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5章 深入基层调研

府衙内部的“管理优化”初见成效,至少让吴铭手头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脉络和可调遣的人手。但他深知,坐在衙门里看报表、听汇报,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边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秋粮征收和流民安置这两大难题,必须下沉到一线才能找到症结。

于是,他换上一身半旧的棉布直裰,打扮得像个普通的读书人或小吏,开始了他的“田野调查”。他没让太多人跟随,只偶尔叫上一两个对地方情况熟悉的户房老吏或是他自己觉得还算得用的年轻书吏赵小乙。

第一站:城外的村落。

大同府周边土地相对贫瘠,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短,产量本就不高。吴铭走访了几个村子,看到的多是面黄肌瘦的农夫和衣不蔽体的孩童。

他走进田间地头,和正在收割黍米(一种耐寒的粗粮)的老农闲聊。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老农看着眼前稀稀拉拉的穗头,叹了口气:“唉,能咋样?就这点玩意,交了粮,剩下的也就刚够糊口到开春,还得指望老天爷赏脸,冬天别太冷。”

“税粮……重吗?”吴铭小心地问。

老农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重倒也说不上比往年更重,朝廷的额数是有定的。可是……”他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可是……损耗大啊!”老农终于忍不住抱怨,“粮食从地里收到场上,要损耗;晾晒脱粒,要损耗;运到官仓,一路颠簸,更要损耗!这些损耗,最后都得摊到俺们头上!一百斤粮,最后能按八十斤算俺们缴足,就算碰上青天大老爷了!”

吴铭心里一沉。「运输和仓储损耗,这是个大问题。但其中有多少是自然损耗,多少是人为的‘漂没’?」

他又问:“除了税粮,可还有其他摊派?”

老农脸色更苦了:“怎么没有?卫所的军爷们下来催粮,脚钱辛苦钱总要给些吧?官府修桥补路,要出夫役吧?有时候还得摊派些草料、柴火……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少哩!”

吴铭默默记下。「正税之外的隐性负担,可能比正税更压垮农民。」

第二站:官仓和运输路线。

吴铭去看了府城附近的官仓。仓廪看上去还算整齐,但管理显然有问题。他发现入库粮食计量工具不统一,甚至有明显的误差;仓储条件简陋,防潮防鼠措施不足;看守仓廪的仓夫老弱居多,精神萎靡。

他还沿着主要的运粮道路走了一段。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雨天必然泥泞难行。运粮多用牛车、骡车,效率低下,颠簸确实会导致洒落和损耗。

「基础设施落后,管理粗放,这是客观困难。但也是可以改进的。」吴铭琢磨着,「统一度量衡,改善仓储,整修道路,或许能减少一部分损耗。」

第三站:流民聚集点。

大同以北战乱更多,时常有不堪鞑靼骚扰或活不下去的百姓南逃而来,聚集在城郊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吴铭看到的情景触目惊心:男女老少面有菜色,衣衫褴褛,挤在低矮潮湿的窝棚里,眼神麻木绝望。府衙虽设了粥棚,但那清可见底的稀粥,显然只能吊着命。

他找到一个看起来像是读过几天书的老者询问。

“老人家,从何处来?为何南迁?”

老者咳嗽着,断断续续地说:“从丰州那边逃来的……鞑子来了好几次,抢粮抢牲口,还抓人……实在活不下去了……听说大同这边有朝廷赈济,就拖家带口过来了……”

“府衙可曾安置?”

“安置?”老者苦笑,“能每天施碗粥就不错了。壮劳力偶尔能被征去修城墙、运军粮,换口吃的。像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唉,只能等死,或者等着被驱赶……”

吴铭注意到,流民中确实有些青壮,但无所事事,蹲在墙角晒太阳,眼神里透着戾气和不安。

「流民既是负担,也是不稳定因素,但其中也蕴含着劳动力。」吴铭思考着,「单纯赈济不是办法,如何以工代赈,让他们创造价值,同时缓解本地劳力不足?」

第四站:茶馆酒肆(信息交流中心)。

调研间隙,吴铭也会去城里的茶馆坐坐。这里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消息灵通,也是了解民情和官声的好地方。

他听到最多的,除了对生活的抱怨,就是对卫所军爷的畏惧和对官府效率低下的嘲讽。

“娘的,昨天王百户家的人又来店里‘赊’了两只羊腿,这账怕是又要黄了!”

“听说张把总的小舅子又强买了老李头家的地,价钱压得忒低!”

“府衙那帮老爷?哼,除了催粮收税,还能干啥?咱这去年报请修水渠的文书,现在还没批下来呢!”

吴铭默默听着,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军民关系紧张,卫所军官及其亲属仗势欺民的情况看来不少。官府公信力低下,行政效率拖沓。」

经过近十天的走访,吴铭的笔记本(他自制的)上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问题、数据和初步想法。

他站在城门外的高坡上,望着远处苍凉的土地和蜿蜒的长城,塞北的秋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和严峻。民生困苦,吏治涣散,军政关系微妙,外部威胁持续……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难解的结。

但与此同时,一些模糊的想法也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关于如何减少粮食征收环节的损耗和贪腐……

关于如何利用流民劳动力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如何改善与卫所的沟通,减少军户对民间的骚扰……

甚至关于能否引入一些耐寒高产的作物……

「问题很多,但机会也存在。」吴铭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眼神变得坚定。

「下一步,就是将这些调研结果,转化为可行的‘项目方案’了。」

他转身走下高坡,向府衙走去。背影在苍茫的天地间显得有些渺小,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决心。

这大同的地皮,他算是初步踩热了。接下来,该动真格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