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29章 大航海时代怎么能少了大明!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转眼已过两月。朝堂之上,因朱元璋的强力弹压,明面上的反对声浪小了许多,但暗地里的流言蜚语和非议从未停止。格物院内,对巴罗的“讯问”更加谨慎,所有信息都经过反复交叉验证,进展缓慢。“破浪”号修复完毕,开始了新一轮海试,陈璘带着遴选出的精锐船员,日夜操练,适应改进后的船体和新战术。

吴铭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边应对着各方压力,推进舰队建设,一边时刻关注着东海方向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那艘孤帆远影的“探索者一号”,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这日黄昏,残阳如血,将长江口外的海面染得一片金红。一处隐秘水寨的了望塔上,哨兵猛地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地望向水天相接处。一个微小、模糊的黑点,正挣扎着向海岸线靠近。

那不是熟悉的商船或巡逻舰的轮廓,它行驶得异常缓慢、歪斜,仿佛随时都会散架。桅杆上悬挂的,是一面几乎褪色破损、却依旧能辨认出是大明水师式样的旗帜,以一种奇怪的、半降的方式耷拉着。

“有船!是……是我们的船!是‘探索者一号’!”哨兵嘶哑的喊声打破了水寨的宁静,带着惊骇与激动。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传入京。

当吴铭与蒋瓛、陈璘等人连夜赶到水寨时,看到的是一副令人心颤的景象。

“探索者一号”如同一个从地狱归来的幽灵,船体遍布破损与修补的痕迹,深深的爪印般的刮痕布满了吃水线以上的船板,一面船帆几乎成了布条,主桅杆有明显的断裂后加固的迹象。它静静地靠在码头上,散发着浓烈的海腥、硝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

船员们相互搀扶着,踉跄下船。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爆皮,衣衫褴褛,许多人身受着或轻或重的伤,绑着脏污的绷带。他们的眼神,失去了出发时的锐气与期待,只剩下劫后余生的麻木、深入骨髓的疲惫,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恐惧与震撼的复杂情绪。

统领孙岩是被担架抬下来的。他左臂齐肩而断,伤口用烧焦的布条紧紧捆扎,脸色惨白如纸,气若游丝,仅存的右手却死死攥着一个以油布和鱼皮反复包裹、密封得严严实实的筒状物。

“太傅……指挥使……陈将军……”孙岩看到吴铭等人,黯淡的眼神里迸发出一丝光彩,他想挣扎起身,却被吴铭轻轻按住。

“辛苦了,孙千户,回来就好。”吴铭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孙岩空荡荡的左袖,心中一阵刺痛。

“船……记录……都在……还有……这个……”孙岩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那个紧紧攥着的筒状物递向吴铭,他的手指因用力而关节发白,“我们……看到了……陆地……很大的……陆地……有……奇怪的……人……金色的……玉米……”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气息微弱,但“陆地”、“很大的陆地”、“金色的玉米”这几个词,却如同惊雷,在吴铭、蒋瓛、陈璘耳边炸响!

玉米!果然是美洲!

“我们……遭遇了……风暴……迷失了……方向……后来……找到了……海岸……上岸取水……遇到了……土着……起初……还好……交换了……东西……”孙岩的眼神开始涣散,陷入了回忆与恐惧交织的梦魇,“后来……来了……别的……船……挂着……奇怪旗……佛郎机……是佛郎机人的船!他们……和土着……一起……攻击我们……抢我们的……图纸……和样本……”

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脸上浮现出愤怒与痛苦:“弟兄们……死了……好多……为了保住……这些东西……王把总……他点燃了火药……和冲上来的……红毛鬼……同归于尽……我才……才……”

他猛地咳嗽起来,带出点点血沫,再也说不下去,昏死过去。

“军医!快!”吴铭厉声喝道,立刻有随行军医上前进行紧急救治。

吴铭紧紧握着那个尚且带着孙岩体温和血渍的筒状物,感觉重若千钧。这里面,装着的是“探索者一号”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航路记录、海图,以及……可能存在的玉米样本!

