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22章 天条森严震寰宇 郑伯克段暗潮生

司法天神杨戬自得周天星斗大阵之力加持,其额间神目威能暴涨,已非凡俗。然其并未即刻大张旗鼓巡查诸天,而是深居司法神殿,一面继续炼化、熟悉那浩瀚星力,使其与自身道法神通完美融合;一面调阅自天庭立规以来,所有记录在案的纠纷、弹劾及异常事件卷宗,以那星斗神光细细筛过,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其行事,如猎豹伏于草丛,静待时机,不动则已,一动则必如雷霆!

这一日,杨戬正翻阅至蟠桃园土地公最初上报失窃案的记录副本,其星斗神目忽地毫光微闪,捕捉到卷宗文字间一缕极其微末、几乎被忽略的空间波动残留气息——此气息与那窃案现场残留同源,却更为隐晦,似是那窃贼更早之前曾悄然窥探蟠桃园时所留!

“哼,果然贼心不死,早已踩点!”杨戬冷哼一声,神目之光骤然炽盛,如星河倒卷般循着那丝微弱至极的气息,逆溯时光,全力追索!

景象于神目中飞速倒流,终于定格在数月之前,蟠桃园九千年桃林西北角!只见那空间微微扭曲,一道模糊黑影一闪而逝,气息与作案时一般无二,其窥探之后,并未远遁,而是朝着天庭御马监的方向悄然隐去!

“御马监?”杨戬剑眉微蹙。那处并非机要重地,只是豢养天马、安置些闲散职司之所,这贼子去往何处作甚?

他毫不迟疑,身形一晃,已化作一道无形无相的清风,出了司法神殿,直往御马监而去。以他如今神通,刻意隐匿之下,便是寻常大罗金仙也难以察觉。

御马监占地广阔,草场无垠,仙气氤氲,无数神骏天马或悠闲食草,或追逐嬉戏,亦有天兵力士往来照料,看似一切如常。

杨戬悬于高空,星斗神目无声无息地扫过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目光过处,万物纹理、气息流转、乃至因果丝线,皆清晰无比地映入其眼中。

片刻,其目光猛地一凝,锁定在御马监边缘,一处看似普通的料草仓库之上。那仓库以寻常青玉砌成,并无出奇之处,然在星斗神目之下,其内部空间结构却显现出一丝极不协调的细微扭曲,且有一缕与那窃贼同源、却更为淡薄的空间之力残留其上,似是某种超远距离空间传送阵法启动后所留!

“竟是…一处极其隐秘的空间坐标节点?!”杨戬心中一震,“贼子早已在此布下后手,窃桃之后,并非直接遁往西陲,而是先借此节点进行了一次中转,以混淆视听,干扰追踪!”

好精密的算计!好狡猾的贼子!

杨戬按下云头,现出身形。看守仓库的几名力士见司法天神亲至,吓得慌忙跪地叩拜。

“此库近三月来,可有异状?或有陌生人员出入?”杨戬冷声问道。

力士们战战兢兢,回忆半晌,皆摇头:“回…回禀真君,此库只是堆放些陈旧料草,平日极少开启,并无…并无异状。出入皆是我等熟面孔,未见外人。”

杨戬不再多问,命人打开库门。库内果然堆满干枯的仙草料,尘土积累。他步入其中,星斗神目仔细扫视,最终在库房最深处墙角,发现地面青玉砖上,刻有一道细微如发丝、复杂无比的空间神纹!此纹路绝非天庭常用阵法,其风格古老、诡异,带着一丝西方梵门特有的“须弥芥子”意味,且已被主动毁去,只残留一丝痕迹。

“果然如此!”杨戬眼中寒光爆射。对方行事之谨慎,远超预料。

他当即拓印下这道残纹,返回司法神殿,将其与天庭现存所有空间阵法图谱、以及自西方教缴获的部分阵法残卷进行比对。同时,将此事作为重大线索,即刻禀报昊天上帝。

凌霄殿内,昊天上帝闻报,神色不变,只淡淡道:“朕知晓了。此节点既被发现,对方必已舍弃。然其手法、路数,已暴露无遗。继续监控,静待其下次出手。”

“臣,明白!”杨戬领命退下。心中已将此案所有细节、线索、推断,烙印于神目之中,时刻准备给予那胆大包天之徒致命一击。

经此一事,杨戬加大了对天庭各边缘、次要区域的巡查力度,星斗神光时常无声扫过,令一些心存侥幸、或有小动作的仙神胆战心惊,天庭风气为之一肃。

下界,南赡部洲,东周王畿。

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然王室威严,早已一落千丈。天下诸侯,表面仍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然礼乐征伐,渐不自天子出。

