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815章 木架式柴薪烘干棚与触发式雪地捕兽夹

雪后的晨光透过橡树林的枝桠,在积雪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每片光斑边缘都泛着冷白的霜气。

陈沐阳蹲在营外的雪堆旁,指尖捏着一截刚挖出来的湿木柴,木柴表皮冻得发硬,内里却渗着水汽,他凑近火塘烤了烤,木柴“滋滋”冒出水珠,火星子被溅得四处跳:“暴雪把林里的柴薪全泡湿了,烧起来烟比火大,昨晚熏肉时差点把营帘燎了;之前设的捕兽笼被雪压塌了,今早去看,诱饵被啃光,笼子歪在雪沟里,连野兔的影子都没见着。”

雅兰正用粗布擦拭储水罐外壁的薄冰,罐里的清水结了层冰碴,她把罐子往火塘边挪了挪:“冻溪的冰面又厚了三寸,昨天凿的冰洞冻得严严实实,今早用斧头凿了半天才打开,手冻得握不住木柄;村民莉娜刚才来营地,说她家的麦种晒在教堂院子里,雪化后返潮,堆在一起发了霉,村里的石磨又坏了,磨不出细粉,孩子们只能啃硬麦饼;她还说林里的野鸡都躲在背风的岩缝里,村民撒了麦种也引不出来,腌肉罐快空了——要是能有烘柴薪、晒麦种的架子,再做个轻便的捕兽工具,她愿用半只熏野鸡、一筐冻浆果换,那浆果是埋在雪堆里存的,酸甜得很,烤麦饼时加进去正好。”

奇伯坐在磨石旁,手里转着一根磨得光滑的硬木杆,木杆顶端沾着些刚削下的木屑:“湿柴得靠通风烘,做个带棚的烘干架;麦种返潮要分层晾晒,和烘柴的架子能凑合用;捕兽笼太占地方,做个触发式的夹子,埋在雪里隐蔽,猎物踩上去就被夹住。咱们的熏鱼干还剩最后几条,换了熏野鸡,刚好能给火塘添些荤香——中世纪的雪天,猎物难寻,柴薪难烧,这两样要是解决了,至少能安稳过几天。”

族人们没敢耽搁,立刻在营帘内侧的空地上分工,雪后的寒气顺着营帘缝隙往里钻,火塘的火苗被吹得晃悠,每个人都裹紧了粗布外套,手指冻得发红,却仍麻利地劈木、编藤。

奇伯和塔卡先动手做“木架式柴薪烘干棚”。他们用四根丈许长的硬木当立柱,在营外背风处钉进雪地里,形成一个四尺见方的框架;框架顶部用粗藤编织成网状顶棚,顶棚上铺一层半透明的粗布(既能挡雪,又能透进阳光);框架内侧,横向钉上三层硬木杆,每层间距一尺五寸,形成分层的烘干架(分层摆放柴薪,通风更均匀);框架的一侧,用细藤编一扇可开合的门(方便取放柴薪,还能调节通风量);框架底部铺一层平整的石板(防止湿柴直接接触积雪,加重潮气);最后在框架外侧,缠上两层粗藤(增强框架稳固性,防止被风吹歪),在每层木杆上都铺一层细藤网(托住湿柴,避免滑落)。

烘干棚做好后,陈沐阳和塔卡把挖出来的湿木柴劈成尺许长的段,均匀摆放在每层藤网上,敞开棚门通风。日头升高后,阳光透过粗布顶棚照进棚内,风从藤网缝隙钻过,木柴表面的水汽渐渐消散,到了午后,木柴表皮已经发干,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木香,再也不是之前的霉味。莉娜路过时,看着棚里的干柴眼睛发亮:“这棚子太实用了!我家的湿麦种正愁没地方晒,能不能借棚子用用?我这就回去拿熏野鸡和冻浆果,再给你们带半坛麦酒!”

陈沐阳和雅兰则做“触发式雪地捕兽夹”。他们找了两块一尺长的硬木片,每块木片的一端都削成斜面,斜面处钉上锋利的铁齿(从旧铁耙上拆的,铁齿磨得尖亮,能牢牢咬住猎物腿);两块木片的中间用铜钉固定,铜钉外侧缠上粗藤(让木片能灵活开合,又不会松动);木片的另一端各钻一个小孔,孔里穿一根细藤绳,藤绳中间系一块小石子当配重(保持木片张开的角度);藤绳的末端绑一根更细的触发绳,触发绳上系着一小块腌肉当诱饵(诱饵被触动时,藤绳松开,木片瞬间闭合);最后在木片外侧缠一层软绒毛(防止猎物挣扎时被铁齿划破太多,方便后续处理),在捕兽夹底部钉一块薄木板(埋在雪里时更稳固,不会陷进泥里)。

