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55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55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赵云听闻主公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确实深受震动。他虽对大汉国运持悲观看法,却未料到竟会演变成如此骇人听闻的局面。

泱泱五千万汉家子民,有朝一日竟会被蛮族屠戮殆尽,仅存五十万之众。这已非十室九空,简直是百户不存其一。

赵云实在难以想象那般景象,这分明是地狱重现人间。想到此处,他心中对那些异族的仇恨又深了几分。

刘凤目光诚挚地望着这位师弟,语气恳切:\"子龙,要想挽救大汉百姓免遭此劫,为兄一人实在力有不逮,这才要建立自己的根基。\"

\"既然朝廷已病入膏肓,我等又无力回天,不如待其破而后立!待天下动荡之时,为兄便率众平定四方,护佑大汉黎民。\"

\"为兄之所以选择幽州作为立足之地,正是看重其地势险要,可随时抵御北方胡骑入侵。\"

\"世上与为兄最亲的,唯有你和师父二人。望你们能助我完成这番心愿。师父年事已高,不宜再领兵征战,但尚可为 ** 练新军,培养将才。\"

\"子龙,你我自幼相伴习武,是为兄最亲近之人。不知你可愿与我共襄此等宏图大业?\"

赵云闻言立即起身,单膝跪地郑重立誓:\"云愿追随主公,为大汉江山稳固、汉家血脉延续尽绵薄之力。今后但凡主公差遣,云必万死不辞。\"

\"有子龙相助,寡人定能重现文景之治,光武帝威!\"刘凤欣慰道。

刘凤见赵云郑重宣誓效忠,当即离座上前,亲手将他扶起。

此番借高祖托梦之名点破天下大势,刘凤意在彻底收服赵云之心。在他眼中,赵云不仅是臣属,更是手足挚友。即便有赵氏兄妹在燕国为质的羁绊,他也不愿仅凭利害关系驱策良将。

\"孤不要做真正的孤家寡人。\"望着神色坚定的赵云,刘凤暗自欣慰。他转而叮嘱赵云研习兵书战策,莫要耽于武艺:\"为将者当运筹帷幄,岂能止步于护卫之职?\"言语间已将其视作未来的统军帅才。

正叙话间,宦官急促入殿禀报:\"荀别驾与两位军师联袂求见。\"赵云闻言蹙眉——这三位重臣素来各司其职,今日齐至必有要事。

刘凤放下茶盏,沉声道:\"宣。\"待荀彧、郭嘉、贾诩行礼毕,他指着新沏的香茗示意:\"诸卿且坐,且品此茶。\"鎏金熏炉腾起的青烟中,三人凝重的面色隐约透着山雨欲来的气息。

**

“谢王上恩典。”荀彧、郭嘉、贾诩三人恭敬行礼,随后走到御案前入座。

刘凤提起茶壶,为三人各自斟满茶水,问道:“究竟是什么要事,竟让你们三人一同入宫觐见?”

荀彧目光微动,示意郭嘉向王上禀明缘由,毕竟此事由他麾下的隐秘卫负责查探。

“好茶!”郭嘉举杯轻嗅,随即一饮而尽,正色道:“王上,隐秘卫探得消息,右北平与辽西郡毗邻乌桓草原的地带,近日突现一伙凶悍马匪,专劫往来商旅。若只是寻常劫掠,倒也不足为虑,草原流寇本就不少。”

“然而,此伙马匪与寻常匪类不同,他们调度有方,装备统一,更像是伪装成马匪的正规骑兵。经隐秘卫暗查,证实他们确为右北平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所扮。”

“更棘手的是,他们专挑燕国与乌桓王庭的使臣下手,似欲切断蓟城与乌桓的联系。此外,公孙瓒的谋士关靖近日行踪诡秘,我部潜伏洛阳的密卫发现,他携数百白马义从及大批财宝,私下拜会了大将军何进。”

“王上,公孙瓒此举,显是蓄意破坏您与娜塔公主的和亲,却又不敢明面出手。不知王上打算如何应对?”

