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76章 狗汉奸,你敢叛国?

夜色深沉,吴铭书房内的烛火却亮至三更。他面前摊开着锦衣卫刚刚送来的最新密报。

那名与周谨接触过的福建商人,代号“海蛇”,其真实身份是泉州一家颇具规模船行“顺风号”的东家,姓郑。

锦衣卫设法截获了“海蛇”准备送出的一封密信,信中用了一种极为隐晦的暗语写成,表面看是汇报一批南洋香料的价格行情,但经过锦衣卫中精通密译的高手破译,其真实内容令人心惊:

“……‘木料’(暗指军械图纸或技术)样品已验,‘老主顾’(暗指海外势力)甚为满意,愿出‘千金’(暗指高价)求购‘大料’(可能指更完整的技术或大型装备)。”

“然‘看林人’(暗指朝廷\/监管方)近日巡查甚紧,‘林场’(暗指军器监\/兵部)内风声鹤唳。‘啄木鸟’(暗指周谨?或中间人)言需暂避风头,待‘雨季’(暗指合适时机)再行交割。”

“下次‘渔船’(暗指接货船只)将于月圆之夜,泊于‘老礁石’(暗指海外接应点)……”

密信虽未直言,但“木料”、“大料”、“看林人”、“林场”、“啄木鸟”这一系列暗语,几乎坐实了周谨利用职务之便,涉嫌向外走私军械技术的罪行!

而“老主顾”的满意和进一步求购的意愿,则表明海外势力对获取大明军事技术有着持续且强烈的需求。

“月圆之夜,老礁石……”吴铭的手指在这几个词上重重划过。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行动线索!下一次交易的时间、地点(暗指),都已明确。

“能否确定‘老礁石’的具体方位?”吴铭立刻问向如同影子般侍立一旁的锦衣卫小旗。

小旗回道:“回大人,暗语所指通常极为隐秘。但结合此前张老汉所言及我等掌握的海图,推测应在福建外海某处无人岛礁。‘海蛇’的船队近期有集结迹象,目标海域可大致圈定。只要盯紧‘海蛇’,必能找到‘老礁石’。”

吴铭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立刻抓人破案的冲动。现在动手,或许能人赃并获抓住“海蛇”甚至周谨,但很可能就此斩断线索,无法揪出更深层的“啄木鸟”(如果周谨不是最终主谋)以及海外的“老主顾”。这无异于打草惊蛇,只掐断了藤蔓,却未能伤及深藏的根茎。

“陛下旨意,是要顺藤摸瓜,查清根源。”吴铭沉吟道,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周谨是条大鱼,但未必是最大的那条。‘夜枭’组织能运作如此之久,其保护伞可能不止一层。”

他迅速做出决策:

严密监控,按兵不动:对周谨和“海蛇”的监视提升至最高级别,但暂时不予抓捕。要确保“月圆之夜”的交易能够如期进行,或者说,要在其交易过程中动手。

张网以待,人赃并获:调动所能协调的锦衣卫精锐及可靠水师力量,提前在预估的“老礁石”海域布控。不仅要抓接货的“海蛇”,更要尝试追踪前来接应的“渔船”,直捣黄龙!

深挖背景,查找关联:继续深挖周谨的升迁轨迹、人际关系网、财务情况,尤其是他与江南籍官员、乃至可能存在的更高层级官员的关联。同时,彻查“顺风号”船行的所有背景及海上活动记录。

“我们要的,不是一两个罪犯,而是整个勾结海外、窃取军机的网络!”吴铭斩钉截铁地对小旗说道,“通知下去,依计行事。所有环节,务必谨慎,绝不能走漏风声!”

“卑职明白!”小旗领命,身影再次融入夜色。

书房内重归寂静,吴铭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夜风拂面,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仰望星空,月牙弯弯,距离月圆之夜,还有不到十天。

“希望能钓出条真正的大鱼,不然都对不起我这几天掉的头发!”

