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40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40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燕王殿下!十万石粮草?莫说十万石,冀州根本拿不出十五万石。\"皇甫嵩愁眉苦脸地将冀州九郡的窘境细细道来。

听完皇甫嵩的解释,刘凤虽知冀州情况严峻,却仍不打算放过这个薅冀州羊毛的机会。

尽管与皇甫嵩私交甚笃,但公私分明,该拿的粮草一石都不能少。

其一,他手持天子诏令征调粮草,为的是平定幽州叛乱,此乃为国分忧。

其二,史载同年北宫伯玉进犯三辅,朝廷必会调皇甫嵩回守长安。如今皇甫嵩在冀州牧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何必跟他客气?

若不趁早将冀州官仓的粮草运往蓟城,将来只会便宜继任者。冀州是幽州南下中原的咽喉要道,日后逐鹿天下,此地必有一战。

换言之,未来占据冀州的诸侯便是敌人。历史上袁绍正是凭四世三公的底蕴坐拥冀州,袁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处处与他作对。

无论如何,袁绍休想从冀州得到充足粮草。于公于私,这十五万石粮草都要定了!

刘凤故作难色,放下酒杯叹道:\"老大人,非是寡人不近人情。你我都是带兵之人,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幽州苦寒之地,哪比得上冀州富庶?\"

此前寡人虽囤积了大量粮草军需,但在剿灭百万黄巾军时,同样收编了众多黄巾降卒。

眼下筹措的粮秣物资,仅够维持基本供给。

然陛下诏命讨逆,幽州张举、张纯聚众 ** ,拥兵十余万,更勾结乌桓王丘力居举兵作乱。

寡人麾下黄金火骑兵虽为百战雄师,若无充足粮草供给——说句实在话——将士们腹中空空,如何提得起刀枪厮杀?

寡人实在进退维谷啊。老大人,圣旨要求的十五万石粮秣辎重......

皇甫嵩苦笑着饮尽杯中酒。这位沙场老将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道。

他搁下酒盏坦言:\"燕王宽心,筹措十五万石军需的旨意,老夫必定竭力办妥。\"

\"只是......\"他捻须沉吟,\"短期内要凑齐十五万石粮草,确实力有不逮。\"

刘凤眸光微动:\"不若这般:老大人先将能调集的粮草拨付寡人,解了出征将士的燃眉之急。\"

\"待大军开拔后,再命官吏陆续将剩余粮秣运往蓟城。寡人也会派人往各州采买军粮。\"

\"如此两全之策,老大人以为如何?\"

皇甫嵩听罢抚掌:\"殿下此议甚善!就依这个章程办理。\"

蔡邕见军政要务商议已毕,连忙击掌唤来乐伎:\"正事既妥,诸位且共赏韶乐, ** 言欢!\"

“哈哈!伯喈兄,大喜啊!”皇甫嵩举杯向老友打趣。

蔡邕亦含笑举盏,仰头饮尽杯中佳酿:“如今无职一身轻,正好在蓟城颐养天年。”

刘凤笑着插话道:“老大人若致仕,不如来我封国定居?届时封您个大将军当当也无妨!”

“燕王殿下此话,老臣可要记在心上!”皇甫嵩未置可否,眼中却漾着调侃之色。

刘凤正色放下酒樽:“若老大人肯来,寡人必亲率仪仗,十里相迎。”

宴席在欢声笑语中散去,皇甫嵩早已备妥客房供众人歇息。

——

次日拂晓,皇甫嵩便遣州牧府属官开仓调粮。百余辆马车满载五万石粮秣,浩浩荡荡向幽州蓟城进发。

“冀州‘天下粮仓’之名,果真不虚!”刘凤望着连绵车马感叹,“历经黄巾之乱,邺城犹能轻易筹措如此军粮。若在太平年月,冀州九郡该是何等丰饶?”