听完郭嘉的禀报,刘凤面色渐沉,冷哼一声:“公孙瓒此人,果然不甘蛰伏,如今竟敢如此猖狂!”

“妙极!如此甚好!放手去做!将寡人心中那丝愧疚彻底抹净,便休怪寡人不再留情!”

赵云、荀彧、郭嘉、贾诩四人闻言面面相觑。王上能预判公孙瓒的举动不足为奇,可后半句话却叫人摸不着头脑。

刘凤轻啜一口茶盏,眼底浮起讥诮:“公孙瓒既敢派白马义从假扮马匪刺杀使臣,自然抵死不会认账。纵使向洛阳朝廷控诉,何进 ** 必会从中作梗,走正道讨公道?痴人说梦罢了。”

他指尖轻叩案几,话锋忽转:“不过嘛……他既要玩这猫鼠游戏,本王便奉陪到底。文若,即刻拟文告称马匪祸乱商道、截杀燕使,罪当万死!另遣张飞、褚飞燕率五千黄金火骑兵出城 ** 。」

转头又对郭嘉道:「再拟书帖令乌桓使臣改道蓟城,暂避风头。」

「臣遵命。」荀彧与郭嘉齐声应道。

在座众人心知肚明——虽无实证指认马匪乃公孙瓒麾下,但若贸然问罪反会打草惊蛇。倒不如装作尚未识破,叫那公孙瓒吞下这哑巴亏。

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养精蓄锐:稳固五郡疆土,促成乌桓和亲。至于兴兵征战?幽州钱粮尚难支撑大战,此时绝非良机。这一点,掌州府财政的别驾荀彧最是清楚不过。

荀彧身为幽州主事者,最不愿看到此时州府财政出现任何差池。

对于自家君王的决策,他心中颇有微词。此行前来时,他就忧心忡忡,生怕主君盛怒之下做出鲁莽之举。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荀彧整衣起身,恭敬禀告:\"既然主上已有定夺,微臣这就返回州府拟写文书。\"

\"有劳文若了。\"刘凤含笑颔首。

\"臣告退。\"荀彧转身大步流星离开殿宇,匆匆赶回州府处理公文事务。

\"主上,臣等也先行告退。\"见政务议毕,贾诩与郭嘉二人也欲起身辞行。

刘凤却抬手示意二人留步,正色道:\"且慢,孤有要事相托。你们且商议个妥善之策。\"

两位谋士当即正襟危坐,拱手道:\"请主上明示。\"

......

刘凤之所以突然叫住二人,是因他灵光乍现想到个妙策。对于幽州现状,他心知肚明,一直在思量开源节流之道。恰是公孙瓒之事给了他启示,让他想到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若谋划得当,幽州当前困局必将大为改观。

刘凤捧着温热茶盏,缓声道:\"公孙瓒派白马义从伪装马匪劫掠之举,反倒令孤茅塞顿开。幽州境况如何,二位想必也了然于胸。\"

\"前次关羽、黄忠率领万骑在草原征讨时,所获战利何等丰厚!既然如此,何不效仿此道?可遣将士伪装马匪,继续北上草原征讨!\"

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如此既能掠夺草原部落的牲畜财物充实军需,又能让新兵在实战中磨砺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那些胡人常年侵扰我大汉边境,如今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也尝尝被劫掠的滋味。反正有公孙瓒在前面顶着,即便事情败露也无人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郭嘉、贾诩听完燕王这番惊世骇俗的提议后都愣住了。眼前这位真的是那个被百姓称颂的贤明藩王吗?这计策简直比号称\"毒士\"的贾诩还要阴狠。但转念一想,劫掠胡人既能解决幽州困境,又能练兵备战,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就连一向正直的赵云也被这个计划震惊。但想到百姓未来可能遭受的苦难,他很快明白对异族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不过具体行动还需周密部署,不能贸然出兵。

郭嘉沉吟片刻后进言:\"王上此计甚妙,但需要从长计议,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该调派多少兵力?又该派谁领兵?那些伪装成马匪的士兵需要多久轮换一次?

