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13章 太平洋是我大明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无名岛礁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大明水师的威名已随着商船的信风,迅速传遍沿海,并悄然飘向更遥远的南方海域。然而,凯旋的荣耀与内部的赞誉,并未让吴铭有丝毫松懈。他深知,初战告捷固然可喜,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运用这支新生力量,应对更加复杂诡谲的局势。

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南洋方向的暗流。

通过广州市舶司与那些往来于满剌加(马六甲)、苏门答腊乃至天方(阿拉伯)的番商接触,零散却不容忽视的信息被汇集到吴铭的案头:盘踞在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国,近年来势力扩张迅猛,对往来商船课以重税,甚至时有扣押、劫掠之举;更有一些皮肤黝黑、被称为“佛郎机人”的西番(指早期葡萄牙探险者),驾驶着形制奇特的夹板船,开始出现在南洋诸岛之间,其船坚炮利,态度倨傲,与本地土王及过往商船屡生摩擦。

“树欲静而风不止。”吴铭在水师衙门的议事厅内,指着墙上那幅愈发详尽的南洋海图,对陈璘及几位水师高级将领说道,“我大明开海通商,利益所至,必引觊觎。满者伯夷欲垄断香料海路,佛郎机人远道而来,其心更不可测。南海,已非昔日之平静内湖。”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水师初建,不宜贸然与强权开启大规模战端。然,亦不可示弱于人。当务之急,是‘宣威’与‘探察’并举。”

他下令,由陈璘率领第一舰队主力,继续扫荡广东至福建沿海残存的零星寇患,巩固航路安全,并定期进行远海巡航训练,锤炼官兵,示之以强。

同时,派遣数艘装备精良、航速快的海鹄船,组成一支精干的“南洋探察分队”,搭载通晓番语、熟悉海情的官员及商人,以“护送商船”、“友好通商”为名,南下探察满者伯夷及佛郎机人的虚实,收集水文、地理、风土人情情报,并尝试与沿途其他较为友好的土邦(如旧港宣慰司等)建立联系。

“记住,尔等此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非奉令不得擅启战端。但若有人敢犯我旌旗,欺我商民,则雷霆还击,不容姑息!”吴铭的指令清晰而坚定。

就在水师的目光投向遥远南洋的同时,太保府内,也悄然响起了一声不同凡响的“清音”。

吴铭次子,年方六岁的吴麟,其数学与格物天赋愈发凸显。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算术和看图,开始对实物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吴铭书房里那个用于演示杠杆与滑轮原理的简易教具,成了他最爱摆弄的“玩具”。

这一日,吴铭下朝回府,刚踏入院门,便见吴麟蹲在院中那架用于提水的旧式辘轳旁,小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什么。徐妙锦在一旁无奈地笑道:“这孩子,盯着这辘轳看了快一个时辰了,饭都不肯吃。”

吴铭心中一动,走过去蹲下问道:“麟儿,在看什么?”

吴麟抬起头,指着辘轳那粗糙的木质轴承和缠绕的绳索,又拿出他随身携带的小炭笔和木板,上面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圆和线:“爹爹……磨……费劲……能不能……滑滑的?” 他词汇有限,只能用手比划着“转动”和“顺滑”的意思。

吴铭瞬间明白了!儿子是在思考如何减少辘轳轴承的摩擦力!他内心震撼不已,一个六岁孩童,竟已能观察到如此细节,并本能地思考改进之法!这已不仅仅是算术天赋,而是触及了工程设计的核心——优化与效率!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引导道:“麟儿觉得怎样可以‘滑滑的’?”

吴麟歪着头想了想,又在地上画了个圈,然后在圈里点了许多小点,仰脸看着吴铭,眼神带着询问。

吴铭立刻命人取来一点清油和一根木棍,他将清油涂抹在辘轳的轴承处,然后让吴麟再去转动。感受到那明显变得轻省了许多的力道,吴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和满足的笑容!

“对!就是这样!用油,可以减少‘磨’,让它们‘滑滑的’!”吴铭肯定了他的发现,并趁机解释了“摩擦力”和“润滑”的简单概念。

此事虽小,却让吴铭看到了吴麟身上那近乎本能的、对机械原理的洞察力与改进**。他意识到,这个儿子未来的道路,或许真不在于经史子集,而在于这格物致用之学。他心中暗自决定,要为他寻找更好的引导者,或许……工部那些不擅言辞却手艺精湛的大匠,或是军器局里那些埋头钻研的巧匠,会是更好的老师?

数日后,三艘悬挂着大明龙旗的海鹄船,在金陵军民的目光欢送下,扬帆南下,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南洋。 而在太保府的书房中,六岁的吴麟,正对着一个更复杂的、关于船舵转向省力机构的简易模型,开始了他的新一轮“研究”。

夏去秋来,当北方的风开始带上凉意时,那支南下探察的“海鹄”分队,终于有消息传回。不是捷报,也不是噩耗,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充满了机遇与危机的复杂情报。

信使是随行的市舶司官员,他风尘仆仆,面带疲惫与兴奋交织的复杂神情,在东宫向朱标和吴铭禀报:

“殿下,太傅!我等依令南下,沿途确与旧港宣慰司等土邦有所接触,彼等对我大明使节尚算恭敬,然言谈间对满者伯夷之强横多有畏惧。及至爪哇海域,方知传闻不虚!满者伯夷战船众多,控扼海峡,对往来商船课税极重,稍有不从便扣押货物,乃至伤人!”

