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30章 我来当这诱饵

“龙吟”计划在朱元璋的强力推动下,如同上紧了发条的巨兽,开始轰然运转。格物院灯火彻夜不熄,工匠们围绕着“破浪”号的数据和“探索者一号”带回的经验,疯狂地优化着后续星槎战舰的设计。水师各大营寨,操练的号子声震天动地,新式战法、火炮操演如火如荼。皇庄和边镇特区内,被划为绝密的试验田里,几位精挑细选、家世清白的老农,在太子朱标派出的心腹太监和农官监督下,怀着敬畏与好奇,将那些金贵的“玉米”、“土豆”种子,小心翼翼地埋入了精心调配的土壤中。

然而,风暴总是在最专注时袭来。

这日深夜,吴铭仍在格物院与周大巧核算新舰所需的特种木料数量,蒋瓛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阴沉。

“他们动手了。”蒋瓛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渗人的寒意。

吴铭心中一凛,放下手中的账册:“哪里?”

“皇庄。”蒋瓛言简意赅,“试图在灌溉水源中下毒,目标是那几块试种田。人赃并获,三名死士,服毒自尽,未能留下活口。但其中一人身上,搜出了这个。”

他递过一小块丝绸碎片,质地精美,边缘有着独特的缠枝莲暗纹。

吴铭接过,指尖摩挲着那光滑的布料,眼神冰冷。“四海绸缎行……他们果然狗急跳墙了。”直接对皇庄、对“祥瑞”下手,这已不是阻挠,而是**裸的叛逆!其疯狂程度,超出了吴铭的预料。

“陛下已知晓。”蒋瓛继续道,“龙颜震怒。但陛下之意,暂且压下,秘而不宣。”

吴铭瞬间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图。皇帝是要用这“祥瑞”作为最诱人的饵,钓出背后所有的大鱼!现在发作,只能抓到几个替死鬼,而隐藏在最深处的“四海绸缎行”核心及其朝中保护伞,依旧可以断尾求生。

“他们越疯狂,说明他们越害怕。”吴铭沉吟道,“这次失败,绝不会让他们收手,只会让他们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我们的‘龙吟’计划,尤其是舰队,恐怕才是他们下一个目标。”

“已经加强戒备。”蒋瓛点头,“水师船厂、格物院核心区域,均已增派暗哨和内卫。但百密一疏,需早做筹谋。”

吴铭在屋内踱了几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忽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蒋指挥使,你说……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看似能一举重创‘龙吟’计划,甚至除掉我这个‘罪魁祸首’的机会,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吗?”

蒋瓛目光一凝:“太傅的意思是?”

“放出消息,”吴铭压低声音,语速快而清晰,“就说因‘探索者一号’带回关键海图和数据,格物院已初步完成‘星槎’舰队终极蓝图,不日将由我亲自护送,前往松江府新辟的绝密船坞,进行最终合拢建造。途中,将经过黑水峪。”

黑水峪,是通往松江府水路的一段险要峡谷,两岸峭壁林立,水流湍急,易于设伏。

“此计甚险!”蒋瓛眉头紧皱,“太傅以身作饵,万一……”

“没有万一。”吴铭打断他,语气决然,“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倾巢而出,露出所有獠牙!蒋指挥使,你需要布下天罗地网,不仅要确保我的安全,更要借此机会,将他们连根拔起!这是最快、最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蒋瓛沉默片刻,眼中寒光渐盛:“臣,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一场围绕着“假蓝图”与“真陷阱”的较量,悄然展开。

几天后,一股隐秘的流言开始在特定的圈子里传播,内容与吴铭设计的几乎一致。与此同时,格物院和太子太保府的护卫明显“调动频繁”,一副即将有大动作的架势。

鱼儿,果然被惊动了。

“四海绸缎行”那隐秘的园林深处,大东家收到了确切的情报,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天赐良机!吴铭啊吴铭,你终究是太年轻,太自信了!竟敢亲自押送?真是自寻死路!”他看向身旁一个面容阴鸷、太阳穴高高鼓起的中年男子,“‘影鬼’,这次你亲自带队!带上所有好手,在黑水峪设伏!务必拿到蓝图,取下吴铭首级!事成之后,黄金万两,送你们全家出海,保一世富贵!”

