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23章 符太后见延寿女走远:他敢,现在大宋灭了。何来胆量?

宫闱忧思:稚子泣求止兵戈

符祥瑞望着延寿女抱着卷宗的背影消失在典籍库转角,才收回目光。秋风卷起廊下几片落叶,掠过她的裙角,带来一丝凉意。她抬手拢了拢衣襟,转头对身后的宫女吩咐:“去延寿姑娘的寝殿看看,叮嘱守殿的侍从,夜里多留意些,记得帮她把寝宫门闩好,别让冷风灌进去。”

“是,太后。”宫女躬身应下,轻步退去。

符祥瑞这才转身往自己的寝殿走,来时的担忧与凝重,在方才与延寿女短暂的对话后,又添了几分复杂。她知道,对延寿女的隐瞒只是权宜之计,可眼下内忧外患交织,实在没有更好的法子——总不能在孩子面前,将这乱世的残酷全盘托出。

回到寝殿时,符琳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翻看着军务卷宗,柴宗训靠在她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是还没从睡梦中完全清醒。听到脚步声,符琳抬头看来,眼底的凝重与符祥瑞如出一辙:“姐姐回来了?政事堂的大臣们可有定论?”

符祥瑞走到软榻旁坐下,接过符琳递来的热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才稍稍压下心头的躁意。她喝了口茶,声音里带着几分冷意:“还能有什么定论?无非是劝我暂避锋芒,先稳住联军。可耶律璟那老狐狸,不就仗着家底厚,拿了大宋许的燕云十六州吗?他敢反水,就得承担后果!”

“姐姐慎言,”符琳连忙抬手按住她的胳膊,目光瞟了一眼怀里的柴宗训,见孩子还闭着眼,才压低声音,“眼下不是说硬话的时候。咱们刚灭了大宋,赵匡胤虽死,可他麾下还有残余势力在江南作乱;联军那边,之前答应给女真的粮草还没凑齐,若是此时与辽翻脸,怕是会腹背受敌。”

“腹背受敌又如何?”符祥瑞放下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耶律璟敢拿咱们共享的布防图讨好大宋,就该想到,等大周强大起来,第一个要灭的就是辽!燕云十六州,本就该是中原的土地,他占得一时,占不得一世!”

“姐姐,灭辽哪有那么简单?”符琳叹了口气,将卷宗摊开在符祥瑞面前,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处兵力薄弱的关隘,“你看,渝关的守军刚调派了五千精兵,可辽军在幽州的驻军就有三万;咱们的粮草,一半要供给前线,一半要赈济汴梁的灾民,若是再开战,国库根本撑不住。现在最该做的,是先……”

“娘,姨母,你们在说什么呀?”

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符琳的话。两人同时低头,只见柴宗训不知何时醒了,正揉着惺忪的睡眼,小脸上满是困惑。他从符琳怀里坐起身,晃了晃脑袋,似乎想把耳朵里听到的“打仗”“灭辽”都晃走,可那些字眼像小石子一样,硌得他心里发慌。

符祥瑞心里一紧,连忙收敛了脸上的冷意,伸手摸了摸柴宗训的头,语气放柔:“没说什么,就是跟你姨母商量些政务。你怎么醒了?是不是刚才吵到你了?”

柴宗训摇了摇头,小手紧紧攥着符琳的衣袖,眼神里带着几分怯意:“我没被吵到……就是听到娘说要灭辽,还要打仗。娘,咱们不是刚打完赵匡胤吗?怎么还要打呀?”

他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小身子轻轻抖了一下。上次在汴梁,他跟着赵玉燕去军营,亲眼看到赵匡胤下令处死那个不肯归降的后周官员——刀光闪过,鲜血溅在地上的样子,到现在想起来还会让他夜里做噩梦。如今大宋虽灭,可他总觉得,只要还在打仗,那样的恐惧就不会消失。

符琳看着孩子发白的小脸,心里软了下来,伸手将他搂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训儿别怕,姨母和你娘就是随口说说,不是真的要打仗。”

