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86章 终于有了盈余的肖亲王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86章 终于有了盈余的肖亲王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秋风吹过肖亲王的军营,新建的水泥城墙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此刻的中军帐内,肖亲王正看着桌上的军饷账簿,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 账簿上 “水泥采购” 一栏的数字格外醒目,自吴家村水泥批量供应朝廷后,军营通过承接边境城墙修筑工程、向地方官府供应水泥,每月能获得的银钱比之前靠贩盐时翻了三倍,军饷不仅彻底充盈,还能结余部分用来添置盔甲、改良兵器。

“亲王殿下,这是本月的水泥营收明细,扣除给吴家村的货款和运输成本,还剩五万两白银,足够支付全军一年的军饷,还能再买两百匹战马。” 副将李忠捧着明细单,语气里满是振奋,“多亏了叶首领的水泥,咱们再也不用看权贵的脸色要军饷了!”

肖亲王放下账簿,拿起一枚用水泥浇筑的令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 “肖” 字:“这水泥不仅加固了城墙,还成了咱们军营的‘摇钱树’。只是咱们能有今天,也少不了工部的王侍郎帮忙 —— 若不是他在朝堂上力挺水泥推广,帮咱们争取到边境筑墙的差事,水泥也成不了军饷的主要来源。”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郑重:“你去准备一下,从本月的水泥结余里拿出五百两白银,送到京城王侍郎府上。就说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支持,也算是本王对他的敬仰之情。”

李忠有些惊讶:“殿下,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这相当于十分之一的结余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肖亲王打断他,“王侍郎在工部手握实权,咱们以后要扩大水泥生意、争取更多筑墙工程,还得靠他帮忙。再说,他帮咱们挡了不少朝堂上的非议,这点银子算不得什么。”

几天后,五千两白银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工部侍郎王远长的府上。王远长看着眼前的银箱,心里清楚这是肖亲王的示好。自他力推水泥推广以来,不仅解决了全国城墙修缮的材料难题,还帮肖亲王摆脱了军饷困境,两人早已形成了隐形的利益同盟。如今肖亲王主动拿出十分之一的结余相赠,既是感谢,更是深化合作的信号。

王远长当即让人写了封回信,措辞恳切,既表达了 “不敢受重礼” 的谦逊,又承诺会继续在工部为水泥推广、军营工程奔走。信中还特意提到:“叶青云乃水泥研发之核心,其才可用,若能纳入朝廷体系,既能让其更好地推进水泥改良,也能为工部添一得力干将。”

这封信送到肖亲王手中时,叶青云正好在军营商议水泥供应事宜。肖亲王将信递给叶青云,笑着说:“青云,王侍郎很赏识你,想推荐你挂名工部司,给你个九品官职。有了这个身份,你以后与官府打交道、推进水泥生产会更方便,也能名正言顺地参与朝廷的筑墙、修路工程。”

叶青云接过信,看到 “纳入朝廷体系”“九品官职” 的字样,心里又惊又喜。他知道,九品官虽小,却是吴家村彻底摆脱 “乡野村落” 标签、走进朝廷视野的关键一步。“多谢殿下和王侍郎提携!青云定不负所托,好好推进水泥生产,为朝廷效力!”

肖亲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本王已经跟王侍郎沟通过了,他会在工部为你安排妥当。过几日你随本王去京城一趟,亲自去拜见王侍郎,也办理任职手续。”

半个月后,叶青云跟着肖亲王的车队抵达京城。相比于吴家村的质朴、军营的肃杀,京城的繁华让他有些目不暇接 —— 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穿着官服的官员、背着行囊的商人、嬉戏打闹的孩童,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市井图。

车队直接驶入工部衙门,王远长早已在府衙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青色的侍郎官服,面容儒雅,见到肖亲王和叶青云,立刻拱手笑道:“肖亲王、叶首领,一路辛苦!快随我进府说话。”

走进王远长的书房,桌上早已摆好了茶水和点心。落座后,王远长先与肖亲王寒暄了几句,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叶青云身上。他看着叶青云,温和地问:“叶首领,听说水泥是你从冶铁炉渣中得到的灵感,还亲自设计了水泥窑和生产工艺,不知你最初是怎么想到用炉渣制水泥的?”

叶青云放下茶杯,恭敬地回答:“回侍郎大人,最初是因为村里想建砖房,却缺红砖和耐火材料,偶然发现冶铁炉渣受热后会凝固变硬,便想着能不能用它做建材。后来查阅古籍,又结合西域商队带来的琉璃制作工艺,才摸索出水泥的配方。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多亏了村里的老铁匠、李村长和村民们一起试验,才让水泥能批量生产。”

王远长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不居功自傲,还能念及众人的功劳,难得。” 他又问,“如今水泥虽已推广,但仍有不足 —— 比如在严寒地区,水泥凝固速度会变慢;用于修河道时,抗水侵蚀能力也有待提升。不知你对水泥改良有什么想法?”

提到水泥改良,叶青云眼中立刻有了光:“大人说得是!晚辈已经让吴家村的工匠试验在水泥中加入草木灰、石灰,用来提升抗冻性;还打算尝试用西域带回的沙晶石粉末混合水泥,增强防水性。另外,晚辈还想研发‘轻质水泥’,用来建造高层楼阁,减轻墙体重量;研发‘速凝水泥’,用于紧急抢修堤坝、城墙,缩短养护时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晚辈还想在吴家村建一座‘水泥研究院’,召集各地的工匠、读书人,一起研究水泥的新配方、新用途。不仅要让水泥能筑墙、铺路、修河道,还要让它能做农具、建桥梁,甚至能用来建造宫殿,让水泥成为惠及天下百姓的材料。”

王远长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从最初的平和渐渐变得锐利,最后满是惊叹。他原本以为叶青云只是个有手艺的乡野能人,却没想到对方不仅有实操能力,还有如此长远的规划和宏大的理想 —— 这份格局,远非一般的九品小官能比。

“好!好一个‘惠及天下百姓’!” 王远长猛地拍了下桌子,激动地站起身,“叶青云,你有如此志向,实属难得!老夫在工部任职三十年,见过不少工匠、官员,却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既懂技艺,又心怀天下。老夫没看错你!”

