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重生为龙:14亿投喂护中华 > 第419章 海疆立约

我重生为龙:14亿投喂护中华 第419章 海疆立约

作者:马里亚纳向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23:41

海像一面未落印的纸。张浩从城上空收束雨丝,顺着江口滑回开阔的海面,云在他背后褪去,只留一抹温润。前夜他在心里说过:要按下一枚更重的印。此刻潮水恰好低了半寸,像人微微抬起的下巴,等他落笔。

他将躯体盘在海与天之间,不高不低,角间的雷声只留极细的“嗡”,像给天地做底音。胸腔里,“河图洛书·龙脉感应阵”缓缓展开,不显光彩,只是线与线相扣,把海沟、航道、港池、风骨与江潮一一辨认。那条最合碑位的“秩序线”浮了上来——两处暗礁之间,一条老航道的侧旁,潮流每至此处总有一个轻微的折身。

“就在这里。”他在自我里落下一个字。

雷不爆,雷为墨。张浩以角为笔,拖着极淡的一缕雷光在海心划圆。圆不显于人眼,海却知晓。随之他将腹下的风收紧为绳,绳端微颤,像匠人定弦。第一笔落下——秩序龙印。

印意先至,形随后来。海面上,一块无形的基石从深处被唤起,水纹向四方退开,露出如镜的心眼。印纹自他鳞下古纹引出,一道道按下去:上方四环微浮,环内以微不可辨的纹理标记“响应之序”;中部五类纹核如星,象港阙、航缆、渔汛、风脊、海沟各自的脉理;下方三组回纹相交,像三段被隐藏的波谱,叠合成“演训之法”。他不言名,然而海自识其义。光不耀目,却在每一次潮起潮落之间慢慢渗入,像有无数细针把这块海域缝牢。

爆点自此起——秩序龙印在海上化碑。印心一合,海面忽如呼吸,沸腾一息又平整。透明的碑影从水中拔起,非石,似光;碑身没有刻字,却有从顶至底的流光纹路,像从龙鳞上迁来的古篆。光纹一路垂下,入海三丈,再入海十丈,再入海不见底。那一条条光,穿过浮游群,落在岩缝间,把无形之“理”化作可循之“迹”。远处的渔民尚不知道名字,只看见海上凭空立起一堵淡金色的“墙”,在日下现形,在云来隐去。

“龙佑”的频道在此刻同时亮起。张浩不用看屏,他从城到海一路感到无数细细的目光与心跳顺着那条线靠来。他以“印”与“阵”为接口,把碑身正中的一小截光纹与人心相连。于是人不必到海上来,也能在掌上的屏里看见那一段碑影。乔思源在后台将“条令”的生效页置顶,四个响应环在页头以不同的色温浮现:蓝者为常备,黄者为预警,橙者为强化,赤者为全域。五类节点散列其下,各有图标,像港灯、如锚、似鱼、成缆、为谷。三套演训的演示短片各自以三个波纹图形做标,随手指滑动便可切换到对应场景。人们以为看的是图与片,张浩却知道,他们其实在看他此刻按在海里的章法。

人治的脚步也到了。海面西侧,一艘白船自港口出列,甲板空旷,旗帜低垂。李镇南立于船头,风把他的衣角掀起又放下。张浩在云上俯瞰,只见那人的气息稳,眼底红。整夜未睡的人,最怕此刻露怯;他却没有。他伸手取过话筒,声音传上来,不靠扩音,靠的是“龙佑”的频道里那一万、一百万、一千万颗对准海上的心,听见了便一起轻轻点头。

“海疆联防条令,自今日生效。”李镇南一句一句念,字并不多。他不讲宏大词,他说:“四级响应,先以常备为底,遇风升一度;五类节点,以海自己为先,合人合工;三套演训,不是演,是要真练。”他说到“真练”两字时,甲板边缘的海掀起极细的一道浪花,像在回答。

渔船从港口蜂拥而出,却并不乱。它们绕着碑影行进,按着“龙佑”里实时的航迹图分列三环,外环慢,中环稳,内环像捧着光那样小心。每一艘船头都在某一刻轻轻下压一点,像人向碑行礼。张浩看着,胸腔里的雷声自动压低。他知道这不是仪式的漂亮,而是人心自成的“顺”。

然则“顺”不可能永无波折。碑影立起不过半个时辰,第一处“扯拽”便从沿岸传来。某条渔汛节点的划定让一条老船队按新规需避让一天,队长在频道里憋着气:“今年蟹汛晚了一旬,若再避让一日,老家小的们吃啥?”话不粗,却抵着人心最软之处。港务、海监、渔协三方同时上线,口气各执其见,频道里弹幕骤然嘈杂。有人说先让,有人说先救,有人说先产。字都是对的,合在一处便乱。

张浩不以庞然压下,他以“阵”。他沿碑身轻轻一绕,将“江河镇水阵”的小样挂在碑影四角。阵不拦船,不封海,只给每一条参与者的心跳“搭一拍”。只一个呼吸的工夫,频道里那股急促散了些。他再以“秩序龙印”在碑身上按下一道看不见的“条”,条上只有八个字:“先避险,次稳产,终复常。”不是法条,是节律。他把这节律送到三方各自的胸口——港务的心跳略快,他让它慢一拍;海监的节拍太刚,他让它稍柔;渔协的呼吸短,他让它先长再短。三方一停、一顿、一叹,嘴里还没改口,脚却已经站到了一个方向。

