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315章 专业擦屁股

魏国公徐达的溘然长逝,如同北疆一根擎天巨柱的崩塌,不仅在军中引起巨大悲痛,更在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暗涌。镇国秦王吴铭身处大同漩涡中心,亲历了岳父的临终嘱托,也深切感受到了权力交接时的微妙与寒意。

新任大同总兵,乃是由朱标亲自简拔、与江南士族渊源颇深的将领郭英。郭英对吴铭表面礼遇,口称“王爷”,但在军务调度、资源分配上却壁垒分明。徐达旧部或被明升暗降,或被调离要害,吴铭带来的新式军械虽被接收,其使用和配给却牢牢掌控在郭英亲信手中。吴铭“协理军械”的职责,被巧妙地限制在了“技术咨询”和“质量监督”层面,无法触及核心的指挥与部署。

“王爷,郭总兵言,军中自有法度,火铳使用需统一操练,不宜由外人插手。”一名原徐达麾下的千户,私下向吴铭抱怨,面带愤懑。

吴铭摆手制止了他,面色平静:“郭总兵所言在理。我等只需确保军械完好,供应及时即可。”他深知,此刻任何对军权的觊觎之态,都会引来皇帝更深的猜忌。徐达新丧,北元虎视,稳定压倒一切。他必须隐忍。

他将精力专注于两件事:一是督促后续从天津工坊运来的物资,确保其质量和数量,并利用格物院医师的身份,尽力救治伤兵,在底层士卒中积累声望;二是通过吴定国,与那些仍对徐达怀有深厚感情、且对郭英离心离德的中下层军官保持联系,悄然织就一张无形的关系网络。他知道,直接掌控军队已不可能,但影响力,却可以如春雨般无声渗透。

大同的局势暂时稳定,得益于增援抵达和吴铭输送的军械,蛮子骑兵的攻势受挫,转而以掳掠周边为主,战事陷入僵持。吴铭的“使命”似乎已完成,但朱标召回他的旨意却迟迟未至。

应天府内,关于吴铭滞留边关、结交军将的流言悄然滋生。虽无实据,却足以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撩动皇帝敏感的神经。与此同时,秦王府的日子也并不平静。

徐妙锦坐镇京师,既要应对各方或试探或拉拢的拜访,更要警惕暗处的冷箭。方孝孺虽倒,其残余党羽及江南利益受损者,并未放弃对吴铭的敌视。王府周围,不明身份的眼线有增无减。甚至有御史上书,含沙射影地提及“亲王久离中枢,非国家之福”,“宜防微杜渐”。

这一日,双胞胎吴麒、吴麟在王府教师带领下前往京郊书院参加文会,返程途中,所乘马车竟意外惊马,险些冲下河道,幸得随行护卫拼死控制,才化险为夷。事后查验,马匹并非中毒,而是马蹄铁被人动了手脚,磨损异常,导致受力断裂!

这绝非意外!徐妙锦闻讯又惊又怒,一面严查内府,加强子女护卫,一面动用人脉,暗中追查线索。种种迹象,再次隐约指向与江南有关联的势力。他们动不了远在大同的吴铭,便试图在京中对其家眷下手,以此施压或报复。

“他们这是要逼我们自乱阵脚。”徐妙锦在写给吴铭的密信中,字迹力透纸背,“夫君在外,一切小心。家中自有我,必不使魑魅魍魉得逞!”

南方海域,“双屿港海战”的余波持续扩散。新明水师以少胜多,击败不明西方舰队的消息,终于无法掩盖,在东南沿海及朝野引起了巨大轰动。以往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新明战舰和火炮,其威力第一次以铁与血的方式,**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朱标在震惊之余,心情极为复杂。他既欣慰于大明(或者说与大明关系微妙的新明)拥有如此海上强援,可震慑宵小,又深感不安——吴铭掌握的武力,已远超一个亲王应有的范畴,甚至可能威胁到朝廷对海疆的掌控。

他连下数道旨意,一边嘉奖新明水师“勇挫外侮”,一边严令沿海各地加强戒备,密切监视任何外来船只动向,同时以“咨询海事”为名,派遣钦差宦官前往福建,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新明水师的虚实,并接触那支败退的西方舰队残部,探明其来意。

