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131章 占领莫洛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第131章 占领莫洛

作者:中龙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32:21

1945年5月中旬,腊戌总攻期间,腊戌以西,新二军前指。

腊戌城内的巷战正趋于白热化,枪炮声日夜不息。然而,中国驻印军总司令李锦的视野并未局限于腊戌一城。他的作战地图上,腊戌以西、以南的广大区域仍有日军残部活动,威胁着主力部队的侧翼以及即将打通的交通线。位于腊戌西南方向约三十公里处的莫洛(molo),一个位于交通节点上的小镇,便是需要肃清的目标之一。

莫洛并非军事重镇,但此地聚集了从腊戌外围溃退下来的部分日军(估计为一个不满编的大队,夹杂着后勤、宪兵等单位),以及一些当地附敌武装。他们利用莫洛镇及周边丘陵林地,构筑了野战工事,企图负隅顽抗,并可能成为腊戌日军突围或外部援军(尽管可能性已极小)的一个接应点。

李锦的命令下达到了新二军军部:“着新二军,立即抽调有力之一部,配属集团军直属炮兵一部、工兵及侦察分队,南下攻占莫洛,扫清该区域之敌,保障我军主力侧后安全,并切断腊戌残敌西逃之路!”

新二军军长沈德威中将接到命令,目光落在莫洛的位置上。他深知,此时分兵攻打莫洛,既有风险,也有必要。风险在于可能分散围攻腊戌的兵力;必要性在于彻底孤立腊戌,清除隐患。

“命令105师316团执行此项任务!”沈德威对参谋长说道,“给他们加强一个师属炮兵营,再从集团军直属部队那里,协调一个重迫击炮连和一个工兵排、一个电子侦察小组配属给他们!告诉石国栋,动作要快,打法要巧,既要拿下莫洛,又要尽量减少伤亡,速战速决!”

代号“虎贲”的316团,在团长石国栋上校率领下,迅速脱离腊戌西线阵地,挥师南下,直扑莫洛。部队沿着丛林和丘陵间的道路快速行进,配属的炮兵、工兵紧随其后。集团军直属的电子侦察小组则开始尝试监听莫洛日军的无线电通信,试图获取其布防和士气情况。

石国栋一边行军,一边与团部参谋研究地图和有限的情报。“莫洛镇不大,但鬼子溃兵聚集,狗急跳墙,必然顽抗。我们不能轻敌。”他部署道,“一营为主攻,从北面正面逼近莫洛镇;二营为左翼,负责清剿镇西侧丘陵林地的敌人,并迂回至南面,断敌退路;三营为预备队;配属炮兵负责火力支援,重点敲掉镇子外围的明确工事。”

他特别强调:“集团军直属的工兵排,重点负责排雷和爆破障碍;重迫击炮连,用于拔除坚固据点。电子侦察小组,随时汇报侦听情况!”

部队在沉默中快速前进,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沿途遇到的只有被遗弃的破烂装备和零星倒毙的日军尸体,显示着敌军的仓皇。

316团的前锋,由经验丰富的一营二连担任。他们以标准的行军队形,沿着被茂密灌木和热带作物包围的土路,谨慎地向莫洛镇方向搜索前进。尖兵班在排长带领下,与主力保持着百米左右的距离。

时近正午,烈日灼人。当前方出现一片缓缓抬升、长满齐腰高茅草和稀疏灌木的无名高地时,尖兵班长凭借本能感觉到了危险。他刚举起右手示意减速,高地上方就猛地闪过了几道微弱的反光——那是步枪准星或望远镜镜片在阳光下的折射。

“有敌人!”

警告声刚落,高地上就传来了三八式步枪特有的、清脆而凌厉的“啪勾”声!子弹呼啸着从尖兵们头顶掠过,打在身后的红土路上,激起缕缕烟尘。

几乎在枪响的同时,高地棱线后方,一挺隐藏极好的九六式轻机枪开始了急促的短点射。“哒哒哒,哒哒哒!” 子弹像毒蛇的信子,舔舐着二连前锋散开队形所在的位置。

日军这个加强小队显然早有准备。他们的步枪手和机枪阵地并非布置在高地顶端,而是巧妙地设在反斜面和正斜面的结合部,既规避了远程炮火打击,又能对仰攻的敌人形成交叉火力。几名掷弹筒手也躲在棱线后方,凭借经验,将**式掷弹筒发射的小型榴弹,吊射到二连试图展开的队伍中间。

