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543章 船坞扩建与资源倾斜

“长城级”战列舰的蓝图,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地球联盟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振奋与压力并存。蓝图上的线条与数据再辉煌,若无法从虚拟化为实体,便毫无意义。所有人都明白,决定文明命运的,终将是那冰冷星海中的钢铁与火焰的碰撞。因此,当设计图被最高权限锁定的那一刻,一场与时间赛跑、规模空前的船坞扩建与资源争夺战,也随之轰然打响。

月球轨道,“天宫”巨型船坞群:

这里是当前地球联盟太空造船能力的核心。原本的“天宫”号空间站早已被兼并、改造,其周边空间,如同星际时代的“珍珠港”,布满了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船坞模块。

此刻,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核心区域的“一号主力舰坞”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船坞,而是一个由巨型合金骨架构成的开放式框架结构,长轴超过一点五公里,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的肋骨,横亘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

无数工程舰艇像忙碌的工蜂,环绕着这具“龙骨”穿梭往来。大型牵引机器人将预制的、闪耀着“灵璇金”特有光泽的舰体模块,从附近的材料堆放区缓缓推送至指定位置。身着厚重宇航服的工程师和熟练的筑基期修士,在冰冷的金属骨架上进行着焊接、布线、刻录基础符文等作业。电焊的弧光如同节日的烟火,在真空中无声地频繁闪烁,映照着远处缓缓转动的地球。

为了建造“长城级”的首舰——“盘古号”,整个“天宫”船坞群进行了彻底的升级。

· 零重力精炼厂: 就近建立了一座利用月球矿石和小行星拖拽来的富金属天体进行冶炼的精炼厂,专门生产高纯度的“灵璇金”及其他特种合金,减少从地球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 符文刻录中心: 新建了恒温恒压且充满惰性灵气的特殊舱室,由元初门器堂的精英弟子轮班值守,负责在关键舰体结构和装甲内层,进行高精度的阵法符文刻录。这是科技设备难以替代的工序,直接关系到未来战舰护盾的强度和能量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循环测试区: 模拟建造了“长城级”生活区的核心部分,测试其融合了科技与“聚灵阵”、“生机阵”的生命维持系统,确保上千名乘员能在长期星际航行中保持健康与战斗力。

资源倾斜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来自地球的最高优先级物资运输船几乎塞满了临近的泊位,卸载着无法在太空直接生产的精密仪器、特种芯片以及用于“活性缓冲胶质层”培养的生物基材。联盟后勤司令部的一位将军曾看着调度清单苦笑:“现在想从‘天宫’调一颗螺丝去火星基地,都得经过最高军事委员会三位委员的签字。”

相比月球“天宫”的相对成熟,位于火星轨道上的“荧惑”船坞,更显出一种草创期的粗犷与热火朝天。这里的目标,是成为未来“长城级”后续舰,乃至更庞大舰船的生产基地。

利用火星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资源,以及火星本土开采的矿产,这里正在建设规模更大的开放式船坞。由于火星重力略大于月球,但远小于地球,且拥有更丰富的水冰资源,其发展潜力被极度看好。

此刻的“荧惑”船坞,更像一个巨大的太空建筑工地。预制好的巨型结构件被大型运输舰从火星表面的工厂直接抛射至轨道,由工程机器人捕捉后进行组装。为了加快进度,甚至动用了实验性的“纳米机器人集群打印技术”,在特定区域直接“生长”出复杂的内部管道和支撑结构。

资源向“荧惑”的倾斜,则体现在“人”和“基础”上。大量原本计划用于月球扩建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被紧急调往火星。数以万计的自动化采矿设备、工业级3d打印机、以及成套的聚变反应堆核心被优先运抵此地。联盟的目标很明确:必须在帝国下一波攻击到来前,让火星至少具备一艘“长城级”的独立建造和维护能力,形成双线支撑。

尽管太空船坞是未来,但地球本土的制造能力并未被完全放弃,尤其是在建造中小型舰艇和关键部件方面。

· 近地轨道船坞: 主要负责建造和组装“影舞”级侦查突击舰、“疾风”级驱逐舰等辅助舰艇,以及为“长城级”生产标准化的武器模块、推进器、传感器阵列等。这些船坞技术成熟,产能稳定,是维持舰队规模的基础。

· 地面秘密船坞: 位于某些山脉腹地或沿海加固洞穴中,依靠重型运载火箭或大型地效飞行器分段运输部件。这些船坞隐蔽性强,是最后的备份。同时,一些涉及最高机密的技术验证,例如“后羿弓”的微型化能量传导单元,也在这里进行。

“一切为了船坞,一切为了新舰。” 这成了联盟资源调配的最高准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其他领域前所未有的紧缩。

· 民用能源配给制: 地球各大陆的民用能源供应被严格限制,非必要照明被关闭,家庭能源额度大幅削减,以保证船坞和军工生产的能源黑洞。

· 基础材料管制: 钢铁、钛合金、稀土元素……几乎所有工业原材料,都需要持有军方颁发的“特需许可证”才能调用。许多民用工厂因缺乏材料而停工,其工人被转入军工相关培训或直接征调至船坞。

· 生活物资配额: 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制,虽然保证了基本生存,但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奢侈品消费几乎绝迹。

· 科研资源聚焦: 除少数与“破壁”计划直接相关的项目,其他基础科研和民生科技研发经费被大幅削减,相关人才被强制并入军工或船坞支持项目。

这种极度的倾斜,在社会内部也引发了暗流涌动。尽管有“伏羲”的舆论管控和全民动员令的高压,但抱怨和不满仍在私下滋生。毕竟,牺牲是切肤之痛的。

一位负责资源调度的联盟官员在内部会议上,面对各方争抢资源的代表,疲惫而斩钉截铁地说:“我知道你们都需要资源,民生需要,基础建设需要,其他防御项目也需要!但是,请记住!如果我们的舰队在下一场战斗中全军覆没,那么我们现在节省下来的每一度电、每一吨钢,都将是留给格伦塔人的战利品!我们现在忍受的一切紧缩,都是为了给‘盘古号’,给未来的‘长城级’舰队,争取那怕早一天下水的时间!我们没有退路!”

在地月之间,在奔赴火星的航道上,运输舰船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条条繁忙的物资生命线。在月球和火星的船坞中,钢铁的撞击声、引擎的轰鸣声、以及能量工具的低啸声交织成一曲宏大的工业交响乐。

张工程师悬浮在“天宫”一号船坞的外围,透过厚厚的观察窗,看着那逐渐成型的“盘古号”龙骨。冰冷的宇宙真空隔绝了声音,但那无声的壮丽却更加震撼人心。他揉了揉因长时间工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对身边的同伴,一位来自元初门的阵法师李长老叹道:“真是……难以想象。我们这是在铸造神话啊。”

李长老抚须,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那在星光下延伸的钢铁骨架,感受着其中已经开始隐隐流动的、由初步刻录的符文引动的微弱灵机,缓缓道:“非是神话,而是生存。此舰成,则文明存续多一分希望;此舰败,则万事皆休。我等此刻手中所握,非是工具,乃是文明之火,乃是我等人族,于这冰冷星海间,挣扎求存的……不屈之魂。”

巨大的船坞中,冰冷的钢铁与流淌的灵光正在艰难地融合。每一寸的推进,都伴随着难以想象的努力与牺牲。但没有人停下,因为那深邃的星空彼岸,计时器的滴答声,从未如此清晰,也从未如此致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