,说“风太大,没扶住”,可陈瑜注意到,摊主的眼神躲闪,还偷偷往巷口看了一眼——那里站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正是之前在据点对面徘徊的那个人。陈瑜瞬间明白,这不是意外,是有人在监视他,用“警告”的方式阻止他和王大人接触。

最让众人警惕的是京郊的山庄。那处山庄是谢景宸之前找的,位置偏僻,周围都是树林,很是隐蔽,用来训练柳十带来的江湖义士。可前两天,负责看守山庄的义士阿武突然来报,说在山庄周围发现了不明身份的人窥探的痕迹——树林里有被折断的树枝,上面还带着新鲜的汁液;山庄外墙根下,有几处被踩乱的草痕,看得出来是有人蹲在那里观察了很久;甚至在山庄后门的石磨旁,还发现了一个不属于山庄的、刻着“李”字的玉佩。

“这肯定是三皇子府的人干的!”柳十攥着拳头,气得脸色通红,他把那个“李”字玉佩拍在桌上,“他们这是在查我们山庄里有多少人,训练的是什么功夫!不行,我带几个人,去三皇子府的货仓闹一场,让他们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能去。”殷若璃立刻阻止了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现在陛下让我们‘谨言慎行’,要是我们主动闹事,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让陛下觉得我们‘不安分’,反而会失去目前的优势。他们就是想激怒我们,让我们犯错,我们不能上当。”

她走到房间中央的沙盘前——沙盘是苏砚前几天做的,用细沙堆出了京城的大致地形,上面用黑色小石子标注着己方的据点、纸坊、山庄,用白色贝壳标注着三皇子府的府邸、货仓、常去的酒楼,还有一些用红色炭灰画的小点,代表着三皇子府的眼线分布。此刻,代表己方的黑色小石子周围,散落着不少细碎的红色炭灰,像是被阴影一点点包围着。

“表面的上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危机。”殷若璃轻声说道,眼神锐利如刀,手指划过沙盘上的红色炭灰,“他们这是在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风波已过’,可以放松警惕;同时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和防御漏洞——看看我们的产业有多脆弱,我们的人脉有多稳固,我们的据点有多安全。一旦找到漏洞,他们就会发动致命一击。”

谢景宸抱臂立于她身侧,目光落在沙盘上那些红色炭灰上,声音沉稳而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既然转入暗处,我们便陪他们周旋到底。正好,也借此机会,把我们的根基打得更牢。”他指着沙盘上的纸坊位置,“纸坊断货,我们就自己找原料产地,京郊有个竹溪村,那里家家户户种竹子,我们可以直接去村里收竹子,自己做竹浆,不仅能解决断货问题,还能省下一笔钱。”

他又指向山庄的位置:“山庄被窥探,我们就加强戒备,李三不是做了警报器吗?我们在山庄周围的树林里多布一些,再挖几个陷阱坑,坑里铺着带刺的荆棘,上面盖着落叶伪装,只要有人再来窥探,要么触发警报,要么掉进陷阱,到时候抓几个探子问问底细,说不定能挖出更多三皇子府的秘密。”

苏砚也走过来,指着沙盘上三皇子府的货仓:“谢兄说得对,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还要主动试探。陈兄被骚扰,我们可以安排两个人,假装成‘想给三皇子府送礼的商人’,去货仓附近打探消息,看看他们最近在运什么东西;同时,我们可以故意放出一些‘我们在查三皇子府粮库亏空’的假消息,看看他们的反应——要是他们急着转移粮库的账本,就说明粮库真的有问题,我们正好可以顺藤摸瓜。”

殷若璃转头看向谢景宸和苏砚,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与自己一样的冷静与决然。她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得对。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应对。我们先巩固自身——把纸坊的原料渠道打通,把山庄的防御加强,把保护陈兄和其他伙伴的措施落实;同时,睁大眼睛盯着三皇子府的动静,看看他们这平静水面下,究竟藏着怎样的暗流与漩涡。”

她伸手拿起一颗黑色小石子,放在沙盘上己方核心据点的位置,指尖轻轻按了按,语气坚定:“暂占上风,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他们想玩暗的,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守住底线,就不怕他们的阴谋诡计。”

李三听到这里,立刻从角落里站起来,手里举着他的微型警报器,笑着说:“放心!我这就去改进警报器,再多加几个弹簧,让它的声音更大,只要有探子靠近,保证半条街都能听见!我还能做几个‘烟雾弹’,要是真有人闯进山庄,扔一个出去,保管让他们找不着北!”

千面婆婆也放下手里的针线,眼睛一亮:“我也去帮忙!我再做几个新的易容面具,有扮成货郎的,有扮成厨娘的,到时候我扮成货郎,去三皇子府的货仓附近叫卖,偷偷看看他们到底在运什么东西——说不定还能听到他们的管事说漏嘴,找到私运禁物的证据!”

陈瑜也点了点头,语气里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我明天就去京郊的竹溪村,跟村里的族长谈谈收竹子的事,顺便看看能不能在村里雇几个村民帮忙做竹浆,这样纸坊的问题就能解决了。至于王大人那边,我会通过他的远房亲戚传递消息,保证安全。”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灯一盏盏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沙盘上,照亮了那些黑色的小石子和白色的贝壳。代表己方的黑色小石子虽被红色炭灰包围,却依旧稳固;而那些红色炭灰下的暗流,正在无人察觉的地方悄然涌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爆发。

殷若璃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真正的硬仗还没开始,三皇子府的阴谋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正慢慢向他们收紧。但她不害怕——身边有谢景宸这样沉稳可靠的伙伴,有李三、千面婆婆这样身怀绝技的帮手,还有无数支持他们的百姓,就算前路再艰难,他们也能一起闯过去。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房间里的暖意与决心。桌上的桂花糖糕还散发着甜香,李三的警报器放在一旁,偶尔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他们终将迎着风浪,朝着真相与正义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