“可是……”柴宗训抬起头,眼里已经蓄满了泪水,“我刚才听到娘说,要等大周强大了灭辽……娘,打仗要花好多钱的,之前太傅跟我说,去年冬天,有百姓因为打仗没了房子,只能在破庙里冻着……还有,打仗会死人的,我不想再看到有人流血了。”

他越说越委屈,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顺着脸颊砸在符琳的衣襟上。他想起之前在汴梁,看到过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跪在宫门外哭,想起宫女姐姐说过,她的哥哥就是在跟宋军打仗时没了的。他不明白,为什么打完了一个大宋,还要再打辽,为什么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娘,”柴宗训从符琳怀里挣出来,扑通一声就往地上跪,小小的身子因为激动而颤抖着,“儿臣求你,别再打仗了好不好?咱们刚打完赵匡胤,百姓还没缓过来,再打仗,他们会更苦的……我知道大周要强大,可强大不一定非要打仗啊……”

“不许跪!”

符祥瑞猛地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快步走过去,伸手将柴宗训从地上拉起来,看着孩子满是泪痕的脸,心里又疼又急。她知道孩子是好心,是心疼百姓,可这乱世里,哪有不打仗就能安稳的道理?若是现在不守住疆土,等辽军打过来,百姓只会更苦。

“男儿膝下有黄金,”符祥瑞蹲下身,用衣袖轻轻擦去柴宗训脸上的泪水,语气里带着几分严厉,却又藏着温柔,“你是后周的天子,将来要护着万千百姓,怎么能随便下跪?有话好好说,不许哭,更不许跪。”

柴宗训被她的语气吓到,抽噎着点了点头,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掉:“可是娘……我真的不想打仗……赵玉燕和赵玉娥姐姐怎么办呀?之前说好的娃娃亲,现在她们的爹不在了,她们会不会……会不会也像那个被处死的官员一样……”

他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之前在汴梁,他见过赵玉燕和赵玉娥,两个姐姐待他很好,会给他带江南的点心,会教他写毛笔字。现在赵匡胤死了,大宋灭了,他总怕那两个姐姐会受到牵连,更怕娘会像赵匡胤一样,下令处死她们。

符祥瑞的心猛地一软。她没想到,孩子不仅在担心打仗,还在惦记着赵家的两个姑娘。她伸手将柴宗训搂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语气放得更柔:“傻孩子,娘怎么会为难她们?赵玉燕和赵玉娥是无辜的,娘已经让人把她们接到洛阳的行宫了,好吃好喝地待着,不会让她们受委屈的。之前说的娃娃亲,若是你还愿意,等你们长大了再说;若是你不愿意,娘也不会勉强你。”

“真的吗?”柴宗训从她怀里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那她们现在安全吗?我能不能去看看她们?”

“当然安全,”符祥瑞点了点头,“等过几日,你把礼仪课学好了,娘就带你去看她们。不过现在,你得先听娘说几句话。”

她扶着柴宗训的肩膀,让他坐在自己面前,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训儿,娘知道你不想打仗,娘也不想。可你要知道,现在不是咱们想不打就能不打的。耶律璟拿了大宋的好处,背叛了咱们,若是咱们现在不防备他,等他带着辽军打过来,洛阳就会像汴梁一样,到处都是战火,百姓就会无家可归。娘现在说要灭辽,不是要立刻打仗,而是要让你记住,咱们后周不能受别人的欺负,要让百姓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看着她,小眉头又皱了起来:“可是娘,打仗会花好多钱,咱们的国库够吗?之前太傅跟我说,国库的银子大部分都用来赈济灾民了,若是再打仗,怕是会不够用。”

“你倒是听进去不少,”符祥瑞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国库的银子确实紧张,所以娘和你姨母才说,现在不能立刻跟辽开战,要先稳住局面,先把大宋的残余势力清理干净,先把百姓的日子过好。等咱们的粮草够了,兵力强了,再跟耶律璟算账也不迟。”

符琳在一旁看着母子俩的对话,心里也松了口气。她之前还担心,孩子会因为害怕打仗而抵触政务,现在看来,训儿虽然年纪小,却有一颗心疼百姓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她走过去,坐在符祥瑞身边,笑着对柴宗训说:“训儿,你娘说得对。咱们现在不打仗,是为了以后能永远不打仗。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礼仪,好好学治国的道理,等你长大了,就能用更聪明的办法,让大周强大起来,让百姓不再受战火的苦。”

