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 > 第72章 裂痕初愈合 兄妹释前嫌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山长才匆匆赶回,连声道歉,说是被公务绊住了。

他又询问了几句文书之事,马文才与祝英台皆对答如流,显然已处理妥当。

山长颇为满意,又对马文才昨日壮举称赞了几句,便让二人回去了。

走出山长书房,夕阳已将廊道染成金色。

祝英台只觉得方才那段时间过得飞快,心中似乎装了很多新的东西,又似乎更加迷茫了。

“今日多谢英台相助。”

马文才在她身侧,语气温和却依旧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文才兄客气了,我并未帮上什么。”祝英台忙道。

马文才微微颔首:“天色不早,回去歇息吧。”

说罢,便转身朝着甲字房的方向走去,背影挺拔孤直,没有半分留恋。

祝英台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又回想方才在书房中他侃侃而谈、偶尔流露隐忍的模样,心中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愈发强烈。

他就像一本充满奥秘的书,每每以为读懂了一页,翻过去却发现后面还有更深的内容,引人忍不住想要继续探究下去。

而她并不知道,山长的临时被请走,以及书房那恰到好处的独处时光,皆是马文才昨日便已通过观砚巧妙安排的。

甚至那关于枫叶与潮汐的话题,也是他早已准备好的、用来引导她思绪的饵料。

狩猎,需要的是耐心与技巧。

而今世的马文才,无疑是“个中高手”。

他不再急于靠近,而是开始编织一张无形的网,一步步吸引着那只好奇的蝶,主动飞向他的掌心。

自那日书房独处后,祝英台发现自己越发难以将目光从马文才身上移开。

课堂之上,她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他那挺拔的身影。

讨论学问时,她会格外留意他精辟的见解。

甚至偶尔在回廊相遇,他仅是微微颔首示意,也能让她心头微跳。

与之相对的,她与梁山伯的相处,虽依旧自然亲切,却似乎少了些以往那种毫无间隙的依赖与悸动。

她仍会与他一同温书散步,但心思却时常飘远。

连梁山伯这般迟钝之人,也隐约察觉到了她的几分心不在焉,只是憨厚地将其归咎于她近日心事繁多。

而另一处院落,则是另一番光景。

祝英齐自黄良玉下葬后,便彻底沉沦于悲痛与自责之中。

终日借酒消愁,形容憔悴,往日那个英挺沉稳的祝家八公子仿佛换了个人。

玉兰则抓住了这个机会,每日亲自熬煮醒酒汤、准备清淡饮食,不顾他最初的暴躁驱赶,默默守候,悉心照料。

她的温柔与坚持,如同涓涓细流,一点点渗透着祝英齐冰封死寂的心湖。

祝英台虽心中牵挂兄长,但因着深深的愧疚与那日兄长暴怒的阴影。

始终不敢轻易前去探望,只得从玉兰或下人口中探听零星消息,心中亦是备受煎熬。

又过了几日,许久未曾主动出现的祝英齐,竟然来到了祝英台的斋舍门外。

他依旧消瘦,胡茬未净,眼窝深陷,但那双眸子却不再是死寂的灰暗,而是重新燃起了一丝沉静却坚定的光。

“九妹。”他开口,声音沙哑,却不再狂躁。

祝英台打开门,看到兄长这般模样,先是吓了一跳,随即眼眶瞬间就红了:“兄长……”

祝英齐看着她,眼中掠过深深的复杂情绪,有悲痛,有愧疚,最终化为一声长叹:“进去说话。”

兄妹二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空气中弥漫着难言的悲伤与隔阂。

良久,祝英齐才艰难地开口:“九妹,我……我是来向你道歉的。”

祝英台猛地抬头,泪水滑落:“兄长何出此言!该道歉的是我!若不是我……”

“不。”祝英齐打断她,摇了摇头,语气沉痛却清晰。

“良玉的事,错不在你。是那秦京生猪狗不如!而我……当日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你身上,对你说了那些混账话,还……还险些对你动手。是兄长对不起你。”

他这番话,显然是经过深刻反思后而来。

这些时日,玉兰的默默陪伴,酒精的麻痹,以及痛到极致后的麻木,反而让他逐渐清醒过来,看清了许多事。

祝英台听着兄长的道歉,看着他眼中真切的悔意,这些日子积压的委屈、恐惧、愧疚瞬间决堤。

她扑进兄长怀里,失声痛哭起来:“哥……我不怪你……我真的好怕……好怕你永远都不理我了……”

祝英齐抱着妹妹,这个一向坚强的汉子也忍不住湿了眼眶,轻轻拍着她的背:“傻丫头,是哥不好……哥怎么会不理你……”

兄妹二人相拥而泣,多日来的隔阂与心结,似乎在这泪水中渐渐融化。

情绪稍定后,祝英齐替妹妹擦干眼泪,神色变得郑重起来:“九妹,我决定回去了。”

祝英台一怔:“回去?回上虞?”

“嗯。”祝英齐点头。

“家中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打理,我不能一直在此消沉下去。良玉……她也一定不希望看到我这副模样。”

他说起“良玉”二字时,声音依旧会颤抖,却不再是最初那般崩溃绝望。

祝英齐看着妹妹,目光慈爱又带着一丝担忧:“我走了之后,你一个人在书院,定要万事小心。遇事……可多与文才兄商议。他……是个有担当、可信赖之人。”

经过这些事,尤其是马文才处理秦京生和后续事件的手段,让他对马文才的看法大为改观。

祝英台听到兄长提及马文才,脸颊微热,低下头轻轻应了。

书院门口,车马已备。

祝英齐与几位相熟的学子简单话别后,目光最终落在一旁默默垂首的玉兰身上。

他走上前,郑重一揖:“这些时日,多谢玉兰小姐悉心照料。英齐感激不尽。”

玉兰抬起头,已是泪眼婆娑,她急忙用帕子拭泪,却越拭越多。

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完整句子:“祝公子……言重了……一路……一路保重……”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只能化作最寻常的告别。

她深知此次一别,山长水远,惊恐再无相见之期。

心中酸楚难以自抑,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滚落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