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26章 都乐论道邀良医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26章 都乐论道邀良医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一、青云生邀意,夜问玄机子

夜色漫过都乐镇的街巷时,乐安旅店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叶青云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孙大夫送的行军散瓷瓶,指尖划过瓶身上的细纹,眼神里满是思索 —— 白天在济世堂,亲眼见孙大夫诊脉断症如神,对穷苦百姓又心怀善念,还毫无保留地一起研发行军散,这样的良医,若是能请到吴家堡,不仅能为学校的孩子、矿山的民工治病,还能将医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可话到嘴边,他又犹豫了 —— 孙大夫在都乐镇扎根多年,有声望、有熟客,怕是舍不得离开;而且自己与孙大夫只是初交,贸然邀请,会不会显得唐突?

“还在想孙大夫的事?” 玄机子端着一杯草药茶走进来,见叶青云对着瓷瓶出神,便笑着将茶放在桌上,“你这孩子,心里藏不住事,想请孙大夫去吴家堡,就直说,何必纠结。”

叶青云抬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父您看出来了?我是觉得孙大夫医术高明,仁心仁厚,若是能去吴家堡,定能帮上大忙。可我怕他舍不得都乐镇,而且咱们才认识两天,贸然邀请,会不会太唐突?”

玄机子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沉吟道:“孙大夫是医者,医者的本心是‘济世救人’,你若从‘能帮更多人’这个角度入手,比说名利更能打动他。他在都乐镇,能救的是一镇百姓;去吴家堡,能救的是学校的孩子、矿山的民工,以后还能跟着你,去更多地方建医馆、传医术,救更多人 —— 这才是医者最想看到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初与人交,直接开口确实不妥。明日我亲自去一趟济世堂,先与孙大夫聊聊行医的本心,再慢慢引出邀请,你则准备些关于外科伤病的见解,孙大夫钻研医术多年,定会对新的医理感兴趣,双管齐下,成功率更高。”

叶青云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还是师父考虑周全!我之前在吴家堡,见过民工受伤,普通的包扎很难止血,还容易感染,我想着能不能用煮沸的烈酒消毒,用干净的蚕丝线缝合伤口,只是不知道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正好可以请教孙大夫,也让他知道,去吴家堡能有更多机会钻研医术。”

玄机子笑着点头:“这个想法好!外科伤病是行军和劳作中最常见的,孙大夫定有兴趣。你明日整理一下思路,把消毒、缝合的方法想细致些,用他熟悉的草药知识结合,更容易让他接受。”

小白狐从床上跳下来,蹭了蹭叶青云的裤腿,像是在鼓励他。叶青云弯腰抱起小白狐,心中的犹豫渐渐散去 —— 只要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哪怕被拒绝,也要试一试。

二、玄机子登门,晓以济世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玄机子便带着叶青云准备的 “外科伤病浅见” 手稿,独自前往济世堂。此时的济世堂还没开门,孙大夫正坐在前堂的诊桌前,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外科正宗》,旁边的小火炉上煮着草药,香气袅袅。

“孙大夫早。” 玄机子推开半掩的门,笑着走进来。

孙大夫抬头,见是玄机子,连忙起身让座:“玄道长早!快请坐,我刚煮了些金银花茶,能清热降火,道长尝尝。”

两人相对而坐,孙大夫给玄机子倒了杯茶,好奇地问:“道长今日独自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玄机子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缓缓道:“昨日与孙大夫研发行军散,听您聊起行医的初心,说‘医者当以济世为任,不分贫富,不论远近’,我心中很是敬佩。今日前来,是想与您聊聊‘济世’二字 —— 您在都乐镇,能救一镇百姓,固然是功德;可若是能去更需要医者的地方,救更多人,岂不是更大的功德?”

孙大夫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医书,眼神变得凝重:“道长的意思是……”

“我徒弟青云,在吴家堡建了学校,收贫苦孩子读书,还开了矿山,雇了不少民工。” 玄机子缓缓道,“那里地处偏远,缺医少药,孩子生病、民工受伤,常常只能靠土方子缓解,很多人因此落下病根,甚至丢了性命。青云昨日见您医术高明、心怀仁善,便想请您去吴家堡,建一座医馆,既给孩子和民工治病,也教些基础的医术给当地人,让他们能自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吴家堡虽不如都乐镇繁华,却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您去了那里,不仅能施展医术,还能将您的医道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懂得‘治病救人’的道理 —— 这比在都乐镇守着一方医馆,意义更大,您觉得呢?”

