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载三国 >
            第32章 贾诩的乱世保命日记(七)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载三国 >
            第32章 贾诩的乱世保命日记(七)
        
    暗流汹涌
建安五年 七月初一 闷热如蒸
许都的夏天一年比一年难熬。冰价飞涨,我这般“抱病在家”的闲散官员,只能靠井水镇些瓜果解暑。
曹植派人送来新作《七月赋》,字里行间豪情万丈。我回赠一篮冰镇瓜果,附言:“公子才情天授,当静待其时。”
管家不解:“老爷何不趁机结交?”
我摇扇轻笑:“烫手的山芋,接不得。”
建安五年 七月初七 七夕
宫中设乞巧宴,我照例称病推辞。傍晚却在后院撞见夫人偷偷摆香案乞巧,不由失笑。
“夫人还为这等事费心?”
她白我一眼:“夫君可以装病,妾身却不能装傻。曹家几位公子明争暗斗,总得早作打算。”
我心中一凛。连妇道人家都看得分明,这场立嗣之争怕是躲不掉了。
建安五年 七月十五 中元
祭祖时分,意外收到杨修拜帖。这个聪明外露的才子,如今是曹植心腹。
我让管家回话:“老爷病重,不便见客。”
片刻后,墙外传来杨修吟诗声:“凤栖梧桐,待时而飞...”
我闭目养神。这等露骨的拉拢,简直是在催命。
建安五年 八月初一 秋风送爽
曹操召集群臣议立世子。我称病未去,但耳目传来消息:崔琰、毛玠等重臣支持曹丕,杨修、丁仪力挺曹植。
夫人忧心:“夫君支持哪位公子?”
我正色道:“臣不议君,子不议父。”
这等大事,沾上就是杀身之祸。
建安五年 八月十五 中秋
月圆之夜,曹丕密访。这次他屏退左右,直言不讳:“先生以为,植弟之才如何?”
我斟词酌句:“二公子皆人中龙凤。”
曹丕逼问:“若必择其一?”
我长揖及地:“此丞相家事,非外臣可议。”
送走曹丕,我连夜修书致武威老家族长,嘱其暗中购置陇西田产。许都恐非久留之地。
建安五年 九月初九 重阳
登高望远,见邺城方向烟尘滚滚。原来曹操已开始营建邺宫,迁都之意明显。
管家喜道:“迁都是好事,可避开许都这是非地。”
我摇头:“新都新局,未必是福。”
建安五年 十月初一 霜降
荀攸病逝。又一位故人离去,曹操亲临祭奠,痛哭失声。
我托病未往,只在府中设香遥祭。想当年颍川谋士集团何等风光,如今零落殆尽。
夫人叹道:“荀公达这般谨慎人,竟也英年早逝。”
我默然。在这乱世,谨慎也不过是聊胜于无。
建安五年 十月十五 初冬
司马懿来访。这个年轻人深藏不露,与我一般称病避世。
我们心照不宣地聊些养生之道,临别时他忽然说:“闻先生精于周易,可知‘潜龙勿用’作何解?”
我答:“时未至也。”
他微笑:“然则‘见龙在田’亦需明主。”
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建安五年 十一月初一 大雪
曹操晋封魏公,加九锡。汉室名存实亡。
我上书称贺,刻意写得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泛。曹操批回:“文和笔力犹健,病体当有起色。”
我背后一凉。这是试探,还是警告?
建安五年 十一月十五 岁寒
曹植酒醉擅闯司马门,曹操大怒。杨修等人受牵连,朝野震动。
夫人后怕道:“幸好当日未与杨修往来。”
我叹道:“福兮祸所伏,今日之祸,未必不是来日之福。”
建安五年 十二月初一 严寒
曹操召我议事,问对汉中张鲁用兵之策。我知推脱不得,谨慎建言:“张鲁恃险而守,强攻不易。若遣使招抚,许以侯爵,或可不战而胜。”
曹操不置可否。我心中明白,他既要地又要名,招抚之策难合其意。
建安五年 十二月十五 腊月
宫中传出消息:曹操决意西征汉中。主战派欢欣鼓舞,我却忧心忡忡。
西征若成,曹操威望更盛,世子之争将更激烈;西征若败,朝局必生动荡。无论如何,都是祸端。
建安六年 正月初一 元旦
新年朝贺,我强撑病体参加。曹操当众笑问:“文和今岁可能随军西征?”
我咳喘连连:“老臣愿效犬马,恐负丞相厚望。”
众目睽睽之下,曹操终不忍相强。
建安六年 正月十五 上元
密探来报,曹丕、曹植各自招揽死士。夫人惊慌不已,我安抚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暗中却吩咐管家备好车马,随时准备离京。
建安六年 二月初二 龙抬头
西征前夕,曹植设宴饯行,邀我作陪。我以重病推辞。
深夜,曹丕密使至,呈上一盒汉中灵芝:“闻先生体弱,特觅良药。”
我收下赠礼,回赠一言:“大道至简。”
但愿他听得懂:此时越争,越不可得。
建安六年 二月十五 惊蛰
大军西征,许都再空。我称病告假,闭门着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