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空间女配在六零 > 第123章 星火

空间女配在六零 第123章 星火

作者:a重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6:13:12

三月的春风裹着泥土的气息拂过北京城,凤紫鸾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排新栽的白杨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办公室里,那张全国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图钉像星星之火,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从西北的乌鲁木齐到东南的福州,针灸麻醉的观察点已经遍布大半个中国。

\"凤副组长,您看这份报告。\"年轻的技术员小王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叠文件,\"广州军区总医院又传来好消息,他们在八例复杂腹部手术中成功应用了针灸麻醉,其中五例完全替代了药物麻醉!\"

凤紫鸾接过文件,指尖轻轻抚过那行醒目的数据,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成功案例的红图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告诉广州的同志,让他们把详细数据整理好,特别是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的部分。\"凤紫鸾叮嘱道,\"我们要用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这些成果。\"

张教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封盖着红章的文件:\"凤紫鸾,总后卫生部正式批准了我们的推广方案。从下个月起,全军各军区医院将分期分批选派军医来京参加针灸麻醉专项培训。\"

凤紫鸾接过文件,目光落在落款日期上——距离第一批学员抵京只剩下三周时间。她迅速在脑海中盘算着:教室、教具、教材、食宿安排......每一项都需要精心准备。

\"时间紧任务重啊。\"张教官看出了她的忧虑,\"不过你放心,刘部长特意批了专项经费,教学楼二楼的实验室已经腾出来做培训专用场地。\"

接下来的日子,凤紫鸾的生活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白天,她要指导研究小组整理各地上报的数据;晚上,她伏在办公桌前编写培训教材,常常熬到深夜。那盏老旧的台灯见证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灯罩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却依然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凤医生,您歇会儿吧。\"通讯员小李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走进来,\"都凌晨一点了,您明天还要去军区医院呢。\"

凤紫鸾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笑着接过茶杯:\"没事,再改改这份教案。新来的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得把基础理论部分再讲得通俗些。\"

四月的北京,玉兰花开得正盛。第一批来自各大军区的三十名军医如期而至。凤紫鸾站在教学楼前,看着这些身着各式军装的学员们,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同志们好!\"她走上讲台,声音清脆而坚定,\"欢迎大家来到针灸麻醉培训班。我是凤紫鸾,接下来三个月,将由我和张教官一起,带领大家系统学习这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疗技术。\"

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军医,有穿着笔挺呢子军装的大城市医生,也有裹着厚重棉袄的边防军医;有头发花白的老军医,也有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新知识的好奇,也有对这门古老技艺的怀疑。

第一堂课,凤紫鸾没有直接讲针灸技术,而是播放了一段她在基层部队调研时拍摄的纪录片:战地医院里,因麻醉药物短缺而痛苦呻吟的伤员;偏远哨所中,因害怕手术疼痛而拒绝治疗的战士......

\"同志们,\"影片结束后,凤紫鸾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探索针灸麻醉的初衷——为了让每一位战友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

教室里鸦雀无声。凤紫鸾看见前排一位边防军医悄悄抹了抹眼角,后排几位年轻医生挺直了腰板。

接下来的日子,凤紫鸾和同事们倾囊相授。从经络理论到穴位解剖,从针刺手法到临床应用,每一节课都干货满满。凤紫鸾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她常常亲自示范,让学员们在自己身上试针,体会\"得气\"的感觉。

\"凤老师,\"一位来自西藏军区的藏族军医怯生生地举手,\"我...我总是找不到合谷穴的准确位置。\"

凤紫鸾微笑着走过去,轻轻握住他的手:\"别着急,来,我教你一个简单的定位方法——拇指和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点就是合谷穴。\"她耐心地指导着,直到这位军医能够准确找到穴位。

培训中期,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一位来自北方军区的学员在练习针刺时,不慎将银针折断在一位同伴的合谷穴中。一时间,教室里乱作一团。

\"都别慌!\"凤紫鸾迅速镇定下来,她首先检查了伤员的情况,然后冷静地指挥:\"小王,准备镊子和止血钳;小李,去准备x光机;张教官,联系外科值班室......\"

在凤紫鸾的指挥下,危机很快化解。断针被安全取出,伤员并无大碍。事后,凤紫鸾借此机会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针灸不是魔术,\"她严肃地说,\"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特别是针具的选择和使用,容不得半点马虎。\"

三个月的培训转瞬即逝。结业那天,学员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汇报演出。来自新疆军区的哈萨克族军医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朗诵了一首诗:\"银针虽小通经络,妙手仁心除沉疴。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学习共进步。\"

凤紫鸾眼眶湿润了。她看着这些即将返回各自岗位的学员们,就像看到了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回到办公室,凤紫鸾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和捷报。广州军区报告说,针灸麻醉技术在当地部队医院广泛应用,大大缓解了麻醉药物短缺的问题;昆明军区反馈,在高原地区,针灸麻醉对缓解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有显着效果;最让她感动的是一封来自边防前线的短信:\"凤医生,您的学生在哨所成功为战友进行了针灸镇痛,他现在可以继续站岗了。谢谢您!\"

八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全军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凤紫鸾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一张覆盖全国的针灸麻醉应用网络图。

\"同志们,\"她的声音坚定而充满激情,\"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针灸麻醉观察点已经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家,成功实施的手术案例超过一千例。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刘部长在总结发言中特别表扬了凤紫鸾和研究小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西医结合不是口号,而是可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会议结束后,凤紫鸾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火车站。她要去送一批即将奔赴边防一线的军医,他们都是最新一期培训班的优秀学员。

站台上,凤紫鸾挨个检查学员们的行囊,把一本本《针灸麻醉临床手册》塞进行李中:\"带上这个,遇到问题随时翻看。记住,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一位年轻的女军医突然拉住凤紫鸾的手:\"凤老师,我...我有点害怕。边防条件那么艰苦,我怕自己做不好。\"

凤紫鸾轻轻握住她的手,就像当年师父握着她的手教她认药一样:\"别怕,孩子。记住,医者仁心。只要你怀着帮助战友的心,就一定能做好。遇到困难就写信回来,我和张教官随时为你们解答。\"

火车鸣笛声响起,学员们依次登车。凤紫鸾站在站台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列车,心中既不舍又充满期待。她知道,这些年轻人就像一颗颗火种,将把针灸麻醉的星火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回到办公室,凤紫鸾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师父留给她的医案记录。她轻轻抚摸着封面,仿佛能感受到师父温暖的手。

\"师父,\"她轻声自语,\"您看到了吗?您的医术不仅在乡村发挥了作用,现在更是在全军推广,为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带去福音。我会继续努力,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窗外,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凤紫鸾站在窗前,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涌动着无限希望。针灸之光,正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绽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