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87章 第一桶金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87章 第一桶金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初冬的吴家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烟味 —— 新建的水泥窑正满负荷运转,烟囱里冒出的青烟与远处雪山的白形成鲜明对比。叶青云站在晒谷场的高台上,手里拿着本月的水泥贸易账簿,指尖划过 “盈余三万两白银” 的字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主上,这三万两扣除物料(低品质铁矿石、煤炭)、人工成本和给朝廷的税款,还剩两万八千两。按照您的吩咐,其中一万两留作预留资金,五千两用于村里砖房、学校、医馆的建设,剩下的一万三千两,打算分给村民们。” 袁七站在一旁,手里捧着明细单,语气里满是振奋。

叶青云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忙碌的村民 —— 有的在搬运水泥袋,有的在砌筑砖房墙体,有的在平整学校的地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干劲。“村里现在有两百六十户人家,一万三千两平均分下去,每户能分到五十两左右。你去通知李村长,今天下午就把银子分下去,让大家都能过个安稳年。”

消息很快传遍了吴家村。下午时分,晒谷场前排起了长队,村民们拿着布包,有序地领取属于自己的五十两银子。李村长一边给村民递银子,一边笑着说:“以前咱们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每户能分五十两,这都是青云带领咱们做水泥生意换来的!以后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村民们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一个老人颤巍巍地握着银子,抹着眼泪说:“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以后再也不用愁冬天没棉衣穿,孩子没粮食吃了!”

耶律娟站在人群中,看着村民们幸福的模样,心里却想起了远在北蛮草原的耶律部落。她悄悄拉了拉叶青云的衣袖,低声说:“叶大哥,咱们现在日子好了,可我部落的族人还在受苦 —— 冬天来了,盐和粮食都快耗尽了,好多老人孩子都冻得生病。我想亲自送一车盐和十车粮食过去,帮帮他们。”

叶青云看着耶律娟担忧的眼神,心里立刻有了主意:“你说得对,咱们不能忘了耶律部落的恩情。这样,我让王五带领二十名青壮,跟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另外,让运输煤晶石回来的空车,装上五十袋水泥,一起运往耶律部落 —— 有了水泥,他们就能加固帐篷,还能开始筑城。”

耶律娟眼睛一亮,激动地抓住叶青云的手:“真的吗?有了水泥和粮食,部落的族人就能熬过冬天了!叶大哥,谢谢你!”

“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叶青云笑着说,“另外,我还有个想法 —— 耶律部落位于辽水北岸,地理位置重要,要是能在那里新建一座城池,既能保护部落安全,又能作为咱们与北蛮贸易的中转站。你回去跟耶律烈首领说,就说我打算帮他们规划‘大辽城’,用水泥和石头筑墙,建成后既能抵御北蛮侵袭,又能发展商贸。”

耶律娟连连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当天晚上,她就开始收拾行李,王五则带领青壮们准备物资 —— 一车盐(约五百斤)、十车粮食(玉米、谷子各五车)、五十袋水泥,还有二十套厚实的棉衣,一并装在马车上。

第二天清晨,车队在村口集结。叶青云亲自送行,他拍了拍王五的肩膀:“路上要小心,遇到北蛮部落的人,尽量避免冲突;到了耶律部落,协助耶律烈首领规划城池选址,有什么情况及时传信回来。”

“主上放心,俺一定完成任务!” 王五用力点头,翻身上马。耶律娟也翻身上马,对着叶青云挥了挥手:“叶大哥,我会尽快把你的意思传达给我大哥,等规划好了城池,就派人来通知你!”

车队缓缓驶出吴家村,朝着北蛮草原的方向前进。叶青云站在村口,望着车队远去的背影,心里盘算着大辽城的规划 —— 他已经在纸上画好了初步的城池图纸:城池呈正方形,周长四里,城墙高两丈五,厚一丈,用水泥和石头砌筑;城内分为居住区、商贸区、粮仓区和军营区,中央建一座议事大厅;城外挖一条宽三丈的护城河,既能防御,又能解决饮水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吴家村的建设依旧如火如荼。砖房已经建成了三十间,第一批村民搬了进去;学校的地基已经平整完毕,开始砌筑墙体;医馆的框架也已搭建完成,就等着铺设水泥屋顶。水泥研究院里,工匠们正在试验 “抗冻水泥”—— 在水泥中加入草木灰和石灰,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零下五度的低温下,实现了正常凝固。

“主上,‘抗冻水泥’试验成功了!用它筑造的墙体,在严寒天气下也不会开裂,正好能用于北蛮草原的城池建设。” 老铁匠拿着试验报告,兴奋地跑到叶青云面前。

叶青云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你立刻组织工匠,生产一批抗冻水泥,等王五他们从耶律部落回来,就运过去用于大辽城的建设。另外,让段有鹏联系西域商队,购买一批木材和石料,作为建城的原料。”

半个月后,王五和耶律娟带着耶律部落的使者,回到了吴家村。使者是耶律烈的弟弟耶律勇,他见到叶青云,立刻拱手行礼:“叶首领,多谢您送的盐、粮食和水泥!我大哥说,您规划的大辽城非常好,部落全体族人都很支持,特意让我来邀请您去草原,实地勘察城池选址。”

叶青云点点头,当即决定跟随耶律勇前往北蛮草原。他带上大辽城的初步图纸,还有二十袋抗冻水泥,与王五、段有鹏一起,踏上了前往耶律部落的路程。

经过五天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耶律部落的营地。远远望去,营地中央已经用水泥加固了几顶大帐篷,周围还砌了一圈矮墙。耶律烈亲自在营门口迎接,见到叶青云,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叶兄弟,你送来的水泥太好用了!用它砌的矮墙,能挡住草原上的寒风,族人再也不用冻得瑟瑟发抖了!”