被称为“影鬼”的男子微微躬身,声音沙哑:“东家放心,他活不过黑水峪。”

计划,在暗夜中稳步推进。

出发的前一夜,吴铭在府中与徐妙锦告别。他没有透露具体计划,只说是公务出差。徐妙锦何等聪慧,从近日府内外紧张的气氛和吴铭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决绝,便猜到了几分。她没有多问,只是细细替他整理好衣袍,轻声道:“万事小心,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吴铭看着妻子强作镇定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歉疚,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放心。”

次日清晨,一支规模不大却护卫森严的车队,簇拥着一辆覆盖着油布的马车,离开了太子太保府,出了金陵城,直奔码头。在那里,三艘官船早已等候多时。吴铭登上了中间那艘最大的官船,那卷被严密保护的“终极蓝图”,据说就在船舱之内。

船队扬帆起航,沿着运河,向着黑水峪方向驶去。

两岸景色逐渐由平原变为丘陵,地势开始险要。当船队即将驶入黑水峪那狭窄水道时,气氛陡然变得凝重。护卫们握紧了兵刃,警惕地注视着两岸陡峭的、林木茂密的山崖。

吴铭站在船头,面色平静,仿佛对潜在的危险一无所知。

就在领头船只即将驶出最狭窄处时——

“咻!咻!咻!”

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无数箭矢如同飞蝗般从两岸密林中激射而出,目标直指吴铭所在的座船!同时,几块巨大的滚石带着轰鸣声从崖顶砸落,试图阻塞航道!

“敌袭!保护太傅!”护卫统领声嘶力竭地大吼,举盾护在吴铭身前。甲板上瞬间乱作一团,箭矢钉在船板、盾牌上,发出夺夺的声响,不时有护卫中箭倒地。

紧接着,数十道黑色的身影,如同灵活的猿猴,借助钩索从悬崖上荡下,直扑吴铭的座船!为首一人,正是“影鬼”,他身形如电,手中一对淬毒的短刃直取吴铭咽喉!

眼看吴铭就要命丧当场——

异变陡生!

原本惊慌失措的“水手”和部分“护卫”,瞬间眼神锐利,动作整齐划一,爆发出惊人的战力!他们轻易格开箭矢,反手抽出隐藏的劲弩和绣春刀,迎上了那些扑来的黑衣人!

与此同时,两岸密林中,也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无数埋伏已久的锦衣卫精锐和水师健卒,如同神兵天降,反将那些埋伏的刺客包围了起来!

“不好!中计了!”“影鬼”瞳孔骤缩,心知上当,但此刻已无退路,只能咬牙猛攻,试图在合围完成前击杀吴铭。

然而,他面对的,是蒋瓛亲自挑选的锦衣卫高手和陈璘派来的水师锐卒。战斗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刺客们虽然悍勇,但在绝对的数量和实力面前,迅速被分割、歼灭。

“影鬼”凭借高超的身手,连杀数人,终于逼近了吴铭。他眼中闪烁着疯狂与绝望,双刃如毒蛇出洞,刺向吴铭心口。

吴铭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甚至没有拔剑。就在刃尖即将及体的瞬间,一道更快的刀光后发先至!

“铛!”一声脆响,“影鬼”手中的短刃被一股巨力磕飞!蒋瓛不知何时已出现在吴铭身侧,手中绣春刀寒意森森。

“留活口!”吴铭低喝。

蒋瓛刀势一变,化劈为拍,刀身重重拍在“影鬼”的胸口。“影鬼”喷出一口鲜血,倒飞出去,重重摔在甲板上,被几名锦衣卫死死按住。

战斗很快结束。两岸伏兵被尽数歼灭,少数被生擒。河面上的刺客,除了“影鬼”,无一生还。

吴铭走到被制住的“影鬼”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四海绸缎行’的大东家,现在何处?”

“影鬼”啐出一口血沫,狞笑道:“休想!”

蒋瓛面无表情,一脚踩在他的断腕上。“影鬼”发出一声压抑的惨嚎。

“你说出来,或许能死得痛快些。否则,诏狱的手段,你应该听说过。”吴铭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压力。

看着蒋瓛那冰冷无情的眼神,感受着手腕处钻心的剧痛,“影鬼”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得到口供的蒋瓛,立刻派人飞马传讯回京。

当夜,应天府内,一场无声的清洗骤然展开。锦衣卫缇骑四出,直扑“四海绸缎行”总号、各处货栈,以及名单上提供的几处隐秘宅院和……几位朝中官员的府邸!

哭喊声、呵斥声、撞门声在夜色中响起,打破了帝都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当百官战战兢兢上朝时,发现龙椅上的朱元璋,脸色平静,眼神却如同万载寒冰。他没有提及昨夜的腥风血雨,只是照常处理政务。

直到散朝前,他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哦,对了,都察院御史张文弼,户部主事赵德明,光禄寺少卿……等七人,勾结奸商,窥探机密,意图不轨,已被咱下令拿下,交由锦衣卫审理。诸位爱卿,当引以为戒。”

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九天惊雷,在朝堂上炸响!那几位被点名的官员,其背后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与李仕鲁等致仕老臣牵连甚深!陛下这是……挥起了屠刀!