孙大夫沉默了,手指轻轻摩挲着诊桌的边缘。他在都乐镇待了三十年,这里有他熟悉的百姓,有他经营多年的医馆,要说舍得,是假的;可玄机子的话,又戳中了他的心事 —— 他年轻时也曾想过,要去更多地方,救更多人,只是后来被家庭、被熟悉的环境困住,渐渐没了当年的闯劲。

“道长的话,我明白。” 孙大夫叹了口气,“只是我在都乐镇待了这么久,这里的百姓离不开我,医馆也离不开我……”

“孙大夫放心,都乐镇的百姓,您可以推荐可靠的徒弟或同行接手您的医馆,继续为他们治病。” 玄机子道,“至于您的顾虑,我可以保证,吴家堡会为您建一座最好的医馆,药材、人手都由青云负责,您只需专心行医、传艺即可。而且青云说了,等以后条件成熟,还会帮您在更多地方建医馆,让您的医道传遍大夏 —— 这难道不是您行医多年,最想看到的吗?”

孙大夫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的理想,想起那些因为缺医少药而丧命的百姓,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叶青云抱着小白狐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包。

三、青云谈外科,妙法引共鸣

“孙大夫,玄师父。” 叶青云走进来,笑着举起手里的布包,“我今日带了些东西,想跟您聊聊外科伤病的处理方法,说不定能给您提供些新思路。”

孙大夫连忙点头:“叶公子客气了,咱们互相探讨,谈不上请教。”

叶青云将布包放在桌上,打开一看 —— 里面有一瓶煮沸过的烈酒、一卷干净的蚕丝线、一把磨得锋利的小剪刀,还有一些晒干的艾草、蒲公英。“孙大夫,您看,咱们行军或劳作时,最常见的就是外伤,比如刀伤、摔伤,若是处理不好,很容易感染、化脓,甚至危及性命。我之前在吴家堡,见民工受伤,只是用布条随便包扎,很多人因此落下病根,便想了些办法,您帮我看看是否可行。”

他拿起那瓶烈酒,解释道:“这酒是用高粱煮过的,煮沸能杀死酒里的‘秽气’(细菌),用干净的布条蘸着烈酒擦拭伤口,就能防止伤口被‘秽气’侵袭,减少感染的可能。您平时用艾草、蒲公英煮水消毒,道理是一样的,只是烈酒更方便携带,适合行军。”

孙大夫眼前一亮,拿起酒瓶闻了闻,点头道:“烈酒性烈,确实能杀菌消毒,而且携带方便,比煮草药水更适合应急 —— 这个方法好!”

叶青云又拿起蚕丝线和小剪刀:“若是伤口较深、流血不止,只用布条包扎是不够的,需要将伤口缝起来。这蚕丝线是用开水煮过的,干净无菌,用小剪刀将伤口周围的烂肉剪掉,再用针线将伤口对齐缝合,这样伤口愈合得更快,也不容易留疤。我还发现,用艾草灰撒在缝合后的伤口上,能止血、消炎,效果很好。”

他一边说,一边用布偶模拟伤口,演示缝合的方法:“缝合时,要从伤口的一端开始,针脚要均匀,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密会影响伤口透气,太疏会缝不牢。缝好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每天用烈酒擦拭一次,换一次药,很快就能愈合。”

孙大夫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点头,还拿起蚕丝线仔细观察:“这个方法我以前在古籍里见过,说是‘线缝法’,只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也不知道用什么线、怎么消毒。叶公子你说的用开水煮线、用烈酒消毒,真是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

玄机子在一旁笑着说:“孙大夫,您看,青云虽不是医者,却能从实际需求出发,想出这些方法。您若是去了吴家堡,有更多的病例让您研究,有青云支持您的医馆和药材,您不仅能完善这些外科方法,还能研究更多新的医术,救更多人 —— 这难道不是您最想做的事吗?”

孙大夫看着叶青云真诚的眼神,又想起玄机子的话,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站起身,对着叶青云和玄机子深深鞠了一躬:“叶公子,玄道长,二位的心意,在下明白了!能去吴家堡,建医馆、传医术、救更多人,是在下的荣幸!我同意了!”