他眸光渐深:“难怪袁绍仅凭渤海一郡,便能啸聚十万之众……必须抢先拿下冀州,绝不可让此人坐大。”

皇甫嵩仔细清点完堆积如山的五万石粮草后,缓步走到刘凤身侧轻声道:\"燕王殿下,所需粮秣已备齐,下官另调集了千余名民夫押运车队前往蓟城。\"

\"军情如火,本王就不多耽搁了。\"刘凤向皇甫嵩郑重抱拳辞别,纵身跃上【烈焰】战马,望着绵延不绝的百余辆辎重车和千名民夫,挥鞭喝道:\"启程!\"

浩浩荡荡的车队扬起漫天烟尘,向着幽州蓟城进发。刘凤原想在冀州招揽贤才,这方水土孕育了诸多栋梁之材:运筹帷幄的田丰、沮授,骁勇善战的颜良、文丑,当年袁绍正是凭此迅速崛起。奈何军情紧迫,只得押运着粮草典籍,携蔡邕家眷及民夫缓缓前行。

所幸他早有部署,在冀州各郡布下暗桩,命密探寻访隐士贤才。只是不知这些人是否会应召而来......

历经二十日跋涉,庞大的车队终于抵达燕国都城蓟城。刘凤甫回锦绣山庄,立即召集留守文武。此时关羽等将领正率黄金火骑兵平叛,赵云与褚飞燕领兵镇守山庄。新投效的郭嘉、太史慈因不熟悉情况,只在庄内待命。

听闻主公归来,众人纷纷搁置手头事务,急匆匆赶往正厅议事。

众人齐声行礼:“参见大王!”文武官员见到端坐主位的刘凤,立即恭敬施礼。

刘凤抬手示意:“诸位平身。”

“谢大王!”群臣迅速起身,按文武分列站定。

刘凤目光转向褚飞燕:“褚飞燕,本王从冀州邺城带回五万石粮草,着你即刻押运入库。”

“遵命!”褚飞燕抱拳领命,转身前去安排粮草调度事宜。

刘凤向众人引见:“这位是文坛泰斗、前侍中蔡邕大人,亦是本王的岳丈。”

众人听闻眼前这位便是名扬天下的蔡邕,纷纷行礼:“拜见蔡大人。”

蔡邕捋须笑道:“诸位不必多礼。”

相互引见毕,郭嘉出列进言:“大王,今广阳郡已改制为王国,是否该将治所迁往蓟城?”

刘凤沉吟片刻:“暂且不必。待平定张举、张纯之乱后再议。况且蓟城规模尚小,本王有意扩建,使其成为北疆第一大都城。”

“臣明白了。”郭嘉退回班列。

刘凤转而询问赵云:“子龙,将本王离境期间幽州事务详细禀来。”

“遵命!”赵云上前,将近期幽州军政要务一一陈奏。时下幽州境内除王师外,尚有其余两支兵马驻守。

《幽州军势录》

幽州各郡兵马现由州府统辖,尚未正式纳入刘凤麾下整编体系。

护乌桓校尉都亭侯公孙瓒所部虽仅万骑,然皆为百战精锐,其战力堪比并州狼骑。在刘凤未返蓟城期间,这支劲旅实为平叛中坚。

公孙瓒万骑虽名义上隶属幽州牧管辖,然刘凤心知难以真正掌控此等虎狼之师。公孙瓒素有雄心,必不肯俯首称臣。刘凤决意彻底铲除或驱逐其势力,绝不重蹈历史上刘虞覆辙。

关羽、张飞、臧洪率三万黄金火骑兵屯驻燕国、涿郡等地,刻意避战,放任张举、张纯叛军肆虐七郡。彼等以\"主君未归,不敢擅动\"为由按兵不动,致使公孙瓒独力平叛。

然公孙瓒万骑虽勇,终究寡不敌众。叛军联同乌桓丘力居五万骑射之师,已抵消白马义从的骑兵优势。当下双方在右北平郡平刚城形成对峙之势,叛军既不能破渔阳诸郡,亦难南下冀州,战局陷入微妙平衡。

战况逐渐陷入胶着。张举、张纯率领的叛军无法南侵,公孙瓒的万余精骑也难以剿灭叛军。与此同时,关羽、张飞、臧洪统率的三万黄金火骑兵正驻守渔阳城静观其变。

当刘凤尚在洛阳时,公孙瓒曾试图调动这支精锐之师。可惜关、张、臧三人对其号令置若罔闻——他们与公孙瓒素不相识,更谨记主君叮嘱要与公孙氏保持距离。想要指挥这支铁骑,无异于痴人说梦。

