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54章 区域市场拓展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54章 区域市场拓展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59:41

都城的市场份额稳步回升,青韵染坊的招牌愈发响亮,可青娘的心中却藏着更远的谋划。这日议事结束,她将一张大乾疆域图铺在案上,指尖落在都城周边的几个县城:“沈大哥、温大哥,都城的市场已趋稳定,咱们是不是该考虑向周边区域拓展了?比如清河县、临安县,这些地方纺织业发达,染料需求旺盛,却没有像样的优质染坊,正是咱们的机会。”

沈行舟俯身细看地图,眼中闪过赞许:“青娘说得有道理。清河县离运河不远,交通便利,货物运输成本低;临安县盛产丝绸,对染料的品质要求高,咱们的天然染料正好契合他们的需求。不过,异地拓展风险不小,咱们对当地的市场情况、竞争对手、商户偏好都不熟悉,不能贸然行事。”

温景然点头附和:“还有技术落地的问题。咱们的标准化工艺虽成熟,但异地生产若找不到靠谱的人手,品质很难保证;而且原料运输到外地,保鲜和损耗也是难题。”

三人一番商议,定下了“先调研、再试点、后推广”的策略。沈行舟主动请缨:“我常年跑江南茶路,对周边县城的商路和人脉熟悉,我先去清河县和临安县摸底,了解当地的染料市场价格、主流品类、商户需求,再联络合适的合作伙伴。”

青娘补充道:“沈大哥此行,还要留意当地是否有优质的原料产地,若能在当地采购部分原料,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另外,尽量寻找口碑好、经营规范的布庄或染坊,考虑以‘联营’的方式合作,咱们提供配方、技术和标准,对方负责生产和销售,利润分成,这样风险共担,也更容易打开市场。”

温景然则准备技术支持方案:“我会整理一套简化版的工艺手册和培训教材,再挑选两名技术熟练的伙计,等沈大哥找到合作伙伴后,便派他们去当地指导生产,确保染料品质与都城一致。”

三日后,沈行舟带着两名随从启程。青娘与温景然送他至渡口,青娘递上一个油纸包:“这里面是你爱吃的桂花糕,路上垫垫肚子。清河县多山地,路不好走,务必注意安全。”

沈行舟接过包裹,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尖,心中一暖:“放心,我会尽快传回消息。你在都城照看染坊,也别太劳累,有解决不了的事,随时让温大哥飞鸽传书给我。”

温景然在一旁打趣:“你们俩就别互相叮嘱了,沈兄早去早回,咱们还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沈行舟朗声一笑,翻身上马,挥鞭远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青娘与温景然一边打理都城的生意,一边等待沈行舟的消息。期间,温景然将技术培训教材打磨得愈发细致,还模拟了异地生产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了对应的解决方案;青年则优化了联营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推进。

终于,一封来自清河县的飞鸽传书送到了染坊。沈行舟在信中写道:清河县纺织业发达,以棉布染色为主,当地染料多为化学染料,色泽暗沉且易褪色,商户对优质天然染料需求迫切。他已联络上当地最大的布庄“福顺布庄”,老板李掌柜为人正直,经营理念与青韵染坊契合,愿意以联营方式合作。此外,清河县周边山区盛产黄芩、苏木等原料,品质上乘,可就地采购。

青娘与温景然看完信,皆松了口气。青娘当即决定:“温大哥,你带着技术伙计和工艺手册,即刻启程前往清河县,指导福顺布庄搭建标准化生产工坊,培训工人;我留在都城统筹全局,同时准备第一批配方原料,尽快发往清河。”

温景然点头应下,第二日便带着人出发了。

又过了十日,沈行舟与温景然的联合书信传来:福顺布庄的工坊已按标准改造完成,工人经培训后已能熟练操作,第一批用当地原料炼制的染料样品已产出,经检验,品质与都城一致。李掌柜已联络当地商户,准备举办一场染料品鉴会,推广青韵染坊的产品。

