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56章 毛、骧、有、异?啊!啊?

尽管他第一时间闭门谢客,明确表达了“静养”的态度,但各方势力的目光和试探,却无孔不入地聚焦在他的府邸之外。

都察院内部,气氛微妙。一部分因绩效考核而受益、或本就认同吴铭做法的御史,摩拳擦掌,期待这位强势的副宪归来后能带领都察院更进一步,真正成为震慑百司的利剑。而另一部分资历老、观念旧、或因江南案而兔死狐悲的御史,则心怀忐忑甚至怨怼,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位“酷吏”如何应对京师的复杂局面。

六部衙门,尤其是户部、刑部,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吴铭在江南雷厉风行的手段,既让他们感到敬畏,也让他们心生警惕——谁知道这把火,下一步会不会烧到京城,烧到自己头上?

勋贵圈子里,态度则更加复杂难明。朱亮祖的倒台依旧让他们心有余悸,虽不敢明着报复,但那种被文官(尤其是吴铭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文官)压制和挑战的屈辱感并未消散。那份关于吴铭“跋扈”、“越权”的非议,在勋贵之间传播得尤为广泛。

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清流官员,也在观望。他们欣赏吴铭能办实事、敢碰硬茬,但也对其手段的酷烈和权力的膨胀感到不安。

整个京城,似乎都在等待,等待吴铭下一步的动作,等待皇帝最终的态度明朗化。

吴铭府邸的大门紧闭,谢绝了一切来访。但他并非真的在休养。书房内,他正与匆匆赶来的徐妙锦兄长、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徐辉祖低声交谈。徐辉祖带来了许多朝堂上和勋贵圈子里的最新动向和私下议论。

“妹夫,你这次可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徐辉祖语气带着几分担忧,也有几分佩服,“如今盯着你的人太多了。父亲让我提醒你,务必谨慎,京官不比地方,很多事…牵扯太广。”

“多谢大哥和岳父大人提醒,我心中有数。”吴铭点点头,“眼下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送走徐辉祖,吴铭独自坐在书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梳理着纷繁的信息。他知道,自己现在就像一个风暴眼,看似平静,实则被无数股力量拉扯着。

就在他沉思之际,老管家再次悄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老爷,门外有一小厮,说是替他家主人送样东西给老爷,坚持要当面呈上。”

吴铭皱眉:“不是说了一律不见吗?”

“老奴也是这么说的,但那小厮说…您看了这样东西,一定会见。”老管家说着,递上来一个普通的信封。

吴铭接过信封,入手很轻。打开一看,里面并无信笺,只有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幅简单的图画:一叶小舟,在汹涌的波涛中艰难航行,舟上无人,唯有船头挂着一盏孤灯,灯光微弱,却顽强地亮着。

与之前那份画着惊涛孤舟的拜帖,意境相似,却又略有不同。前一帖强调风险,这一帖,却似乎多了一丝…示警和指引的意味?

“那小厮人呢?”吴铭立刻问。

“还在侧门等着。”

“带他进来…不,我亲自去侧门见他。”吴铭起身,决定会一会这个神秘的信使。

来到侧门,只见一个穿着普通、面容精悍的年轻小厮垂手而立,见到吴铭,也不惊慌,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吴大人。”

“你家主人是谁?此画何意?”吴铭直接问道。

小厮摇摇头:“小人不知主人名讳,只奉命将此画送与大人。主人还说…‘灯在舟前,慎辨航路;水下有礁,非止一处’。”

灯在舟前,慎辨航路;水下有礁,非止一处?

吴铭心中默念这两句话,目光微凝。这是在提醒他,前方有引路的灯光(或许是某种线索或盟友?),但需要谨慎辨别方向;而危险(礁石)并不仅仅来自明处,更隐藏在水下(暗处)?

“你主人还说了什么?”吴铭追问。

小厮再次摇头:“主人只吩咐送画传话,别无他言。话已带到,小人告退。”说完,不等吴铭再问,便迅速转身,消失在巷弄之中。

吴铭站在门口,握着那张画纸,眉头紧锁。

这已经是第二份匿名拜帖了。对方显然在密切关注他,并且似乎对他没有恶意,甚至带有某种示好和警示的意味。

会是谁?

