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40章 暴政积怨天地怒 隐龙戍卒启新章

始皇嬴政,秉祖龙真灵,持太阿之剑,以法家铁律与无上皇权,铸就空前帝国。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筑长城以镇北疆,修驰道以通天下,建阿房以彰威权,巡四海以慑不臣。其功业震古烁今,然其手段亦刚猛酷烈,已达极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那被强行压制的六国遗怨、被残酷蹂躏的民生凋敝、被彻底禁锢的思想之火,并未消失,而是在帝国光鲜的表象之下,如同地火奔涌,悄然积聚着毁灭性的力量。

北疆,长城工地。

朔风凛冽,如刀割面。无数刑徒、戍卒、征发的民夫,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在皮鞭与呵斥声中,如同蝼蚁般艰难劳作。巨石垒砌,血肉填壑。每日皆有冻饿而毙、失足坠亡者,尸骨直接被填入城墙之下,成为这宏伟工程的冰冷基座。

“阿爹……冷……饿……”一个少年蜷缩在角落里,气息奄奄。

其父,一名被征发的原楚地农夫,面容枯槁,眼神麻木,只能将儿子更紧地搂在怀中,用几乎冻僵的身体徒劳地提供一丝微温。他望着那巍峨如山、似乎永无尽头的城墙,眼中已无泪,只有深入骨髓的绝望与一丝被压抑到极致的怨毒。

“老天爷……开开眼吧……”一声微不可闻的呻吟,消散在寒风中,却仿佛汇入了无形之中那越积越厚的怨气阴云之中。

咸阳,阿房宫工地。

渭水两岸,尽是被驱役的民夫。木材、石材堆积如山,监工官吏厉声呵斥,稍有怠慢,便是鞭挞甚至斩杀。宫殿亭台,极尽奢华,雕梁画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其下,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血泪。

“徭役不休,赋税无度……家中田地荒芜,老母饿毙……这秦法,究竟是法,还是魔?”一名原齐地儒生,因言获罪,被罚为刑徒,此刻肩扛巨木,脚步踉跄,心中悲愤欲绝。其所学“仁政”、“民本”思想,与眼前惨状形成尖锐对比,那被压抑的儒家文化之气,竟在绝望中隐隐有化作凛然正气之势。

天下驰道,驿站关卡。

信使奔驰,律令森严。郡县官吏,战战兢兢,唯恐触犯那细密如网、动辄得咎的秦法。连坐之法,使邻里相疑,亲友相告,人情冷漠,宛如严冬。

“陛下求仙药,需童男童女各五百,东海郡速速办妥!”

“骊山陵需工匠殉葬,凡知晓陵墓机密者,名录在此……”

一道道冷酷的旨意,通过这高效的交通网络传遍天下,化作压榨民力、摧残人性的现实。

幽冥地府,枉死城。

早已人满为患,怨气冲天。每日都有大量因徭役、刑罚、战乱、饥寒而死的魂魄涌入,哭嚎之声震动九幽。十殿阎罗审判不及,无数鬼魂滞留黄泉路,那冲天的怨气甚至开始侵蚀地府本身的秩序屏障。

“报娘娘!秦朝暴政所致亡魂激增,业力滔天,已快超出六道轮回负荷!诸多怨魂执念深重,不愿饮孟婆汤,欲滞留人间为厉鬼复仇!”鬼判官急报。

平心娘娘眸光一寒:“加派阴兵,强力镇压!凡滞留不去者,打入孽镜台,照其业障,强令其轮回!然,其怨气根源在于阳间,此非长久之计。”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镜中,原本盘踞秦地上空、代表国运的玄龙法相,此刻周身已被丝丝缕缕的血红怨气与漆黑业力缠绕包裹,虽仍显狰狞威猛,却已有滞重挣扎之象。其龙首对应的咸阳宫方向,紫微帝星光芒虽仍炽亮,却隐隐透出一股孤绝霸道、渐失民心的衰颓之气。

“陛下,秦政过苛,民怨已动天地。业力深重,恐引天罚。”太白金星忧心忡忡。

昊天上帝漠然道:“祖龙真灵,刚愎霸道,有此一劫。然天命仍在秦,天罚不至。然,人道反噬将至。着巡天司,密切关注民间是否有潜龙之气应运而生。”

“臣遵旨!”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道人面露悲悯,眼中却有一丝了然:“众生皆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正显我法慈悲。药师,可令‘地藏法脉’加大力度,于怨气最深之地,显化‘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宏愿,接引迷途之魂。”

“谨遵法旨。”

