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54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54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宫女很快奉上两杯酒。刘凤与蔡琰接过酒杯,手臂相交,各自饮尽杯中酒。

刘凤将空杯递还宫女,便靠在御座上一动不动,连新娘的红盖头都未及掀起。

宫女们见状,皆抿嘴轻笑,以眼神请示王妃是否要将大王扶至榻上歇息。

自入寝殿以来,蔡琰始终静候燕王驾临。原以为他会亲手掀起自己的红盖头,岂料等候多时,仍未见燕王身影。

根据要求

燕王在宣明殿与众臣饮酒,竟将上百位大臣悉数灌醉。贴身丫鬟将此事告知蔡琰。

蔡琰见夫君醉态可掬,红着脸吩咐宫女:\"扶王上到榻上歇息。\"

\"遵命。\"宫女们轻盈地将燕王搀至床榻。安置妥当后,蔡琰轻声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来照料王上。\"

待宫女阖上殿门,蔡琰凝视着醉卧的刘凤,不由看得出神。这位相貌堂堂的燕王,连她都不禁为之倾倒。

见夫君沉醉不醒,蔡琰忍羞掀起红盖头, ** 榻边端详未来夫君。纤纤玉指情难自禁地抚上他的面庞。

实则刘凤本欲醒来,见状索性继续装醉。他暗自期待爱妻的举动,想一睹少女真情流露的模样。

指尖传来的温度让蔡琰双颊愈发绯红。想起母亲教导的闺房之事,她顿时手足无措。如今夫君醉得不省人事,难道要她主动?这教她如何是好?

正当她踌躇之际,刘凤适时地扯动衣领,含糊道:\"热...\"

文字表达上做了如下调整:

蔡琰被刘凤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心头一颤,还以为是王上已经清醒,瞧见了自己方才失态的模样。

见他只是含糊低语,又伸手揪扯衣领,她悬着的心才渐渐落下——若真被瞧见那副情状,日后可怎么见人?

转念便明白,王上定是酒后体热,才无意识地扯动衣襟。她连忙替他褪下厚重的新郎礼服,好在王上身形修长,她尚能勉强搀扶。

待到将那繁复礼服卸下,她又怕他受凉,急急取来锦被仔细盖上。这一番折腾,倒让自幼养尊处优的贵女累得喘不过气来。

蔡琰也卸下嫁衣,掀开被角正要躺下,却见枕边人正侧着脸冲她坏笑——原来这醉态全是装给她看的!

还未来得及羞恼,红烛帐暖间,王权与娇嗔便交融成绵绵春意。

(此处转换场景分隔线)

王宫·演武场

晨光里,刘凤正专注地舒展筋骨。这些年的晨练早已刻入骨血,他比谁都清楚懈怠的代价。

赵云踏着薄雾而来,一身劲装利落飒爽。

\"子龙竟能准时赴约?\"刘凤挑眉打趣,\"莫非昨夜的酩酊大醉……\"

\"王上明鉴,\"赵云苦笑着抱拳,\"末将确是醉得不省人事。\"

刘凤朗笑收声,拳风已划破朝露。

赵云走到主公身侧,跟着主公的动作开始练功。他一边挥拳一边问道:\"主公昨夜刚大婚,今日为何不在寝宫陪伴王妃?\"顿了顿又道:\"昨日宴席上您说有事相商,不如现在边练边谈?\"

刘凤沉稳地打着太极:\"练功需专心,待会儿去书房细说。\"

\"遵命。\"赵云笑着摇头。两人动作娴熟地演练着武艺,从基础招式到太极枪术,又练起华佗新创的五禽戏。这 ** 与太极殊途同归,既能修身养性,又可强筋健骨。前世刘凤遍寻史料都未能找到的五禽戏,如今在汉末得遇华佗亲传。赵云常陪主公晨练,自然也精通此道。

晨练毕,刘凤擦着汗吩咐:\"子龙更衣后到永宁殿见我,寡人要带王妃拜见师父。\"

\"诺。\"赵云拱手应下。

回到寝宫,刘凤沐浴更衣后唤醒蔡琰。王妃揉着惺忪睡眼轻声道:\"主公练完功了?\"

