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空间女配在六零 > 第68章 杏叶黄时的约定

空间女配在六零 第68章 杏叶黄时的约定

作者:a重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6:13:12

八月的风裹着高原特有的干爽,吹得医疗站后山的杏叶沙沙作响。凤紫鸾蹲在院角的菜畦边,指尖捻着一片刚摘的杏叶,叶脉里还凝着晨露的湿润。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医疗站的木栅栏外——是县邮政局的绿皮自行车,车后座的帆布包鼓鼓囊囊,车把上还挂着个用红绳捆扎的纸盒。

“凤院长!”邮递员老周跳下车,额头的汗珠子顺着皱纹滚进衣领,“省医学院的急件!说是教材定稿前的最后校样,还有州卫生局的新通知!”

君陌离闻声从手术室出来,接过帆布包时,指尖触到里面硬壳笔记本的棱角。凤紫鸾拆开信封,最上面是教材编委会的油印批注:“经审核,新增‘高原赤脚医生传帮带案例’章节,拟将扎西消毒室、卓玛教学挂图等事迹作为典型编入,请于三日内反馈学员近况照片及详细说明。”

“这页是州里的通知。”老周又递过纸盒,揭开盖子,里面是十本精装的《高原常见病防治手册》,“州卫生局说,这是第一批试点教材,让咱们先试用,有问题随时反馈。”

凤紫鸾翻开手册,扉页上印着“一九六五年制”,内页的插图正是学员们练习无菌操作的连环画——卓玛画的那几页被原样保留,只是线条更规整了些,旁边还配了专业医生的批注:“建议增加器械消毒时间说明”“接生姿势示意图需更清晰”。

“君陌离,”她指着手册里夹着的便签,“编委会问,能不能再补充些学员回乡后的具体案例?比如扎西的消毒室现在每天能处理多少伤口,卓玛教的挂图有没有被其他村子借用?”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卓玛举着个泛黄的信封跑进来,辫子上的红头绳被风吹得翘起老高:“凤院长!扎西来信了!他说消毒室每天要给五个娃娃处理伤口,阿爷还用咱们的方法治好了隔壁村老阿妈的关节炎!”

凤紫鸾急忙拆开信,信纸上的字迹比上次更工整了,还画了张简单的表格:消毒室运行三十天,处理擦伤、割伤二十七例,无感染;用石炭酸溶液给三十户村民家的水缸消毒,腹泻病例减少一半;最底下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奖状,写着“最佳消毒室,紫鸾院长授”。

“这孩子。”凤紫鸾揉了揉眼角,转头对君陌离说,“给编委会回信时,把这些细节都写上。再问问卓玛,她画的挂图现在在哪些村子用?”

君陌离正低头整理学员名单,闻言抬头:“我记得小李说过,卓玛的挂图被借去了东沟村和北坡村,说是教妇女接生特别管用。”

话音未落,小李就从院外蹦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凤院长!东沟村的赤脚医生来信了!说卓玛的挂图帮他们接生了三个娃娃,母子都平安!还问能不能再寄几套?”

夕阳的余晖漫进院子,给菜畦边的杏树镀上一层金边。凤紫鸾望着叶片间若隐若现的青杏,忽然想起去年此时——那时杏子还是青的,如今却已开始泛黄,就像这些学到的知识,在高原上慢慢成熟,结出果实。

“君陌离,”她转身对正在泡茶的男人说,“明儿你陪我去趟县里,把学员们的近况整理成材料,再挑些照片。对了,让张医生把显微镜的使用记录也带上,编委会说要‘体现设备落地效果’。”

次日清晨,卡车碾过县道的土坑,扬起细碎的尘土。凤紫鸾坐在副驾驶座上,怀里抱着个蓝布包,里面装着学员们写的回乡报告、卓玛的挂图复印件,还有扎西寄来的消毒室登记表。君陌离则拎着个铁皮盒子,里面是显微镜的使用日志——从第一例伤口缝合到最近一次接生器械消毒,每一页都记着日期、操作人和效果。

“凤院长,”张医生坐在后排,指着窗外新盖的卫生院,“听说州里打算以咱们医疗站为模板,在每个县建个‘基层培训点’。昨天县卫生局的同志还来问,能不能派咱们的护士去讲课。”

凤紫鸾摸了摸蓝布包里的材料,轻声道:“等教材正式印发了,咱们就把培训点建起来。让每个县的赤脚医生都能学到‘因地制宜’的经验。”

中午在县招待所吃饭时,凤紫鸾特意点了盘杏子炒蛋。服务员端上来时,她指着金黄的蛋块对同桌的县卫生局干事说:“您瞧,这颜色就像咱们高原的杏子——咱们培训的学员,现在也都成了‘金蛋’,回乡发光呢。”

干事被逗笑了,筷子尖指着报纸上的新闻:“您看,头版就是‘青藏高原基层医疗培训成效显着’,还配了咱们手术室的照片!”