他立刻下令,所有幸存船员隔离休养,由蒋瓛的人负责询问详细经过,严格保密。他和陈璘则带着那个筒状物,以及船上找回的航海日志、破损的星图仪器等所有物品,连夜返回格物院密室。

密封被小心翼翼地打开。筒内是几卷用油布保护得极好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航向、风速、洋流、星辰方位,绘制着粗糙却关键的海岸线、岛屿,以及一些奇特动植物的素描。而在最里面,是一个更小的、密封的锡罐。

打开锡罐,一股淡淡的、干燥的谷物气味散发出来。里面是十几粒金灿灿、略显干瘪却形态完整的——玉米粒!以及几块已经发蔫、长出些许根芽的——马铃薯块茎!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亲眼看到这来自新大陆的作物,这足以在将来养活亿万人口的“祥瑞”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时,吴铭的心脏依旧狂跳起来,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孙岩他们没有看错!他们真的到达了美洲的西海岸!

陈璘虽然不完全明白这两种作物的巨大意义,但看着吴铭激动的神色和孙岩拼死保护的举动,也意识到此物非同小可。

然而,喜悦很快被沉重的现实冲淡。航海日志的后续部分和幸存船员的零散口供,逐渐拼凑出一幅惨烈的画面:

“探索者一号”确实凭借吴铭指引的洋流航线,成功横渡了大半太平洋,抵达了一片陌生而广袤的大陆西海岸。最初与当地土着的接触是谨慎而友好的,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瓷器、丝绸小物件换取了食物(包括玉米和土豆)和淡水。但好景不长,就在他们补充给养、绘制海岸图时,两艘悬挂着佛郎机旗帜(并非巴罗所属势力,是另一种标记)的武装帆船出现了。

这些佛郎机人似乎与某些土着部落结盟,他们目标明确,直接攻击“探索者一号”,试图抢夺船只、俘虏人员,尤其是航海图和日志。一场实力悬殊的遭遇战在海岸边爆发。“探索者一号”凭借速度和灵活性且战且退,船员们浴血奋战,最终以超过三分之二人员阵亡、船只重创的代价,才侥幸摆脱追击,踏上归途。归途中又遭遇风暴,损失进一步加剧……

“佛郎机人……他们果然已经在那边建立了据点,甚至开始殖民!”吴铭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寒意。对手的动作,比想象的更快!“探索者一号”的遭遇证明,东方航线上,不仅有自然的凶险,更有早已蹲守的恶狼!

“探索者一号”带回了希望的种子,也带回了染血的警讯。通往新大陆的道路,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与牺牲的征服之路。

吴铭凝视着那几粒金黄的玉米和蔫萎的土豆,仿佛看到了无垠的沃野,也看到了即将燃起的、跨越重洋的战火。

他拿起一枚玉米粒,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那坚硬外壳下蕴含的生机。

“孙岩和弟兄们的血,不会白流。”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密室的墙壁,望向西方皇宫的方向,也望向东方无垠的大海。

“我们必须更快,更强!这片富饶的新世界,大明……绝不能缺席!”

新的风暴,随着这艘幽灵船的归航,已然拉开了序幕。

“探索者一号”幸存者被严密隔离在格物院深处,由最好的医师和蒋瓛的人共同照看、询问。关于航程细节、战斗经过以及那遥远大陆的一切信息,都被严格封锁,仅限于吴铭、蒋瓛、陈璘及极少数皇帝心腹知晓。

然而,那几粒金黄的玉米和蔫萎的土豆块茎,却被吴铭用最隆重的仪式,连同孙岩等人拼死保下的航海日志、海图副本,一同呈送到了朱元璋的御案前。

武英殿内,灯火通明。朱元璋、朱标,以及被紧急召入的徐达,围在御案旁,目光都聚焦在那几颗看似不起眼的“种子”上。

吴铭站在下首,语气沉痛而激昂,将“探索者一号”的远征、发现、遭遇战以及惨烈归途,精简而清晰地禀报完毕。他重点强调了那“广袤无垠的新大陆”,以及这两种名为“玉米”、“土豆”的作物,根据船员观察和土着交流所得知的——惊人的耐旱、耐瘠、高产特性。

“……陛下,太子殿下,魏国公。孙岩等人所见之陆地,其广阔恐不亚于我大明!此二物,据闻极易种植,亩产远超稻麦,尤其这‘土豆’,可在贫瘠山地生长,实乃活命之宝!若引种成功,假以时日,我大明将再无饥馑之忧!”吴铭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朱元璋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拈起一粒玉米,放在眼前仔细端详,那金黄的色泽在宫灯下流转着诱人的光晕。他又看向那块已经发芽的土豆,眉头紧锁,眼神深处却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波澜。

作为底层出身、经历过饥荒的皇帝,没有人比他更懂得“粮食”二字的千钧重量!能让百姓吃饱肚子,是王朝稳固的基石!若此二物真如吴铭所言,其意义,甚至远超一座金山!