是朝中某位同情他、但又不敢公开表态的重臣?

是锦衣卫内部,毛骧之外的另一股力量?

还是…江南案中,某个被他放过或是暗中达成了某种默契的人物?

“灯在舟前…”吴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这“灯”指的是什么?是某个人?某条线索?还是某种建议?

他回到书房,将两张画纸并排放在桌上,仔细对比揣摩。第一张画风更显急迫险恶,第二张则多了一丝冷静和指引。

忽然,他目光落在第二张画中那盏孤灯上。灯的光芒,似乎被刻意画成了指向某个方向…

他心中一动,拿起画纸对着烛光仔细观看,又用手指细细摩挲画纸背面。并无异常。

沉吟片刻,他取来一杯清水,用毛笔蘸湿,极其小心地涂抹在灯盏周围的区域。

随着水迹浸润,画纸上那盏孤灯旁边,原本空白的地方,竟然慢慢地、极其淡地显露出了几个蝇头小字!

“毛、骧、有、异?”

四个字,若隐若现!

吴铭瞳孔骤然收缩,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

毛骧有异?!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皇帝最信任的鹰犬头子?!他有什么异常?这示警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那这背后的含义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这神秘的送信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向自己示警?这消息,是离间计,还是…

吴铭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比江南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迷局之中。

京师的浑水,远比他想象的更深。而他已经身在水中,无法脱身了。

毛骧有异?

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太过骇人。毛骧是谁?天子第一心腹,皇帝手中最锋利、最隐秘的那把刀,执掌锦衣卫,监察百官,权柄熏天。若他真有异心,其后果不堪设想!更可怕的是,这消息来源神秘,真假难辨,若处理不当,无论信与不信,都可能引火烧身。

吴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首先排除了这是低级离间计的可能。对方用如此隐秘且冒险的方式传递信息,绝非只是为了给他和毛骧之间制造一点不愉快。这示警,必须高度重视。

但如何求证?直接去问毛骧?无异于自寻死路。向皇帝密奏?无凭无据,仅凭一张来历不明的字条,非但无法取信,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被反咬一口。

他需要更谨慎,更隐秘地行动。

“灯在舟前…”吴铭再次审视那幅画。那盏微光,指向何方?送信人似乎在暗示他寻找一个“引路人”或一条“线索”。

他在脑海中飞速过滤着自己回京后接触过的所有人,以及可能与此事相关的线索。皇帝的态度?朝臣的非议?勋贵的反应?似乎都无直接关联。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回京那日,在码头迎接他的人中,除了都察院和刑部的官员,还有锦衣卫的代表。那位代表,并非毛骧的心腹千户,而是一位面生的镇抚使,态度恭敬却略显疏离。当时他并未在意,此刻回想,却觉得有些微妙。

难道…锦衣卫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这个念头让吴铭心中一动。他立刻起身,从带来的行李中翻出一个小巧的、看似普通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并非珠宝,而是几枚样式各异的令牌和信物——这是他在江南办案时,毛骧为了方便他协调当地锦衣卫力量而临时授予他的信物,回京后本应上交,但因种种原因暂未处理。

其中一枚玄铁令牌,背面刻着一个不起眼的编号和一个特殊的云纹标记。他记得,这是杭州那位与他合作默契、最终带队突袭龟岛的锦衣卫千户私下赠予他的,说是“若在京师遇寻常麻烦,可持此令至北镇抚司寻一沈姓试百户,或可得些许方便”,当时只当是客气,未曾在意。

“北镇抚司…沈姓试百户…”吴铭沉吟着。北镇抚司主要负责侦缉刑事,与直接听命于毛骧、负责监察百官和特殊任务的南镇抚司(毛骧直管)有所区别。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是夜,吴铭换上一身深色便服,未带随从,独自一人,借着夜色掩护,悄然出了府邸。他没有乘坐马车,而是穿街走巷,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来到北镇抚司衙门附近的一处僻静茶楼。