月圆之夜,海面如镜。数艘没有任何标识的大型帆船悄然泊在礁盘背风处,与阴影融为一体,正是“海蛇”郑掌柜的船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等待。

与此同时,在更远处的黑暗海面上,几艘经过伪装、看似普通渔船的船只静静漂浮着。

船上,是精锐的锦衣卫番子和吴铭通过关系调来的部分绝对可靠的水师好手。

吴铭本人并未亲临险地,他坐镇于后方一艘快船上,通过预设的灯火信号接收前方情报。这不是他逞个人英雄的时候,统筹指挥才是他的职责。其实,主要是有了位子、票子、房子、妻子、孩子之后变得惜命起来。

“大人,‘海蛇’船队已抵达预定位置,未见异常。”一名锦衣卫低声道。

吴铭透过单筒望远镜(这是他根据记忆让工匠勉强打磨出来的简易版,效果一般但胜于无)观察着远处模糊的船影,心跳不免加速。

这是他第一次策划并远程指挥如此规模的实战行动,感觉比主持任何跨国项目谈判都要刺激。

时间一点点过去,海面只有波浪轻拍船舷的声音。就在众人神经紧绷到极点时,了望哨突然发出低呼:“有船来了!东南方向,一艘快船!”

只见一艘船体修长、帆装奇特的双桅快船,向“海蛇”的船队靠拢。这船型与张老汉描述、以及大明常见的船只都截然不同!

“是‘渔船’!他们来接货了!”吴铭精神大振,“发信号,按第一方案行动!务必人赃并获,尽量活捉接应船上的人员!”

三声炮响为号。刹那间,原本寂静的“渔船”四周海面,数艘“小渔船”猛然扯去伪装,露出狰狞的撞角和碗口铳!水师战船则从侧翼包抄而上,堵住退路!

“奉旨拿贼!弃械投降!”怒吼声在海面上炸响。

“海蛇”的船队显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精准的伏击,顿时大乱。有人试图起锚扬帆,有人拿起兵器准备抵抗。而那艘接应的奇特快船反应极快,见状毫不犹豫地调转船头,试图凭借速度强行突围!

“想跑?拦住它!”指挥前线的一名锦衣卫百户厉声喝道。

水师战船奋力拦截,炮弹破空,排枪射击。海面上顿时陷入一片混战。那奇特快船异常灵活,左冲右突,眼看它就要冲破并不严密的包围圈——

关键时刻,一艘伪装成货船的大型船只横切而至,正是吴铭安排的后手!船头包铁,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奇特快船的侧舷!木屑飞溅,奇特快船速度骤减,船体明显倾斜。

“弃枪!跳帮!抓活的!”锦衣卫和水师官兵趁机抛出钩索,如狼似虎地跃上敌船。甲板上爆发了激烈的白刃战。接应船上的水手武艺高强,装备精良,抵抗十分顽强,但终究寡不敌众,渐渐被压制。

另一边,“海蛇”郑掌柜见大势已去,面如死灰,瘫坐在甲板上,被轻易擒获。其船队成员也纷纷投降。

战斗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以官军的全面胜利告终。奇特快船被俘,船上包括船长在内的十余人被生擒,其余抵抗者格杀勿论。“海蛇”及其核心手下悉数落网。

天光微亮时,捷报传回吴铭的快船。当听到成功俘获接应船及其人员,并缴获了船上尚未来不及转移的几口沉重木箱时,吴铭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松弛下来,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立即下令:所有俘虏分开看押,严加审讯,尤其是那奇特快船的船长和“海蛇”郑掌柜;缴获的木箱原封不动,派重兵看守,即刻运回最近的港口查验;参战人员论功行赏,同时下达封口令。

返回港口的路上,吴铭亲自查看了那几口木箱。打开其中一口,里面并非金银财宝,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卷轴和书册!他随手拿起一卷展开,瞳孔骤然收缩——上面绘制的,竟是某种大型攻城器械的详细结构图,虽与明军制式略有不同,但核心原理一看便知!另一口箱子里,则是关于火器铸造工艺的笔记,其中一些配方和流程,明显带有尝试改进的痕迹!

这些,就是“木料”和“大料”!是军国重器图纸和技术资料!

