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79章 市场清整,正本清源

大乾朝的三月中旬,青州城的晨光刚洒向街巷,南大街的染布商户集中区就迎来了一队官府差役。为首的捕头手持知府令牌,高声宣读告示:“奉知府令,今日起对全城染布原料及成品进行清查,凡涉及硫磺、铅粉等有毒辅料,或仿制本草香染以次充好者,一律没收货物,从严处置!”

百姓和商户们围拢过来,议论纷纷却秩序井然。自赵虎、孙三落网后,大家早已对劣质仿品深恶痛绝,此刻见官府动手清整市场,无不拍手称快。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也站在人群中,他们前一日就接到知府邀约,今日将协助差役鉴别染料与布料真伪。

“青娘东家,温大夫,沈掌柜,有劳三位了。”捕头走上前拱手道,“此次清查涉及大小染坊二十余家,还有三十多个布料摊位,少不了要麻烦三位分辨正品与仿品。”

“捕头客气了,维护市场清明是我们应尽之责。”青娘点头应下,三人随即分工:温景然随差役进入染坊,重点查验染料成分,防止有毒原料残留;沈行舟负责核对商户的原料进货账本,排查是否有从非法渠道采购的辅料;青娘则留在摊位区,为百姓和差役鉴别待售布料的真伪。

温景然率先走进一家规模中等的染坊。作坊内摆放着十几个染缸,空气中混杂着染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染坊老板神色有些慌张,连忙上前招呼:“温大夫,差役大人,小人的染料都是正经药材做的,绝无问题!”

温景然没有应声,径直走到染缸旁,用银针蘸取少量染料。片刻后,银针尖端微微发黑。“这染料里掺了铅粉,你还敢说没问题?”温景然沉声道,又在角落的箱子里翻出一小袋硫磺,“这些有毒辅料,你打算用来做什么?”

老板脸色惨白,瘫软在地:“小人一时糊涂,想着掺点硫磺能让颜色更艳,好卖个高价……求大人饶命!”

差役当即依法没收了所有染料和成品布料,并将老板带回衙门问话。温景然在染坊门口贴了一张“不合格染坊”的告示,又写下整改要求:“需改用天然药材染料,经官府查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开业。”

另一边,沈行舟在核对一家小染坊的账本时,发现其原料进货记录模糊不清,多处标注“药材一批”却无具体种类和来源。“你这账本为何含糊不清?原料是从哪里买的?”沈行舟追问。

染坊老板支支吾吾:“是……是从临县一个货郎那里买的,他说都是便宜药材,小人就没细问。”

沈行舟立刻联想到赵虎倒台后散落的非法原料,当即让差役跟随老板去寻找那名货郎。不出半日,货郎就被抓获,其家中藏有大量未售出的有毒辅料,据其供述,这些都是从赵虎的作坊里偷偷运出来的,本想趁乱卖个好价钱。

摊位区的青年也忙得不可开交。她面前摆着百姓送来的各色布料,只需看纹路、摸质地、闻气味,就能精准判断真伪。“张婶,您这匹布料是正品,纹路均匀,香气自然;李大哥,您买的这匹是仿品,边缘有褪色痕迹,还带着硫磺味,快去找摊主退换!”

有个摊主试图将仿品混在正品中售卖,被青娘当场识破。差役上前查验,果然在其摊位下查出一大批仿品布料。摊主百般狡辩,却在铁证面前无从抵赖,最终被没收货物并罚款。百姓们看着青娘精准的鉴别能力,越发信任她,不少人拿着布料来请教鉴别方法,青娘都耐心一一解答。

清查行动持续了整整三日,共查处不合格染坊六家、非法布料摊位十一个,没收有毒原料五十余斤、仿品布料两千多匹,处罚违法商户十七人。知府根据青娘三人的建议,在城内设立了“染布原料检验点”,规定所有染坊采购的原料必须先经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同时,要求所有布料摊位悬挂“真伪承诺牌”,承诺不售卖仿品,接受百姓监督。

可清整过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小型染坊因缺乏优质原料渠道和成熟工艺,无法生产合格布料,面临倒闭危机;不少百姓也反映,市场上仿品虽没了,但布料种类变少了,选择余地不大。

青娘得知后,召集沈行舟和温景然商议对策。“咱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的生意,也要帮同行一把,这样市场才能真正繁荣起来。”青娘提议,“不如开放咱们的部分原料采购渠道,以合理价格给小型染坊供应天然药材;温兄还可以定期开设讲座,教他们天然染料的熬制方法;沈兄则帮忙对接商户,给他们介绍订单。”

两人都十分赞同。沈行舟立刻联系沂州、兖州的药农,扩大药材采购量,专门划出一部分供应给小型染坊;温景然则在官府的支持下,于每月初一、十五在青州城的惠民堂开设“天然染布工艺讲座”,免费向染坊工匠传授染料配方和熬制技巧,还编写了简易教程分发给大家;青娘则牵头成立了“染布商户互助会”,组织大型染坊与小型染坊结对帮扶,共享客户资源和生产经验。

青州城西的“福顺染坊”就是受益商户之一。老板王二之前因使用劣质原料被查处,正愁着无计可施,得知互助会的消息后,立刻主动加入。沈行舟给了他药材采购渠道,温景然教他改良染料配方,青娘还介绍了几个小订单给他。不到一个月,福顺染坊就生产出合格的天然染料布料,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王二特意带着自家染的布料来到青娘染布庄,感激地说:“青娘东家,多亏了你们,我这染坊才能起死回生!以后我一定坚守诚信,绝不卖劣质布料,为市场清明出一份力!”

青娘笑着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有整个染布市场规范了,咱们的生意才能做得更长久。”

除了帮扶同行,三人还根据百姓需求,联合几家合规染坊推出“布料集市”。每月月底,在南大街空地上举办集市,各家染坊展示自家的特色布料,百姓可以一站式选购,还能现场观看简易染布演示。第一次集市就吸引了数千百姓前来,成交布料近千匹,不少商户都收获满满。

知府得知三人的举措后,十分赞赏,特意上书朝廷,称赞他们“扶危济困,规范市场”。朝廷很快下旨,赏赐青娘染布庄“诚信商户”牌匾,并表彰三人“为商有道,惠民利市”。

这日,三人站在新设立的原料检验点,看着染坊老板们有序送检原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沈行舟拿着互助会的商户名单,笑道:“现在加入互助会的染坊已经有十五家了,大家都改用天然染料,市场上的布料种类比以前还多,百姓们也更满意了。”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清明,”温景然道,“不是靠打压同行,而是靠共同进步。咱们分享技术和渠道,既帮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一举两得。”

青娘望着往来的商户和百姓,眼中充满了憧憬:“市场清整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把互助会和布料集市推广到临县、沂州去,让更多地方的百姓用上优质布料,让天然染布工艺传遍更广的地方。等沂州分店开业,咱们就把那里作为第一个试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诚信商户”牌匾上,熠熠生辉。从协助官府清查市场,到帮扶同行共同发展,再到举办集市满足百姓需求,青娘三人用行动诠释了“为商有道”的真谛。他们明白,商业的繁荣从来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市场的清明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坚守与努力。此次市场清整,不仅彻底根除了仿品隐患,更奠定了青娘染布庄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为即将到来的异地扩张做好了充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