刘凤满眼柔情地轻声催促:\"快些起身吧,用过膳我们便要去老师府上问安。\"

蔡琰闻言猛然惊醒,手忙脚乱地梳妆更衣。

晨膳过后,二人相携步出寝殿。宫门前早已备好五匹雪白骏马驾驭的鎏金车驾,珠帘玉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去老师府上。\"刘凤隔着锦帘对驾车的典韦吩咐道。

典韦扬鞭催马,六百银甲禁卫如流动的星河环绕着车驾。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窃窃私语着王驾究竟要去哪位大人府邸。

此刻童渊府中,两位老者正在厅内叙话。

\"康成今日来得倒早。\"童渊捋须笑道。

郑玄眼含期待:\"王上今日要携王妃来请安,自然要早些恭候。\"

童渊望着庭前新发的海棠,忽然感叹:\"当年那个少年,如今已是万人之上的君王了。\"

郑玄连忙正色:\"慎言。王上虽是我们的学生,更是执掌幽州十一郡的君主。这擎天白玉柱般的威仪,须得时时敬畏才是。\"

童渊笑着拱手:“多谢康城兄提点!”老友的话令他醍醐灌顶——如今的刘凤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冠军侯,而是雄踞一方的燕王,他们这些旧人万不可倚老卖老,免得让王府属官生出逾矩之心。

正说话间,童府管事气喘吁吁奔来:“老爷!燕王殿下和王妃娘娘的仪仗到府门外了!”

“糊涂东西!”童渊笑骂着拍案而起,“还不速开中门!让侍卫们都列队候着!”见老管事手忙脚乱的模样,又补了句:“备好今年收的茉莉香片——王妃最爱这个。”

鎏金车辕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五匹雪白骏马踏着整齐步伐停在石狮前。御林军铁甲铿锵声中,刘凤执起蔡琰的手踏下车辇,玄色蟠龙纹王服与妃红蹙金裙裾交映生辉。

“师傅安好。”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时,厅内两位老者已撩袍欲拜。刘凤箭步上前扶住二人肘弯:“折煞学生了!”触到郑玄衣袖里藏着的《周礼》竹简,不由苦笑:“连您二位都要行大礼,明日怕是要被太史令参个‘悖逆人伦’的罪名。”

郑玄捋须笑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纵使殿下念旧,老臣也不敢乱了纲常。”侍从撤去主位茶盏时,他特意将青瓷盏往蔡琰手边推了半寸——去年王妃夸过这釉色。

待众人落座,刘凤摩挲着腰间玉璜轻叹:“自受封燕国以来,故交要么战战兢兢称臣,要么拐弯抹角讨官。今日见师傅们这般...”琥珀色茶汤映出他微蹙的眉头,“倒让我疑心,究竟是孤王头上这顶旒冕变了,还是人心变了。”

刘凤此刻并未自称\"寡人\",而是以私人身份询问两位恩师。

郑玄解释道:\"王上并未改变,我们也没变,变的是王上的身份地位。当年您还是侯爷时,大家相处自然。如今您承袭祖上王爵,开辟疆土,自然要遵循君臣之礼。\"

\"罢了,不提这些。\"刘凤挥手终止话题。

童渊见状连忙调节气氛:\"今日是王妃初次拜访,咱们应当好好款待才是。\"

厅内渐渐热闹起来,众人谈起旧日趣事,时光悄然而逝。

刘凤望了望天色,起身告辞:\"时候不早,我们该回了,诸位不必相送。\"蔡琰随之起身。

\"恭送王上、王妃。\"郑玄与童渊躬身行礼。

刘凤牵着蔡琰走出府门,将她扶上那辆由五匹白马牵引的华贵马车。数百名御林军策马护卫,严密戒备着护送王驾回宫。

回宫后,蔡琰带着宫女去给甄姜请安,刘凤则独自前往永宁殿。

殿内,刘凤正独自煮茶。这种经过他改良的烹茶方式,摒弃了往昔杂乱添加的旧习,改为先炒制再冲泡,更能激发茶香。这种新式饮茶法已在燕国广为流传,就连洛阳城的权贵们也争相效仿。