“再无饥馑之忧……”朱元璋喃喃重复着这句话,手指微微颤抖。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射出骇人的光芒,死死盯住吴铭:“吴铭!你可知,若此言有虚,乃是欺君之罪!”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吴铭毫不犹豫,躬身到底,“此乃孙岩及数十忠勇将士以性命验证之事!航海日志、海岸图稿皆在,那大陆之广袤,作物之奇特,绝非虚言!佛郎机人已先至一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我等迟疑,待其站稳脚跟,凭借当地资源反哺其国,则我大明危矣!”

“父皇!”朱标也被这巨大的信息冲击得心神激荡,但他更显稳重,“吴太傅所言若属实,此实乃天佑大明!然引种新作物,需谨慎,当先于皇庄或选定州县试种,观其成效,再行推广。且海上威胁已现,佛郎机人亡我之心不死,水师武备,必须加强!”

徐达更是须发皆张,一巴掌拍在御案上,震得那几粒玉米都跳了起来:“打!必须打!红毛鬼都堵到咱家门口,杀咱的兵,抢咱的东西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陛下,给臣一支舰队,臣愿亲征,扫平海上宵小,为死去的儿郎们报仇,把那什么新大陆,也纳入我大明版图!”

徐达的请战,充满了武将的悍勇与直接。

朱元璋没有立刻表态。他缓缓坐回龙椅,目光在儿子、女婿和心腹重臣脸上扫过,最后重新落在那几粒“祥瑞”之上。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巨大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同冰与火,在他胸中激烈碰撞。粮食,他渴望。疆土,他渴望。但远征海外,风险莫测,朝中阻力重重,国库压力巨大……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低沉而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

“标儿,试种之事,由你亲自督办!就在皇庄和吴铭之前待过的边镇特区,选最可靠的老农,划出最好的田地,给咱像伺候祖宗一样把这两种宝贝给咱种出来!有任何进展,直接报与咱知!”

“臣遵旨!”朱标肃然应道。

“徐天德(徐达字),你的杀性收一收!”朱元璋看向徐达,眼神锐利,“跨海远征,非同小可,不是光靠勇猛就行的。你的任务,是给咱把水师盯紧了!‘破浪’号海试完毕,立刻形成战力!新舰建造,一刻不能停!士卒操练,往死里练!咱要的是一支能远航、能打仗的虎狼之师,不是只能在近海晃悠的摆设!”

“陛下放心!水师儿郎,绝不给陛下丢脸!”徐达抱拳,声若洪钟。

最后,朱元璋的目光定格在吴铭身上,复杂难明:“吴铭,你……很好。又一次,你给咱,给大明,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麻烦。”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无比凝重:“‘星槎’计划,提升为帝国最高机密,代号‘龙吟’!由咱亲自掌控,太子协理,你吴铭总揽实务,蒋瓛负责内外肃清,徐达督练水师!工部、户部、格物院,一应资源,优先保障!谁敢阳奉阴违,拖后腿,蒋瓛,你知道该怎么做!”

“臣等领旨!”吴铭、蒋瓛(从阴影中现身)同时躬身,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也感受到了皇帝破釜沉舟的决心。

“至于朝中那些嗡嗡叫的苍蝇……”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咱暂时不动他们,让他们再蹦跶几天。蒋瓛,给咱把他们的底细,尤其是和那个‘四海绸缎行’的勾当,查个底朝天!等‘龙吟’计划需要的时候,咱要用他们的脑袋,来祭旗!”

皇帝的意志,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四射。一场围绕新作物引种和远洋舰队建设的国家级战略,以最高规格和力度,开始全速推进。

而此刻,远在江南某处奢华园林深处,“四海绸缎行”的大东家,也收到了“探索者一号”有船侥幸归航的模糊消息。他手中的精美瓷杯,“啪”地一声被捏得粉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废物!那么多船,竟然还让他们有人活着回来!”他低声咆哮,眼中充满了不安与狠厉,“不能再等了……必须在他们成势之前,掐灭这团火!”

他转向阴影中一个沉默的身影,压低声音,下达了新的指令。

风,更急了。随着“祥瑞”入京,帝国巨轮调整航向,驶向深蓝的同时,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也终于亮出了淬毒的獠牙,准备发动致命一击。平静的假象之下,决战的气息,已悄然弥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