败退的西方舰队,并未远离。他们在琉球群岛以南的一处荒岛建立了临时据点,舔舐伤口。通过与钦差宦官极其谨慎的接触,他们自称来自“葡萄牙王国”,是为“贸易与传教”而来,并对自己之前的“冒犯”表示“遗憾”,但言语间,依然透露出对大明富庶的渴望以及对新明水师实力的忌惮与好奇。

更令人不安的是,新明潜伏在倭国的细作传回密报,葡萄牙人的使者,似乎也在与盘踞九州岛的某些强力大名进行秘密接触,内容涉及火器贸易与联合行动!

“西夷与倭寇勾结?”吴铭在大同接到林风转来的密报,眉头紧锁。这无疑是最坏的情况之一。若西方先进的火器技术流入倭寇手中,本就猖獗的东南海患将变得更加棘手。而葡萄牙人此举,分明是想在远东寻找代理人和突破口,其野心绝不限于简单的贸易。

就在南北僵持、海上迷雾重重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大同前线的平静。

郭英为扭转战局,争取更大功勋,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听从麾下几名急于立功的将领鼓动,决定主动出击,亲率八千精锐,意图夜袭北元在大同城外的一处重要物资囤积地。

此举风险极大,吴铭得知后曾试图劝阻,认为虏骑狡诈,恐有埋伏,且新式火铳在野外夜战中优势难以发挥。但郭英立功心切,又以“王爷不通军务”为由,拒绝了建议。

是夜,郭英率军出城。起初一切顺利,然而,就在明军即将接近目标时,骤然火起,四面八方响起密集的牛角号声!他们果然陷入了蛮子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北元骑兵如同鬼魅般从黑暗中涌出,利用地形和人数优势,对陷入混乱的明军发起了猛烈围攻!

郭英率部拼死抵抗,但黑夜之中,指挥失灵,火铳难以瞄准,明军虽英勇,却难以抵挡蓄谋已久的虏骑冲击,伤亡惨重。

消息传回大同城,顿时一片恐慌!总兵被困,生死未卜,城外杀声震天!

“王爷!怎么办?”残存的徐达旧部、以及一些惶然无措的将领,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吴铭暂住的府衙。

吴铭站在城头,望着远方映红夜空的火光和隐约传来的喊杀声,脸色凝重到了极点。郭英败局已定,能否突围尚属未知。大同城兵力本就不足,如今又折损主力,若虏骑趁势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此刻,他手中并无兵权,但满城军民的期盼,徐达临终的嘱托,以及自身安危,都系于此刻一念之间。

是遵循朝廷法度,固守待援,坐视郭英可能全军覆没甚至导致大同失守?还是……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或惶恐、或期待、或决绝的面孔,其中也包括了紧握刀柄、眼神炽热的儿子吴定国。

“传令!”吴铭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异常清晰和坚定,“四门紧闭,全员上城防守!所有库存火铳、火药,全部搬上城墙!召集城中所有能动弹的男丁,发放简易武器,协助守城!”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看向几名核心将领:“李将军,你带五百人,多备火把锣鼓,从西门佯动,制造援军出城假象,吸引虏骑注意!王千户,你领我王府护卫及自愿敢死之士两百人,随我出南门,寻机接应郭总兵残部!”

“王爷!不可!您万金之躯……”有人惊呼。

“顾不了那么多了!”吴铭断然道,“郭总兵若全军覆没,大同必危!此刻唯有行险一搏!执行命令!”

