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39章 始皇铁腕镇八荒 百家星火隐幽芒

秦扫**,混一宇内,始皇嬴政秉祖龙真灵,承紫微帝命,登基称帝,开万世未有之局。咸阳宫中,玄黑龙旗猎猎作响,象征着法家铁律与绝对皇权的结合已达巅峰。然,这以武力强行糅合的庞大帝国,内部却潜藏着无数危机:六国遗民之怨、百家学说之异、疆域辽阔难治……始皇雄才大略,亦深知此点。为固其“万世之业”,其以雷霆手段,开始推行一系列旨在彻底泯灭差异、铸就绝对统一的浩大工程,首当其冲的,便是那思想活跃、最不易掌控的诸子百家。

咸阳宫,麒麟殿。

始皇嬴政高踞龙椅之上,周身祖龙威压混合着法家肃杀之气,令殿内群臣屏息。其目光如电,扫视殿下以李斯为首的文武百官。

“如今天下初定,法令出一。”始皇声音沉凝,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意志,“然,朕闻山东之地,旧俗未改,异论纷呈!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此风不可长!”

李斯深知始皇心意,更欲彻底贯彻法家思想,肃清一切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因素,遂即刻出班,朗声奏对,其声尖锐如刀:

“陛下圣明!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然今诸生不习朝廷法令,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李斯之言,直指百家私学之“弊”——以其学说非议朝政,结党营私,损害君主权威。其解决方法,更是酷烈: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此乃焚书之议!旨在从根本上铲除百家学说传播的载体,断绝其思想传承,使天下人只知秦法,只以官吏为师,彻底禁锢民心!

殿内一片死寂。少数儒者出身博士面色惨白,却无人敢发一言。始皇微微颔首,眸中龙影一闪:“可。依丞相所议,颁行天下!”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上帝漠然注视下界:“嬴政此举,虽为稳固统治,然手段酷烈,有伤文明传承之脉。然此乃人道内部之变,天道不直接干涉。着巡天司详细记录焚书过程中所产生的业力因果,尤其关注对人族文运之损伤。”

“臣遵旨!”仙官凛然,昊天镜光聚焦于各地郡县,只见一车车竹简帛书被拖出,投入熊熊烈火之中,无数先贤智慧结晶化为灰烬,文运光华为之一黯。

幽冥地府,功过司。

判官笔疾书,记录着因藏书、议书而被判刑、乃至灭族之人的业力:“嬴政、李斯,此举业力深重,然其秉承天命统一,业力暂由秦之国运与其个人分担。待其气运衰败、阳寿尽时,再行结算。”

无数新的罪魂哀嚎着被引入地府,其中不少是皓首穷经的儒生。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道人面露悲悯:“焚书绝智,堵塞言路,此乃众生愚痴之因,亦是我佛慈悲普度之机。可令行者,於暗中护持部分经卷真意不灭,待他日缘法至时,再行显化。”

“谨遵法旨。”数道微不可察的佛光,悄然护住几部即将投入火中的孤本典籍,使其虽焚其形,却存其神。

焚书令下,天下震动。无数私学被迫关闭,百家门人弟子四散逃亡,或隐於山野,或藏於市井,或被迫屈服,将毕生所学深埋心底。思想之自由,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然,始皇与李斯之意,犹未足也。

不久,有侯生、卢生等方士儒生,私下讥讽始皇“刚愎自用,贪於权势”,且为其求仙药不得,恐遭责罚,遂相约逃亡。始皇闻之大怒:“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人!

此乃坑儒之狱!虽主要针对方士与部分儒生,然其震慑之意,遍及百家!咸阳城外那巨大的土坑,埋葬的不仅是四百六十余条性命,更是始皇以极端手段扼杀一切异议、追求绝对顺从的恐怖决心!

洪荒各界,再次为之动容。

天庭巡天司记录下这浓厚的业力与怨气。

地府接引了这批充满不甘与愤怒的文人魂魄。

西方教行者则於暗中,对这些魂魄低诵往生经文,播下来世佛缘之种。

经此二事,百家学说在明面上几乎销声匿迹。始皇似乎成功地将思想也“统一”了。他继续推行其宏伟计划:筑长城以拒胡人,修驰道以通天下,建阿房以显威权,铸金人以弱民间兵戈……其功业旷古烁今,其手段亦刚猛酷烈到了极点。

然,思想之火,岂是凡火所能尽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齐鲁故地,一处隐秘的宅院。

老儒伏生将最後几卷精心誊抄的《尚书》、《诗经》藏入夹壁之中,泪流满面,对其子叮嘱:“此乃先王之道,华夏之魂!秦火虽烈,终有尽时!汝需牢记此地,待他日天下清明,必使其重见天日,传承後世!”其神魂之中,那丝源自文曲星的传承灵光虽黯淡,却顽强不灭。

楚地深山,墨家残余钜子与弟子,转入更为隐秘的地下活动,继续践行其“非攻”、“节用”之道,并将始皇暴政与当年讽刺的“夏桀”、“商纣”并列,暗中积蓄力量。

道家高人则远遁山林,冷眼旁观,於静坐中体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之理,将对暴政的反思融入对天道的更深理解中。

阴阳家者流,则悄然将“五德终始说”与秦之暴政联系,推演其“水德”虽胜,然“以水灭火”过於酷烈,恐难长久,暗中等待“土德”兴起之机。

百家之学,并未消亡。它们只是转入了地下,融入了民间,如同冬眠的种子,深藏於冻土之下,等待着春风的到来。而那焚书坑儒的极端压迫,反而激发了更深的反思与蜕变。儒家思考着“仁政”与“暴政”的区别;墨家强化其组织与实践性;道家深化其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法家内部亦开始分化,思考“法治”与“暴政”的边界……

而这一切,都未能逃过洪荒诸圣的感知。

天庭,昊天上帝目光幽深:“压迫愈甚,反弹愈剧。秦运虽隆,然其根基已种隐患。祖龙真灵霸道有余,而仁德不足,非长久之道。”

幽冥地府,平心娘娘漠然:“怨气积蓄,业力缠身,秦之国运,已现裂痕。”

西方极乐世界,准提道人面露微笑:“此乃众生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之显化。正合我法广传之机。”

始皇嬴政,凭藉祖龙真灵与无上权柄,似乎镇压了一切。然,那散落四方的百家星火,却在黑暗中闪烁着更加顽强的光芒。思想的潜流,正在地下汹涌奔腾,等待着冲破冻土,汇成江河的那一天。

这一天,并不会太遥远。因为那看似固若金汤的秦帝国,其内部因严刑峻法、劳役无度而积累的民怨,已如乾柴,只需一粒火星,便可燎原。

而这粒火星,或许将起於东南,或许将起於戍卒……

洪荒的棋局,已进入了最後的倒计时。诸圣的目光,已开始投向那即将引爆这一切的“天命之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