此事的尺度如何把握,这一系列问题都需慎重考量。

当前的根本方针仍是韬光养晦,同时推进与乌桓部族的和亲事宜。

既然乌桓已向大汉俯首称臣请求和亲,劫掠草原的计划必须避开乌桓地界,否则有损信誉!

郭嘉与贾诩,一个被世人称为【鬼才】,一个被唤作【毒士】,可见都不是循规蹈矩之人。

他们非但不会反对劫掠计划,反而会精心完善各项细节,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刘凤点头认同:\"奉孝所言极是。文和可有补充?\"

郭贾二人分别执掌【隐秘卫】与【黑衣卫】两大情报机构,对草原动向了如指掌,交由他们筹划再合适不过。

贾诩直言道:\"还需考虑部队编号、战利品分配及交接事宜。

此外要准备新兵伪装所需的装备,并选定劫掠区域。\"

刘凤深以为然:\"文和虑事周详!细节关乎成败,此事确实要紧。二位可有举荐人选?\"

贾诩继续献策:\"五千兵力最为适宜。这样的规模在草原上已算大股马匪。

若超过此数,反倒惹人生疑。

况且我大燕若突然调离数万兵马,同样会引人注目。\"

臣提议期限定为三个月较妥,可每三个月轮换一批新兵,使他们获得休整机会。

关于战利品交接事宜,建议交由流沙商会处理。该商会常年往来草原地带,运送大批牲畜不会引人注目。

至于战利品分配方案,全凭王上定夺。

关于领兵人选,臣对军中将领了解有限,一时难以举荐合适人选。

刘凤心知贾诩有所顾虑,转而询问郭嘉:\"奉孝可有合适将领推荐?\"

郭嘉沉思后进言:\"此次领兵之将需满足三个条件:其一,须是声名不显者,即使长期离开燕国也不会引人注意;其二,必须对王上绝对忠诚,不会因执行秘密任务而产生不满;其三,须具备统兵作战能力,能确保部队安全。\"

\"其实第三点并不最关键,按王上制定的军规奖励制度,只要不犯大错应无大碍。但符合上述条件者,臣一时也难举荐。\"

刘凤目光不由转向 ** 的赵云。若要论最信任之人,首推这位同门师兄。但赵云在幽州颇有名望,若突然消失必引关注。显然不宜担任此职。

关羽、张飞、臧洪皆为军中标志性人物,任一人长期缺席都会引起注意,更不适合此任。

有个人叫典韦,是刘凤的御林铁卫统领。他要是突然离开,肯定会引人怀疑,所以不合适去办这件事。

黄忠为人正直,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子,也不适合这个任务。

太史慈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可惜年纪太小,又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同样不合适。

甘宁、周泰、蒋钦三个人以前是长江上的水匪,对 ** 这种事很熟练。可惜他们现在正忙着训练一万水军,根本抽不开身。

刘凤突然想到一个人选。他放下茶杯,笑着说:\"寡人倒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褚飞燕,你们觉得怎么样?\"

郭嘉和贾诩仔细想了想,觉得褚飞燕确实很合适。他是最早跟随刘凤的将领之一,和关羽、张飞、臧洪是一批的。

褚飞燕在军中威望很高,军事才能突出,对刘凤忠心耿耿。虽然武艺比不上顶尖武将,但胜在为人低调。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一个山匪头子,现在能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将军。

郭嘉和贾诩点头赞同:\"王上说得对,褚飞燕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

刘凤深思熟虑后给出建议:\"既是要在草原练兵,不妨多带些年轻将领同去,就当给褚飞燕当副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