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41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41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对于这支亲手培植的力量,刘凤早有制衡之策。为防止尾大不掉,他暗中筹建了第二套情报体系。隐秘卫原定职责便是对外行动,即便当初根基未稳时,亦以幽州为据点专注监控各路诸侯与各方势力。

幽州全境已正式纳入刘凤掌控,其势力范围显着扩大,接下来的重心将转向内部治理。

刘凤计划设立一个专门针对辖区的特殊情报机构,主要职能分为两方面:其一是清除其他诸侯与外族势力的密探;其二是监督境内官员、世家、将领等各方势力。他不愿自己治下出现贿赂横行的乱象。关于这个新机构的负责人选,刘凤心中已有人选,极可能是近日被隐秘卫带回的某位奇才。

暮色中,刘凤与谋士郭嘉边走边商议隐秘卫的组建细节。行至医学院时,众多学子见燕王驾到,纷纷行礼问安。刘凤和煦地摆手示意众人不必拘礼,说明此行是为寻访华佗神医。

来到华佗办公处,见其正伏案忙碌,刘凤温言致歉突然造访。华佗急忙起身相迎,坦言自己本也准备觐见。宾主落座后,刘凤道明来意:一则感谢华佗与张仲景治愈郭嘉和太史慈夫人的顽疾;二则想见识能让华神医亲自举荐的旷世之才。

通晓三国史的人,心中总存着一个疑问:哪位武将堪称当世无双?

民间虽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行歌谣,细究起来却未必尽然。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时,吕布正值壮年,而关张二人尚未达至武艺巅峰,至于刘备,不过二流身手罢了。

位列次席的赵云,实则鲜与前十武将交锋,史册更无其与吕布较量的记载。

最令人唏嘘的当属黄汉升。他崭露头角时已年过六旬,赤壁硝烟散尽方显身手。建安十四年的黄忠,虽气血已衰,仍能与巅峰关羽战个旗鼓相当。若在其三十六岁盛年,与吕布捉对厮杀,胜负孰未可知?

这正是三国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温侯与老黄忠,究竟谁能问鼎武道之巅?

听闻华佗说起壮年黄忠现居锦绣山庄,刘凤岂能错失良机?昔日猜测终可当面验证。若能将其收归麾下,来日虎牢关前,或可了却这千古悬案——自然不是争夺虚名,只为印证武艺高下。毕竟\"天下第一\"的尊号,早已归于他刘凤名下。

\"有劳元化先生引见。\"刘凤收敛心神,语带急切,\"孤王倒要看看,能得神医青眼的猛将是何等人物。\"

华佗含笑拱手:\"王上稍候,臣这便去请。\"言罢疾步而出,亲自往迎黄忠。

(敲门声起)

黄忠在医学院客房照料病重的儿子,敲门声打断了他的忙碌。

\"华神医?您怎么来了?快请进!\"黄忠连忙放下药碗,快步开门。

华佗捋着雪白的长须笑道:\"汉升啊,随我去见个贵人。\"

\"请稍候。\"黄忠转身对妻子低语几句,随即跟上华佗。

二人来到书房,只见一位华服少年端坐其中。黄忠心下了然——这必是权倾燕国的燕王殿下。

华佗拉着黄忠引荐道:\"老夫早与你提过,你正值当打之年,文武双全,若就此埋没实在可惜。燕王殿下求贤若渴,听闻你在此处,特地从锦绣山庄赶来相见。\"

黄忠整衣肃立,郑重行礼:\"南阳黄汉升,拜见燕王殿下。\"

刘凤虚扶道:\"久闻汉升威名!华神医多次提及你的才干。不知可愿留下辅佐寡人?\"

黄忠长叹:\"蒙殿下亲自相邀,本不该推辞。只是......\"

\"唉,眼下我只想专心治好孩子的病,实在没有心思考虑建功立业的事。\"

\"燕王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恐怕要辜负您的厚爱了。\"

