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94章 主帅岂可不涉险地?

庞大的舰队驶离闽江口,如同一条挣脱束缚的巨龙,真正投身于浩瀚无垠的南海。初离海岸时,还能见到零星的渔船和熟悉的山峦轮廓,但不过一两日功夫,四周便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蔚蓝。天是高远的蓝,海是深邃的蓝,水天一色,唯有洁白的云朵和舰队的帆影点缀其间。

对于大多数从未远航的士卒而言,这是一种新奇而又令人不安的体验。远离了坚实的土地,人的渺小感被无限放大。吴铭虽有两世记忆,但亲身经历这种规模的古代远洋航行,也是头一遭。他强压下因船只持续颠簸带来的轻微不适,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旗舰“靖海一号”的指挥台上,观察海况,查阅海图,与熟悉水文的向导商议航线。

航行并非一帆风顺。出发后第四日,舰队遭遇了一场不小的风浪。乌云压顶,狂风卷起数米高的浪头,狠狠拍击着船体,木制战舰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吴铭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下令舰队收缩队形,降帆减速,各船务必用缆绳相互连接,以防失散。他本人则坚持留在甲板上,与舵手、水手共同应对,稳定军心。虽然吐得昏天黑地的士卒大有人在,但整个舰队在有效的指挥下,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考验。

“看来这晕船药还得改进配方,”风浪稍歇,吴铭扶着船舷,脸色有些发白,内心却不忘吐槽,“下次得加点薄荷或者姜片?不过指挥系统经受住了实战检验,项目风险管理到位。”

经过十余日的航行,根据星象和罗盘(结合了吴铭提出的一些简易导航修正法)测算,舰队已逐渐接近吕宋群岛的外围海域。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了望哨增加了双倍人手,不分昼夜地监视着海平面。汤晟率领的前锋舰队不时传回讯息:发现零星可疑小舟,但对方一见大明旗号便迅速逃离,显然是“夜枭”放出的眼睛。

这一日,黄昏时分,前锋舰队突然发来紧急信号:发现一艘形制奇特、与升龙岛俘获敌船相似的双桅快船,正在前方一处岛礁密布的水域迂回,似在引路或侦察!

“命令汤将军,咬住它!但切勿深入礁区!主力舰队保持距离,随时准备接应!”吴铭立刻下令。他知道,这很可能是“星槎”派出的诱饵,企图将明军引入危险的水域。

果然,那艘敌船异常狡猾,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犬牙交错的礁石间穿梭。汤晟的船只较大,不敢贸然跟进,只能在外围周旋,发射火箭驱赶,但效果甚微。

吴铭在旗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局势,眉头紧锁。这种“敌暗我明”、受制于水文条件的战斗,最为棘手。他注意到那艘敌船的行动似乎有某种规律,并非盲目乱窜。

“拿海图来!”他下令。很快,附近海域的详细海图铺开。吴铭仔细比对着敌船的航迹和图上标注的暗礁、水道。

“大人,您看!”一名老向导指着图上一处极为狭窄、但标注为“可通大船”的水道,“贼船几次看似要撞礁,最后都险险擦着这边过去!它是不是在……在给我们引路?或者说,想让我们走这条它认为安全的路?”

吴铭眼中精光一闪!有道理!对方可能不是在单纯逃跑,而是在进行战术引导,想把明军主力引入一个预设的埋伏圈,或者是一片更危险、但海图上未曾标注的暗礁区!

“传令汤将军,停止追击!全军后撤,远离礁区!派出小艇,谨慎探查那条水道及周边水域,测量水深,寻找暗桩!”吴铭果断改变策略。

命令下达,明军舰队迅速后撤,摆出防御阵型。那艘敌船见明军不上当,在原地徘徊片刻后,悻悻地向远海遁去。

随后的小艇探查果然发现了问题!那条“可通大船”的水道入口处,水下竟然被人为设置了不少削尖的木桩!若非及时察觉,大型战舰贸然闯入,必受重创!

“好险!”汤晟回来后,心有余悸,“大人明察!若非您及时看破,末将险些中了奸计!”

吴铭看着远处消失的敌船,神色凝重:“看来,‘星槎’对我们的到来早有准备,而且对此地海情了如指掌。接下来的路,要更加小心了。”

这初次接触,虽未发生大规模战斗,却像一次无声的交锋,试探了彼此的虚实。明军展现了严明的纪律和吴铭谨慎的指挥,而“夜枭”则暴露了其熟悉地形、善于设置陷阱的特点。

舰队在相对安全的外海下锚休整。吴铭召集众将,重新评估敌情,调整战术。他强调,越是接近目标,越要防止急躁冒进,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夜色笼罩海面,舰队灯火如星。吴铭站在船头,望着南方那片更加幽暗的海域。珍珠屿就在那个方向,“雾隐”和“星槎”想必正严阵以待。初遇的暗礁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初遇暗礁的教训,让整个明军舰队如同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之前的锐气稍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谨慎、甚至带着几分压抑的紧张氛围。吴铭下令舰队在远离主要航道的开阔海域下锚休整,同时派出更多的小型哨船,对周边岛屿、水道进行地毯式侦查,绘制更精确的海图,尤其是寻找那些海图上未曾标注的暗礁和潜在伏击点。

休整期间并不平静。夜间,时常有不明身份的小船如同鬼魅般在舰队外围游弋,远远窥探,一旦明军船只试图靠近,便迅速消失在黑暗或礁石丛中。这无疑是“星槎”指挥下的骚扰战术,意在疲敌精神,摸清明军布防规律。

更有甚者,一日清晨,巡逻的快艇在舰队侧翼发现了几艘被遗弃的破烂小筏,筏上堆满了引火之物,虽未点燃,但其意图不言而喻——火攻!幸得发现及时,未酿成大祸。显然,“星槎”在正面交锋失利后,转而采用了更阴损的袭扰手段。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名性急的副将忍不住抱怨,“贼人像水蚊子一样叮咬,我军日夜戒备,士卒疲惫,何时才能直捣黄龙?”

