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35章 年关到了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35章 年关到了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大夏172年腊月廿三,小年刚过,吴家堡就像被撒了一把“热闹粉”,处处透着欢腾劲儿。青石板路上的积雪被扫成整齐的小堆,露出干净的路面,孩童们穿着新做的棉鞋,在路边追逐打闹,手里的风车转得“呼呼”响;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起了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还有刚腌好的腊肉,油光锃亮,引得麻雀在旁边盘旋;中枢府门前的大槐树上,缠满了红绸带,风一吹,红绸飘飘,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

“张婶,您这腊肉腌得可真俊!”路过的王二婶停下脚步,指着屋檐下的腊肉夸赞。张婶笑着从屋里端出一碟炒瓜子,塞到她手里:“今年猪肉多,腌了二十多斤,够吃一整个冬天了!你家呢?年终奖领了多少?存银行了没?”

“存了存了!”王二婶剥开瓜子,笑得合不拢嘴,“我家那口子在工坊打铁,年终奖发了五两银子,加上每月的月钱,一共存了十两,袁主事说存一年还有利息,比藏在家里踏实多了!”

说起“银行”,那是袁七去年牵头在吴家堡建的“惠民银号”,专门帮村民存钱、换零钱,还能放贷给有需要的商户。一开始,村民们都不敢把银子存进去,怕“钱存进去就没了”,直到袁七让护卫队在银号门口日夜值守,还承诺“存多少,取多少,少一文赔十文”,大家才慢慢放心。如今,临近年关,拿到年终奖的村民们,都愿意把银子存进银号,既能防盗,还能赚点利息。

银号里更是热闹。柜台前排起了长队,村民们手里攥着沉甸甸的银袋,脸上满是笑意。袁七穿着厚厚的棉袍,站在柜台后,亲自给村民们办理存款手续:“刘大叔,您存八两,存一年,利息是六钱四分,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取八两六钱四分,没错吧?”刘大叔点点头,接过袁七递来的存款凭证,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没错没错!袁主事办事,我们放心!”

银号的热闹,也带动了周边市场的繁荣。吴家堡的大集原本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才开,如今临近年关,天天都像赶集日。从清晨到黄昏,大集上挤满了人,有吴家堡的村民,也有附近桃山村、李家集、上郡的百姓,甚至还有北蛮部落的牧民,牵着马,驮着皮毛、奶酪来售卖。

“新鲜的野兔子!刚打的,还热乎着呢!”一个猎户高声吆喝着,摊位上摆着几只肥硕的野兔子,皮毛油亮,吸引了不少人围拢。“多少钱一只?”有人问道。“五十文!便宜卖了,过年炖兔子肉,香得很!”猎户笑着回答,很快就有人付钱买下。

旁边的摊位上,一个北蛮牧民正用生硬的汉语推销皮毛:“上好的狐皮!暖和!一张换两斤白面,或者一百文钱!”他摊位上的狐皮、狼皮堆得像小山,路过的村民们纷纷驻足挑选,有的买回去做皮袄,有的买回去当年货送人。

大集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吴家堡大食堂”的窗口。这大食堂是叶青云去年提议建的,由耶律夫人负责管理,每天供应早、中、晚三顿饭,村民们只要花两文钱,就能吃到管饱的饭菜,老人、小孩、残疾人还能免费吃。年关临近,食堂还推出了“年货套餐”,有炸丸子、蒸包子、酱牛肉,村民们花少量的钱就能买回去,省了自己动手的麻烦。

“给我来二斤炸丸子!”一个村民对着窗口喊道。负责打饭的伙计麻利地用油纸包好炸丸子,递了过去:“好嘞!您拿好,刚炸的,趁热吃!”村民接过丸子,闻了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还是食堂的丸子香,比我自己炸的好吃!”

耶律夫人偶尔会来食堂查看,看到大家吃得开心,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一个免费吃饭的老人身边,轻声问道:“李大爷,今天的饭菜合胃口吗?”李大爷笑着点头,手里的馒头啃得津津有味:“合胃口!比家里做的还香!多亏了叶首领和你,我们这些孤寡老人,过年也能吃上热乎饭!”

