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载三国 >
            第67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一)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载三国 >
            第67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一)
        
    玉麒麟入泊,乾坤定三分
徐庶“大闹汴梁”的余波未平,梁山威名更盛,但徐庶的心思已转向下一盘大棋。他深知,梁山虽兵强马壮,却始终缺乏一位能真正在威望、武艺、乃至家世背景上都能与宋江形成平衡,甚至能引领梁山走向更高格局的顶尖人物。他的目光,投向了远在北京大名府的那位“河北三绝”、“玉麒麟”——卢俊义。
聚义厅内,徐庶对核心头领们道:“卢俊义,名满天下,文武双全,更兼家财万贯,若能请得此人上山,非但能得一擎天之柱,更能极大提振我梁山声威,吸引更多能人志士。”
吴用捻须道:“寨主所言极是。只是这卢俊义,乃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富甲一方,安享尊荣,岂会轻易落草?”
徐庶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洞悉先机的光芒:“寻常方法,自然请不动这尊大佛。但若其家中生变,遭逢大难,身陷绝境呢?” 他早已通过朱贵的情报网,对卢俊义家中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其管家李固与妻子贾氏之间的暧昧,以及李固的狼子野心。
第一计:釜底抽薪,暗伏杀机
徐庶并未像原书那样派吴用、李逵去搞什么“算命”的粗糙把戏。他采取了更精准、更隐蔽的手段。他首先派时迁潜入大名府,并非直接接触卢俊义,而是巧妙地散播一些流言,内容直指管家李固与主母贾氏有染,并暗示李固有意侵吞卢家财产。这些流言如同毒蛇,悄无声息地钻入市井,也必然会引起卢俊义身边忠心老仆燕青(此时尚未上梁山)的警觉。
同时,徐庶亲笔修书一封,措辞极其隐晦,以“仰慕卢员外豪杰,然观府上隐有小人作祟,恐生不测,望早作提防”为由,派人秘密送至卢俊义手中。这封信的目的,并非立即取信于卢,而是在他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并让他对“梁山”这个名字留下一个“示警而非为敌”的初步印象。
果然,卢俊义接到信后,将信将疑,但结合市井流言,对李固和贾氏多了几分留意。李固做贼心虚,察觉主人态度有变,惊惧之下,恶向胆边生,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勾结官府中的对头(早已被徐庶通过其他渠道暗示卢家富可敌国,且卢俊义有“不臣之心”),罗织罪名,诬告卢俊义私通梁山。
第二计:雪中送炭,义救危难
就在卢俊义被官府设计擒拿,家产被抄没,性命危在旦夕之际,徐庶的第二步棋动了。他并未大张旗鼓劫法场,那样目标太大,且坐实了卢俊义“通匪”的罪名。他采取了更巧妙的方式:
1. 法庭搅局: 派鼓上蚤时迁混入庭审现场,在关键时辰,制造混乱(如突然起火、重要证物不翼而飞),拖延审判进程。
2. 狱中搭线: 派戴宗利用神行法,买通狱卒,与卢俊义取得联系,告知他梁山已知其冤情,正在设法营救,并送上饮食药物,稳住其心。
3. 乾坤挪移: 在卢俊义被押解途中,徐庶派遣林冲、鲁智深、武松三员超一流大将,率领一支绝对精锐的小队,化妆成山贼(但刻意留下些许梁山特征的破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押解官兵,“劫”走卢俊义。整个过程迅捷无比,不留活口,造成是被“不明势力”劫走的假象。
卢俊义被救上梁山,初时仍心怀芥蒂,认为梁山是导致他家破人亡的祸根。徐庶亲自出面,将李固如何与贾氏私通、如何勾结官府诬告的证据一一摆在他面前,并坦言最初散播流言和送信示警,正是为了逼李固现出原形, 手段激烈,但确是拯救卢俊义于未来更大阴谋的唯一捷径。
徐庶诚恳道:“卢员外,非是梁山害你,乃是奸人害你,是这无道朝廷容不下你这等豪杰!我梁山虽用了些手段,但初衷是为救英雄,而非害英雄。如今员外家业已失,天下虽大,除我梁山,还有何处可容身?还有何处可让你一雪沉冤?”
恰在此时,燕青历经千辛万苦,也逃出大名府,一路寻来梁山,主仆相见,抱头痛哭。燕青将李固、贾氏如何得意、官府如何逼迫的细节道来,更印证了徐庶之言。卢俊义至此,方知真相,对徐庶和梁山感激涕零,那点芥蒂也烟消云散。
第三计:推心置腹,高位以待
卢俊义虽决定入伙,但以其心高气傲,若位置安排不当,必生枝节。徐庶对此早有考量。
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上,徐庶当众宣布:“卢员外,名震河北,文韬武略,世所罕见。今上山寨,乃我梁山之幸!徐某才疏学浅,德薄能鲜,赖众兄弟抬爱,暂居此位,常恐不堪重任。今有卢员外在此,正当让贤!”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宋江、吴用等人变色,晁盖、林冲等亦感突然。卢俊义更是慌忙起身,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卢某败军之将,亡命之人,蒙寨主活命之恩,已是感激不尽,安敢窥此尊位?寨主若再相逼,卢某唯有下山一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