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290章 从《我嘟傻嘅?》看粤语诗的独特魅力与时代回响

《我嘟傻嘅?》(粤语诗)

文/树科

连载呢本诗集

出版呢啲诗前

我同佢讲过咗:

从添日开始

我进入创作

我嘅生活,我嘅节奏……

幼师佢微微一笑

睇唔到乜嘢意思?

佢跟住先话:

嘻嘻,写诗

唔系写小说

既冇面,又冇钱嘅事……

嗰女系小学老师

佢睇到评论同诗:

老窦,嘟乜鬼嘢年代

我真嘅喺唔知道

你哋呢班友

究竟系定唔喺度执迷不悟?

我真嘅郁喺心度

我真嘅好耐无语……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6.25.粤北韶城沙湖畔

《从<我嘟傻嘅?>看粤语诗的独特魅力与时代回响》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版图中,粤语诗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树科的《我嘟傻嘅?》便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粤语诗,它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于诗歌创作、现实认知以及文化坚守的深刻思考。

粤语之魅: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

粤语,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岭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它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发音和词汇,有着独特的九声六调,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我嘟傻嘅?》中,粤语的运用让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连载呢本诗集”“我同佢讲过咗”“嘻嘻,写诗,唔系写小说” 等语句,其中的 “呢”“咗”“唔系” 等粤语词汇,简洁而精准地传达出日常交流的口吻,使诗歌贴近生活,宛如读者与诗人在面对面交谈。这种方言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将岭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融入其中,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语诗通过方言的运用,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紧密相连。正如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所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那种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那种语言。” 粤语诗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

创作之思: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诗歌开篇,诗人讲述了在连载诗集、出版诗歌之前与他人的交流。“我进入创作,我嘅生活,我嘅节奏……” 这表明诗人对诗歌创作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创作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意义。然而,幼师的回应 “睇唔到乜嘢意思?…… 嘻嘻,写诗,唔系写小说,既冇面,又冇钱嘅事……” 以及小学老师女儿的质疑 “老窦,嘟乜鬼嘢年代,我真嘅喺唔知道,你哋呢班友,究竟系定唔喺度执迷不悟?” 却如一盆冷水,浇在诗人炽热的创作之心上。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沉浸于诗歌创作的理想世界,追求内心的表达和精神的满足;而外界则从现实的功利角度出发,认为写诗既无面子又无金钱回报,在当下时代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行为。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许多诗人的创作生涯中都屡见不鲜。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压力时,依然坚守诗歌创作的阵地。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困窘,“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但他从未放弃诗歌创作,以笔为剑,反映社会现实,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在现代社会,物质至上的观念盛行,诗歌创作似乎被边缘化,但仍有像树科这样的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坚持用诗歌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展现出对诗歌纯粹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情感之蕴:无奈与坚持的交织

面对幼师和女儿的质疑,诗人 “我真嘅郁喺心度,我真嘅好耐无语……” 这短短两句,蕴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郁喺心度” 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郁闷、纠结与无奈,自己所热爱的诗歌创作,在他人眼中却如此一文不值,这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在心中郁积。而 “好耐无语” 则进一步体现出诗人在无奈之下的沉默,他或许在思考如何回应这种质疑,或许在感慨知音难觅。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的沉默并非放弃,而是一种无声的坚持。尽管外界的声音充满了否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创作的脚步,这种坚持源于对诗歌的热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坚守。就像英国诗人济慈,尽管一生贫困潦倒,且作品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他始终坚持创作,用诗歌构建自己的理想世界。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确信诗的高贵。” 树科在面对质疑时的坚持,同样体现了对诗歌高贵品质的坚信,在无奈中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

时代之音:粤语诗的传承与发展

《我嘟傻嘅?》不仅仅是一首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粤语诗面临的现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粤语诗作为一种小众的诗歌形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如诗中所反映的,外界对诗歌创作的功利性看法,使得诗歌创作的环境变得艰难;另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流行文化的冲击,粤语的使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也影响了粤语诗的传播和发展。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粤语诗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它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岭南人民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关注粤语诗的创作,通过各种渠道推广粤语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一些诗歌朗诵会专门设置粤语诗朗诵环节,通过声音的魅力展现粤语诗的韵味;一些文化机构也开展粤语诗创作培训活动,培养新一代的粤语诗创作者。《我嘟傻嘅?》这样的作品,为粤语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我们看到粤语诗在当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以及诗人为传承地域文化所做出的努力。正如文化学者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粤语诗在传承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在与其他诗歌形式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推动着当代诗歌的繁荣发展。

树科的《我嘟傻嘅?》以粤语为载体,通过展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无奈与坚持的情感交织,反映了当代粤语诗的创作困境与诗人的坚守,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对粤语诗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期待更多的粤语诗能够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传承和弘扬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喜欢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