吴铭站在船头,望着远处如黛的群岛剪影,神色平静:“急躁,正中了对方下怀。‘星槎’此举,恰说明他手中可用之力有限,不敢与我主力正面抗衡,只能行此龌龊伎俩。传令下去,各船轮番警戒,确保士卒休息。加强夜间灯火管制,哨船巡逻范围外扩十里,遇有小股骚扰,驱离即可,不必深追。我们的目标,是珍珠屿,不是这些蝇营狗苟之辈。”

他深知,在这种心理博弈中,冷静和耐心比刀剑更有效。他一方面加强自身防护,另一方面,则督促侦查队伍加快进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日后,几支深入群岛缝隙的侦查小队带回了关键情报。他们冒险穿越了几处险要水道,从不同角度观察了珍珠屿。综合各方信息,珍珠屿的防御体系逐渐清晰:

岛屿唯一的深水港湾入口狭窄,且两岸高地疑似设有炮位(根据工事痕迹判断)。湾内水域开阔,足以停泊数十艘大船,但出口易守难攻。岛上营垒主要集中于临海的山坡和港湾附近,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侦查员发现,在珍珠屿与邻近几个小岛之间的关键水道上,似乎有若隐若现的粗大铁索痕迹,沉于水下!这显然是防备大型战舰突入的障碍!

铁索横江! 吴铭心中一震。这是中国古代水战中常见的防御手段,没想到“雾隐”也用了这一招!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正面强攻的难度和风险。

“能否找到绕过主航道、可以登陆的地点?”吴铭追问。

侦查员回报:岛屿其他方向多是悬崖峭壁或浅滩礁石,大队人马难以登陆,仅有几处可能供小股部队攀爬的地点,但必然防守严密。

情况变得棘手起来。珍珠屿就像一个浑身是刺的海胆,正面强攻代价巨大,侧翼迂回又困难重重。

就在吴铭与诸将对着新绘制的草图苦苦思索破敌之策时,一名负责监听敌军信号的书记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发现:他们截获了一段疑似“夜枭”内部联络的灯语信号,经过破译,大意是“货将至,备接应”,并提及了一个名为“乌鸦礁”的地点,位于珍珠屿西南方向一日航程处。

“货将至”? 吴铭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在此时此地,所谓的“货”,极有可能是“西芒”承诺提供的西番火器,或其他重要物资!这是“夜枭”的补给线,也是其软肋!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吴铭脑中成型。他立刻召集心腹将领。

“诸位,强攻珍珠屿,恐伤亡惨重。然天赐良机,敌之命脉,已露于我前!”吴铭指着海图上“乌鸦礁”的位置,“此处乃敌接应补给之地,守备必然不如本岛严密。若我遣一支精锐,先行夺取此地,或伏击其运输船队,不仅能断敌粮草军械,更可缴获西番火器,知己知彼!甚至,可冒充接应人员,混入珍珠屿!”

汤晟闻言,眼中放光:“大人此计甚妙!围点打援,攻敌必救!末将愿率敢死之士,前往乌鸦礁!”

其他将领也纷纷赞同,认为这比直接硬啃珍珠屿划算得多。

吴铭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汤将军,你乃前锋主将,需在此统领大局,迷惑敌军。此次行动,贵在精奇迅捷,我意,由本官亲自挑选一队精锐,乘快船前往!”

“大人不可!”众将大惊,纷纷劝阻,“主帅岂可轻涉险地?”

吴铭摆手制止众人,目光坚定:“此战关键,在于出其不意,细节把握至关重要。我亲临现场,方能随机应变。况且,”他顿了顿,“我对西番火器略有了解,若有所获,可即刻研判,利于破敌。此事已决,不必再议!”

他深知此行风险,但更清楚机会转瞬即逝。若能成功截断“夜枭”的补给,甚至获得其与西番勾结的铁证,对后续战事和外交都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计划既定,立刻开始准备。吴铭精选了三百名最悍勇、精通水性的士卒,配备强弓硬弩、火铳及登船跳帮的器械,分乘十艘速度最快的“海鹄”快船。为了伪装,船只涂抹了深色涂料,卸去了明显的官方标识。

临行前,吴铭将舰队指挥权暂交汤晟,再三叮嘱:“我走后,舰队依旧保持对珍珠屿的压迫态势,每日佯动,作出即将进攻的假象,吸引‘星槎’注意。但切记,没有我的信号,绝不可真正发动总攻!”

是夜,月黑风高。十艘快船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驶离主力舰队,向着西南方向的“乌鸦礁”,疾驰而去。吴铭站在为首的快船上,夜风拂面,带着一丝决绝的凉意。

主力舰队的方向,灯火渐远。而前方,是未知的险境和可能扭转战局的契机。这场跨海征剿的胜负手,或许就落在了这次奇袭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