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24章 符祥瑞:行,暂缓进军,一、防贼人名义调兵前去守护边疆

符祥瑞:行,暂缓进军

符祥瑞送走前往学府的柴宗训,转身便带着符琳往政事堂走。廊下的秋风比清晨更烈些,卷起她素色裙摆,却吹不散眉宇间的沉凝。刚踏入政事堂,等候在此的几位大臣便齐齐起身,目光里满是期待与焦灼——昨夜关于是否即刻对辽布防的争论,至今仍悬而未决。

“诸位不必多礼。”符祥瑞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自己则走到案前,指尖轻轻拂过铺展的舆图,目光落在渝关与幽州交界的红线上,“昨夜议了半宿,今日我已拿定主意:进军辽境之事,暂缓。”

话音刚落,政事堂内便起了些细微的骚动。户部尚书周明远率先起身,拱手道:“太后,辽军在幽州增兵三万,耶律璟又刚得了燕云十六州的赋税,此时暂缓,岂不是给了他养精蓄锐的机会?”

“周大人所言非虚,但眼下更要紧的,是防‘内贼’。”符祥瑞抬眸,声音陡然沉了几分,“昨夜符琳查得,汴梁残余宋军与江南叛军暗通消息,正四处散播‘太后欲弃边疆、保中原’的谣言,妄图以‘护疆’之名,诱骗渝关守军调防。”

她将一份密报推到案前,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叛军与守军将领的往来书信。“他们算准了咱们刚灭大宋、军心未稳,想借调兵之机夺取渝关——一旦关隘失守,辽军便可长驱直入,到那时,咱们才是真的腹背受敌。”

兵部尚书李从善眉头紧锁,接过密报翻看片刻,沉声道:“那依太后之意,该如何应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叛军挑拨离间。”

“第一步,传我密令,严令渝关守军‘无太后手谕,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符祥瑞的指尖在舆图上重重一点,“派殿前司都虞候赵承业领兵五千,星夜前往渝关,一是协助守军加固城防,二是暗中核查将领动向,若有通敌者,先斩后奏。”

“第二步,彻查汴梁流言。”她转向御史大夫王彦,“命你麾下御史分头巡查汴梁街巷,凡散播谣言者,即刻收押;再贴出告示,言明朝廷‘暂守边疆、先清内患’的缘由,让百姓知晓,咱们不是弃疆,是为了更稳地守疆。”

符琳在一旁补充道:“另外,江南叛军的粮草多从海路运来,可命沿海各州加强巡检,截断他们的补给线。只要断了粮,叛军撑不了多久,也没法再与辽军勾连。”

众人听着这一连串部署,原本的焦灼渐渐褪去。周明远再次拱手,语气里多了几分信服:“太后深谋远虑,是臣思虑不周了。如此一来,既防了内贼调兵,又能稳住边疆,待清了叛军,再图辽境也不迟。”

符祥瑞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回舆图。她知道,暂缓进军只是权宜之计,耶律璟的背叛、燕云十六州的失地,这些账迟早要算。但此刻,她必须先稳住这风雨飘摇的后周——只有守住了内部,才能有底气与辽军抗衡。

“还有一事。”她忽然想起柴宗训昨夜的泪水,声音柔和了些许,“赈济汴梁灾民的粮草,明日起加倍拨付。百姓安,军心才能安;军心安,咱们才能守住这江山。”

大臣们齐齐应下,躬身告退。政事堂内渐渐安静下来,符琳走到符祥瑞身边,看着她眼底的疲惫,轻声道:“姐姐,这样安排,既防了内贼,又顾了百姓,训儿若是知道,定会放心不少。”

符祥瑞望着窗外的阳光,想起柴宗训说的那个“无战”的梦,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是啊,等清了内患,稳了边疆,总有一天,能让他的梦成真。”

只是她心里清楚,这条路还很长。此刻的暂缓,是为了将来更有力地前行;此刻的防备,是为了将来能真正放下刀剑,让后周的百姓,再也不用受战火之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