刘凤听闻黄忠的婉拒并未动怒,依旧和颜悦色道:\"黄将军爱子心切,这份心意令人敬佩。不过华佗与张仲景两位神医如今都在我锦绣山庄医学院任教,已不再外出游医。\"

\"若想治好令郎的病,恐怕只能在医学院长期治疗。何况将军一身文武双全的本领,就此埋没岂不可惜?\"

\"其实,为寡人效力与令郎治病并不冲突。相反,成为燕国将领后,不仅能获得更多医疗资源,还能让家人过上安稳日子。\"

\"况且,若是日后将军觉得不如意,待令郎痊愈后随时可以离开,寡人绝不阻拦。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黄忠沉思良久,觉得燕王所言有理。想到自己一身本领若无用武之地,确实可惜。况且燕王刘凤手握实权,更有天下第一名将之称,投其麾下也不算辱没自己。

想通后,黄忠郑重跪地行礼:\"承蒙大王厚爱,若再推辞就是不知好歹了。黄忠愿追随大王征战四方,扬我大汉国威!\"

见黄忠宣誓效忠,刘凤欣喜万分,连忙上前搀扶:\"得将军相助,如高祖得樊哙,光武得邓禹啊!\"

成功招揽到顶尖武将黄忠后,刘凤决意要将他牢牢留在帐下。放眼各路诸侯,无人能与他麾下的精兵强将抗衡——只要维持这份强势,明智如黄忠自然不会另投他处。

\"五虎上将缺了马超,看那大耳贼刘备还能翻出什么浪花。\"刘凤把玩着案头竹简,眼前浮现出刘备那张总挂满笑容的脸。在他眼中,真正的对手唯有西凉董卓与枭雄曹操,至于江东孙权,不过是擅长暗算的鼠辈。

此时锦绣山庄的密室里,韩忠正向主公汇报:\"按您标注的名单,那人确实狡猾得紧。我们好言相劝他不听,只好用麻绳请来了。\"刘凤指节轻叩案几,眼中闪过玩味的光芒:\"说说看,这位贵客...姓甚名谁?\"

韩忠立刻取出随身名册仔细查看:\"启禀大王,此人是武威姑 ** 氏,名为贾诩,表字文和。\"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刘凤顿时开怀大笑:\"妙极!竟真是那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毒士先生!\"

刘凤兴致勃勃地转向郭嘉,调侃道:\"奉孝,往后就有人陪你一起出谋划策了。\"

郭嘉却满脸疑惑,不解地问:\"大王这番话,真叫微臣摸不着头脑。\"

刘凤端坐案前,意味深长地笑道:\"此时不明白无妨,日后你自会知晓。\"

这位贾文和乃汉末三国时期顶尖谋士,堪称当世第一智者。其谋略之狠辣精准,每每令人叹服。最着名的当属初平年间那场惊天变故——董卓伏诛后,其部将李傕等人本欲四散奔逃,正是贾诩献策:\"如今朝中欲尽诛西凉将士,诸位若孤身逃亡,小小亭长便能擒拿。不若集结部众西进长安,为董公复仇。事成可挟天子令诸侯,事败再逃不迟。\"

此计一出,李傕等人遂散布朝廷欲剿灭西凉军的传言,沿途收拢残部直扑长安。待兵临城下时,竟聚众十余万之巨。守将吕布虽勇,终因城内叛变而败走。自此,帝都陷入腥风血雨,太常种佛、司徒王允等重臣接连遇害,汉室威信荡然无存。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足见贾文和谋略之狠绝。

东汉末年,群雄对长安朝廷的诏令置若罔闻,诸侯争霸的序幕正式拉开......

