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西山十戾传 > 第17章 盛世下的裂痕

西山十戾传 第17章 盛世下的裂痕

作者:管理体系实践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35:27

俺们山东老家有句老话:\"黄河宁,天下平\"。可乾隆爷晚景这几年,黄河就跟吃了炮仗似的,隔三差五就要尥蹶子!

记得光绪三年那场大雨,下得那叫一个邪乎!整整四十天不见日头,济阳段河堤上,老河工赵守仁带着乡亲们没日没夜地巡堤。这老汉摸着新填的茅草捆直叹气:\"这堤坝比县太爷小妾的腰还软和!一捅就破啊!\"

为啥这么说?去年朝廷明明拨了十万两修堤银子,可从京城到省城,从知府到知县,层层扒皮。等到了河工手里,就剩八千两!就这点钱,还得给管事的送\"孝敬\"。您说这堤能结实吗?

赵守仁回家喝着稀粥,跟老婆叹气:\"俺看这堤悬乎!要是决了口子,咱这一家老小可咋整?\"

他老婆直抹眼泪:\"当家的,要不咱们逃吧?\"

赵守仁把碗一摔:\"逃?往哪儿逃?这是咱祖祖辈辈的家!\"

决堤那天,浊浪像千万条黄龙扑过来。赵守仁扯着嗓子喊:\"快跑啊!堤要塌了!\"乡亲们哭爹喊娘地往高处跑,他自己却被卷进漩涡。三天后,他的尸首挂在五十里外的槐树上,手里还死死攥着把茅草——那是他从溃堤处扯下来的证据!

洪水淹了三府十八县,金灿灿的麦子在水里泡得发馊。城墙上挤满了逃难的百姓,眼睁睁看着亲人的尸首在水里打滚。

朝廷的赈灾粮?嘿!那更是笑话!粮仓里的好米早被调包成了霉米,衙役还腆着脸说:\"爱吃不吃,就这还抢破头呢!\"

有个老农跪在泥地里磕头:\"青天大老爷,麦子都喂了龙王,实在交不出税啊!\"

差役笑嘻嘻地拎起他家娃:\"这孩子长得周正,能换三斗米。\"

老农哭喊着扑上去:\"使不得啊!那是俺家的独苗!\"

再说说湖广前线的将士们,那才叫憋屈!押粮官掀开粮车直骂娘:\"这米喂猪都得挨雷劈!\"麻袋里全是发霉长虫的陈米,可账本上明明白白写着\"上等精粮\"!

原来啊,好粮食早被倒腾到和珅小舅子开的粮行去了,翻着跟头涨价卖给富商。当兵的吃的却是掺沙子的霉米,饿得前胸贴后背。

有个小兵李二狗跟班长抱怨:\"班头,俺这肚子咕咕叫,哪有力气打仗啊?\"

班长叹气道:\"忍着吧!听说上头的大人物一顿饭够咱吃半年!\"

武昌大营里,有个伤兵实在饿急了,偷吃马料被抓。军法处置时,他扯着嗓子喊:\"让俺做个饱死鬼吧!就给口白面馍馍!\"

就在同一天,军需官正给知府送貂皮呢,满面红光地说:\"今年给和相爷的孝敬又添了三成!知府大人您就等着升官吧!\"

更缺德的是军械!长沙炮局造的火铳,放三响准炸膛。后来才晓得,造枪的好铁都被换成了烂铁。

有个老工匠实在气不过,在枪管上刻了\"贪官吃人\"四个字,转头就被扔进了大牢。他闺女在牢外哭喊:\"爹!您这是何苦啊!\"

川西坝子本是天府之国,可这些年新来的移民王老五快愁白了头。当初官府说好\"每人分五十亩地\",如今县衙账本上就剩十亩。那四十亩哪去了?让刘典史的小舅子给占了!

王老五蹲在地头抽旱烟,跟媳妇发愁:\"这十亩薄田,咋养活咱一家六口?\"

媳妇抹着泪说:\"当初真不该信官府的话,大老远从湖北搬来!\"

这刘家仗着朝里有人,地租一年比一年高。管家摇着算盘催租:\"和相爷要做寿,例银再加三成!\"

王老五的媳妇边挖野菜边骂:\"这些当官的,心比锅底还黑!迟早遭报应!\"

成都城里有个\"土仪局\",专门收各地官员给和珅的寿礼。有个知县送了块阴沉木,木头纹路天然长成\"寿比南山\"四个字,把和珅乐得直夸\"会办事\"。

第二天这知县就升了茶盐道——这可真是\"千里当官只为财\"!

十七岁的春妹被爹娘押给织坊抵债,每天从天不亮织到半夜,挣的钱还不够赎身。她总望着窗外的麻雀发呆:\"这些雀儿还能飞出这蜀道,俺啥时候能跳出这火坑?\"

织坊老板娘还骂她:\"死丫头!不好好织布,整天做白日梦!\"

紫禁城里的乾隆爷,这会儿正做着\"十全老人\"的美梦呢!和珅递上的奏折,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数据编得那叫一个光鲜:库银又多了多少,哪里又省了多少钱,天下太平得跟画儿似的。

乾隆眯着眼夸和珅:\"爱卿真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和珅赶紧跪地:\"都是皇上洪福齐天!\"

偶尔有个把像尹壮图这样的愣头青,非要说什么\"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立马就被和珅收拾得服服帖帖。皇上还觉得是和珅能干:\"看看,又把那些胡说八道的给摆平了!\"

新登基的嘉庆皇帝,这会儿跟个受气包似的。奏折得先经和珅过目,圣旨得靠和珅传达,连身边太监保不齐都是和珅的眼线。

他表面上对和珅客客气气:\"朕年轻,诸事还要仰仗相公。\"

背地里恨得牙痒痒,跟心腹太监抱怨:\"这老东西,把朕当傀儡!\"

这会儿啊,湖北深山老林里,白莲教的穷哥们儿正悄悄聚会。领头的说:\"兄弟们!这日子没法过了!反他娘的!\"

四川的佃户们摸黑擦着锄头,王老五对乡亲们说:\"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饿死!\"

黄河边的难民棚里,饿得发绿的眼睛在黑暗里闪光。一个老汉喃喃自语:\"这世道,要变天喽...\"

紫禁城里,嘉庆皇帝半夜站在窗前,望着南边的天直攥拳头。他知道,这大清朝就跟那虫蛀空的老树似的,看着枝繁叶茂,其实一阵风来就得倒。

太监小心提醒:\"皇上,夜深了,该歇着了。\"

嘉庆长叹一声:\"歇?这天下都要塌了,朕怎么歇?\"

各位老少爷们儿,您说说,这世道,是不是要变天了?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