青娘心中大喜,当即决定亲赴清河县,主持品鉴会。她交代好都城染坊的事务,带着两名伙计,乘坐运河漕船,直奔清河县。

漕船行至清河码头,沈行舟与温景然早已等候在岸边。看到青娘下船,沈行舟快步上前,接过她手中的行囊:“一路辛苦,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漕船很稳。”青娘笑着回应,目光扫过两人,“看你们气色不错,想来一切都很顺利。”

温景然道:“都安排妥当了,品鉴会定在明日午时,当地有头有脸的布庄、染坊老板都已邀请到位,样品也已备好。”

三人一同前往福顺布庄。走进联营工坊,青娘看到整洁规范的生产区域、摆放整齐的原料、记录详实的生产台账,满意地点头:“温大哥,你做得很好,与都城染坊的标准别无二致。”

第二日午时,福顺布庄的前厅热闹非凡。李掌柜热情地招待着前来参加品鉴会的商户,沈行舟、温景然陪在一旁,青娘则亲自为大家介绍染料的特性。

“诸位老板,请看这匹布。”青娘拿起一匹染成湖蓝色的棉布,“这是用咱们青韵染坊的天然染料染成的,采用清河县本地出产的黄芩和蔷薇果炼制而成。大家可以摸摸看,手感柔软顺滑;再看色泽,鲜亮均匀,且经百次洗涤不褪色、不泛黄。”

她又让人端来一盆清水,将染布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取出后,水依旧清澈,没有丝毫掉色。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染料无任何毒性,对皮肤无害,还带有淡淡的草木清香。”温景然补充道,“这是第三方检测报告,大家可以随意查看。”

商户们纷纷上前查看样品、翻阅检测报告,有人当场用剪刀剪下一小块布,用热水浸泡、揉搓,果然如青娘所说,色泽依旧鲜亮。

“这染料确实比咱们之前用的好太多了!”一位布庄老板赞道,“我家的布因染料褪色问题,流失了不少客户,若是用了青韵染坊的染料,生意定能更上一层楼。”

“价格如何?若是价格太高,我们也难以承受。”有人问道。

青娘笑道:“咱们的染料采用本地原料采购、异地联营生产的模式,成本比都城略低,价格也会比都城售价优惠一成。而且,与福顺布庄联营,后续补货、售后都极为便利,不会耽误大家的生产。”

价格合理、品质上乘、售后有保障,商户们纷纷动心,当场便有十几家商户与福顺布庄签订了采购协议。

品鉴会大获成功,青韵染坊的染料在清河县迅速打开市场。接下来的一个月,沈行舟与温景然留在清河,协助李掌柜优化生产、拓展客户;青娘则前往临安县,以同样的模式联络合作伙伴,推进联营染坊的建设。

临安县的拓展同样顺利。因临安县盛产丝绸,青娘特意让温景然调整了配方,推出了更适合丝绸染色的系列染料,色泽更艳丽、手感更顺滑,深受当地商户青睐。

短短两个月,青韵染坊在清河县、临安县的联营染坊相继投产,订单源源不断,区域市场拓展初战告捷。

当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三人再次在都城相聚时,案上的疆域图上,清河县、临安县的位置已插上了小小的“青韵”标记。

“区域拓展的第一步,咱们走稳了。”沈行舟举杯,眼中满是喜悦,“接下来,咱们可以以清河、临安为据点,向周边更多县城辐射,让青韵染坊的染料,传遍大乾的每一个角落。”

青娘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只要咱们坚守匠心、诚信经营,携手并进,定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闯出一番更大的事业。”

温景然笑着举杯:“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三人举杯共饮,杯中酒清冽甘甜,正如他们携手走过的路,虽有挑战,却终有回甘。区域市场的拓展,不仅让青韵染坊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让三人的情谊在并肩作战中愈发深厚,也让“匠心守艺,诚信经营”的理念,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