肖亲王在一旁笑着补充:“王侍郎,我说过吧,青云是个可塑之才。有他在,咱们大炎的水泥事业定能更上一层楼。”

王远长点点头,走到书架前,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任职文书,递给叶青云:“这是你的九品官职文书,挂名在工部营缮清吏司,负责协助管理全国水泥生产、推广事宜。虽然官品不高,但你放心,老夫会为你争取更多参与朝廷工程的机会,让你的才能有地方施展。”

叶青云双手接过文书,指尖触到纸上的官印,心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文书上 “叶青云 工部营缮清吏司 九品司务” 的字样,不仅是一个官职,更是朝廷对他、对吴家村水泥事业的认可。“多谢大人提携!晚辈定当尽心竭力,不辜负大人和亲王殿下的期望!”

当天晚上,王远长设宴款待肖亲王和叶青云。席间,三人又商议了后续的水泥推广计划 —— 王远长会在工部设立 “水泥管理署”,由叶青云负责日常事务;肖亲王则会继续推进边境城墙修筑,同时向朝廷申请将水泥用于京杭大运河的修缮;叶青云则需要加快吴家村水泥窑的扩建,确保能满足朝廷日益增长的需求。

“青云,你虽入了工部,但吴家村的水泥生产不能放松。” 王远长端起酒杯,对叶青云说,“老夫听说你还在研究‘加强水泥’,加入铁丝网提升强度?若是成功,老夫会向皇上举荐,将其用于京城城墙的加固,到时候你就是大功一件!”

叶青云连忙举杯回应:“晚辈定不负大人所望,尽快完善‘加强水泥’的配方,争取早日用于京城城墙修缮。”

宴席散后,叶青云站在王侍郎府的庭院里,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里感慨万千。从一个为村民温饱发愁的村落首领,到如今挂名工部的九品官,这一路的艰辛与收获,仿佛就在眼前。他知道,这个官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还要带着吴家村的村民,将水泥推广到全国,实现 “惠及天下百姓” 的理想。

几天后,叶青云带着任职文书返回吴家村。当他将文书展示给李村长、李道然等人看时,全村人都沸腾了。李村长捧着文书,手都在抖:“青云,你出息了!咱们吴家村也出官了!以后再也没人敢把咱们当乡野村夫欺负了!”

叶青云笑着将文书交给李村长保管,又召集村民们开会:“现在朝廷认可了咱们的水泥,我也入了工部,接下来咱们要做的,就是扩大水泥生产,改进水泥配方,还要建‘水泥研究院’,吸引更多人才。另外,咱们之前计划的砖房、学校、医馆,也该提上日程了 —— 有了朝廷的支持,咱们吴家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院子里的火把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叶青云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自己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吴家村全体村民的期望;而这份期望,也将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吴家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叶青云的主持下,五座新的水泥窑很快建成投产,水泥的月产量翻了一倍;“水泥研究院” 也在村西的空地上动工,王远长还特意从京城派来两名工部的工匠,协助叶青云研究新配方;砖房、学校、医馆的建设也陆续启动,村民们每天都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叶青云还频繁往返于吴家村和京城之间。在王远长的引荐下,他结识了更多工部的官员,参与了京城城墙加固、京杭大运河修缮的规划会议;他提出的 “加强水泥” 配方,经过试验后效果显着,被皇上亲自下令用于京城城墙修缮;他还向朝廷建议,在全国推广 “水泥铺路”,解决各地交通不便的问题,得到了王远长和肖亲王的大力支持。

这一天,叶青云再次来到京城,王远长特意将他叫到书房,递给他一份新的奏折:“青云,这是老夫为你写的举荐信,向皇上举荐你负责全国水泥铺路工程。只要皇上批准,你就能升为八品官,还能调动地方官府的人力、物力,推进铺路工程。”

叶青云接过奏折,看着上面王远长的亲笔字迹,心里满是感激:“多谢大人提携!晚辈定当全力以赴,将水泥铺路工程做好,让全国百姓都能走上平整的水泥路!”

王远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青云,老夫看好你。你的理想很远大,老夫相信,终有一天,你能实现‘惠及天下百姓’的目标,成为我大炎的栋梁之材!”

叶青云重重地点头,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王远长、肖亲王的支持,有吴家村村民的齐心协力,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水泥不仅成为吴家村的骄傲,更成为大炎的骄傲。

夕阳西下,叶青云走出王侍郎府,朝着吴家村的方向望去。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 全国的城墙都是用水泥筑造,坚固无比;京杭大运河的堤坝用水泥加固,再也不怕洪水;各地的道路都是平整的水泥路,马车行驶其上畅通无阻;吴家村的村民们住上了宽敞的砖房,孩子们在明亮的学校里读书,老人们在医馆里安心看病……

这一切,都源于那一块看似普通的冶铁炉渣,源于那一场大胆的尝试,源于他和吴家村村民们不懈的奋斗。而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份实现理想的力量。叶青云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美好的景象成为现实,让自己的名字,与水泥一起,载入大炎的史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