接到赵云战报后,刘凤满意颔首:\"甚好,云长、翼德、子源处置得当。\"转念间却目光骤冷:\"公孙瓒竟敢趁孤坐镇幽州之际图谋兵权,当真不知死活。\"

\"昔日念其抗击胡虏之功,本欲将其逐出幽州了事。如今看来......\"刘凤指尖轻叩案几,想起诸侯会盟时败于袁绍之手的公孙瓒,眼中闪过轻蔑:\"放眼天下,唯兖州曹孟德可称劲敌。余者要么目光短浅,要么志大才疏,不过冢中枯骨耳。\"

公事议毕,刘凤将视线转向新晋臣属。他含笑询问:\"奉孝的旧疾可有好转?子义家中太夫人病情如何?\"

郭嘉正色答道:\"蒙王上垂询,得神医调理,已渐康复。\"太史慈随即感激禀报:\"家母经张神医诊治,即将痊愈。多承王上恩泽。\"

刘凤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郭嘉突然想起什么,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华佗先生好像有事找您,似乎要推荐一位了不起的人才。\"

刘凤饶有兴趣地挑眉:\"哦?能让华神医亲自举荐的人,一定不简单。正好我也想去见见他。\"

郭嘉继续禀报:\"还有一事,隐秘卫抓了个人回来,说是奉您的命令。\"

刘凤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子龙,你去通知关羽他们准备进攻。奉孝,你随我来。\"

说完,刘凤大步向外走去,迫不及待想看看华佗推荐的是何方神圣。

郭嘉明白,主公将宏图壮志告知自己,便是视他为心腹之臣。他暗自决心要辅佐这位明君成就如汉高祖、光武帝般的伟业。

见刘凤眉头紧锁,郭嘉主动打破沉寂:\"主公可是忧心前线战事?\"

历经渔阳之战与百万黄巾战役的刘凤,岂会将张举、张纯之流放在眼里。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自然清楚,此举不过是为缓和气氛。

刘凤洞若观火,笑着摆手:\"奉孝多虑了。方才寡人是在思索华佗推荐的人才。至于幽州叛乱,不过疥癣之疾。倒是你尚未及冠,怎就先有了表字?\"

郭嘉赧然一笑:\"说来惭愧,臣少时聪慧,十五便完成学业。双亲早逝,族老便提前为我行了冠礼。\"

刘凤恍然,原来古人冠礼亦可提前,倒是自己孤陋寡闻了。话锋一转道:\"奉孝既精于情报,可愿执掌隐秘卫?\"

郭嘉闻言一怔:\"恕臣愚钝,不知主公所指......\"

刘凤这才想起,此时尚未有专门的情报机构,便耐心解释起来。

刘凤随即向郭嘉详细阐述了隐秘卫的完整架构:“这支由孤亲手打造的组织,专司侦查缉捕、审讯谋略等机密事务,同时肩负军情搜集与策反敌将的重任。其黑虎徽记所至之处,涵盖整个汉帝国疆域及塞外部落,包括扶余、**、三韩、倭国等地。”

“奉孝,孤以为你足以胜任隐秘卫统帅之职。”刘凤注视着郭嘉问道,“不知卿可有信心为孤执掌此部?”

郭嘉聆听时眼中闪烁着兴致。他擅长的推演谋划之能,若能执掌情报网络,无异于猛虎添翼。正值年少气盛之际,这位谋士对新奇挑战充满热忱,当即拱手应道:“蒙主公重托,臣必竭力经营隐秘卫。”

“善!”刘凤展颜颁令,“自今日起,隐秘卫便交予奉孝了。”

这个决定可谓人尽其用——以郭嘉的策算之才统御情报机构再合适不过。来自现代的刘凤深谙信息的战略价值,一份关键情报往往胜过十万雄师。此前因缺乏合适人选,他不得不亲自主持隐秘卫事务,如今既得良才,便可腾出手来筹谋其他要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