刘凤素来爱饮酒,闲暇时也常独坐品茗。他的永宁殿中收罗了不少珍稀茶叶。

这日刘凤刚沏好新茶,赵云便闻讯而至。

银甲将军躬身抱拳:\"主公。\"

\"坐。\"刘凤指尖轻点案几,\"尝尝新煮的茶汤。\"

赵云落座执盏,先嗅后啜。他跟随刘凤最久,向来最先接触新鲜事物。

\"栗香清冽,叶底鲜活。\"他放下茶盏笃定道,\"可是明前龙井?\"

刘凤抚掌大笑:\"子龙竟成了茶道行家。\"自己也浅啜一口,忽然正色道:\"昨夜高祖入梦。\"

\"噗——\"赵云呛出茶水,慌忙拭去水渍,\"高祖托梦?\"

\"高祖预见大汉将陷百年战火。\"刘凤指节叩击案几,茶汤泛起涟漪。

\"百年战火?\"赵云虎目圆睁。

刘凤续满茶盏:\"依你看,如今江山如何?\"

赵云沉吟良久:\"民生凋敝,饿殍遍野。近年天灾兵祸不绝,西凉叛乱未平,黄巾余焰又起,此起彼伏......\"

朝廷府库空虚,天子昏庸,权臣横行。十常侍等宦官与何进为首的外戚明争暗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各地豪族借黄巾之乱扩充势力,手握重兵。若遇明君尚能力挽狂澜,然当今天子性情懦弱,断无此等魄力。

王上亦曾言,陛下龙体欠安。倘若天不假年,幼主继位,再逢朝局动荡,恐将重演东周诸侯混战之局。

赵云与主君相处日久,深知其素来厌恶朝中权贵。此刻既蒙垂询,便直言不讳道尽时弊。

刘凤饮尽杯中茶,长叹道:\"子龙真知灼见!如今天子不贤,朝纲败坏。大汉立国四百载,积弊已深,如今正是总爆发之时。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尚有一处关键子龙未曾言明?\"

赵云面露疑惑:\"请主公示下。\"

刘凤放下茶盏,遥指北方:\"漠北胡患。纵使中原诸侯混战如春秋战国,高祖也不会专程托梦。怕只怕中原内耗之际,胡人养精蓄锐。待我大汉元气大伤时挥师南下,届时以何御敌?\"

赵云闻言,背脊发凉,冷汗浸透衣衫,种种可怖景象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北方草原各部——鲜卑、乌桓、丁零、扶余、坚尾,虽时有摩擦,却尚未爆发大规模战事。

鲜卑部族虽在渔阳之战折损十万兵马,却未动摇根本,其王庭仍可集结数十万精骑。

南匈奴盘踞河套数百年,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若真如大王所言,大汉百姓将坠入无尽深渊。

刘凤神色凝重,叹息道:\"子龙,寡人所言绝非夸大其词。\"

\"中原百年战火,不过轻描淡写。\"

\"按天机所示,天下将要动荡四百余载,方得太平。\"

\"高祖托梦告知,百年乱世后虽有过短暂统一,旋即又陷战火。\"

\"届时汉人仅存七百万之数。\"

\"而今大汉百姓五千万众......\"

\"可想而知,战事何等惨烈。\"

\"更可怕的是,两百年后......\"

\"异族肆虐中原,汉人几近灭族,仅存数十万。\"

\"所幸有英雄挺身而出,才保住汉人血脉。\"

\"子龙,现在该明白寡人用心良苦了吧?\"

\"正因寡人身负高祖血脉,才得天机预警,挽救这摇摇欲坠的江山,拯救千万黎民。\"

\"为何对胡虏赶尽杀绝?\"

\"为何不杀黄巾战俘,反将其充作奴隶?\"

\"皆是为了保全中原元气啊!\"

这是

此时多一人,日后我们的后代就能多一份远离兵灾的可能。

刘凤将手中渐凉的茶一饮而尽,说完这番话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又浮上心头,眼前仿佛浮现史册中记载的那幕人间惨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