这一刻,他不再仅仅是“协理军械”的镇国秦王,而是在危局之下,被迫站出来的临时统帅。大同城的命运,北疆的战局,乃至他自身的安危,都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内,迎来最终的裁决。夜色深沉,杀机四伏。

镇国秦王吴铭的决定,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大同城头的紧张气氛。质疑、惊惶、犹豫,最终在远处越来越清晰的喊杀声和城破人亡的恐惧压迫下,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遵王爷令!”几名原本属于徐达旧部的将领率先抱拳应命,他们早已对郭英的排挤不满,此刻更不愿坐视大同沦陷。有人带头,其余惶然的军官也纷纷领命。

城防体系在吴铭简洁有效的指令下高速运转起来。库存的新式火铳被迅速分发到经验丰富的士兵手中,火药铅弹流水般送上城墙。征召的民壮虽然慌乱,但在老兵呵斥和王府护卫组织下,也开始搬运滚木擂石,加固工事。

李将军率领的五百疑兵从西门而出,一时间火把如龙,锣鼓喧天,在暗夜中制造出大军出城的浩大声势。果然,部分围攻郭英的北元骑兵被吸引,分兵前来阻截。

与此同时,南门悄然洞开。吴铭一身轻甲,手持一柄精钢长剑,目光沉静。他身后,是两百名眼神锐利的王府护卫、新明暗卫以及自愿跟随的边军敢死之士。吴定国紧紧跟在父亲身侧,年轻的脸庞因紧张和兴奋而微微泛红,手中紧握着一支上了膛的新式火铳。

“出城后,保持队形,以火铳声为号,向喊杀最激烈处突进!我们的目标不是歼敌,是接应郭总兵残部回城!不得恋战!”吴铭最后交代一句,一夹马腹,率先冲出城门。

夜色如墨,星光黯淡。两百人的队伍如同利刃,悄无声息地切入混乱的战场。远处,郭英部被分割包围,苦苦支撑,败局已定。

吴铭没有直接冲向核心战团,而是指挥队伍沿着战场边缘疾驰,利用火铳的射程优势,精准地打击那些试图从侧翼包抄或者落单的小股北元骑兵。

“砰!砰!砰!”

清脆的铳声在夜空中格外刺耳。新式火铳在近距离的威力展现无遗,铅弹轻易穿透皮甲,将马背上的骑士掀翻。突如其来的侧翼打击让北元军队出现了一阵骚动。

“是援军!援军来了!”陷入重围的明军残部中爆发出希望的呐喊。

吴铭看准时机,下令队伍呈楔形阵,向着郭英帅旗大致方向猛冲!火枪手轮番射击,敢于靠近的虏骑纷纷被击落。这支小而精悍的生力军,像一颗钉子,硬生生在北元军队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郭总兵!向这边靠拢!”吴铭运足中气,放声高喊。

混乱中,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郭英,在亲兵拼死护卫下,终于看到了这支突如其来的“援军”。当他看清为首之人竟是吴铭时,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复杂。但求生本能让他顾不上多想,立刻指挥部下向吴铭靠拢。

两支队伍终于汇合。郭英所部只剩不足两千残兵,人人带伤,士气濒临崩溃。

“王爷……”郭英声音沙哑,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一丝羞愧。

“闲话少说!交替掩护,撤回城内!”吴铭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他命令自己的队伍断后,利用火铳持续阻击追兵。

撤退之路依然艰难。北元骑兵很快反应过来,试图重新合拢包围圈。箭矢如雨,马刀闪烁,不断有断后的士兵倒下。吴铭手臂也被流矢划伤,鲜血浸湿了衣袖,但他恍若未觉,指挥若定。

吴定国紧紧护卫在父亲身侧,第一次亲身经历如此惨烈的搏杀,初始的兴奋早已被血腥和死亡带来的沉重取代,但他咬紧牙关,努力按照父亲平日的教导,瞄准、射击、格挡,稚嫩的脸上竟也透出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就在距离城门不足一里,追兵越来越近,压力陡增之际,大同城头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留守的守军在李将军等人指挥下,将所有能用的远程武器——弓箭、床弩,乃至部分火炮,向着追兵最密集处猛烈倾泻!

这是吴铭出城前安排的接应方案。猛烈的火力覆盖暂时阻滞了北元骑兵的追击步伐。

趁此间隙,吴铭、郭英率领残部,终于狼狈不堪地冲入了刚刚开启一道缝隙的南门!

