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载三国 > 第68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二)

乱载三国 第68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二)

作者:无梦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21:07:13

星宿聚义,新政奠基

玉麒麟卢俊义的上山,如同在梁山这锅滚油里泼下了一瓢冷水,激起的不仅是沸腾,更是深层次的蜕变。这位名满天下的“河北三绝”,不仅带来了超一流的武艺,更带来了一种近乎贵族的威严与气度,使得梁山好汉们潜意识里那种“草寇”的自我认知,开始发生微妙的动摇。

徐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决定推动梁山在制度和理念上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

第一幕:石碣天书,正统之名

这一日,徐庶召集全体头领于聚义厅,神色凝重。他环视众人,沉声道:“自我主事梁山以来,承蒙众兄弟不弃,同甘共苦,方有今日气象。然我等聚义,名号虽响,却总觉少了一份天命所归的凭证。近日,我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暗,将星聚于东南水泊,心有所感。”

他顿了顿,继续道:“昨夜,我梦得九天玄女娘娘点化,言我梁山‘替天行道’,上应星象,下合民心。娘娘赐下偈语,曰:‘忠义堂前,石碣出土,天罡地煞,星辰列布’。”

众人闻言,皆尽骇然。公孙胜拂尘一摆,颔首道:“无量天尊!寨主得此天启,实乃我梁山之大幸!”

徐庶当即命人于忠义堂前挖掘。果然,不过丈余,便掘出一块古朴的石碑,上刻蝌蚪文字,无人能识。唯有公孙胜,装模作样焚香祷告,良久,方“译”出碑文,正是一百零八颗星辰名号,对应梁山一百零八位头领,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当“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等名号被一一念出,直至“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整个忠义堂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出由徐庶策划、公孙胜主演的“石碣出世”,效果是震撼性的。它完美地解决了梁山好汉的来源复杂、地位排序等诸多现实和心理问题,更赋予梁山聚义一种“天命所归”的神圣色彩。连原本对排名可能心存芥蒂者,见是“天意”如此,也便释然。宋江排名仅次于徐庶(天魁星通常为领袖之星,徐庶巧妙地将自己置于超然的“寨主”之位,而未直接对应某星),卢俊义位列第二,更是奠定了梁山核心领导层的合法性。

第二幕:建制立法,纲纪初成

借“石碣天书”的东风,徐庶顺势宣布对梁山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 明确架构: 正式确立以“寨主”徐庶为最高领袖。下设“军机阁”,由左元帅卢俊义、右元帅林冲、军师吴用、参赞朱武组成,负责军事决策。“政务院”,由宋江总理,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各司,由裴宣、蒋敬、萧让、金大坚等有专长之人分管,处理钱粮、律法、工程、教化等内政。

2. 颁布律法: 废除了以往山寨简单的“规矩”,颁布了由徐庶主导、吴用、萧让等人协助拟定的《梁山泊约法》草案,明确赏罚制度,强调“杀人者偿命,伤人及盗抵罪”,尤其注重保护辖区百姓权益,军队纪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划分防区: 根据水泊地形和头领特长,设立东南西北四大水寨和旱寨,由李俊、三阮、李逵、杨志等大将分别镇守,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4. 鼓励生产: 将“屯田制”制度化,鼓励军垦与民垦相结合,兴修水利,并由陶宗旺等人负责推广新型农具。同时,鼓励发展渔业、酿造(酒醋)、工匠(兵器、船舶制造)等,力图使梁山经济自给自足。

5. 设立学馆: 开办“忠义学馆”,不仅让头领子弟读书识字,也挑选聪慧的喽啰子弟入学,由萧让、金大坚等教授文化,林冲、徐宁等传授武艺,为梁山培养后备人才。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梁山迅速从一个结构松散的山寨联盟,向一个具备初步国家雏形的政治实体转变。卢俊义的加入,及其被赋予的重任,使得这套体系更具权威性和吸引力。

第三幕:卢俊义的试炼与融入

卢俊义初来乍便身居高位,虽有名望支撑,但仍需实绩服众。很快,机会来了。朝廷见梁山日益坐大,又闻卢俊义上山,惊怒交加,派遣大将闻达、李成率精锐前来征讨。

徐庶有意将此战作为卢俊义的立威之战。他授予卢俊义全权指挥,林冲从旁辅助。卢俊义果然不负众望,他并未一味固守,而是利用梁山水利,诱敌深入,再以精骑突袭,自己更是一马当先,枪挑闻达麾下数员骁将,杀得官军溃不成军。其高超的武艺和指挥才能,令梁山上下,包括原本可能有些不服的秦明、董平等人,都心悦诚服。

经此一役,卢俊义在梁山彻底站稳脚跟,与宋江一文一武,成为徐庶的左膀右臂。他带来的严谨、正规的作战风格,也与梁山原有的灵活、彪悍的风格相互融合,极大提升了梁山军的整体战斗力。

尾声:新基初奠,暗流依旧

“石碣出世”和新政推行,使梁山的面貌焕然一新。聚义厅上,“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旁,多了“忠义”大旗。水泊之内,秩序井然,训练、生产热火朝天,一派蓬勃气象。

然而,徐庶并未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表面的繁荣下,暗流依旧涌动。宋江对“招安”的念想并未完全断绝,只是暂时被梁山的强势和发展所压制;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围剿必然来临;北方的辽国、江南的方腊,乃至更远的西夏,都是潜在的威胁。

深夜,徐庶再次翻开那本《水浒传》,书中的情节早已面目全非。一百零八将已大致聚齐,但命运轨迹已截然不同。“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以另一种方式完成,接下来的路,再无“天书”可循。

他合上书卷,目光穿越窗棂,望向南方。方腊还能支撑多久?朝廷在解决南方之后,会动用多大的力量来对付梁山?他精心构建的这个体系,能否经受住未来狂风暴雨的考验?

“基础已筑,方向已明。”徐庶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接下来,就是在这宋末的棋盘上,与天下群雄,好好下一盘棋了。”

喜欢乱载三国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乱载三国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