“更令人心惊者,乃是那些佛郎机人!”信使语气加重,“其船虽不大,然船体坚固,两侧开有炮窗,装备一种射程极远、威力颇大的‘长管火铳’(指早期加农炮),我分队曾远远望见其与一土邦船只冲突,仅数轮炮击,便将对方木船轰得千疮百孔!其人性情彪悍,目中无人,已强占满剌加(马六甲)附近数处小岛,修建堡垒,俨然有久居之势!”

情报证实了吴铭最坏的猜想。一个区域性强权(满者伯夷)和一个拥有技术优势的远方来客(葡萄牙人),同时出现在了大明传统的利益辐射圈内。

“然,危机之中,亦存机遇。”信使话锋一转,“满者伯夷虽强,然其内部分封林立,并非铁板一块。邻近的苏门答腊岛上的一些土邦,如亚齐等,对其早有不满。而佛郎机人虽船炮犀利,但毕竟远来,人数稀少,且与满者伯夷及诸多土邦关系紧张。其中一支佛郎机船队的首领,通过通译表示,愿与我大明接触,商讨‘合作’事宜,似有意借我大明之势,抗衡满者伯夷,以便其经商传教。”

合作?与那些狼子野心、强占他人家园的佛郎机人?

朱标闻言,眉头紧锁,看向吴铭:“太傅,此事……你如何看?”

吴铭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权衡。与虎谋皮,风险极大,佛郎机人的最终目的绝非简单的经商。但若一概拒绝,将其彻底推向对立面,或使其与满者伯夷勾结,对大明更为不利。

“殿下,”吴铭缓缓道,“佛郎机人,不可信,但可‘用’。其船炮技术,尤值得关注。臣以为,可允其至广州,于市舶司框架内,限定规模,进行有限度的贸易。同时,严令其遵守我大明律法,不得滋事,不得私传其教。借此机会,我可近距离观察其船炮,尝试接触其匠人,探知其虚实。此乃‘羁縻’与‘师夷’之策。”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然,根本之策,仍在自强!满者伯夷与佛郎机人,皆因见我海疆力量不足,方敢如此肆无忌惮!当务之急,是加速水师建设,尤其是大洋舰的建造与列装!唯有手握足以震慑群雄之力,方能在南海这盘大棋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朱标深以为然,即刻与吴铭一同觐见朱元璋,禀明南洋情势与应对之策。

然而,水师加速建设,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 当吴铭在朝会上提出,需增拨款项,用于在福州、广州加速建造第二批共四艘大洋舰及配套舰船,并扩大水师学堂规模时,刚刚平息不久的反对声浪,再次冒头。

“陛下!水师初建,已耗费巨万,如今初战告捷,海疆暂靖,正当与民休息,缓建水师,以苏民力!岂可再行扩增?”

“南洋番邦争斗,与我大明何干?佛郎机人更是化外野人,何必与之往来?徒耗钱粮而已!”

“吴太傅张口便是数艘巨舰,可知民间为此需加征多少税赋?此非强国,实乃穷兵黩武!”

反对者依旧打着“恤民”、“祖制”的旗号,试图掐断水师的成长脉络。

吴铭早有准备,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让户部官员呈上了广州市舶司近一年的税收明细,以及因海路畅通后,东南沿海各地商税、工坊收入的增长数据。

“陛下,诸位同僚请看,”吴铭指着那令人咋舌的增长数字,“水师所护,非止战船,更是这条流淌白银之商路!去岁水师未成时,海寇猖獗,商路时有断绝,税收几何?今岁水师初立,航路畅通,税收又几何?今日投入水师之银钱,他日皆可从这海上商路十倍、百倍收回!若因吝惜小费,自断财路,致使海寇再起,商路断绝,届时损失,岂是今日所省银钱可比?!”

他用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回击了“耗费国帑”的指责。数据面前,许多反对者哑口无言。

朱元璋看着那实实在在的税收增长,再想到南洋那潜在的威胁与佛郎机人那犀利的火炮,心中天平已然倾斜。他最终拍板:“准吴铭所奏!水师建设,关乎海疆安宁,亦关乎国计民生,不得延误!所需钱粮,由内帑与市舶司税收优先支应,不足部分,户部统筹,不得推诿!”

圣意再决,水师建设的车轮再次加速滚动。

吴铭知道,与佛郎机人的接触将是一步险棋,与满者伯夷的潜在冲突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大明的帆影既已驶入深蓝,便只能迎着风浪,不断向前。

他回到府中,书房的灯再次亮至深夜。案头一边是佛郎机人船只的初步素描与性能推测,一边是加速建造新舰的计划书。而在不远处的院子里,六岁的吴麟,正就着灯笼的光芒,对着一个吴铭给他做的、简化了的水力传动模型,痴迷地拨弄着,试图让水流带动的小木轮更顺畅地转动。

海外的惊涛与朝堂的暗涌,家国的重任与稚子的好奇,在这洪武十八年的秋夜里,交织成一幅复杂而充满张力的画卷。前路漫漫,唯有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