凤紫鸾凑过去看,照片里学员们围在显微镜前的笑脸清晰可见,旁边写着:“知识下乡,点亮高原健康之光”。她忽然想起扎西信里的话:“凤院长,我现在是村里的‘小先生’了,娃娃们都叫我‘卓玛老师那样的医生’。”

下午回医疗站的路上,卡车特意绕道去了东沟村。村口的土路上,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见到卡车,立刻围了上来:“是医疗站的同志吧?我们想请卓玛老师再教教挂图!”

凤紫鸾下车时,看见村卫生室的土墙上,正贴着卓玛画的接生步骤图——从消毒双手到托住婴儿,每一步都用红笔标着注意事项。一个裹着藏袍的老阿妈拉着她的手直念叨:“多亏了这张图!上个月我家媳妇生娃娃,村里的赤脚医生照着图做,母子平安!”

回到医疗站时,天已经擦黑。卓玛正蹲在杏树下,就着煤油灯修改挂图——她把接生姿势的线条改得更流畅了,还在旁边添了行藏文小字:“轻轻托住,像捧着高原的太阳”。见凤紫鸾回来,她举着铅笔头说:“凤院长,东沟村的婶子们说,要是能再画张‘娃娃护理’的图就好了,比如怎么喂奶、怎么换尿布。”

“好啊。”凤紫鸾蹲下来,帮她扶正煤油灯,“等教材印发了,咱们把挂图做成系列,一套‘接生’,一套‘护理’,一套‘常见病’,让乡亲们都能用上。”

君陌离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羊肉面走进来,汤里漂着翠绿的香菜:“先吃饭。县里来电话了,说教材定稿通过了,印出来第一时间给咱们寄十本。”

夜里,凤紫鸾躺在炕上,听着窗外杏叶的沙沙声,忽然想起扎西信里的最后一句:“凤院长,等明年杏叶黄的时候,我带全村人来医疗站,让您看看我们的消毒室有多干净!”

她转头看向窗外,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杏树上,叶片间的青杏泛着淡淡的金光。就像这些学到的知识,正在高原上慢慢沉淀,等待着成熟的季节。

九月初,第一批教材终于寄到了。凤紫鸾抱着十本精装书走进手术室时,张医生和护士们立刻围了上来。翻开扉页,“高原基层医疗的典范”几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扎西的消毒室照片、卓玛的挂图复印件都被收录其中,旁边还配着编委会的批注:“本案例体现了‘因地制宜、传帮带’的基层医疗精髓”。

“凤院长,”张医生指着书里夹着的信纸,“州卫生局说,要让咱们牵头,把培训点扩展到周边三个县。下个月初在县里开筹备会,邀请各村的赤脚医生代表参加。”

凤紫鸾抚摸着书页上扎西画的消毒室,轻声道:“告诉他们,咱们不仅要教技术,更要教‘带着温度的责任’——就像卓玛画的挂图,每一笔都想着让乡亲们少受点苦。”

次日清晨,凤紫鸾站在杏树下,看着卓玛和小李把新到的教材搬到教室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书脊的烫金字上,也落在卓玛兴奋的脸上。

“凤院长,”卓玛举着一本书,指着里面的插图,“您看,这是我画的挂图!连我的名字都印上去了!”

凤紫鸾笑着揉了揉她的辫子:“等明年杏叶黄的时候,咱们把东沟村、北坡村的赤脚医生都请来,一起看看这些‘带着温度的责任’是怎么传下去的。”

君陌离从手术室出来,手里拿着份刚收到的电报:“编委会来信,说要把咱们的经验拍成纪录片,让更多人看到高原基层医疗的故事。”

凤紫鸾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山风掀起她的衣角,也掀起杏叶的金色波浪。她知道,这希望的火种不会熄灭——就像这杏树,年复一年地落叶、发芽,把生命的养分传递给每一片新叶;就像他们用爱与坚守编织的传承,在高原上生根发芽,终将长成一片遮风挡雨的森林。

“君陌离,”她轻声说,“等明年杏叶黄的时候,咱们带着新培训的学员,再给杏树施点肥。”

“好。”君陌离望着她的眼睛,声音坚定而温柔,“等杏叶黄的时候,咱们一起看新芽里的传承,一起守护这高原上的春天。”

远处,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混合着杏叶的沙沙声,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九月的医疗站,吹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而那几株杏树,正静静地站在风里,等待着下一场金黄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