叶青云大喜过望,连忙扶起孙大夫:“孙大夫,您肯答应,真是太好了!吴家堡的百姓和孩子,都会感激您的!”

小白狐也从叶青云怀里跳下来,蹭了蹭孙大夫的裤腿,对着他 “嗷呜” 轻叫了两声,像是在欢迎他。孙大夫笑着弯腰,轻轻摸了摸小白狐的绒毛:“这小家伙倒是通人性,以后咱们就是同伴了。”

四、孙翁定心意,携手赴新程

接下来的几日,孙大夫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都乐镇的事宜 —— 他将济世堂交给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叮嘱徒弟 “要心怀仁善,不分贫富,好好为百姓治病”;又将自己珍藏的医书、药材配方,整理成册,留给徒弟;还挨家挨户拜访了镇上的老熟客,告诉他们自己要去吴家堡的消息,百姓们虽舍不得,却也为他能救更多人而高兴,纷纷送来自家种的草药、做的点心,为他送行。

叶青云和玄机子则在一旁帮忙,帮孙大夫整理行李,还让人提前去吴家堡送信,让耶律娟准备建医馆的事宜 —— 选一块靠近学校和矿山的空地,建一座两进的医馆,前堂诊病,后堂制药、住人,还要准备足够的药材和医疗器械。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孙大夫请叶青云和玄机子去济世堂吃饭。餐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碟清淡的小菜,都是孙大夫亲手做的,还有一壶他自己泡的草药酒。

“明日就要走了,这都乐镇,我待了三十年,说舍不得,是真的。” 孙大夫举起酒杯,眼中带着几分不舍,却更多的是期待,“但一想到能去吴家堡,救更多人,传更多医术,我就觉得值!叶公子,玄道长,以后还请二位多指教。”

叶青云和玄机子也举起酒杯,与孙大夫碰了碰:“孙大夫客气了,咱们是同伴,互相扶持才是应该的。”

小白狐趴在桌角,啃着孙大夫给的肉干,时不时抬头看看三人,像是在为这温馨的氛围高兴。

次日清晨,天刚亮,孙大夫就收拾好了行李 —— 一个旧木箱,里面装着他的医书、药材、诊脉的脉枕,还有百姓们送的小礼物。叶青云和玄机子早已在旅店门口等候,暗卫们也准备好了马车,马车上放着为孙大夫准备的软垫和薄被。

“孙大夫,上车吧,咱们该出发了。” 叶青云笑着伸手,想帮孙大夫提箱子。

孙大夫却摆摆手,自己提着箱子,笑着说:“这点东西,我还提得动。走吧,去吴家堡,开启新的日子!”

马车缓缓驶出都乐镇,孙大夫撩开车帘,回头望了一眼济世堂的方向,眼中虽有不舍,却很快被期待取代。叶青云坐在他身边,给他递上一杯温水:“孙大夫,您放心,吴家堡的人都很和善,医馆建好后,定会有很多人来求医,您的医术,定会在这里发扬光大。”

孙大夫点头,喝了口温水,笑着说:“我已经开始期待了!等医馆建好,我要先教孩子们认识草药,教民工们基础的外伤处理方法,让他们能自救;还要研究更多像行军散这样的急救药,方便携带,能救更多人。”

玄机子靠在车壁上,看着两人相谈甚欢,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小白狐趴在孙大夫的腿上,渐渐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马车行驶在官道上,阳光洒在马车上,映得车身泛着暖光。远处的都乐镇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而前方的吴家堡,正等着他们的到来 —— 那里有需要治病的百姓,有渴望知识的孩子,有即将建成的医馆,还有更多关于 “济世救人” 的理想,等着他们一起去实现。

叶青云看着窗外的景致,心中满是坚定 —— 有孙大夫这样的良医加入,吴家堡的医馆定会办得越来越好,孩子们能健康成长,民工们能安心劳作,离 “让天下孩子有书读”“让百姓安居乐业” 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孙大夫则翻开随身携带的医书,开始琢磨外科缝合的方法,时不时与叶青云讨论几句,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马车一路向前,载着三人一狐,载着医者的仁心,载着济世的理想,朝着吴家堡的方向,坚定地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