柴宗训看着符祥瑞和符琳,又想了想那些在破庙里冻着的百姓,想了想赵玉燕和赵玉娥,慢慢点了点头:“娘,姨母,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礼仪,好好学治国的道理,以后不让百姓再受苦,也不让娘和姨母再为打仗的事操心。”

他说着,伸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小脸上露出了一丝坚定。虽然他还不太明白“治国”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太清楚“强大”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但他知道,只要他好好学,就能帮到娘,就能让后周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符祥瑞看着孩子眼里的坚定,心里忽然觉得无比欣慰。她伸手将柴宗训搂进怀里,轻声道:“好,娘相信你。现在时间不早了,你刚醒,再去睡一会儿吧,等会儿该去学府上礼仪课了。”

柴宗训点了点头,靠在符祥瑞怀里,闭上眼睛。或许是刚才哭累了,或许是心里的担忧少了些,没过多久,他就又沉沉睡了过去,小嘴里还嘟囔着:“娘,姨母,咱们以后不打仗了……”

符祥瑞轻轻拍着他的背,目光与符琳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带着几分复杂。她们都知道,孩子的愿望很美好,可这乱世里,想要不打仗,想要安稳,远比想象中难得多。

“姐姐,”符琳压低声音,“刚才我没说完的话,现在得跟你说说。咱们现在最该做的,是先整合大宋的残余势力,把江南的那些叛军清理干净;然后,要尽快把联军那边答应的粮草送过去,稳住女真,不让他们倒向辽;最后,要派人去渝关,盯着耶律璟的动向,防止他突然发难。至于灭辽,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绝不能提。”

符祥瑞点了点头,轻轻抚摸着柴宗训的头发,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我知道。刚才也是气糊涂了,才说要灭辽。现在内忧外患,确实不能冲动。不过耶律璟的账,我记下了。等大周缓过这口气,我一定要让他把燕云十六州吐出来,让他为背叛付出代价。”

“会有那一天的,”符琳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语气里带着几分坚定,“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护着训儿,好好治理后周,等咱们的国力强了,别说辽,就是其他的部族,也不敢再欺负咱们。”

符祥瑞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柴宗训,孩子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只剩下安稳。她心里暗暗想着:训儿,娘答应你,一定会尽力让后周安稳下来,一定会让你过上不用再担心打仗的日子。就算再难,娘也会做到。

寝殿里很安静,只有柴宗训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符祥瑞和符琳坐在软榻上,不再说话,只是各自想着心事。她们都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好走,有太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她们,可只要她们姐妹同心,只要柴宗训能健康长大,只要百姓还愿意相信后周,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宫女轻轻走了进来,躬身道:“太后,符姑娘,时辰差不多了,殿下该去学府上礼仪课了。”

符祥瑞点了点头,轻轻将柴宗训从怀里抱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软榻上,然后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训儿,醒醒,该去上礼仪课了。”

柴宗训慢慢睁开眼睛,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符祥瑞,立刻露出了笑容:“娘,我刚才做了个梦,梦见咱们后周没有打仗,百姓都在田里种地,还有好多孩子在路边放风筝,可开心了。”

符祥瑞笑了笑,伸手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那是个好梦,以后咱们一定会让梦变成真的。快起来吧,太傅还在学府等着呢。”

柴宗训点了点头,从软榻上爬起来,牵着符祥瑞的手,一步步往殿外走。他的脚步还很稚嫩,却带着几分坚定。符琳跟在他们身后,看着这对母子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充满了力量。

殿外的阳光已经升起,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温暖的光影。柴宗训抬头看着阳光,又看了看身边的符祥瑞,小声道:“娘,等我学好了礼仪,学好了治国的道理,咱们就把梦变成真的,好不好?”

符祥瑞低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好,娘等着那一天。”

三人沿着抄手游廊往学府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虽然耶律璟的背叛还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虽然内忧外患还未平息,但此刻,在这温暖的阳光下,他们都相信,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一定能让后周的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一定能让柴宗训的梦变成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