叶青云笑着说:“这只是开始,等大辽城建好,大家就能住进温暖的砖房,再也不用怕寒风和北蛮侵袭了。咱们先去勘察城池选址吧。”

耶律烈带着叶青云来到辽水北岸的一片空地 —— 这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背后是山丘,易守难攻,正是建城的绝佳地点。叶青云展开图纸,指着空地说:“这里作为城池的中心,城墙沿着山丘的走向砌筑,既能节省材料,又能借助地形防御;辽水作为天然屏障,再挖一条护城河,就能形成双重防御。城内分为四个区域,居住区靠近水源,商贸区设在城门附近,粮仓区和军营区建在山丘脚下,确保安全。”

耶律烈和部落的长老们围在图纸旁,仔细听着叶青云的讲解,不时点头赞同。耶律勇兴奋地说:“叶首领,这个规划太周全了!有了这座城,咱们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吸引周边的部落来贸易,日子肯定能像吴家村一样好!”

叶青云点点头:“建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已经让吴家村准备了抗冻水泥、木材和石料,会尽快运过来。另外,我还会派二十名熟练的水泥工匠过来,指导部落族人筑墙、铺路,争取在明年开春前,完成城墙的主体建设。”

接下来的几天,叶青云留在耶律部落,协助制定详细的建城计划:每天安排一百名部落青壮搬运石料、搅拌水泥;二十名吴家村工匠负责技术指导,教部落族人如何砌筑城墙、如何养护水泥;耶律烈则负责协调物资分配和安全守卫,确保建城工程顺利推进。

离开耶律部落前,叶青云还与耶律烈约定:大辽城建成后,设立 “互市”,吴家村提供水泥、盐、铁器,耶律部落提供马匹、皮毛、牛羊肉,双方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耶律烈感动地说:“叶兄弟,你不仅帮我们建城,还帮我们规划未来,这份恩情,耶律部落永远不会忘!以后吴家村有任何需要,我们一定全力相助!”

叶青云笑着回应:“咱们是盟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等大辽城建好,咱们就能一起抵御北蛮,让族人都过上安稳日子。”

返程途中,王五忍不住问:“主上,咱们帮耶律部落建城,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会不会影响吴家村的发展?”

叶青云摇摇头,目光望向远方:“不会。大辽城建成后,不仅能成为咱们与北蛮贸易的中转站,还能为吴家村提供稳定的马匹、皮毛供应。更重要的是,有了耶律部落这个盟友,咱们在北蛮草原就有了立足之地,以后水泥、盐、铁器的销路会更广阔。这是长远的投资,对咱们吴家村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回到吴家村后,叶青云立刻组织人力物力,支援耶律部落的建城工程。五十辆马车装满抗冻水泥、木材、石料,在三十名青壮的护送下,朝着辽水北岸出发;二十名熟练的水泥工匠也带着工具,跟随车队前往,指导建城施工。

与此同时,吴家村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村里的砖房已经建成了六十间,半数村民搬入了新居;学校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开春就能招生;医馆也已投入使用,叶青云从京城请来了一名老中医,为村民们看病抓药。

水泥研究院的进展也十分顺利 ——“速凝水泥” 试验成功,凝固时间从三天缩短到一天,适合用于紧急抢修工程;“轻质水泥” 也已研发完成,重量比普通水泥轻三成,却依旧坚固,适合用于建造高层楼阁。叶青云打算将这些新型水泥用于大辽城的建设,让城池既坚固又美观。

腊月二十三这天,吴家村举办了热闹的小年活动。晒谷场中央搭起了戏台,村民们围着篝火,吃着猪肉饺子,看着戏台上的表演,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耶律娟也从耶律部落赶了回来,她带来了好消息:大辽城的城墙已经砌筑了一半,预计明年三月就能完工;周边的几个小部落听说耶律部落在建城,都表示愿意加入,一起抵御北蛮。

叶青云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为温饱发愁的小村落,到如今家家户户富裕、各项建设稳步推进,还能援助盟友、规划新城,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水泥这一核心资源,源于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

“叶大哥,明年大辽城建成后,咱们一起去草原看赛马好不好?” 耶律娟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叶青云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好!等大辽城建成,咱们不仅要去看赛马,还要把吴家村的水泥、盐、铁器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以后,吴家村和大辽城,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繁荣、最安全的地方!”

夜色渐深,篝火的光芒映着村民们的笑脸,也映着吴家村的未来。叶青云知道,这只是开始 —— 随着水泥技术的不断改良,大辽城的建成,与耶律部落的深度合作,吴家村的发展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而他,会继续带领村民们,朝着 “惠及天下百姓” 的理想前进,让吴家村的名字,与水泥、与大辽城一起,永远留在这片土地的记忆里。

春节过后,吴家村的支援车队再次出发,带着新一批的水泥、工具和粮食,前往耶律部落。叶青云站在村口,看着车队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让大辽城顺利建成,让耶律部落的族人过上安稳日子,让吴家村与耶律部落的友谊,像水泥筑造的城墙一样,坚固持久,永不褪色。

而此时的辽水北岸,大辽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 工匠们指导着部落族人,用抗冻水泥砌筑城墙,一块块巨石在水泥的黏合下,渐渐形成了坚固的墙体;城内的居住区、商贸区也已开始平整地基,再过几个月,一座崭新的城池,就将在北蛮草原上拔地而起,成为守护族人、促进贸易的重要屏障。

这一切,都源于叶青云的远见与担当,源于吴家村水泥贸易的盈余,更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信任。在这片土地上,新的希望正在悄然生长,未来的画卷,正被一笔笔描绘得更加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