郑国,因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两代皆于周王室为卿士,把持王政,加之国土位于中原腹地(今河南中部),国力日强,渐有小霸之势。

然郑国之内,亦非铁板一块。郑武公之妻武姜,因生长子庄公时难产(寤生),遂恶之,而偏爱幼子共叔段。多次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未果。

庄公即位后,武姜为共叔段请封于制邑(险要之地)。庄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遂封于京邑。

共叔段至京,称京城太叔。依仗母亲宠爱,不守臣礼,暗中扩充军备,城垣逾制,其规模竟堪比国都!更暗中勾结周边城邑,图谋不轨。

郑国大夫祭仲忧心忡忡,谏庄公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庄公却故作无奈曰:“姜氏欲之,焉辟害?”祭仲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庄公则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其后,太叔更肆无忌惮,下令让郑国西部、北部边陲城邑两属于己(既听命于庄公,也听命于自己)。公子吕疾谏:“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庄公仍曰:“无庸,将自及。”

太叔见庄公毫无反应,以为其怯懦可欺,愈发骄狂,竟明目张胆地修治城郭,积聚粮草,备足兵甲,训练士卒,并与其母武姜密谋,约定日期,欲里应外合,偷袭郑都,篡夺君位!

其叛乱之行,已昭然若揭!

郑国境内,人心惶惶,暗流涌动。无数目光投向郑都,看庄公如何应对。

然庄公依旧沉静如水,仿佛对京邑之事一无所知。直至探子确报太叔起兵具体日期,庄公眼中方闪过一丝冷冽寒光,曰:“可矣!”

当即命公子吕率兵车二百乘,讨伐京邑!

京邑百姓早已不堪太叔苛政,闻王师至,竟相背叛。太叔众叛亲离,仓皇逃奔鄢邑。庄公亲征伐鄢。太叔再败,最终狼狈逃窜至共国(一小国),故后世称其为共叔段。

庄公将其母武姜安置于城颍,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然不久后,便后悔此事。后采纳颍考叔“掘地见泉”之谏,于隧道中与母相见,和好如初。此事被颂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此事史称“郑伯克段于鄢”。表面看,乃是郑庄公宽厚隐忍,后发制人,轻松平定内乱。然其背后,却暴露了东周初期,礼法松弛,宗室内斗,君臣相疑的残酷现实。郑庄公之“纵容”,实则是欲擒故纵,养寇自重,待其弟罪行昭彰,再行雷霆一击,既除内患,又博美名,其心机之深沉,手段之老辣,令人心惊。

此风一开,诸侯各国有样学样,内部倾轧、权力争斗愈演愈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宗法伦理,在权力与利益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上帝与群臣观此人间变故。

“郑伯克段…”太白金星拂尘微摆,“兄弟阋墙,母子相疑。此非吉兆。郑国虽小霸,然其国内已生戾气,恐非长久之相。”

“礼崩乐坏,始自宫廷。”九天玄女接口道,“周室衰微,无力约束。诸侯内斗,必将愈演愈烈。长久以往,战祸连绵,生灵涂炭。”

昊天上帝目光深邃,平静道:“此乃人道运数,王朝兴替之必然。天庭之责,非阻其变,乃导其向善,限其恶果。传旨:”

“着郑国境内土地、城隍,密切监控郑庄公及其后嗣言行。若其能尊王攘夷,护佑百姓,可酌情赐福;若其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则记录其罪,上报天听,自有天灾惩之。”

“加强对各诸侯国内部倾轧、不义之战之监控。凡有大肆屠戮百姓、动摇人族根基者,雷部可依律施以薄惩(如旱、涝、疫),以示天谴。”

“继续引导。宣化署可于各国选拔忠正贤良之士,托梦授以治国安邦、劝谏君王之策,播撒善种。”

“臣等遵旨!”

旨意下达,天庭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针对诸侯国层面的内部事务进行更细致的调控与引导。其方式,愈发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而此刻,谁也未料到,那远在西方极乐世界,一双眼睛也正注视着郑国之乱。

准提道人于八宝功德池畔,轻笑自语:“兄弟相残,母子生隙…人心之隙已生,正是我佛慈悲之法,普度众生之时。可遣一‘苦行头陀’,往郑国传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众生皆苦,唯寂灭可脱’之念,不必深奥,只需契合其心中苦闷即可…”

一道模糊的佛影,悄然离开极乐世界,遁入下界。

新一轮的信仰争夺,已随着人间纷争的加剧,悄然展开。

洪荒大势,如车轮滚滚,正不可逆转地驶向那个列国纷争、思想爆炸的伟大时代。一切矛盾,都在积蓄,只待那喷薄而出的时刻到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