吴家堡之所以这么热闹,离不开叶青云定下的“惠民政策”:不征收人头税,村民们只需要按田亩交少量粮食;组建内卫队和暗卫,日夜巡逻,打击土匪,附近百里之内,再也没有土匪敢骚扰;鼓励村民发展产业,种粮、养猪、做手工,都能拿到补贴;还建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免费读书。

这些政策,让吴家堡成了附近区域最受欢迎的地方。以前,附近村寨的百姓总被土匪骚扰,还得交沉重的人头税,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如今,他们听说吴家堡安全、税少、还有大食堂,纷纷搬来定居,吴家堡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原来的三千人,变成了现在的五千多人,成了附近最大的村落。

村里的光棍刘一棍,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以前是个流浪汉,几年前流落到吴家堡,叶青云让他在粮田帮忙,还给了他一间房子。这几年,他靠着勤劳肯干,不仅攒下了不少银子,还在今年腊月,娶了隔壁李家集的马寡妇。

马寡妇带着四个儿子,以前在李家集总受欺负,听说吴家堡好,就带着孩子搬了过来。刘一棍见她勤劳能干,人也善良,就托人说媒,没想到马寡妇一口就答应了。婚礼办得简单却热闹,村民们都来道贺,叶青云和耶律夫人也送了一对新棉被当贺礼。

婚礼当天,刘一棍看着马寡妇和四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乐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他对着马寡妇和孩子们说,声音有些哽咽,“我以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现在有了你们,我也有家了!”马寡妇看着他,眼里满是感动:“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把孩子们养大,不辜负叶首领和大家的照顾。”

婚后,刘一棍更勤快了。他不仅种着自己的几亩粮田,还在闲暇时去大集上帮人杀猪、宰羊,赚些外快。马寡妇则在家纺线、织布,还在食堂找了个帮厨的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四个孩子也进了学堂,穿上了新衣服,每天放学回来,都围着刘一棍喊“爹”,听得刘一棍心里暖洋洋的。

除了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吴家堡的产业也越来越兴旺。桃山白酒的名声传遍了北部区域,订单排到了明年春天;牛肉干、辣椒酱成了西域商队的必带货物;铸铁火炉更是供不应求,价格涨到了十五两银子一个,还被炒到了“一炉难求”;煤矿的产量也越来越高,不仅能满足吴家堡的需求,还能卖到北蛮和中原州府。

腊月廿八那天,吴家堡还举行了“年度分红”。这是叶青云定下的规矩,每年年底,都会从堡里的产业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分给村民们,不管是种地的、做工的,还是老人、孩子,人人有份。今年的分红比往年多,每个成年人分到了五百文钱,孩子分到了两百文钱,老人分到了一千文钱。

分红现场设在中枢府门前的空地上,袁七拿着账本,逐一念着村民的名字,伙计们则把铜钱递到村民手里。“王二婶,五百文!”“刘一棍,五百文,加上你四个孩子,一共一千三百文!”刘一棍接过铜钱,沉甸甸的,他笑着对身边的马寡妇说:“你看,跟着叶首领,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叶青云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乱世之中,让百姓们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吴家堡能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也离不开正确的政策。他转头看向耶律夫人,她正笑着给一个老人递铜钱,阳光洒在她脸上,显得格外温柔。

“明年,咱们还要建更多的工坊,开更多的商铺,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叶青云轻声对耶律夫人说。耶律夫人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我跟你一起努力,让吴家堡成为乱世里最安稳、最热闹的地方。”

腊月三十这天一大早,叶青云和耶律夫人带着内卫和几个猎户,前往吴家堡后山打猎,准备多弄些野味,给大食堂和村民们加餐,增添过年的喜庆。山林里白雪皑皑,树枝上挂着晶莹的冰棱,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行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惊起了不少觅食的山雀。

走着走着,眼尖的猎户突然指着前方的雪地,压低声音说:“叶首领,有野猪的脚印,看样子个头不小,可能是有大家伙在附近。”叶青云和耶律夫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野猪可是难得的美味,尤其是过年时,野猪肉炖粉条,那香味能飘满整个村子。