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冷汗直流,终于彻底明白,皇帝在“龙吟”计划上的决心,不容任何质疑与挑战!

退朝后,吴铭回到府中。徐妙锦迎了上来,看到他安然无恙,明显松了口气。

“结束了?”她轻声问。

吴铭摇了摇头,望向皇宫方向,又看向东方:“朝中的毒瘤,算是剜掉了一大块。但海上的风浪……才刚刚开始。”

黑水峪的陷阱,成功引蛇出洞,给予了“四海绸缎行”及其朝中势力致命一击。然而,吴铭和朱元璋都清楚,真正的对手,那些远渡重洋、已经在美洲西海岸露出獠牙的佛郎机人,依旧盘踞在远方。

内部的障碍虽已扫清,但通往新世界的航路上,注定还有更多的明枪暗箭,与更残酷的搏杀。帝国的巨轮,在清除了内部的蛀虫后,终于可以更加坚定地,驶向那深蓝色的、未知的战场。

黑水峪的雷霆一击,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冻结了朝堂上所有不和谐的声音。锦衣卫诏狱里日夜不息的哀嚎,以及几位昔日高官被抄家问斩的布告,无声地宣告着皇权的意志与“龙吟”计划的不可侵犯。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要么噤若寒蝉,要么被连根拔起,“四海绸缎行”及其关联网络被彻底铲除,其庞大的财富和渠道,被蒋瓛顺势接管,部分转化为“龙吟”计划的秘密经费。

朝局为之一肃。

没有了内部的掣肘,帝国的力量被高效地整合起来。格物院在周大巧的主持下,以“破浪”号为蓝本,融合“探索者一号”用鲜血换来的经验,设计出了更大、更强、更适合远洋航行与作战的“星槎”级战舰。首批三艘巨舰——“定远”、“镇海”、“扬威”,在松江府高度保密的皇家船坞内,以惊人的速度铺设龙骨,日夜赶工。

水师在徐达的亲自督练下,脱胎换骨。陈璘被任命为远征舰队提督,选拔出的精锐官兵不仅操练新式战法、火炮射击,更在吴铭的建议下,加强了野外生存、地理辨识、以及与陌生文明接触(哪怕是武力接触)的预案演练。那几粒金黄的玉米和顽强发芽的土豆,被绘制成图,悬挂在每一个水师讲堂,成为激励士气的精神象征——他们要去征服的,是一片能孕育如此“祥瑞”的沃土!

皇庄和边镇特区的试种田里,玉米苗已然破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土豆的藤蔓也开始蔓延。虽然距离大规模推广还需时日,但这初步的成功,已然让朱元璋和朱标信心大增。

洪武二十一年,秋。天高云淡,正是远航的时节。

长江口,金山水师大寨。旌旗蔽空,舳舻相接。 newly built “定远”、“镇海”、“扬威”三艘巨舰如同三座移动的城堡,傲然屹立在众多护航战船之中。它们庞大的船体、高耸的复合“麒麟帆”、以及侧舷那密密麻麻的炮窗,无不彰显着超越时代的力量感。

码头之上,举行了简朴而肃穆的誓师仪式。没有文武百官观礼,只有朱元璋亲率太子朱标、魏国公徐达等寥寥数位核心重臣前来送行。

朱元璋一身戎装,虽年事已高,但腰杆挺直,目光如炬。他亲手将一面绣着“大明远征”字样的玄色龙旗授予陈璘。

“陈璘!吴铭!”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在江风中传开,“此去万里,波涛难测,蛮夷凶顽!咱将大明的国运,托付于尔等之手!记住!尔等不仅是为大明开疆拓土,更是为华夏万民,谋一个衣食无忧的未来!遇敌则歼,遇土则占,遇金则取!扬我天威,不负此旗!”

“扬我天威,不负此旗!”陈璘、吴铭及身后数千远征将士齐声怒吼,声震云霄。

吴铭身穿特制的太子太保官袍,外面罩着一件轻便的皮甲,腰间悬着朱元璋御赐的宝剑。他面容肃穆,心中亦是心潮澎湃。数年筹备,无数心血,甚至牺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他不仅仅是监军,更是这支舰队的大脑,是连接现代理念与这个时代的桥梁。

他看向身旁的陈璘,这位历经海战、意志如铁的老将,重重地点了点头。

“登船!”陈璘一声令下。

将士们有序而迅速地登上各自的战舰。吴铭最后向朱元璋、朱标、徐达等人深深一揖,转身,踏上了“定远”号的跳板。徐达看着女婿的背影,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声低不可闻的嘱咐:“活着回来。”

没有多余的告别,帝国的远征,容不下太多的儿女情长。

“起锚!”