“轰!轰!”的爆炸声在热带寂静的空气中传得很远。破片和冲击波将茅草成片撕碎,红褐色的泥土被炸上半空。

二连反应迅速,士兵们立刻利用地形地物卧倒,或翻滚到路边的排水沟和土坎后。机枪组迅速抢占侧翼一个小土包,用捷克式轻机枪的连续射击进行火力反制,试图压制高地上的日军机枪。枪声、爆炸声、双方军官的呼喊声顿时响成一片,打破了莫洛北郊的宁静。

“迫击炮!准备!”一营长下令。

几发81mm迫击炮弹呼啸着落在高地上,炸起烟柱。炮声未落,步兵便发起了冲击。日军抵抗并不坚决,在造成我军数人伤亡后,便丢弃阵地向镇内退去。

“看来鬼子士气不高,想收缩兵力固守镇子。”一营长判断。

石国栋接到报告,命令:“不要冒进!一营稳步推进,清扫沿途残敌。二营加快左翼迂回速度!炮兵前观,寻找莫洛镇外围有价值的炮击目标!”

随着316团主力逼近莫洛镇外围,日军的抵抗变得更有组织。他们不再固守明确的战线,而是将兵力分散在镇外的几个支撑点上,试图用精准的火力和障碍物最大限度迟滞中**队的推进。

战斗变成了无数个小规模的、独立的拔点作战。

在镇北的一个小村落,二连被来自一片茂密竹林的火力死死压制。一挺隐藏极深的九六式轻机枪以其特有的急促点射,封锁了通往村子的土路,子弹打得路边的芭蕉树叶碎屑横飞。

“二连,左边那个竹林,有鬼子机枪!一排火力掩护!爆破组,从右边田埂绕过去!” 连长的命令清晰而急促。

瞬间,排里的两挺捷克式和所有步枪同时向竹林开火,试图压制日军射手的视线。与此同时,三名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和爆破筒,利用田埂的掩护,低姿匍匐,向竹林侧后迂回。日军的子弹“啾啾”地追着他们,打在田埂的泥土上。

“狙击手!注意清除房顶和树上的敌人!” 另一处,在进攻一个拥有几栋砖石房屋的独立家屋区时,三排排长大声提醒。话音刚落,一名躲在榕树树冠中的日军狙击手便被己方的神枪手发现并击毙,尸体从树上重重栽落。

“三排,从右边水沟迂回过去!” 面对正面坚固的抵抗,迂回包抄是常用战术。士兵们跳入半干涸的、长满青苔的水沟,虽然泥泞难行,但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成功绕到了日军侧翼,突然开火,将其击溃。

在整个过程中,配属的工兵小心翼翼地在部队前进路线上作业,用探雷针和熟练的眼光,排除了多枚日军布设的九九式地雷和设置在门把手、尸体下的诡雷,保障了通道的安全。

当遇到日军用砖石和木材加固的、特别坚固的据点时,集团军重迫击炮连的120mm重迫击炮便会发出沉闷的怒吼。这些重炮炮弹带着沉重的呼啸声从天而降,“轰隆!” 一声巨响,整个据点连同里面的守军往往被炸得四分五裂,巨大的爆炸声和恐怖的杀伤力,对残余的日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

通过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316团像熟练的外科医生一样,将日军设置在莫洛镇外围的“触角”一一切除,逐步收紧了对镇子的包围。

至当日下午,316团主力已兵临莫洛镇外。从望远镜中看去,镇子一片死寂,许多房屋都有被加固的痕迹,街道上设置了沙包街垒,显然日军准备在此进行巷战。

石国栋没有立即命令总攻。他命令部队在镇外有利地形展开,构筑简易工事,形成包围态势。同时,他召来了配属的集团军电子侦察小组组长。

“怎么样?能听到鬼子在说什么吗?”