众人小心翼翼地顺着脚印往前搜寻,不多时,就听到前方传来“哼哼”的声音。叶青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众人立刻停下脚步,屏住呼吸,慢慢靠近。透过茂密的灌木丛,他们看到两头足有三百来斤重的大野猪,正用长长的鼻子在雪地里拱来拱去,寻找着埋在雪下的根茎。这两头野猪浑身长满了又黑又粗的鬃毛,两颗长长的獠牙从嘴角刺出,在阳光下泛着寒光,一看就不好惹。

叶青云向身边的内卫和猎户们使了个眼色,大家迅速分散开来,形成一个包围圈。他自己则抽出腰间锋利的短刀,猫着腰,慢慢向野猪靠近。耶律夫人也不甘示弱,她从靴子里拔出两把寒光闪闪的匕首,眼神坚定,紧紧跟在叶青云身后。

就在众人逐渐靠近野猪时,其中一头野猪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它突然抬起头,警惕地看向四周,发出低沉的吼声。叶青云见状,知道不能再等了,他大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手中的短刀直直刺向野猪的脖颈。野猪反应极快,它猛地一扭头,用粗壮的身体挡住了叶青云的攻击,同时张开大嘴,露出獠牙,向叶青云扑来。

叶青云侧身一闪,灵活地避开了野猪的攻击,然后趁着野猪转身的间隙,再次挥刀刺去。这一次,短刀刺中了野猪的肩膀,野猪吃痛,疯狂地甩动身体,试图把叶青云甩出去。叶青云紧紧抓住野猪的鬃毛,双腿用力夹住野猪的身体,手中的短刀不断地刺向野猪的要害。

另一边,耶律夫人也和另一头野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她身形灵活,像一只敏捷的豹子,在野猪身边来回穿梭,手中的匕首不时刺向野猪的眼睛、喉咙等薄弱部位。野猪被她逼得团团转,却始终无法伤到她分毫。

内卫和猎户们也纷纷加入战斗,他们手持长刀、弓箭,从不同方向攻击野猪。一时间,山林里喊杀声、野猪的吼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激烈。

战斗中,叶青云瞅准时机,将全身力气汇聚到右臂,猛地将短刀刺进野猪的心脏。野猪挣扎了几下,便轰然倒地,扬起一片雪花。而耶律夫人这边,她瞅准野猪仰头吼叫的瞬间,一跃而起,将两把匕首同时刺进野猪的喉咙,用力一拧,野猪的喉咙被割开,鲜血喷涌而出,它摇晃了几下,也倒在了雪地上。

“好!”众人齐声欢呼,这场激烈的战斗终于以胜利告终。叶青云和耶律夫人看着躺在雪地上的两头野猪,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今天的收获足够让吴家堡的村民们在过年时,好好地吃上一顿野猪肉了。

随后,众人找来藤蔓,将野猪捆好,由几个身强力壮的内卫和猎户抬着,兴高采烈地返回吴家堡。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刚才的战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回到吴家堡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这两头肥硕的野猪,眼中满是惊喜和羡慕。刘一棍也挤在人群中,他笑着对身边的马寡妇说:“今年过年可真是有口福了,叶首领和耶律夫人给咱们带回这么大的野猪,这年肯定过得热热闹闹的!”马寡妇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腊月三十那天,吴家堡的年味达到了顶峰。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大集上的人更多了,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人群中穿梭,手里拿着糖糕、鞭炮,笑得格外开心。晚上,中枢府门前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叶青云、耶律夫人、袁七、王五等人也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庆祝新年。

篝火的光芒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歌声、笑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吴家堡的夜空。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近处的梅花在寒风中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刘一棍抱着最小的儿子,马寡妇牵着其他三个孩子,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这个新年,是他这辈子过得最温暖、最热闹的新年,而未来,会更美好。

大夏173年的钟声敲响时,叶青云站在篝火旁,举起酒碗,对着村民们高声喊道:“祝大家新年安康,日子红火!祝吴家堡越来越好!”村民们也纷纷举起酒碗,高声回应:“祝叶首领、耶律夫人安康!祝吴家堡越来越好!”

酒碗碰撞的声音、欢呼的声音,在雪夜里格外响亮。吴家堡的新年,就在这样的热闹与温馨中,拉开了新的序幕。而叶青云知道,新的一年,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目标等着他们去实现,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吴家堡一定能在乱世里站稳脚跟,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安居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