“升帆!”

随着一连串的命令,巨大的铁锚在绞盘的轰鸣声中缓缓升起,特制的“麒麟帆”借助滑轮组迅速张开,捕捉着江风。三艘巨舰如同沉睡的巨鲸苏醒,缓缓调转船头,在数十艘护卫舰船的簇拥下,驶出港口,劈开浑浊的江水,向着那蔚蓝与天际相接之处,坚定地驶去。

岸上,朱元璋等人久久伫立,直到舰队的帆影化作天边的黑点,最终消失不见。

“爹,他们会成功吗?”朱标望着空阔的海面,轻声问道。

朱元璋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锐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咱相信,咱大明的儿郎,不比任何红毛鬼差!走吧,回去。接下来,就看他们的了,我们也该做好我们该做的事了。”

舰队出长江,入东海。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无边无际的蔚蓝取代了浑浊的江水,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对于大多数首次进行如此远航的官兵来说,这是新奇而略带恐惧的体验。

吴铭站在“定远”号高高的尾楼甲板上,俯瞰着这支庞大的舰队。白色的浪花在舰首两侧翻涌,海鸥盘旋鸣叫。他深吸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感受着脚下巨舰破浪前行的力量。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横渡太平洋绝非易事,风暴、迷航、疾病、未知的海域、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佛郎机敌人。

“太傅,”陈璘走了过来,与他并肩而立,“按照您推算的洋流航线,我们首先需要借助季风和黑潮(日本暖流)北上,至大致与倭国平行处,再转向东行,利用您所说的‘北大平洋暖流’横渡。此段航程,预计需两月以上,期间可能难见陆地。”

“嗯。”吴铭点头,摊开了根据巴罗信息、航海日志和自己所知修正后的海图,“这是我们目前最可靠的指引。但大海无常,需时刻警惕。命令各船,保持紧密队形,轮流派出快哨船前出侦察。每日测量星辰方位,核对航向。淡水和食物,必须严格管控。”

“末将明白。”陈璘应道,他看着吴铭,眼中带着一丝敬佩。这位年轻的太傅,虽非水师出身,但其对海洋的理解和那些闻所未闻的航海理念,已多次证明其价值。

舰队沿着预定的航线,乘风破浪,向着东北方向航行。最初的几日,风平浪静,航行顺利。官兵们逐渐适应了海上的生活,操练、维护船只、观测海况,一切井然有序。

吴铭也没有闲着。他每日记录航海日志,与随船的格物院匠师讨论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甚至亲自指导航海士们使用改进后的六分仪(基于吴铭概念,格物院初步制作的简陋版本)进行更精确的定位。

然而,大海的脾气的确难以捉摸。航行至第十日,天色骤变,铅灰色的乌云如同厚重的幕布从天边压来,狂风开始呼啸,海面腾起汹涌的巨浪。

“风暴!是风暴!各船降帆!固定物资!全员戒备!”了望塔上传来声嘶力竭的呼喊。

刹那间,刚才还秩序井然的舰队陷入了与自然的搏斗。巨大的战舰在如山般的浪涛中剧烈颠簸,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雨水如同瀑布般倾泻,能见度急剧下降。

吴铭紧紧抓住船舷边的护栏,感受着这超越想象的自然之力,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是他第一次亲身经历如此规模的海上风暴。

“稳住舵轮!”

“检查水密舱!”

“固定火炮!”

陈璘嘶哑的吼声在风雨中隐约传来,显示出丰富的经验。

一个巨浪迎面拍来,“定远”号猛地一震,甲板上海水倒灌,几名水手险些被冲走。吴铭也被浇了个透心凉,冰冷的海水让他打了个激灵。

他抹去脸上的水渍,看着在风暴中挣扎却依旧顽强保持队形的舰队,看着那些在与风浪搏斗中毫不退缩的官兵,一股豪情陡然涌起。

这,就是大明的脊梁!

风暴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当风浪终于平息,朝阳重新洒下金光时,舰队虽然略显狼狈,但核心舰只无一损失,只有几艘哨船受了些轻伤。

劫后余生的官兵们爆发出欢呼。

吴铭站在破损的船舷边,看着远方无垠的海平面,心中更加坚定。

这只是远征路上的第一个坎。前路漫漫,但他相信,这支承载着帝国希望的舰队,必将如同它的名字“龙吟”一般,响彻寰宇,在这片广阔的蓝色星球上,刻下属于大明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龙吟已起,征途万里。未知的彼岸,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遍地黄金的乐土,还是更加残酷的血火考验?答案,就在那波涛汹涌的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