他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叫来小二,递过那枚玄铁令牌和一小块碎银:“麻烦小哥,将此物交与贵衙一位姓沈的试百户大人,就说故人杭州一别,特来叨扰一杯茶。”

小二见多识广,不敢怠慢,连忙拿着令牌去了。

约莫一炷香后,一名穿着锦衣卫低级军官服饰、面容精悍沉稳的汉子快步走入茶楼,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圈,最终落在独坐角落的吴铭身上。他眼神微凝,显然认出了吴铭,但并未声张,只是走上前,抱拳低声道:“可是吴大人?”

“正是。沈百户?”吴铭起身还礼。

“卑职沈炼。”汉子确认了吴铭身份,又看了看四周,低声道,“此地非说话之所,大人请随卑职来。”

吴铭点点头,跟随沈炼离开茶楼,并未进入北镇抚司衙门,而是拐进了附近一条更偏僻小巷中的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直接进了后院一间僻静的雅室。

“不知吴大人深夜相召,有何吩咐?”沈炼关上房门,直接问道,语气恭敬却带着警惕。他与吴铭仅在杭州有过短暂合作,并无深交,对这位名声赫赫的钦差突然秘密找来,心中满是疑惑。

吴铭没有绕圈子,直视着沈炼的眼睛,压低声音道:“沈百户,本官今日前来,并非以钦差身份,而是以杭州共事者的身份,请教一事。此事关乎重大,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若你不愿作答,本官即刻便走,绝不为难。”

沈炼目光闪烁,沉吟片刻,道:“大人请问。若卑职所知,且不违律法,自当坦言。”

吴铭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本官想知道,近日…毛指挥使…可有何异常之处?”

沈炼闻言,脸色骤然一变,瞳孔微缩,手下意识地按向了腰间的绣春刀柄,但随即又强行克制住,眼神变得极其锐利和复杂:“大人何出此言?!指挥使大人忠心王事,何来异常?!”

他的反应,正在吴铭预料之中。吴铭不动声色,继续道:“本官并非质疑毛指挥使的忠心。只是…近日得知一些风声,模糊难辨,心中不安。联想到江南之事牵扯甚广,恐有残余势力恶意中伤,或欲行离间之计。故而想向沈百户求证,毛指挥使近来是否一切如常?可有遭遇什么特别之事?或…对某些人、某些事的态度,有无微妙变化?”

他这番说辞,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担忧上官被构陷”的位置上,显得合情合理。

沈炼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但眼神中的警惕并未减少。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缓缓开口道:“指挥使大人一切如常,依旧深得陛下信重。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近半月来,指挥使大人确实似乎更为…忙碌。单独面圣的次数似有增多,且有时从宫中回来后,神色会略显…阴沉。此外,南镇抚司那边,调动也比往常频繁了些,似乎…在秘密查探一些与江南案并无直接关联的朝臣…其中,似乎还包括几位与大人您…略有交情的官员。”

沈炼的话说得很含蓄,但信息量极大!

毛骧面圣次数增多,回来后面色阴沉?这暗示皇帝可能对他有所不满或施加了压力?南镇抚司在秘密调查与吴铭有交情的官员?这是毛骧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

吴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多谢沈百户解惑。看来确是一些宵小之辈的谣言,本官也就放心了。”

他又与沈炼闲聊了几句杭州旧事,便起身告辞。

沈炼将吴铭送至酒馆后门,临别前,他忽然看似无意地低声说了一句:“大人,京师水深,近来天气多变,您…多加小心。”

吴铭深深看了他一眼:“多谢提醒。”

离开小巷,吴铭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夜风吹拂,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重重迷雾。

沈炼透露的信息,虽然模糊,却与那匿名示警隐隐契合。毛骧确实有“异常”动向,而且似乎针对着自己身边的人?

这究竟是毛骧自己的野心膨胀,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还是…他奉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密旨?

那盏“灯”,沈炼是其中之一吗?他最后的提醒,是善意,还是另一种试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