吴铭的心沉了下去,也燃起了怒火。周谨和其背后的势力,窃取的竟是如此核心的机密!这已不是普通的里通外国,而是当汉奸资敌叛国!不,已经不是单单背叛国家这么简单了,这是背叛民族!

“即刻八百里加急,禀报陛下!人赃并获,案情重大!”吴铭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冷厉。

当吴铭押解着重要人证、物证,风尘仆仆赶回京城时,整个朝堂已然暗流汹涌。

武英殿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朱元璋高坐御榻之上,面沉似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太子朱标侍立一旁,眉头紧锁。几位核心的勋贵武将和六部堂官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吴铭换了一身官袍,虽略带疲惫,但脊梁挺得笔直。他稳步上前,将连夜整理好的案情奏报以及那几口装着军械图纸的木箱抬至殿中。

“臣吴铭,奉旨查勘东南海防及吏治,现已查明兵部职方司郎中周谨,勾结奸商,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我军器监重要军械图样,意图经由海路,输往海外不明势力!人赃并获,请陛下圣裁!”吴铭的声音清朗愤怒,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

他条理清晰地陈述了发现线索、顺藤摸瓜、直至月圆之夜海上收网的整个过程,重点突出了截获的图纸内容之重要(涉及攻城器械、火器工艺),以及接应船只之奇特(非中土亦非倭国制式)。他没有过多提及“夜枭”这个尚未完全证实的组织名称,但“不明势力”、“居心叵测”等词,已足够引起最高警惕。

当那几张描绘着精良攻城槌结构和改进型火铳击发装置的图纸被太监展开,呈送到朱元璋面前时,这位洪武大帝的脸色瞬间铁青!他或许不懂最精深的工艺,但他看得懂这些图纸意味着什么——这是能大大增强军队攻坚和野战能力的利器!是大明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技术优势!

“好!好个周谨!好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怒极反笑,声音如同寒冰,“咱大明待他不薄,竟敢做出如此资敌叛国之举!其心可诛!其罪当灭九族!”

帝王的雷霆之怒,让殿内所有官员噤若寒蝉,不少人腿肚子都在打颤。

“陛下,”吴铭适时补充道,“主犯周谨现已押解在诏狱,其与奸商郑海蛇(‘海蛇’本名)往来密信、赃款流向等证据确凿。据初步审讯,周谨承认因贪图巨利,被海外奸人蛊惑,但对其上线及海外势力具体情况,言称不知,或有意隐瞒。”

“不知?”朱元璋冷哼一声,“落到锦衣卫手里,由不得他不知!给咱撬开他的嘴!挖地三尺,也要把他背后的人,还有那海外的主子,给咱揪出来!”

命令一下,等同于授予了锦衣卫深挖此案的尚方宝剑。朝堂之上,与周谨有过来往的官员,尤其是江南籍的文官,个个面色惨白,如坐针毡。

退朝之后,朱元璋单独留下了吴铭和几位心腹重臣。

“吴铭,这次你做得不错。”朱元璋的语气缓和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胆大心细,没打草惊蛇,给咱来了个人赃并获。说说,接下来该怎么挖?”

吴铭早已胸有成竹,沉声道:“陛下,此案关键有三。其一,深挖周谨在朝中的关系网,尤其是能接触到高层机密的环节,查清是只有他一人胆大包天,还是另有同党庇护。其二,严审郑海蛇及其船队成员,摸清其海上联络渠道、交易历史,尽可能还原海外势力的真实面目和据点位置。其三,以此案为契机,全面整顿军器监、兵部等涉军机要部门,清查账目、规范流程,堵塞漏洞。”

徐达在一旁开口道:“上位,吴铭所言极是。军械乃国之重器,不容有失。此事也给咱提了个醒,日后对沿海出现的任何不明船只,都需保持最高警惕,水师巡防应进一步加强。”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嗯。就这么办。吴铭,案子你还得盯着,跟锦衣卫配合好。咱倒要看看,这大明的水底下,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臣,遵旨!”吴铭肃然应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