捕兽夹做好时,日头刚过橡树林的树梢,雪地上的霜气渐渐散了,风也柔和了些。陈沐阳带着塔卡,沿着野兔脚印往林深处走,在一片背风的矮树丛旁,挖了个浅雪坑,把捕兽夹放在坑里,用薄雪盖住,只露出触发绳上的诱饵,再在周围撒了些磨碎的麦粉。两人躲在远处的橡树后,没等多久,一只灰褐色的野兔就循着麦粉的香味蹦了过来,它警惕地抬头望了望,叼住诱饵往回拽——“咔嗒”一声,两块木片猛地闭合,铁齿牢牢咬住野兔的后腿,野兔挣扎了几下,便被固定在雪坑里,再也蹦不起来。塔卡笑着跑过去,用兽皮裹住野兔:“这夹子比笼子隐蔽多了,雪一盖,猎物根本看不出来!”

雅兰则趁着他们做烘干棚和捕兽夹的功夫,带着阿图改造烘干棚,给每层藤网上铺了层粗布,做成临时的麦种晾晒架。莉娜抱着发霉的麦种来,雅兰帮着把麦种摊在粗布上,薄雪般均匀铺开,阳光透过顶棚照在麦种上,风一吹,潮气渐渐散了,之前发黏的麦种慢慢变得干爽,霉味也淡了许多。莉娜感激地递过一筐冻浆果:“这浆果埋在雪堆里,冬天拿出来还是新鲜的,烤麦饼时切碎了加进去,甜得很。”

下午的日头渐渐暖了些,橡树林里的雪团时不时从枝桠上滚落,砸在雪地上发出“噗噗”的声响。陈沐阳和塔卡带着捕兽夹,在林里又设了三个陷阱,每个陷阱旁都撒了麦粉和盐粒,还在烘干棚里添了两捆新挖的湿木柴;雅兰和阿图则去冻溪旁,用之前做的冰爪(在木鞋底钉上短铁齿)踩在冰面上,稳稳地凿开冰洞,装满了两个储水罐,冰爪卡在冰面上,再也不用担心打滑摔进冰洞里。

路过村落时,能看到村民们忙着在教堂院子里晒麦种,茅草屋的屋顶上,村民们用带齿雪铲清理着残留的积雪,每铲下去都能掀掉一大块雪团;教堂的石墙上,教士正用干稻草堵着石缝,石墙上的圣像浮雕被雪擦得格外清晰,浮雕下方摆着几筐晒好的麦种;远处的城堡依旧矗立在山丘上,青灰色的石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吊桥放下了一半,几个穿着铁甲的士兵牵着马站在桥头,马身上裹着厚毛毡,时不时刨着脚下的积雪。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橡树林镀上一层暖红,营外的烘干棚里,湿木柴已经烘得半干,陈沐阳把它们搬进营内,添进火塘,火苗“腾”地窜高,再也没有之前的浓烟;雅兰正用陶锅煮野兔浆果粥——她把野兔切成块,用开水焯去血沫,放进陶锅,加了冻溪的清水、干薄荷、莉娜送的冻浆果,还有半袋晒好的黑麦粉,粥煮得浓稠,酸甜的浆果气息混着兔肉的鲜香,飘满了整个营地;奇伯则在火塘旁烤黑麦饼,饼里掺了切碎的冻浆果,烤的时候,浆果的汁水渗出来,把饼染得通红,香气格外浓郁。

莉娜带着女儿来营地,送来半只熏野鸡和一坛麦酒,熏野鸡表皮油亮,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这野鸡是秋天熏的,一直埋在雪堆里,你们尝尝,比新鲜的耐嚼。”她女儿手里拿着一块雅兰烤的浆果麦饼,小口咬着,眼睛弯成了月牙:“这饼真甜,比家里的硬麦饼好吃多了。”雅兰笑着递过一陶碗野兔浆果粥,莉娜女儿接过,捧着碗小口喝着,粥里的野兔炖得软烂,浆果酸甜,吃得满脸都是粥渍。

天色渐渐暗下来,营帘内侧的火塘烧得旺,火苗映着每个人的身影。陈沐阳检查了一遍林里的捕兽夹,给诱饵添了些熏野鸡肉;雅兰把剩下的冻浆果装进陶瓮,封好口放在火塘旁,防止冻硬;奇伯则用磨石打磨捕兽夹的铁齿,准备明天再做两个,送给村里的猎户;塔卡坐在火塘旁,帮着雅兰把熏好的野兔腿挂在烘干棚的顶层,借着余温慢慢熏干。

远处城堡的塔楼上传来几声梆子响,是士兵换岗的声音,教堂的钟声敲了五下,晚祷的歌声隐约传来,营地里的暖光透过营帘的缝隙,在雪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火塘里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着远处的风雪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