高压之下,百家星火并未熄灭,反而以更隐秘、更坚韧的方式存续、蜕变。

齐鲁之地。

伏生等大儒,于密室之中,口授心传《尚书》、《诗经》等经典,确保儒家精义不因焚书而绝。其所传之学,更强调“民贵君轻”、“仁者爱人”,与暴秦形成鲜明对比。

原稷下祭酒荀况弟子,叔孙通等,则审时度势,转而研究“礼制”,试图为未来可能的新朝提供制度蓝图,儒家内部实用主义倾向抬头。

楚地深山。

墨家残余势力,与项氏等楚地旧贵族暗中结合。墨家提供其严密的组织技巧与守城(反秦)技艺,旧贵族提供财力与影响力,共同积蓄力量。“非攻”理想,在实践中逐渐转向针对暴秦的“诛暴”之义。

江湖之远。

道家传人彻底远离政治,遁入山林,于静观中体悟“反者道之动”的至理,坚信秦之暴政已达极致,物极必反,清静无为的时机即将到来。其思想中,融入了更多对个体生命与自由的思考。

而真正的风暴之眼,往往起于青萍之末,发于戍卒之间。

大泽乡,暴雨如注。

河水暴涨,道路不通。一队开赴渔阳戍边的闾左贫民,九百余人,困于此地。按秦法,失期当斩。死亡阴影,笼罩每个人心头。

戍卒队长陈胜,阳城人,虽出身贫贱,然少有大志。曾为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陈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其人身负一股草莽豪杰的勃发之气,更因身处绝境,那压抑已久的怨愤与野心被彻底点燃。

另一戍队长吴广,阳夏人,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二人相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是夜,陈胜、吴广行卜,又巧设“鱼腹丹书”、“篝火狐鸣”之计,假托鬼神,威众曰:“大楚兴,陈胜王!”

九百戍卒,本已绝望,见此异象,又素信吴广,遂群情激愤!

晨光熹微,暴雨初歇。陈胜、吴广激怒押送尉官,杀之。陈胜振臂一呼,袒右,称大楚,筑坛而盟,祭以尉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此吼,石破天惊!如一道惊雷,撕裂了秦帝国看似牢不可破的铁幕,喊出了无数被压迫者的心声!

戍卒揭竿而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苦秦久矣,积怨瞬间被点燃!各地刑徒、奴仆、贫苦农民,纷纷杀死秦吏,响应陈胜。起义烈火,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两个更为关键的人物,亦被这时代洪流推上舞台。

沛县,丰邑。

一中年亭长刘邦,押送刑徒往骊山,途中刑徒多逃亡。自度至骊山皆亡,遂于芒砀山泽之间,释放所有刑徒,亡匿山林。其人身负一股混元包容、善于趋吉避凶的奇特气运,虽看似无赖,然豁达大度,能得人死力。斩白蛇起义,赤帝子传说流布,隐有紫微异象相伴。

下相,项氏故地。

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羽,年少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学书剑不成,然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有一股霸烈绝伦、复仇火焰般的冲天战意!其叔父项梁,阴养死士,教以兵法,等待时机。闻陈胜起义,项梁、项羽知时机已到,遂杀会稽守殷通,举吴中兵反秦!

陈胜、吴广首倡义旗,虽很快失败,然其“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已传遍天下。真正承载着六国遗民复国希望与百家思想重新崛起机遇的,乃是刘邦、项羽这两股新兴势力!

天庭,昊天镜光芒大盛。

“潜龙已现!其气各异:一者浑厚包容,隐有帝星之兆;一者霸烈冲霄,乃将星杀伐之极。秦运将终,新一轮天命之争,开始了!”太白金星奏报。

昊天上帝目光深邃:“祖龙真灵衰颓,紫微移位。着巡天司,重点监控刘邦、项羽二人动向。另,百家气运开始复苏,与之交织,此乃量劫关键之变局。”

“臣遵旨!”

幽冥地府,压力稍减,然煞气更浓。

平心娘娘道:“人间杀劫再起,亡魂将多为战死将士。准备接收吧。项籍(项羽)身上,似有上古巫族战魂之气息?留意其因果。”

“是!”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道人曰:“乱世已至,正宜广传慈悲。可令行者,于战祸之地,多显灵异,救苦救难,引其向佛。”

秦帝国大厦将倾,天下云集响应,赢粮影从。山东豪俊,并起亡秦。百家思想,亦在这剧烈的社会动荡中,看到了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纷纷寻找各自的代言人与实践之路。

一场席卷洪荒人道的巨大风暴,已然降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