“常备一环升预警。”李镇南在船头低声道。他看不见龙如何按,却顺着那股“顺”把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随之,港务推送了一个临时航迹,让那条老船队在外环多绕半圈,避让的日程压缩到了半日;海监将风骨处的一处临时缰绳向外移开三尺,给渔船留出更宽的出入角;渔协在频道里补了一句:“避让期间,联保供给。”老队长沉默了一息,嗯了一声。“嗯”落下,频道像一池水被轻轻抹平。

这是第一处协调,转得并不难。难的是接下来的考。午后风势忽变,外海一道“回头浪”被两条交会航线勾成不合时宜的尖,正朝碑影方向挟来。按照旧日章法,这种浪最易在港外形成“风口”,把出入船只一口吞下半寸。正待众人张惶,碑身下方的光纹忽地亮了一线。张浩已经动了。他将高空的两缕风缰一松一紧,叫风在浪头前先折半步;他又在碑影右侧放下第二枚“潮锚”,把潮水的腰轻轻压矮。浪头撞上风的折角与潮的腰,不再昂着冲来,而像被人从后衣领提了一下,脚步一踉跄,自己散了。

“演训标准,第二套启动。”乔思源在后台几乎是同时点亮了那个按键。屏幕上三段波纹中的第二段被点亮,城市与海上的用户同时看到“风浪交剪”的演练场景被调取,地图上的红色区域按预案扩散三里,随后收束,变黄、变蓝。孩子在家里的屏幕前指着那段颜色变化,问:“这是游戏吗?”母亲笑了笑:“不是,这是大人的规矩。”

工程的手,也没有迟到。港口东侧两台起吊机在短时间内组装起临时“软栈桥”,把救援船的通道往外延伸了二十米。栈桥下的气囊随着浪起伏,像在给浪“顺毛”。张浩在上方看见这一手,心里把“人”的这一笔记到了碑身中段。他知道,神权、人治、工程三权,今天在这一处找到了相扣的那只“扣眼”。

“制度不是纸,得写进海里。”李镇南站在船头,像是说给海听,也像是说给他自己听。张浩在云上闻声,轻轻应了一下。他以身为笔,在碑顶又落下一记微不可见的“钉”,叫今晨按下的章法不至于被风日磨薄。

碑立之后,仍有暗处不甘。下午最静的时候,碑身下方某一条光纹忽然出现了细微的“毛刺”——不像风,不像潮,像某种“声”的倒刺,又似昨日海沟里那些“声筝”的亲戚。毛刺沿着光纹试图往上蹿,意欲将碑身与某处海底的“负脉”暗暗勾连起来。张浩眼角略一收,他没让雷先出鞘。他先在碑影与海底之间铺上一层极薄的“净声”,将所有非自然的声线压在一息之内,然后以“五岳合击阵”的虚影落在毛刺可能逃逸的四角——衡止、华断、太行引、少室藏、恒定心。五意并用,看不见的毛刺像被悄悄拔掉的鱼刺,咔的一声,消失在光里。海面一阵微暖,碑影更稳。

封囊里的黑鳞在此刻轻轻一颤。张浩按住它,鳞边那条折反的金线在碑身光里显出一瞬的不合拍。它似乎在指向外海更远的一点,像一个被摁在纸下的句号,仍然在悄悄跳。他没有顺势追出去。他知道今日之事未竟:碑要站稳,人要看见,规矩要被写进每个人的呼吸。他把那一丝急意压成了一枚很小的“问”,藏在碑心最底层,留作他日引路。

日近黄昏,风退,光软。渔船三环渐散,然而在离去前,每一艘船仍会绕碑身轻轻一转,像把今日的见证系牢。岸上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小旗,又把白天晒干的玻璃瓶灯摆在堤上,一盏一盏点亮,瓶里有旧糖纸,有蓝色的碎玻璃,有贝壳与沙。瓶灯在海风里轻轻摇,像海给城的回礼。

张浩抬高身躯,俯视整片海疆。龙网的线在暮色里并不耀目,却在每一个该有扣子的地方亮起极细的一点。他以“秩序龙印”为心,以“江河镇水阵”为骨,以“潮锚风缰水府扼口”为筋,今日把“规矩”落在了海上。这规矩不为困人,是为导水;不为束海,是为顺风。他在心里低低道了一句,像留给自己,也像说给海听:“规矩不是把人拴住,是把乱流引回海槽。”

“龙佑”的频道在这一刻推送了最后一条消息:海疆联防条令生效,一级常备,二级预警开放动态升级入口,演训日程公示。弹幕没有喧哗,只有很多很多的“收到”。城市的灯与海上的灯在这个“收到”之后同时亮了一下,像两条并行的脉搏合上了拍。

他将身躯稍稍侧转,角间雷光敛去,只留温度。他知道,碑立只是“写章”,章后还有“收官”。外海更深的地方,昨日在海沟末端瞥见的那道极窄的冷纹并未彻底散去,它像一本翻到一半的书页,边角微微翘起,随时可能被风掀开。张浩把目光投向那一处,封囊里的黑鳞与之呼应,轻微不可闻。他收住心思,没有在此刻离去。

“今日已立约,明日当收边。”他在心底这样说。风从鳞缘掠过,像有人在夜里翻了一页干净的纸。碑影在海上静静立着,光纹入海不息。远处港群的汽笛先后短鸣三次,像是给这片海送上的誓约。张浩俯下身躯,在碑顶轻轻一按,像给这誓约盖了最后一个章。随后他抬头向夜,翼展如幕,护着整片海疆,等下一声召唤把他送往更深的暗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