谋士贾诩深谙保命之道。年轻时返乡途经汧地遭遇氐族叛军,与同行数十人被俘。贾诩谎称\"我是段太尉外孙\",借名将段颎的威名震慑叛军。氐人不仅释放他,还结盟相送,其余俘虏皆遭杀害。

这位智谋超群的谋士屡建奇功:为李傕献计控制关中,助张绣在宛城大败曹操,后又说服张绣归顺曹营。官渡之战对抗袁绍、潼关之战平定西凉马超韩遂,背后都有贾诩的奇谋。

深知非曹操旧部易遭猜忌,贾诩采取韬光养晦之策:闭门谢客,子女婚嫁不攀附权贵。从董卓、牛辅到张绣,最终在曹魏集团站稳脚跟。虽前几任主君皆身亡,他却以七十七岁高龄官拜太尉,位列三公。

贾诩奉行谋士五要诀:谋身、谋主、谋军、谋国、谋天下。其谋略在大老粗云集的西凉军中尚不突出,但在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帐下,威胁指数直线上升。某种程度上,他比郭嘉、诸葛亮等顶尖谋士更危险。

洞察贾诩的才能与危险性,刘淩早派密使暗中招揽。不过他也明白,这位蛰伏的毒士正在静待真龙现身,不会轻易投靠任何诸侯。

刘凤对暗卫下达了严令,若无法说服贾诩归顺,即便用强硬手段也要将其带回锦绣山庄,这才有了后续的种种行动。

在韩忠引路下,刘凤与郭嘉快步来到软禁贾诩的厢房。只见屋内坐着位三十九岁、蓄着文士须的清瘦中年人——这位正是以\"乱世毒士\"闻名天下的顶级谋臣贾诩贾文和!

刘凤深谙\"真人不露相\"之理,神色郑重地拱手道:\"面前可是西凉名士贾文和先生?下属行事鲁莽,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正在品茶的贾诩闻声抬头,目光扫过三人含笑道:\"这位想必就是燕王殿下?不知老朽这把年纪,值得殿下兴师动众'请'来蓟城?\"

刘凤从容入座,示意郭嘉二人一同坐下:\"寡人直言相告,此番特为请先生出山相助。\"

贾诩闻言轻放茶盏,嘴角噙着讥诮:\"世人皆道燕王仁德,最是礼贤下士。\"他故意拉长声调,\"却不知这'礼贤'之道,竟是使人捆缚而来?\"

面对贾诩的嘲讽,刘凤不恼反笑:\"成大事者当审时度势。寡人虽重名声,却非迂腐之人。\"

\"先生乃经天纬地之才,寡人渴慕已久。若寻常礼数可请动先生,自当沐浴斋戒相邀。\"刘凤目光灼灼,\"但先生行事向来独树一帜,平生只忠于自己。寡人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为您

刘凤的话音刚落,贾诩与郭嘉的脸色骤然一变。

贾诩心中惊骇,没想到燕王竟能将自己的性情手段看得如此透彻。他暗自思忖:这位燕王殿下果然非同寻常,自己的底细竟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郭嘉同样震惊,回想起当初面见王上时,也被一语道破心思。看来燕王确实善于洞察人心。

贾诩定了定神,强作镇定道:\"殿下慧眼如炬。不过,您就不怕我会趁机离开燕国吗?\"

刘凤凝视着贾诩,缓缓说道:\"先生乃当世智者,怎会做出不利己之事?只要本王始终保持强势,想必先生不会轻易离开。\"

贾诩苦笑,看来燕王已将他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即便想逃,恐怕也难逃燕王掌控。

冷静思量后,贾诩发现跟随这位最有权势的藩王,未尝不是明智之选。燕王不惜千里将他请来,足见对其的重视。

想到这里,贾诩起身走到刘凤面前,郑重跪拜道:\"武威贾诩,拜见王上。\"

刘凤连忙扶起贾诩,欣喜道:\"得先生相助,如周文王得姜尚,高祖得张良,光武得邓禹!\"

刘凤此刻满心欢喜,只要贾诩留在燕国,便再也别想离开,这辈子都得为他效力。

他转身对韩忠下令:“韩忠,去把文和先生的家人接来团聚。”

“属下这就去办。”韩忠抱拳领命,随即退出房间。

贾诩与其家人一同被带至蓟城,若招揽不成,刘凤本打算以亲族相胁,迫其归顺。

他故作温和道:“文和,先熟悉燕国环境,待适应后,本王再为你安排职务。”

“臣谨遵王命。”贾诩微微躬身,毫无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