“轰隆!”沉重的城门在最后一名士兵涌入后迅速关闭,将追兵的怒吼和箭矢隔绝在外。

城头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士兵瘫倒在地,民壮们则用敬畏的目光看着那位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脊梁的镇国秦王。

郭英看着吴铭,嘴唇翕动,最终只是深深一揖,一切尽在不言中。经此一役,他在军中的威信已荡然无存,而吴铭,则在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同军民的初步认可。

郭英的冒进惨败,导致大同守军元气大伤,精锐折损近半。更要命的是,军心士气遭到重创。北元大军虽也付出代价,但主力尚存,得知明军主帅新败,士气正旺,立刻重整旗鼓,将大同城围得水泄不通,日夜猛攻。

城内,缺医少药,粮草也开始出现紧张。悲观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郭英因伤重和打击,一病不起,军务几乎瘫痪。

危急存亡之秋,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吴铭身上。

这一次,吴铭没有再谦让。他知道,此刻若无人站出来统筹全局,大同必破无疑。他以太祖亲封秦王、奉旨协理军务的身份,在残存将领和城中士绅的推举下,临危受命,暂摄大同防务总责。

他没有急于发布激昂的演说,而是立刻投入具体工作。首先,他重新整编残军,将还能战斗的士兵与征召的民壮混合编组,由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带领,明确防区职责。其次,他亲自巡查城防,根据城墙破损情况和虏骑主攻方向,调整兵力部署和器械配置,尤其注重发挥火铳的威力,在关键地段形成交叉火力网。

针对粮草问题,他下令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并亲自监督发放,确保公平,同时派出小股精锐,趁夜出城,袭击北元后勤小队,抢夺牲畜粮草,虽杯水车薪,却也勉强维持,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士气——我们还能打出去!

他还将格物院医师组织起来,建立临时伤兵营,利用有限的药材和相对先进的救护理念,尽力降低伤亡率。吴铭甚至亲自为重伤员清理伤口,安抚人心。

一系列务实而高效的举措,如同给垂死的病人注入强心剂,混乱的大同城渐渐恢复了秩序,绝望的气氛被一种悲壮的同仇敌忾所取代。士兵和百姓发现,这位看似文弱的王爷,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更有能力带领他们活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是大同城最为艰难的时期。北元军队依仗兵力优势,轮番猛攻,云梯、冲车、挖掘地道,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城头时刻都处于血与火的煎熬之中。

吴铭几乎不眠不休,身影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他并非武力超群的猛将,但他的冷静、果断以及对战局的精准判断,每每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他摒弃了以往将领习惯于身先士卒、带头冲杀的模式,更像一个现代战场上的指挥官,居于相对安全的位置,通过旗帜、号角和传令兵,调动兵力,填补漏洞,集中火力打击敌人薄弱环节。

新式火铳在他的指挥下发挥了巨大作用。组成排枪轮射,有效遏制了虏骑步兵的攀爬;集中使用,能对集结的敌军造成可观杀伤。虽然数量有限,但其展现出的威力,极大增强了守军信心。

吴定国始终跟随在父亲身边,传递命令,护卫安全。短短数日,这个半大少年仿佛瞬间成长,眼神中的稚气被坚毅取代,甚至在一次敌军突上城头,吴铭遇险的瞬间,他毫不犹豫地用身体挡在父亲面前,用手铳击毙了逼近的敌人。

看着儿子染血的脸庞和毫不退缩的眼神,吴铭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心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战火,是这个时代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淬炼。

连续十余日的惨烈攻防,大同城墙多处崩塌,守军伤亡惨重,民壮也死伤枕籍,但城池,依旧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屹立不倒!北元军队在城下留下了数千具尸体,士气受挫,攻势渐缓。

蛮子望着那座久攻不下的雄城,以及城头那面始终飘扬的“吴”字王旗,目光阴沉。他意识到,这座城的脊梁,似乎并没有因为郭英的失败而折断,反而在血火中,被那个看似不起眼的镇国秦王,重新锻打得更加强韧。

“吴铭……”蛮子默念着这个名字,将其牢牢刻在了心头。此人,已成大患。

大同城内,残阳如血,映照着断壁残垣和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守军。吴铭扶着垛口,望着暂时退却的敌军,轻轻吐出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浊气。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但更大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守住大同,是功?是过?在应天那位皇帝的眼中,又该如何评判?他缓缓握紧了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