组长汇报:“团长,鬼子无线电信号很混乱,呼号杂乱,似乎指挥不统一。我们截获到一些片段,有要求增援的,有报告弹药不足的,还有争吵的声音。看来他们内部很混乱,士气低落。”

“好!”石国栋心中有了底。他又派出了团侦察排,对莫洛镇防御进行更细致的抵近侦察。

次日清晨,炮击的雷鸣准时响起。师属炮兵营的75毫米山炮和集团军重迫击炮连的120毫米重迫,对莫洛镇进行了短促而猛烈的急袭。炮弹精准地落在预先标定的目标上:镇口的沙袋工事在火光中解体,几座疑似指挥所的砖房被直接命中坍塌,激起的烟尘瞬间笼罩了镇子边缘。

炮火刚一延伸,嘹亮的冲锋号便划破天空。一营从北面,二营从西、南两个方向,如同铁钳般向镇内猛插。

战斗在接触的瞬间就进入白热化。尽管日士气低落,但残存的士兵依旧在军官的逼迫下拼死抵抗。北面镇口,一挺隐藏在一座碾房里的九二式重机枪发出了沉闷的咆哮,子弹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一营士兵扫倒。

“注意交叉火力!左边屋顶也有!” 有老兵敏锐地捕捉到来自侧翼的步枪射击。日军确实缺乏协同,但零星的冷枪和固定的火力点依然致命。

“坦克上前!用机枪扫射那些窗口!” 一辆伴随一营进攻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轰鸣着上前,37毫米主炮对准碾房开了一炮,砖石飞溅,同时车顶的勃朗宁重机枪开始对着所有可疑的窗口进行压制性扫射,打得瓦片和木屑纷飞。

在西面,二营的进展被一道由破车、家具和沙包组成的坚固街垒挡住,后面还有步枪和轻机枪射击。

“步兵班,交替掩护,爆破组上!”一个班的士兵立刻依托街角残墙,用自动武器向街垒后方倾泻火力。两名工兵抱着爆破筒,在烟尘的掩护下快速冲刺,将爆破筒猛地塞进街垒底部。“轰隆!” 一声巨响,街垒被炸开一个缺口,士兵们立刻蜂拥而入。

真正的残酷在于逐屋清剿的战斗。 士兵们三人一组,背靠背相互掩护。踢开房门后,先向内投入一颗手榴弹,爆炸过后,冲锋枪手率先冲入,用汤姆逊或司登冲锋枪进行快速扫射,清理房间。在昏暗的室内,短兵相接时有发生,刺刀和工兵铲成了最后的手段,搏杀短促而血腥。

对于盘踞在砖石结构坚固房屋内、用手榴弹难以解决的日军,火焰喷射器再次展现了其恐怖威力。喷火兵在掩护下靠近,对准门窗扣动扳机,狰狞的火龙瞬间吞噬室内的一切,里面的日军往往在凄厉的惨嚎中被烧成焦炭,熊熊大火也随之在镇内多处燃起,黑烟滚滚。

316团的士兵们,正是用这种坚决而残酷的战术,一步步蚕食着日军的最后阵地。

然而,与腊戌的激烈抵抗相比,莫洛日军的战斗意志明显不坚。在许多地方,中**队一旦突破外围,日军往往稍作抵抗便向后溃退,或者干脆放弃阵地钻入废墟和地道。二营在迂回过程中,成功截住了一股约数十人试图南逃的日军,经过短暂交火,将其大部歼灭。

经过大半天激烈但强度相对有限的巷战,至日落时分,莫洛镇内的有组织抵抗基本停止。316团控制了镇内大部分区域,残存的日军化整为零,隐匿在废墟或逃入周边丛林,清剿工作持续到深夜。

石国栋团长在警卫排的护卫下进入莫洛镇。镇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他走到原镇公所前,这里曾是日军的一个指挥点,此刻已被炮火摧毁大半。

“向军部发电,”石国栋对通信兵说,“我团及配属之集团军直属部队一部,已于本日攻克莫洛,毙伤俘敌约二百余人,缴获一批物资。残敌正在肃清中。我部伤亡……相对较轻。莫洛通道已在我控制之下。”

他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完成任务后的沉稳。占领莫洛,如同在腊戌主战场之外,干净利落地切除了一个脓包,确保了主力侧后的安全,也彻底封闭了腊戌日军西逃的一扇侧门。

消息传回集团军总部,李锦微微点头。新二军和直属部队的这次行动,果断而高效,体现了他麾下将领的全局观和执行力。现在,他可以更加专注地指挥对腊戌城内的最后清剿,缅北的战局,已然明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